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天線支架注塑模具設計說明書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設計(論文)題目</p><p> 手機天線支架模具設計 </p><p> 學 院: 機電工程學院 </p><p> 學生姓名: </p><p> 專業(yè)班級: 08模具(1)班 </p><p> 學 號:

2、 </p><p> 指導教師: </p><p> 2011年06月05日</p><p><b>  目錄</b></p><p><b>  摘要3</b></p><p>  Abstract4</p

3、><p><b>  第一章 緒論5</b></p><p>  第二章 塑件成型工藝分析7</p><p>  2.1塑件結構與形狀分析7</p><p>  2.2塑件材料的選擇及其工藝性能8</p><p>  2.2.1材料的選擇8</p><p>  2.2

4、.2材料的工藝性能分析8</p><p>  2.3注射工藝選擇8</p><p>  2.3.1注射壓力8</p><p>  2.3.2注射速度9</p><p>  2.3.3模具溫度9</p><p>  2.3.4料量控制9</p><p>  第三章 注塑機的選擇10&

5、lt;/p><p>  3.1注塑機的選擇10</p><p>  第四章 模具結構的設計12</p><p>  4.1分型面的選擇12</p><p>  4.2確定模具型腔的數(shù)目及排列方式13</p><p>  第五章 澆注系統(tǒng)的設計14</p><p>  5.1主流道的設計1

6、4</p><p>  5.1.1主流道的設計原則14</p><p>  5.1.2主流道襯套的形式及固定方式15</p><p>  5.2分流道的設計15</p><p>  5.2.1分流道的設計原則15</p><p>  5.2.2分流道的形式與布局16</p><p> 

7、 5.2.3分流道尺寸的確定16</p><p>  5.3澆口的設計17</p><p>  5.3.1澆口的選用17</p><p>  5.3.2澆口位置的選擇18</p><p>  第六章 成型零件的設計20</p><p>  6.1成型件的設計要點20</p><p>

8、  第七章 模架的選擇23</p><p>  第八章 導向與脫模機構的設計24</p><p>  8.1導向機構的設計24</p><p>  8.2脫模推出機構設計24</p><p>  第九章 溫控系統(tǒng)的設計26</p><p><b>  總結28</b></p>

9、;<p><b>  參考文獻29</b></p><p><b>  摘要</b></p><p>  模具技術是工業(yè)的基礎技術之一,它的發(fā)展對振興我國民族工業(yè)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在各類模具中,注塑模具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得到了各行各業(yè)廣泛應用。目前,注塑模具的主要發(fā)展方向是高精密化和高效益化,因此,對注塑模具設計和注塑模具制造

10、以及注塑成型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p>  注射成型是塑料成型的一種重要方法,它主要適用于熱塑性塑料的成型,可以一次成型形狀復雜的精密塑件。自動化、高速化的現(xiàn)實生產(chǎn)使其具有極高的經(jīng)濟效益。本課題就是以手機天線支架作為設計模型,將注射模具的相關知識作為依據(jù),闡述塑料注射模具的設計過程。</p><p>  通過本次課題設計,利用Pro ENGINEER、AutoCAD等軟件輔助繪圖

11、,不但可以學習到制圖的技巧,還可以使生產(chǎn)效率大大提高。同時還可以對注塑模具設計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對所學的知識也得到了鞏固和加深,注意到設計過程中的某些細節(jié)問題有助于了解模具工作原理,從而便本次課題設計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達到預期的設計意圖。</p><p>  關鍵詞:模具設計、注塑模具、注塑成型、Pro ENGINEER</p><p><b>  Abstract</b

12、></p><p>  Die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underlying technology industry, its development has a major revitalization of China's national industry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The various types of mold

13、, injection mold occupies a large proportion of all walks of life have been widely used. Currently, the main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injection molding of high precision and high efficiency, thus, in the plastic injectio

14、n mold design and injection mold manufacturing and injection molding have put forward highe</p><p>  Key words: mold design, injection mold, injection molding, Pro ENGINEER</p><p><b>  第一章

15、 緒論</b></p><p>  畢業(yè)設計(論文)是大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最后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既是對學生學習、實踐與研究的全面總結,又是對學生素質與能力的一次綜合檢驗,還是學生畢業(yè)資格與學位資格認證的重要依據(jù)。其目的有以下幾方面:</p><p>  (1)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專業(yè)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p>&

16、lt;p>  (2)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種資料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p><p> ?。?)提高學生設計、計算和繪圖的能力。提高學生實驗研究和數(shù)據(jù)處理的能力。</p><p> ?。?)全面提高學生綜合分析、總結提高、編制設計說明書及撰寫科技論文的能力。</p><p>  模具是工業(yè)生產(chǎn)的重要工藝裝備,它被用來成型具有一定形

17、狀和尺寸要求的各種制品。模具成型已成為當代工業(yè)生產(chǎn)的重要手段,成為多種成型工藝中最具潛力的發(fā)展方向。尤其是塑料模具,在所有模具的總產(chǎn)量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對經(jīng)濟的發(fā)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p><p>  近年來塑料成型模具的產(chǎn)量和水平發(fā)展十分迅速,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中對塑料模具的要求是:能高效地生產(chǎn)出外觀和性能均符合使用要求的制品。它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制品方面要求精度高,外觀美,性能好。第二,制造方面要求結

18、構合理,容易制造,而且成本要低。第三,使用方面要求操作簡單方便,效率高,容易實現(xiàn)自動化,還有維護保養(yǎng)方便。隨著模具設計與制造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塑料成型模具將趨向于高效率、自動化、大型、精密、長壽命的方向發(fā)展。</p><p>  本次設計的題目是“手機天線支架模具設計”,其內容為:</p><p> ?。?)學會觀察制品,判斷制件是否符合塑料件的成形條件(比如注意拔模斜度),還特別要留意制件

19、影響開模的細部特征;</p><p> ?。?)研究制件的排位方式和進澆方式,畫草圖確定模具的整體結構,保證結構能循環(huán)工作,穩(wěn)定可靠;</p><p> ?。?)在深入研究制件的基礎上確定開模的分型面,以及確定各鑲塊或滑塊、斜頂?shù)姆指蠲娼M或體積塊;</p><p> ?。?)用Pro/E3.0按照上步的結果把模具核心的部分:凸凹模分割出來,接著分出各鑲塊、滑塊和斜頂

20、;</p><p> ?。?)進一步完善凸凹模和各細微結構;</p><p> ?。?)調用EMX中適合的模架完成模架設計;</p><p> ?。?)在Pro/E3.0中繪制工程圖和二維總裝圖,以及所有零件加工圖;</p><p> ?。?)把Pro/E3.0工程圖轉入AutoCAD中進行完善。</p><p>  

21、第二章 塑件成型工藝分析</p><p>  本次課題設計的產(chǎn)品如下圖2-1所示</p><p><b>  圖2-1</b></p><p>  2.1塑件結構與形狀分析</p><p>  該產(chǎn)品屬于手機內部結構,因此是外觀要求不高的小型塑件。觀察產(chǎn)品圖,可將其輪廓形狀大致看成是矩形,產(chǎn)品兩個外側面上有小凸臺,需做成

22、側抽芯機構(滑塊),內側面有兩個倒扣,需做成斜頂抽芯機構。</p><p>  通過Pro/E3.0軟件對產(chǎn)品的拔模斜度及其合理性進行分析檢查,對需要拔模的地方和尖角部位進行適當處理。</p><p>  利用Pro/E3.0軟件測得產(chǎn)品最大幾何尺寸為:41.1X23.26X9.8mm,產(chǎn)品體積V=1448.26mm3。</p><p>  2.2塑件材料的選擇及其

23、工藝性能</p><p>  2.2.1材料的選擇</p><p>  材料的流動性、密度會影響零件表面的光潔度。功能設計是材料選擇的重要依據(jù),材料選擇也要與模具設計,成型加工條件的確定,以及經(jīng)濟成本等綜合考慮。塑料件材料選擇的依據(jù)包括結構,尺寸精度,工作環(huán)境,制造工藝,安全因素,以及塑料的特性等。根據(jù)上面對塑件結構的分析,本次設計的塑件材料選定為ABS。ABS樹脂是目前產(chǎn)量最大,應用最廣

24、泛的聚合物,價格低廉,它將PS,SAN,BS的各種性能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兼具韌,硬,剛相均衡的優(yōu)良力學性能。</p><p>  2.2.2材料的工藝性能分析</p><p>  ABS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制得的三元共聚物和(或)聚合物與共聚物的共混物制得的塑料。其中A代表丙烯腈,B代表丁二烯、S代表苯乙烯。ABS是由三種組分組成的,具有三種組分綜合性能的特點。具體表現(xiàn)在:優(yōu)良的物理

25、力學性能,沖擊強度高,尺寸穩(wěn)定性好,不透水,耐熱溫度高,電絕緣性能受溫度和濕度的影響很小,且在很大頻率變化范圍內保持穩(wěn)定,耐環(huán)境性能好,幾乎不受水、無機鹽、堿、酸類的影響。ABS最大不足之處是耐候性能比較差,在光線的照射下容易老化。ABS在室溫下的物理力學性能見表1</p><p>  表1 ABS在室溫下的物理力學性能</p><p><b>  2.3注射工藝選擇</

26、b></p><p><b>  2.3.1注射壓力</b></p><p>  ABS熔融的粘度比聚苯乙烯或改性聚苯乙烯高,在注射時要采用較高的注射壓力。但并非所有ABS制件都要施用高壓,考慮到本制件小型、構造不算非常復雜、厚度中等可以用較低的注射壓力。注制過程中,澆口封閉瞬間型腔內的壓力大小決定了制件的表面質量及銀絲狀缺陷的程度。壓力過小,塑料收縮大,與型腔

27、表面脫離接觸的機會大,制件表面容易霧化。壓力過大,塑料與型腔表面摩擦作用強烈,容易造成粘模[6]。</p><p><b>  2.3.2注射速度</b></p><p>  ABS塑料采用中等注射速度效果較好。當注射速度過快時,塑料易燒焦或分解析出氣化物,從而在制件上出現(xiàn)熔接痕、光澤差及澆口附近塑料發(fā)紅等缺陷。</p><p><b&g

28、t;  2.3.3模具溫度</b></p><p>  ABS的成型溫度相對較高,模具溫度也相對較高。一般調節(jié)模溫為75~85%,當生產(chǎn)具有較大投影面積制件時,定模溫度要求70~80℃,動模溫度要求50~60℃。手機天線支架屬小型制件,形狀也不算復雜不用考慮專門對模具加熱。</p><p><b>  2.3.4料量控制</b></p>&l

29、t;p>  注塑機注塑ABS塑料時,其每次注射量僅達標準注射量的75%。為了提高制件質量及尺寸穩(wěn)定,表面光澤、色調的均勻,注射量選為標定注射量的50%[6]。通常要確保注塑機生產(chǎn)條件及參數(shù)有一個很寬的范圍,使大多數(shù)的產(chǎn)品和生產(chǎn)能力要求包含于這范圍內,并且在調整確定這范圍的過程時盡量按常規(guī)的工藝流程,這種生產(chǎn)條件范圍愈大,生產(chǎn)過程愈穩(wěn)定,使注塑產(chǎn)品愈不容易受到生產(chǎn)條件的改變而產(chǎn)生明顯的質量降低。</p><p&g

30、t;  第三章 注塑機的選擇</p><p>  模具型腔能否充滿與注射機允許的最大注射量密切相關,設計模具時,應保證注射模內所需熔體總量在注射機實際的最大注射的范圍內。</p><p><b>  3.1注塑機的選擇</b></p><p>  模具型腔能否充滿與注射機允許的最大注射量密切相關設計模具時,應保證注射模內所需熔體總量在注射機實際

31、的最大注射的范圍內。</p><p>  由于塑件的形狀比較簡單,計算體積標定計算:</p><p><b>  V0.8 V</b></p><p>  0.8---最大注射量利用系數(shù);</p><p>  V---制品的體積;</p><p>  V---注射機的最大注射容量;</p&g

32、t;<p>  由PRO/E的分析軟件得出,單個塑件體積: V=1.45 cm3</p><p>  所以:V≥V/0.8=1.81 cm2</p><p>  由于模具是一模四腔,所以模具塑件的總體積</p><p>  V總=1.81×4=7.24 cm3</p><p>  估算澆注系統(tǒng)的凝料體積V凝料=0.25

33、×V總=0.25×7.24=1.81cm3</p><p>  所以估算的總體積為V=7.24+1.81=9.05 cm3</p><p>  3.2.2注射機的選擇</p><p>  由《模具設計指導》表6-24(第212頁),根據(jù)以上所得出的體積結果,初步選XS—Z—30注射機。其主要技術規(guī)格如表2。</p><p>

34、;  表2 XS—Z—30注射機主要技術規(guī)格</p><p>  第四章 模具結構的設計</p><p>  注射模的結構設計包括:分型面的選擇、模具型腔數(shù)目的確定及型腔排列方式、模架的選擇、冷卻水道布局、澆口位置的設置、模具工件零件的結構設計以及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的設計等內容。</p><p><b>  4.1分型面的選擇</b><

35、/p><p>  如何確定分型面,需要考慮的因素比較復雜。由于分型面受到塑件在模具中的成型位置、澆注系統(tǒng)設計、塑件的結構工藝性及精度、嵌件位置形狀以及推出方法、模具的制造、排氣、操作工藝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在選擇分型面時應綜合分析比較,從幾種方案中優(yōu)選出較為合理的方案。選擇分型面時一般應遵循以下幾項原則:</p><p>  1)盡量避免側凹或內凸,盡量選用平面垂直分型面。</p>

36、;<p>  2)盡量采用簡單分型面。</p><p>  3) 分型面應選在塑件外形最大輪廓處。</p><p>  4) 便于塑件順利脫模,使塑件開模時留在動模一邊,有利于設推出機構。</p><p>  5) 保證塑件的尺寸精度要求。</p><p>  6) 滿足塑件的外觀質量要求。</p><p&g

37、t;  7) 便于模具加工制造。</p><p>  8)把抽芯或分型距離長的置于開模方向上。</p><p>  9) 對成型面積的影響。</p><p>  10) 有利于排氣。</p><p>  11)分型面設在臺階或轉角處,以免顯現(xiàn)分型痕跡。</p><p>  12) 應考慮側向分型面與主分型面的協(xié)調。&l

38、t;/p><p>  13)保證嵌件安裝方便、定位可靠等。</p><p>  根據(jù)以上原則并結合實際情況下,本次設計選用如圖4-1所示分型面:</p><p><b>  圖4-1</b></p><p>  4.2確定模具型腔的數(shù)目及排列方式</p><p>  該塑件采用一模四腔成型,型腔布置呈

39、中心對稱狀態(tài),可通過陣列或兩次旋轉完成排列,這樣有利于澆注系統(tǒng)的模具平衡,排列方式如圖4-2所示。</p><p><b>  圖4-2</b></p><p>  第五章 澆注系統(tǒng)的設計</p><p>  澆注系統(tǒng)主要由主流道、分流道、澆口、冷料井、排氣槽五部分組成。</p><p><b>  5.1主流

40、道的設計</b></p><p>  5.1.1主流道的設計原則</p><p>  設計時須遵循如下原則: </p><p>  1).腔布置和澆口開設部位力求對稱,防止模具承受偏載而產(chǎn)生溢料現(xiàn)象; </p><p>  2).腔和澆口的排列要盡可能地減少模具外形尺寸; </p>&l

41、t;p>  3).系統(tǒng)流道應盡可能短,斷面尺寸適當(太小則壓力及熱量損失大,太大則塑料耗費大);盡量減小彎折,表面粗糙度要低,以使熱量及壓力損失盡可能小;</p><p>  4).對多型腔應盡可能使塑料熔體在同一時間內進入各個型腔的深處及角落,即分流道盡可能采取平衡式布置; </p><p>  5).滿足型腔充滿的前提下,澆注系統(tǒng)容積盡量小,以減少塑料的耗量; 

42、;</p><p>  6).澆口位置要適當,盡量避免沖擊嵌件和細小型芯,防止型芯變形,澆口的痕跡不應影響塑件的外觀</p><p>  根據(jù)注射機型號,可知注射機的噴嘴直徑為Φ4mm,噴嘴球面半徑為12mm。</p><p>  查《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表5-2,表如下:</p><p>  5.1.2主流道襯套的形式及固定方式<

43、/p><p>  主流道小端入口處與注射機噴嘴反復接觸,屬易損件,對材料要求較嚴,因而模具主流道部分常設計成可拆卸更換的主流道襯套形式(俗稱澆口套)以便有效的選用優(yōu)質鋼材單獨進行加工和熱處理。澆口套都是標準件,只需去買就行了。其形式與固定方式如下圖5-1:</p><p><b>  圖5-1</b></p><p><b>  5.2分

44、流道的設計</b></p><p>  5.2.1分流道的設計原則</p><p>  1)盡量保證各型腔同時充滿,并均衡地補料,以保證同模各塑件的性能、尺寸盡可能一致。</p><p>  2)各型腔之間距離恰當,應有足夠空間排布冷卻水道、螺釘?shù)?,并有足夠截面積承受注塑壓力。</p><p>  3)分流道的斷面和長度設計,應在

45、保證順利脫模的前提下,盡量取小,尤其對于小型塑件更為重要,有利于降低澆注系統(tǒng)凝料的重量。</p><p>  4)型腔和澆注系統(tǒng)投影面積的重心應盡量接近注塑機鎖模力的中心,一般在模板的中心上。</p><p>  5)分流道的表面不必很光,表面粗糙度一般為1.6um即可,這樣可以使熔融塑料的冷卻皮層固定,有利于保溫。</p><p>  6)當分流道較長時,在分流道

46、末端應開冷料穴,以容納冷料,保證塑件的質量。</p><p>  7)分流道與澆口的連接處要以斜面或圓弧過渡,有利于塑件的流動及填充。否則會引起反壓力,消耗功能。</p><p>  5.2.2分流道的形式與布局</p><p><b>  1.分流道的形狀</b></p><p>  分流道截面形狀可以是圓形、半圓形、

47、矩形、梯形和U 形。圓形和正方形截面流道的比表面積最?。鞯辣砻娣e與體積之比稱為比表面積),塑料熔體的溫度下降少,阻力亦小,流道的效率最高;但加工較困難,而且正方形截面不易脫模,所以在實際生產(chǎn)中較常用的截面形狀為梯形、半圓形及U 形。本設計采用點進膠的方式,所以分流道截面為圓形。 </p><p><b>  2.分流道的布置</b></p>&l

48、t;p>  在多型腔模具中分流道的布置中有平衡式和非平衡式兩類。平衡式布置是指從主流道到各型腔的分流道和澆口其長度、形狀、端面尺寸都是對應相等的。非平衡式布置是指分流道到個型腔澆口長度不相等的布置。</p><p>  5.2.3分流道尺寸的確定</p><p>  分流道的尺寸由塑料品種、塑件的大小及流道長度確定。確定分流道的尺寸時,應考慮:制品的體積和壁厚;主流道至澆口的距離;流

49、道的冷卻方法;成型樹脂的流動性;便于采用自動切除澆口裝置;分流道的截面厚度要大于制品的壁厚;分流道的長度要盡量短,不能短時,其截面尺寸應相應長度增大;對于含有玻璃纖維等流動性較差的樹脂,流道截面要大些;流道方向改變拐角處,應適當設置冷料井。</p><p>  對于重量在200g 以下,壁厚在3mm 以下的塑件,可用下面經(jīng)驗公式計算分流道的直徑:</p><p>  D

50、=0.2654W1/2L1/4=0.2654×18.64381/2×128.631/4</p><p><b>  =3.86mm </b></p><p>  (其中:D——分流道的直徑,mm;W ——塑件的質量g; L——分流道的長度=L1+L2,mm。)</p><p>  查《注塑模具

51、設計方法與經(jīng)驗》P56表6.5“D的經(jīng)驗參考值”得知ABS材料的分流道直徑D取值為4~8。</p><p>  本次設計選取的分流道直徑D為6mm,形式布局圖如下圖5-2:</p><p><b>  圖5-2</b></p><p><b>  5.3澆口的設計</b></p><p>  澆口直

52、接與塑件相連,把塑料熔體引入型腔。澆口是澆注系統(tǒng)的關鍵部位,澆口的形狀和尺寸對塑件質量影響很大,澆口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整個流道中斷面尺寸最小的部分,對充模流動起著控制作用,成型后制品與澆注系統(tǒng)從澆口處分離,因此其尺寸又影響著后加工工作量的大小和塑件的外觀。</p><p>  5.3.1澆口的選用</p><p>  澆口可分為限制性和非限制性澆口兩種。我們將采用限制性澆口。限制性澆口一方面

53、通過截面積的突然變化,使分流道輸送來的塑料熔體的流速產(chǎn)生加速度,提高剪切速率,使其成為理想的流動狀態(tài),迅速面均衡地充滿型腔,另一方面改善塑料熔體進入型腔時的流動特性,調節(jié)澆口尺寸,可使多型腔同時充滿,可控制填充時間、冷卻時間及塑件表面質量,同時還起著封閉型腔防止塑料熔體倒流,并便于澆口凝料與塑件分離的作用。</p><p>  澆口位置的選擇直接影響到制品的質量問題,所以我們在開設澆口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54、p><p>  1)澆口應開在能使型腔各個角落同時充滿的位置;</p><p>  2)澆口應設在制品壁厚較厚的部位,以利于補縮;</p><p>  3)澆口的位置選擇應有利于型腔中氣體的排除;</p><p>  4)澆口的位置應選擇在能避免制品產(chǎn)生熔合紋的部位;</p><p>  5)對于帶細長型芯的模具,宜采用中

55、心頂部進料方式,以避免型芯受沖擊變形;</p><p>  6)澆口應設在不影響制品外觀的部位;</p><p>  7)不要在制品承受彎曲載荷或沖擊的部位設置澆口。</p><p>  我們這里選擇點澆口。點澆口又稱針點式澆口、橄欖形澆口,其尺寸小。這類澆口由于前后兩端存在較大的壓力差,能有效地增大塑料熔體的剪切速率并產(chǎn)生較大的剪切熱,從而導致熔體的表觀粘度下降,

56、流動性增加,利于填充。</p><p>  5.3.2澆口位置的選擇</p><p>  模具設計時,澆口的位置及尺寸要求比較嚴格,初步試模后還需進一步修改澆口尺寸,無論采用何種澆口,其開設位置對塑件成型性能及質量影響很大,因此合理選擇澆口的開設位置是提高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澆口位置的不同還影響模具結構??傊顾芗哂辛己玫男阅芘c外表,一定要認真考慮澆口位置的選擇,通常要考慮以下幾項原則

57、:</p><p>  1) 盡量縮短流動距離。</p><p>  2) 澆口應開設在塑件壁厚最大處。</p><p>  3) 必須盡量減少熔接痕。</p><p>  4) 應有利于型腔中氣體排出。</p><p>  5) 考慮分子定向影響。</p><p>  6) 避免產(chǎn)生噴射和蠕動

58、</p><p>  7) 澆口處避免彎曲和受沖擊載荷。</p><p>  8) 注意對外觀質量的影響。</p><p>  根據(jù)本塑件的特征,綜合考慮以上幾項原則,點澆口選在如下圖5-3的地方:</p><p><b>  圖5-3</b></p><p>  第六章 成型零件的設計</

59、p><p>  6.1成型件的設計要點</p><p>  成型零件是直接與塑料接觸,決定制品形狀及尺寸,并構成模腔的重要零件。</p><p>  1)保持塑件的整體外觀整潔;</p><p>  2)應使成型零件便于加工和排氣;</p><p>  3)應保證塑件制品的使用、裝配方便;</p><p

60、>  4)應考慮成型零件的強度;</p><p>  5)應考慮零件便于裝配和定位,對于大面接觸時應減少配合面。</p><p>  本設計中成型零件有型腔、型芯、滑塊和斜頂,由于塑件要求不高,故本設計的成型零件的尺寸是參考《注塑模具設計方法與經(jīng)驗》P75中的經(jīng)驗法并根據(jù)產(chǎn)品確定的。如下圖6-1(型腔)、6-2(型芯)、6-3(滑塊)、6-4(斜頂):</p><

61、p><b>  圖6-1</b></p><p><b>  圖6-2</b></p><p><b>  圖6-3</b></p><p><b>  圖6-4</b></p><p><b>  第七章 模架的選擇</b>&

62、lt;/p><p>  本設計是利用PROE軟件中的EMX4.1外掛調用的,最終選擇的型號為:FCI2930,其模架結構圖如圖7-1:</p><p><b>  圖7-1</b></p><p>  第八章 導向與脫模機構的設計</p><p>  7.1導向機構的設計</p><p>  塑料模具

63、閉合時為保證型腔形狀和尺寸的準確性,應按一定的方向和位置合模,所以必須設有導向定位機構。導向定位機構起定位、導向和承受側壓力的作用。常見的導向定位機構是在模具型腔周圍設置2~4對互相配合的導向柱和導向孔。導柱導向機構設計包括對導柱和導向孔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的設計及導向零件的結構設計或正確選用,導柱早模具上的布置和裝固方式的確定等。本次設計的模具采用4對導柱導向機構,導套留在定模,導柱留在動模。</p><p&

64、gt;  導柱和導套在模具上的安裝使用對導柱尺寸和結構有以下五點要求:</p><p>  1)直徑和長度 導柱無論是固定段的直徑還是導向段的直徑,其形位公差與尺寸公差之間的關系應遵循包容原則,即軸的作用尺寸不得超過最大實體尺寸,而軸的局部實際尺寸必須在尺寸公差范圍內才合格,導柱長度應比凸模端面的高度高出6~8mm。</p><p>  2)形狀 導柱的端部做成錐形或半球形的先導部分,

65、錐形頭高度取與其相鄰圓柱直徑的1/3,前端還應倒角,使其能順利進入導向孔。</p><p>  3)差配合 導柱安裝段與模板間采用過渡配合H7/k6,導向段與導向孔間采用動配合H7/f7。導套內孔內孔與導柱之間為動配合H7/f7,外表面與模板孔為較緊的過渡配合H8/k6(帶軸肩導套),其前端可設計一長為3mm的引導部分,按松動配合H8/e7制造,其粗糙度內外表面均可用Ra0.8μ米或Ra1.6μm。</p

66、><p>  4)定段表面用Ra1.6μ米,導向段表面用Ra0.8μm。</p><p>  5)導柱應具有硬而耐磨的表面,堅韌而不易折斷的芯部,因此多采用低碳鋼(20號鋼)滲碳(0.5~0.8mm深),經(jīng)淬火處理(56~60 HRC)或碳素工具鋼(T8A、T10A)經(jīng)淬火或表面淬火處理(50~55 HRC)。導套的材料可用耐磨材料,如銅合金制造,當用碳鋼時也可采用碳素工具鋼淬火處理,硬度HR

67、C50~55,或采用20號鋼滲碳淬火,其表面硬度為56~60HRC,但其硬度最好比導柱低相差5度左右。導柱導套已經(jīng)標準化,根據(jù)所選模架給出的尺寸,導柱直徑為Ф32mm,材料是T8A,導向機構的詳細尺寸結構見裝備圖。</p><p>  8.2脫模推出機構設計</p><p>  制件推出(頂出)是注射成型過程中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推出質量的好壞將最后決定制品的質量,因此,制品的推出是不可忽視的

68、。在設計推出脫模機構時應遵循下列原則。</p><p>  1)推出機構應盡量設置在動模一側 由于推出機構的動作是通過裝在注射機合模機構上的頂桿來驅動的,所以一般情況下,推出機構設在動模一側。正因如此,在分型面設計時應盡量注意,開模后使塑件能留在動模一側。</p><p>  2)保證塑件不因推出而變形損壞 為了保證塑件在推出過程中不變形、不損壞,設計時應仔細分析塑件對模具的包緊力和粘附力

69、的大小,合理的選擇推出方式及推出位置。推力點應該作用在制品剛性好的部位,如筋部、凸緣、殼體形制品的壁緣處,盡量避免推力點作用在制品的薄平面上,防止制件破裂、穿孔,如殼體形制件及筒形制件多采用推板推出。 從而使塑件受力均勻、不變形、不損壞。</p><p>  3)機構簡單動作可靠 推出機構應使推出動作可靠、靈活,制造方便,機構本身要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硬度,以承受推出過程中的各種力的作用,確保塑件順利脫模。<

70、;/p><p>  4)良好的塑件外觀 推出塑件的位置應盡量設在塑件內部,或隱蔽面和非裝飾面,對于透明塑件,尤其要注意頂出位置和頂出形式的選擇,以免推出痕跡影響塑件的外觀質量。</p><p>  5)合模時的正確復位 設計推出機構時,還必須考慮合模時機構的正確復位,并保證不會與其他模具零件相干涉。推出機構的種類按動力來源可分為手動推出,機動推出,液壓氣動推出機構。</p>&l

71、t;p>  本設計采用頂針并配合斜頂推出,如圖8-1頂針分布圖及圖8-2所示,當注射成型完成后,模具經(jīng)過冷卻系統(tǒng)的冷卻,塑料固化成型后收縮在動模型芯上,開模后將塑件從動模仁上頂出。因為塑件較小,斜頂又較多,而且四邊都有滑塊,因此不打算開設排氣槽。</p><p><b>  圖8-1</b></p><p><b>  圖8-2</b>&l

72、t;/p><p>  第九章 溫控系統(tǒng)的設計</p><p>  注塑模具型腔壁的溫度高低及其均勻性對成型效率和制品的質量影響很大,一般注入模具的塑料熔體的溫度為200℃~300℃,而塑件固化后從模具中取出的溫度為60℃~80℃以下,視塑料的品種不同有很大差異。為了調節(jié)型腔的溫度,需在模具內開設冷卻水通道,通過模具調節(jié)機調節(jié)冷卻介質的溫度。</p><p>  模具冷卻

73、系統(tǒng)的設計原則:</p><p> ?、倮鋮s水通道的設置 動定模和型腔的四周應均勻地布置冷卻水道,不可只布置在模具的動模和定模邊,否則開模后的制品一側溫度高一側溫度低,在進一步冷卻時會發(fā)生翹曲變形。</p><p> ?、诶鋮s水孔的布置 理想情況下,管壁間距離不得超過水孔直徑的5倍,水管壁離型腔表面不得太近也不能太遠,一般不超過管徑的3倍。</p><p>  

74、③降低入水與出水溫度差 如果出入水溫度相差過大,會使模具溫度分布不均勻。</p><p>  本次設計的塑件很小,所以在本設計中用階梯式水路冷卻,且只需在上模側設制就足夠了,如圖9-1與9-2所示:</p><p><b>  圖9-1</b></p><p><b>  圖9-2</b></p><

75、p>  其他模具裝配圖及各零件加工圖見附圖。</p><p><b>  總結</b></p><p>  通過這次畢業(yè)設計,將我所學的理論知識慢慢地融入了實際的操作設計中,使自身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在設計的過程中也覺悟到自己還有很多小知識點沒有掌握的,通過設計,讓我親身體驗了一套塑料模是怎樣設計出來的,在設計中解決了許多原本“想當然”的問題。令我明白理論和

76、實際的差距是非常大的,不自己動手在實際當中去探討和研究是遠遠不行的,也讓我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通過下班休息的時間一點一點的設計,讓我知道了一套塑料模是怎樣設計出來的,在設計過程中也體會了實踐工作中的各種苦和樂,感受到了在學校和在社會的工作不同,在設計中也碰到了很多比較容易出錯的問題,不懂的就等到雙休日去學校找老師老同學,并找出來相應的方法來解決了這樣看來比較簡單但是處理起來是很復雜和易出錯的問題。</p>

77、<p>  在21世紀這個競爭日益激烈、處處是危機又是機遇的社會中,不要因自身能力的欠缺而使自己在這個殘酷的社會中被淘汰。所以我們就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不僅有學習好理論知識,還有將我們學到的知識能充分的運用在日后的實踐操作中。我們渴望自身能力的提高,而這次設計正好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寶貴的機會,在設計的過程中,有同學們互相之間無私的幫助,有豐富的資料供我們做設計查閱,更有老師經(jīng)常來宿舍給予悉心的的指導!這些都促使我倍加的珍

78、惜這次設計。</p><p>  通過了這次設計,不但鞏固了我們所學的知識,學會綜合運用有關知識和基礎知識來解決塑料模具設計中碰到的技術問題的能力掌握塑料模具注塑基本設計方法和設計步驟,更為我們以后工作以及學習打下了一定的基礎,然而激烈競爭的社會不斷地考驗我們,所以在以后的道路中,我要更加的努力,不斷完善自己、充實自已!</p><p><b>  參考文獻</b>&

79、lt;/p><p>  [1] Pro/e計實例教程/陳勝利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3;</p><p>  [2] UG NX4 模具設計實用教程/陳已明,謝龍漢編著—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12;</p><p>  [3] UG NX4.0中文版基礎教程/張云杰編著—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6;</p><p>

80、;  [4] 公差配合與測量/胡瑢華,甘澤新主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2;</p><p>  [5] Auto CAD 繪圖基礎與技巧 劉俊英 梁豐 殷小清 主編;</p><p>  [6] 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屈華昌主編2版—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2007.8;</p><p>  [7] 模具設計與制造基礎 黃志輝主編—北京:電子工業(yè)出

81、版社,2007.3;</p><p>  [8] 機械制造基礎/孫學強主編—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1.4;</p><p>  [9] 機械設計基礎/陳立德主編—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p><p>  [10] 機械制圖/劉力主編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p><p>  [11] 工

82、程力學/顧曉勤主編—2版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7.3;</p><p>  [12] 塑料材料與配方/桑永主編—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11;</p><p>  [13] UG模具設計實例與技巧 張屯國主編—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6.8;</p><p>  [14] 模具設計指導/史鐵梁主編—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