課程設計---3.8萬噸原油換熱器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課程設計任務書</b></p><p>  設計題目: 3.8萬噸原油換熱器設計</p><p>  學生姓名: </p><p>  專業(yè)班級: 資源環(huán)境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管理</p><p>  學 號: &l

2、t;/p><p>  指導教師: </p><p>  1. 概述與設計方案簡介1</p><p>  1.1. 換熱器的類型1</p><p>  1.2. 換熱器1</p><p>  1.2.1. 換熱器類型2</p><p>  1.2.2. 固

3、定管板式換熱器2</p><p>  1.2.3. U型管換熱器2</p><p>  1.2.4. 浮頭式換熱器2</p><p>  1.2.5. 填料函式換熱器3</p><p>  1.3. 換熱器類型的選擇3</p><p>  1.4. 流徑的選擇3</p><p>  

4、1.5. 材質的選擇4</p><p>  1.6. 管程結構4</p><p>  2. 換熱器選型及工藝計算5</p><p>  2.1. 確定基本操作參數(shù)5</p><p>  2.2. 初算傳熱面積5</p><p>  2.2.1. 傳熱量5</p><p>  2.2.

5、2. 平均溫差6</p><p>  2.2.3. 初算傳熱面積7</p><p>  2.3. 換熱器基本參數(shù)確定7</p><p>  2.3.1. 換熱管和管內流速7</p><p>  2.3.2. 管程數(shù)和殼體內徑8</p><p>  2.3.3. 換熱器工藝尺寸結構8</p>&

6、lt;p>  2.3.4. 換熱器選型9</p><p>  2.4. 總傳熱系數(shù)核算9</p><p>  2.4.1. 管程傳熱膜系數(shù)9</p><p>  2.4.2. 殼程傳熱系數(shù)10</p><p>  2.4.3. 污垢系數(shù)11</p><p>  2.4.4. 總傳熱系數(shù)11</p

7、><p>  2.4.5. 計算傳熱面積12</p><p>  2.5. 換熱器核算12</p><p>  2.5.1. 殼程壓降12</p><p>  2.5.2. 管程壓降12</p><p>  3. 工藝設計表13</p><p>  4. 換熱器設備的計算14</p

8、><p>  4.1. 殼體壁厚設計14</p><p>  4.1.1. 壁厚的計算14</p><p>  4.1.2. 換熱器校核水壓試驗強度15</p><p>  4.2. 封頭的設計16</p><p>  4.3. 法蘭的設計17</p><p>  4.4. 支座的設計1

9、7</p><p>  4.4.1. 質量核算17</p><p>  4.4.2. 鞍座選型18</p><p>  4.5. 管板的設計19</p><p>  4.5.1. 管板尺寸確定19</p><p>  4.5.2. 管板與管子連接20</p><p>  4.5.3.

10、管板與殼體的連接20</p><p>  4.6. 流體進、出口接管直徑的計算21</p><p>  4.7. 容器開孔補強21</p><p>  5. 設備設計數(shù)據(jù)表22</p><p><b>  設計心得23</b></p><p><b>  參考文獻23<

11、/b></p><p><b>  概述與設計方案簡介</b></p><p><b>  換熱器的類型</b></p><p>  列管式換熱器又稱為管殼式換熱器,是最典型的間壁式換熱器,歷史悠久,占據(jù)主導作用,主要有殼體、管束、管板、折流擋板和封頭等組成。一種流體在關內流動,其行程稱為管程;另一種流體在管外流動,

12、其行程稱為殼程。管束的壁面即為傳熱面。</p><p>  其主要優(yōu)點是單位體積所具有的傳熱面積大,傳熱效果好,結構堅固,可選用的結構材料范圍寬廣,操作彈性大,因此在高溫、高壓和大型裝置上多采用列管式換熱器。為提高殼程流體流速,往往在殼體內安裝一定數(shù)目與管束相互垂直的折流擋板。折流擋板不僅可防止流體短路、增加流體流速,還迫使流體按規(guī)定路徑多次錯流通過管束,使湍流程度大為增加。</p><p&g

13、t;  列管式換熱器中,由于兩流體的溫度不同,使管束和殼體的溫度也不相同,因此它們的熱膨脹程度也有差別。若兩流體溫差較大(50℃以上)時,就可能由于熱應力而引起設備的變形,甚至彎曲或破裂,因此必須考慮這種熱膨脹的影響。</p><p><b>  換熱器</b></p><p>  換熱器是化工、石油、食品及其他許多工業(yè)部門的通用設備,在生產(chǎn)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生產(chǎn)規(guī)

14、模、物料的性質、傳熱的要求等各不相同,故換熱器的類型也是多種多樣。</p><p>  按用途它可分為加熱器、冷卻器、冷凝器、蒸發(fā)器和再沸器等。根據(jù)冷、熱流體熱量交換的原理和方式可分為三大類:混合式、蓄熱式、間壁式。</p><p>  間壁式換熱器又稱表面式換熱器或間接式換熱器。在這類換熱器中,冷、熱流體被固體壁面隔開,互不接觸,熱量從熱流體穿過壁面?zhèn)鹘o冷流體。該類換熱器適用于冷、熱流體

15、不允許直接接觸的場合。間壁式換熱器的應用廣泛,形式繁多。將在后面做重點介紹。</p><p>  直接接觸式換熱器又稱混合式換熱器。在此類換熱器中,冷、熱流體相互接觸,相互混合傳遞熱量。該類換熱器結構簡單,傳熱效率高,適用于冷、熱流體允許直接接觸和混合的場合。常見的設備有涼水塔、洗滌塔、文氏管及噴射冷凝器等。</p><p>  蓄熱式換熱器又稱回流式換熱器或蓄熱器。此類換熱器是借助于熱容

16、量較大的固體蓄熱體,將熱量由熱流體傳給冷流體。當蓄熱體與熱流體接觸時,從熱流體處接受熱量,蓄熱體溫度升高后,再與冷流體接觸,將熱量傳給冷流體,蓄熱體溫度下降,從而達到換熱的目的。此類換熱器結構簡單,可耐高溫,常用于高溫氣體熱量的回收或冷卻。其缺點是設備的體積龐大,且不能完全避免兩種流體的混合。</p><p>  工業(yè)上最常見的換熱器是間壁式換熱器。根據(jù)結構特點,間壁式換熱器可以分為管殼式換熱器和緊湊式換熱器。&

17、lt;/p><p>  緊湊式換熱器主要包括螺旋板式換熱器、板式換熱器等。</p><p>  管殼式換熱器包括了廣泛使用的列管式換熱器以及夾套式、套管式、蛇管式等類型的換熱器。其中,列管式換熱器被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標準換熱設備,在許多工業(yè)部門被大量采用。列管式換熱器的特點是結構牢固,能承受高溫高壓,換熱表面清洗方便,制造工藝成熟,選材范圍廣泛,適應性強及處理能力大等。這使得它在各種換熱設備的競相

18、發(fā)展中得以繼續(xù)存在下來。</p><p>  使用最為廣泛的列管式換熱器把管子按一定方式固定在管板上,而管板則安裝在殼體內。因此,這種換熱器也稱為管殼式換熱器。常見的列管換熱器主要有固定管板式、帶膨脹節(jié)的固定管板式、浮頭式和U形管式等幾種類型。</p><p><b>  換熱器類型</b></p><p>  根據(jù)列管式換熱器的結構特點,主要

19、分為以下四種。以下根據(jù)本次的設計要求,介紹幾種常見的列管式換熱器。</p><p><b>  固定管板式換熱器</b></p><p>  這類換熱器如圖1-1所示。固定管辦事?lián)Q熱器的兩端和殼體連為一體,管子則固定于管板上,它的結余構簡單;在相同的殼體直徑內,排管最多,比較緊湊;由于這種結構式殼測清洗困難,所以殼程宜用于不易結垢和清潔的流體。當管束和殼體之間的溫差太

20、大而產(chǎn)生不同的熱膨脹時,用使用管子于管板的接口脫開,從而發(fā)生介質的泄漏。</p><p><b>  U型管換熱器</b></p><p>  U型管換熱器結構特點是只有一塊管板,換熱管為U型,管子的兩端固定在同一塊管板上,其管程至少為兩程。管束可以自由伸縮,當殼體與U型環(huán)熱管由溫差時,不會產(chǎn)生溫差應力。U型管式換熱器的優(yōu)點是結構簡單,只有一塊管板,密封面少,運行可靠

21、;管束可以抽出,管間清洗方便。其缺點是管內清洗困難;喲由于管子需要一定的彎曲半徑,故管板的利用率較低;管束最內程管間距大,殼程易短路;內程管子壞了不能更換,因而報廢率較高。此外,其造價比管定管板式高10%左右。</p><p><b>  浮頭式換熱器</b></p><p>  浮頭式換熱器的結構如下圖1-3所示。其結構特點是兩端管板之一不與外科固定連接,可在殼體內

22、沿軸向自由伸縮,該端稱為浮頭。浮頭式換熱器的優(yōu)點是黨環(huán)熱管與殼體間有溫差存在,殼體或環(huán)熱管膨脹時,互不約束,不會產(chǎn)生溫差應力;管束可以從殼體內抽搐,便與管內管間的清洗。其缺點是結構較復雜,用材量大,造價高;浮頭蓋與浮動管板間若密封不嚴,易發(fā)生泄漏,造成兩種介質的混合。</p><p><b>  填料函式換熱器</b></p><p>  填料函式換熱器的結構如圖1-

23、4所示。其特點是管板只有一端與殼體固定連接,另一端采用填料函密封。管束可以自由伸縮,不會產(chǎn)生因殼壁與管壁溫差而引起的溫差應力。填料函式換熱器的優(yōu)點是結構較浮頭式換熱器簡單,制造方便,耗材少,造價也比浮頭式的低;管束可以從殼體內抽出,管內管間均能進行清洗,維修方便。其缺點是填料函乃嚴不高,殼程介質可能通過填料函外樓,對于易燃、易爆、有度和貴重的介質不適用。</p><p>  換熱器類型的選擇 </p&g

24、t;<p>  由于循環(huán)冷卻水較易結垢,為便于水垢清洗,應使水走管程。石油由于粘度較大,所以走殼程。</p><p><b>  流徑的選擇 </b></p><p>  在具體設計時考慮到盡量提高兩側傳熱系數(shù)較小的一個,使傳熱面兩側傳熱系數(shù)接近;在運行溫度較高的換熱器中,應盡量減少熱量損失,而對于一些制冷裝置,應盡量減少其冷量損失;管、殼程的決定應做到

25、便于清洗除垢和修理,以保證運行的可靠性。</p><p><b>  參考標準:</b></p><p>  不潔凈和易結垢的流體宜走便于清洗管子,浮頭式換熱器殼程便于清洗。</p><p>  腐蝕性的流體宜走管內,以免殼體和管子同時受腐蝕,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檢修。</p><p>  壓強高的流體宜走管內,以免殼體

26、受壓,其中冷卻介質循環(huán)水操作壓力高,宜走管程。</p><p>  飽和蒸氣宜走管間,以便于及時排除冷凝液,且蒸氣較潔凈,冷凝傳熱系數(shù)與流速關系不大。</p><p>  被冷卻的流體宜走殼程,便于散熱,增強冷卻效果。</p><p>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對流傳熱系數(shù)的流體宜走管內,因管程流通面積常小于殼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p>&l

27、t;p>  粘度大的液體或流量較小的流體,宜走殼程,因流體在有折流擋板的殼程流動時,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斷改變,在低Re(Re>100)下即可達到湍流,以提高對流傳熱系數(shù)。</p><p>  若兩流體的溫度差較大,傳熱膜系數(shù)較大的流體宜走殼程,因為壁溫接近傳熱膜系數(shù)較大的流體溫度,以減小管壁和殼壁的溫度差。</p><p>  綜合考慮以上標準,確定煤油應走殼程,水走管程。&l

28、t;/p><p><b>  材質的選擇</b></p><p>  列管換熱器的材料應根據(jù)操作壓強、溫度及流體的腐蝕性等來選用。在高溫下一般材料的機械性能及耐腐蝕性能要下降。同時具有耐熱性、高強度及耐腐蝕性的材料是很少的。目前 常用的金屬材料有碳鋼、不銹鋼、低合金鋼、銅和鋁等;非金屬材料有石墨、聚四氟乙烯和玻璃等。根據(jù)實際需要,可以選擇使用不銹鋼材料。</p>

29、;<p><b>  管程結構</b></p><p>  換熱管管板上的排列方式有正方形直列、正方形錯列、三角形直列、三角形錯列和同心圓排列,如下圖所示。</p><p>  (a) 正方形直列    (b)正方形錯列    (c) 三角形直列 </p><

30、p> ?。╠)三角形錯列  (e)同心圓排列 </p><p>  正三角形排列結構緊湊;正方形排列便于機械清洗。對于多管程換熱器,常采用組合排列方式。每程內都采用正三角形排列,而在各程之間為了便于安裝隔板,采用正方形排列方式。 管板的作用是將受熱管束連接在一起,并將管程和殼程的流體分隔開來。管板與管子的連接可脹接或焊接。</p><p>  換熱

31、器選型及工藝計算</p><p><b>  確定基本操作參數(shù)</b></p><p> ?。?)熱流體:入口溫度140℃; 出口溫度40℃ </p><p>  (2)冷卻介質:岷江水</p><p> ?。?)允許壓降:不大于0.1MPa</p><p><b>  (4)

32、物性數(shù)據(jù)</b></p><p>  (5)每年按360天計算,每天分成3班,每班8小時</p><p> ?。?)確定定性溫度下的參數(shù):</p><p><b>  原油的定性溫度</b></p><p><b>  冷卻水的定性溫度</b></p><p> 

33、 原油定性溫度下的物性數(shù)據(jù)</p><p>  循環(huán)冷卻水在27.5℃下的物理數(shù)據(jù)</p><p>  材料:碳鋼導熱系數(shù) </p><p><b>  初算傳熱面積</b></p><p><b>  傳熱量</b></p><p><b>  原油流量:<

34、;/b></p><p><b>  傳熱量:</b></p><p><b>  平均溫差</b></p><p>  已知岷江水的最高溫度且用水作冷卻劑時,冷卻水的出口溫度不應高于工藝物流的出口溫度</p><p><b>  有: </b></p&

35、gt;<p>  又知: </p><p>  則取冷卻水用量: </p><p><b>  冷卻水出口溫度:</b></p><p>  上式計算結果與假設的定性溫度相符合</p><p>  逆流時的平均傳熱溫差:水 原油 </p><p><

36、;b>  則 </b></p><p><b>  參數(shù):</b></p><p>  查《化工工藝設計手》第2-279頁 圖 15-14(a)</p><p><b>  得 </b></p><p><b>  故平均傳熱溫差:</b></p&

37、gt;<p><b>  初算傳熱面積</b></p><p>  參照《化工過程設計》第282頁 根據(jù)生產(chǎn)經(jīng)驗或文獻報導,估算出傳熱系數(shù),則初選值</p><p><b>  則</b></p><p>  參考《化工設備設計手冊》第46頁 </p><p>  取安全系數(shù)為1.04

38、 </p><p><b>  則</b></p><p><b>  換熱器基本參數(shù)確定</b></p><p><b>  換熱管和管內流速</b></p><p>  選用換熱器管規(guī)格用長的管子。原油的粘度大,所以走殼程,水走管程。</p><p>

39、;<b>  所需總管數(shù):</b></p><p>  參照《環(huán)境工程原理》表3.5-1,取水的流速為</p><p><b>  管程數(shù)和殼體內徑</b></p><p><b>  換熱器工藝尺寸結構</b></p><p>  1.橫過管束中心線的管數(shù)</p>

40、<p><b>  2.折流板</b></p><p>  參考《化工工藝設計手冊》第2-263頁 選用圓缺形折流板,圓缺形折流板的圓缺高度為殼體內徑的25%,則切去的圓缺高度</p><p><b>  設定的折流板數(shù)為</b></p><p><b>  3.管心距</b></

41、p><p><b>  管心距一般取 </b></p><p><b>  4.接管</b></p><p>  1.殼程流體進出口接管</p><p>  取接管內油品流速為 則接管內徑為</p><p>  參考《化工設備設計基礎》表3-31取標準管徑為</p>

42、<p>  2.管程流體進出口接管</p><p>  取接管內循環(huán)水流速為 則接管內徑為</p><p><b>  則取標準管徑為</b></p><p><b>  換熱器選型</b></p><p>  根據(jù)初步計算結果:傳熱面積、總管數(shù)62根、4管程、管長,殼體直徑D=341

43、.5mm</p><p>  查JB/T 4715-92和GB 151-1999 初選管板式換熱器型號為</p><p>  該管板式殼體直徑、換熱面積為 、公稱壓力為1.6MPa 、總管數(shù)為76、并且為4管程、每管程的管子數(shù)為19根、中心排管數(shù)為11根、管程流通面積為。</p><p><b>  總傳熱系數(shù)核算</b></p>

44、<p><b>  管程傳熱膜系數(shù)</b></p><p><b>  冷卻水質量流量量:</b></p><p><b>  管程截面積:</b></p><p><b>  管程相關系數(shù):</b></p><p>  參考《化工裝置實用工藝

45、設計》原著第三版 圖10-46查得</p><p><b>  殼程傳熱系數(shù)</b></p><p>  熱交換器中心線或距中心線最近的管排上錯流流動的最大通道面積S</p><p>  熱交換器中心線或距中心線最近的管排上錯流流動的最小質量流速</p><p>  正三角形排列時管群的當量直徑:</p>

46、<p><b>  帶入克恩公式 假設</b></p><p><b>  得到管程傳熱系數(shù)</b></p><p><b>  污垢系數(shù)</b></p><p><b>  由已知:管內側 </b></p><p><b>  管外

47、側 </b></p><p><b>  碳鋼管導熱系數(shù) </b></p><p><b>  總傳熱系數(shù)</b></p><p><b>  其中</b></p><p><b>  將帶入上式</b></p><p&

48、gt;<b>  得到 </b></p><p><b>  計算傳熱面積</b></p><p><b>  與初選值基本相同</b></p><p>  由換熱器換熱面積為32.5</p><p><b>  面積裕度: </b></p&g

49、t;<p><b>  換熱器核算</b></p><p><b>  殼程壓降</b></p><p><b>  管束 </b></p><p>  由式 </p><p>  阻力系數(shù) </p><

50、p><b>  折流板缺口</b></p><p><b>  殼程:</b></p><p><b>  管程壓降</b></p><p><b>  由</b></p><p><b>  其中</b></p>

51、<p>  由Re=17743,傳熱管粗糙度,查圖得,</p><p><b>  流體流速</b></p><p><b>  得到</b></p><p><b>  由以上計算知:</b></p><p>  殼程與管程的壓降均小于0.1MPa,故選用是合理的

52、。</p><p><b>  工藝設計表</b></p><p>  換熱器主要結構尺寸和計算結果見下表。</p><p><b>  換熱器設備的計算</b></p><p><b>  殼體壁厚設計</b></p><p><b>  壁

53、厚的計算</b></p><p>  根據(jù)工藝設計,選用 的碳素鋼管,其鋼號為20R,鋼板標準為GB6654。</p><p>  由于換熱器為內壓容器,故可采用內壓容器的設計方法來確定其壁厚,殼壁計算壁厚計算公式為:</p><p>  式中, ——計算壓力,取</p><p><b>  ——殼體內徑, </b

54、></p><p>  ——焊接接頭系數(shù), </p><p><b>  t——殼程溫度,設</b></p><p>  ——殼程溫度為 時的的許用應力,取 (查《化工設備設計基礎》附表一得)</p><p><b>  則殼體計算壁厚為:</b></p><p>  

55、考慮到鋼板厚度不均勻介質對筒壁的腐蝕作用,在確定筒體所需厚度時,還應在計算厚度 的基礎上,增加壁厚附加量C。壁厚附加量C是指在滿足強度要求而計算出的壁厚之外,考慮其他因素而額外增加的壁厚量,包括鋼板負偏差(或鋼板負偏差) 、腐蝕裕量 ,即 。</p><p><b>  取 , ,故</b></p><p>  圓整后,取名義厚度為 </p><p

56、>  換熱器校核水壓試驗強度</p><p>  按強度、剛度計算確定的容器壁厚,由于材質、鋼板彎曲、焊接及安裝等造成加工過程不完善,有可能導致容器不安全,會在規(guī)定的工作壓力下發(fā)生過大變形或焊縫有滲漏現(xiàn)象等,故必須進行壓力試驗予以校核。</p><p>  最常用的壓力試驗方法是液壓試驗。本設計采用水壓試驗方法。</p><p>  液壓試驗時要求滿足的強度條

57、件是:</p><p>  查《化工設備設計基礎》附表一可知,對于20R剛在壁厚為6mm時,其屈服極限 ,則有</p><p><b>  代入得:</b></p><p>  水壓試驗時滿足強度要求。</p><p><b>  封頭的設計</b></p><p>  左右

58、封頭均采用標準橢圓形封頭,根據(jù)JB/T 4337-95標準,封頭為 ,曲面高度為 ,直邊高度 ,材料選用20R鋼。</p><p><b>  法蘭的設計</b></p><p>  殼體與封頭采用法蘭連接,材料選用20R碳素鋼,本設計的壓力和殼體內徑都較小,根據(jù)JB/T4701―2000選用DN400,1.6MPa的甲型平焊法蘭。</p><p&

59、gt;  法蘭尺寸如下: 單位:mm</p><p><b>  支座的設計</b></p><p><b>  質量核算</b></p><p><b> ?、贇んw質量m1:</b></p><p&

60、gt;<b>  由上計算知:</b></p><p><b>  , </b></p><p>  查《化工設備設計基礎》附表4得:單位長度的筒體質量為 </p><p><b>  則</b></p><p><b> ?、诜忸^的質量 :</b><

61、;/p><p>  DN=400mm, ,直邊高度 的標準橢圓形封頭,其質量 m=9.9kg。</p><p>  所以 </p><p><b> ?、鬯馁|量 :</b></p><p><b>  (7.4.1)</b></p><p&

62、gt;  式中, ——裝填系數(shù),</p><p><b>  儲罐體積:</b></p><p><b>  則 </b></p><p><b> ?、芨郊|量 :</b></p><p><b>  ⑤管子質量 :</b></p><

63、;p><b>  式中 </b></p><p>  —— 的管子單重, </p><p> ?、薹ㄌm質量 :PN=1.6MPa; DN=400mm;法蘭質量27Kg。</p><p><b>  則 </b></p><p><b>  所以,設備總質量:</b>

64、</p><p><b>  支座計算:</b></p><p><b>  鞍座選型</b></p><p>  每個支座承受11.33KN,選用重型B1型,120度包角,焊制,雙筋,帶墊片的鞍座。</p><p><b>  鞍座標準</b></p><

65、p><b>  鞍座結構尺寸</b></p><p><b>  鞍座示意圖</b></p><p><b>  管板的設計</b></p><p>  管板用來固定換熱管并騎著分隔管程、殼程的作用。</p><p><b>  管板尺寸確定</b>

66、</p><p>  由于固定管板式換熱器計算十分復雜,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可采用下表選取:</p><p> ?、俨馁|:在選用管板時的材料時,當換熱介質無腐蝕或有輕微腐蝕時,可按規(guī)定采用低碳鋼或普通低合金;處理腐蝕性介質時,應采用優(yōu)質的耐腐蝕材料,本設計采用與殼體相同的低碳鋼Q235-AF。</p><p> ?、诠馨宄叽纾焊鶕?jù)《化工設備設計基礎》公稱壓力=1.

67、6MPa,及公稱直徑DN=400mm,</p><p><b>  管板與管子連接</b></p><p>  在管殼式換熱器設計中,管子與管板的連接是否緊密十分重要。如果連接不緊密,在操作時連接處發(fā)生泄漏,冷熱流體相互混合,會造成物料和熱量損失;若物料帶有腐蝕性、放射性或者兩種流體接觸會產(chǎn)生易燃易爆物質,后果將更加嚴重。</p><p>  

68、管子在管板上的固定方法主要有脹接和焊接兩種,其原則是必須保證管子與管板連接牢固,連接處不會產(chǎn)生泄露。</p><p>  第一,脹接法。此法是利用脹接管器擠壓伸入管板孔中的管子端部,使端部發(fā)生塑性變形,管板同時也產(chǎn)生彈性形變,當取去脹管器后由于管板孔的彈性收縮,使管子與管板間同時產(chǎn)生一定擠緊力而緊密的貼在一起,從而達到密封緊固連接的目的。采用脹接時,管板的硬度應比管端高,以保證脹接質量,這樣可以免除應管板孔塑性變

69、形,而影響脹接緊密性。</p><p>  第二,焊接法。由于此法具有高溫高壓下仍能保持連接的緊密性,對管板孔的加工精度要求低,加工工藝較簡單,當壓強不太高使,可用較薄管板等優(yōu)點,因此焊接法應用較廣泛;但焊接法工藝要求管子與管孔之間應留有一定間隙。</p><p>  根據(jù)本設計的操作物質為有原油且操作壓力與溫度均不太高,因此選用密封性能較好的脹接法。</p><p&g

70、t;<b>  管板與殼體的連接</b></p><p>  考慮到換熱器的結構特點,管板與殼體的連接結構可以分成可拆式和不可拆式兩大類型。固定管板式換熱器的管板與殼體間常采用不可拆連接,可采用焊接的方式。即選用其中的(e)型</p><p>  流體進、出口接管直徑的計算</p><p>  1.殼程流體進出口接管</p>&l

71、t;p>  取接管內油品流速為 則接管內徑為</p><p>  參考《化工設備設計基礎》表3-31取標準管徑為</p><p>  2.管程流體進出口接管</p><p>  取接管內循環(huán)水流速為 則接管內徑為</p><p><b>  則取標準管徑為</b></p><p><b

72、>  容器開孔補強</b></p><p>  開孔補強設計是在開孔附近區(qū)域增加補強金屬,使之達到提高器壁強度、滿足強度設計要求的目的。開孔補強的形式分為整體補強和局部補強。</p><p>  按照GB150-1998鋼制壓力容器第8章中開孔和開孔補強的有關規(guī)定:</p><p><b>  圓筒</b></p>

73、<p>  不另行補強的最大開孔直徑,殼體開孔滿足下述全部要求時,可不另行補強:</p><p>  設計壓力小于或等于2.5MPa;</p><p>  兩相鄰的開孔中心間距應不小于直徑之和的兩倍;</p><p>  接管公稱外徑小于或等于89mm;</p><p>  接管壁厚不小于5mm(公稱外徑為57mm);</

74、p><p>  本設計的固定管板式換熱器筒體為碳鋼,壁厚為6mm,管程設計壓力為1。6MPa,殼程設計壓力為1.6MPa,根據(jù)計算結果知,接管壁厚均大于5mm。因此開孔不必補強。</p><p><b>  設備設計數(shù)據(jù)表</b></p><p><b>  設計心得</b></p><p>  緊張的

75、課程設計終于落下了帷幕,回首這些天來做課程設計的點點滴滴。每一個細節(jié),每一次與同學們的討論都讓我記憶猶新。通過這些天的課程設計,并最終順利地完成使我感觸頗多,同時也讓我受益匪淺。正是在這次疼苦并快樂的課程設計中,我找到了運用知識和更有效率的學習知識的方法,在運用和學習的同時也加深了我對相關的專業(yè)知識的理解、提升了我考慮事情的全面性和做事情的嚴謹行性,讓我分析問題、考慮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p><

76、p>  課程設計老師們都說是畢業(yè)設計的模擬考試,它也完全顛覆我們以前對知識的應用形式。之前,對專業(yè)知識的應用就體現(xiàn)在平時的作業(yè)、考試和課堂上。對于專業(yè)知識在實際生活生產(chǎn)當中的應用并不是很了解,以至于讓我產(chǎn)生了知識無用的愚蠢想法。當接觸了課程設計之后才發(fā)現(xiàn)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應用是如此的多,而自己欠缺的也是如此的多。在與實際的應用相比,我們在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是多么的淺顯、寡陋。我們盡然還抱怨專業(yè)課難度很大,當真正面臨著問題的時候才知道

77、書到用時方恨少。</p><p>  在做課程設計的時候,我又再次系統(tǒng)的看了《環(huán)境工程原理》和《化工設備設計基礎》這兩門基礎課。在課程設計進行的時候有陸陸續(xù)續(xù)的看了若干本化工設計、設備設計和工程制圖方面的書籍,同時還查閱了大量的國標、行標。這在個過程中學到了怎樣大量的查閱資料、怎樣從中獲取自己的需要的信息的方法。</p><p>  當然在這次的設計中,同學們的相互幫助,老師們的指點也是我

78、順利完成的有力保障。在與同學們的一次次的討論中,我的思考不斷地修正,大家都朝著正確的方向前行。因為我們都知道在面對一個對我們來說比較復雜的事情,往往不是一個人能輕易地完成的。團隊的力量肯定比個人的力量大,為了查一個參數(shù)我們幾個人各自使用自己能想到的辦法,盡自己的所能去完成。</p><p>  通過這次課程設計得考驗洗禮,我再次體會到了自身的不足,知識的欠缺、學習能力的欠缺、對問題全面性把握的不足。同時也因在這次

79、課程設計中所學、所識、所思感到高興,正如老師所言,能做出什么成果是我們的能力、以什么心態(tài)來做則是我們是否成熟的表現(xiàn)。很感謝老師和同學們在這次課程設計過程中給予的幫助,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將以這次新知識的積累和經(jīng)驗為起點再次塑造我剩余不多的大學時光。</p><p><b>  參考文獻</b></p><p>  [1] 汪鎮(zhèn)安.化工工藝設計手冊[M].第3版上冊.北京

80、: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3.</p><p>  [2] E.E. Ernest E. Ludwing.化工裝置實用工業(yè)設計[M].原著第3版.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6.</p><p>  [3] 陳裕清.化工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p><p>  [4] 黃英.化工過程設計[M].西安:西北工業(yè)大學,2005.</

81、p><p>  [5] 匡照忠.化工機器與設備[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6.4.</p><p>  [6] 卓震.化工容器及設備[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8.</p><p>  [7] 喻健良.化工設備機械基礎[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2009.7.</p><p>  [8] 董大勤.化工設備機械基礎[M]

82、.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2002.12.</p><p>  [9] 潘繼紅.管殼式換熱器的的分析與計算[M].北京:科技出版社,1996.</p><p>  [10] 高安全,崔金海.化工設備機械[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7.12.</p><p>  [11] 毛希瀾.換熱器設計[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8.</p>&l

83、t;p>  [12] 馬秉騫.化工設備[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9.7.</p><p>  [13] 刁玉偉,王立業(yè).化工設備機械基礎[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2000.</p><p>  [14] 董其伍.換熱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8.12.</p><p>  [15] 孫繼瀛.化工設備[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

84、00.</p><p>  [16] 王菲, 林英.過程設備用鋼[M]. 北京: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4, 431.</p><p>  [17] 高莉萍, 高效換熱器發(fā)展動態(tài)及其應用[J]. 石油化工設備技術, 1995.</p><p>  [18] 李志勇,喻健良,劉志軍.過程機械[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8.1.</p><

85、p>  [19] 冷士良,宋志軒.化工單元操作設備[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7.7.</p><p>  [20] GB151-1991,管殼式換熱器[S].</p><p>  [21] JB/T4712-2007,鞍式支座[S].</p><p>  [22] JB/T4701-2000,甲型平焊法蘭[S].</p><p&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