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摘 要</b></p><p> 本設計礦井為雙鴨山礦業(yè)集團寶清煤礦3.0Mt/a新井設計,共有3層可采煤層,總厚度19.24米。煤層工業(yè)牌號為氣煤煤,設計井田的可采儲量29090Mt,服務年限為69年,</p><p> 本礦井設計采用雙立井方案開拓,單水平開采,根據(jù)地質情況將其劃分為3個采區(qū)和3個帶區(qū).1個工作面達產(chǎn)。采用集中大巷
2、布置,大巷采用10噸架線式電機車牽引5噸底卸式礦車和1.5噸固定式礦車運輸,采煤工藝為綜合機械化采煤工藝。</p><p> 關鍵字:開拓 可采儲量 采煤方法</p><p> 全套圖紙,加153893706</p><p><b> Резюме </b></p><p> конструкции мины в
3、 Shuangyashan Горное Бао группа разминирования 3,0 млн. т / а новые разработки, всего из трех слоев угольного пласта, общая толщина 19.24 метров. Угля и газа для промышленных сортов угля, шахт извлекаемыми запасами 29090
4、млн. т, срок службы 69лет, </p><p>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мин вала разработки программы развития, единого уровня добычи, В соответствии с геологическими условиями их разделить на три горных районах и в районах с тр
5、ех месяцев ,1 решать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Централизованное планировке дорог, Аспирации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10 тонн контактного провода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тяги пяти тонн свалки автомобилей и 1,5 тонны стационарных ванной транспорта, Гор
6、нодобывающей техники для комплексной механизации горного техника. Ключевые слова : открытия извлекаемых запасо</p><p><b> 目錄</b></p><p><b> 目錄III</b></p><p&
7、gt;<b> 緒論- 1 -</b></p><p> 第1章 井田概況及地質特征- 2 -</p><p> 1.1 井田概況- 2 -</p><p> 1.1.1交通位置- 2 -</p><p> 1.1.2地形地勢- 2 -</p><p> 1.1.3氣象及地
8、震情況- 3 -</p><p> 1.1.4水文地質情況- 3 -</p><p> 1.1.5煤田開發(fā)史- 3 -</p><p> 1.1.6工農(nóng)業(yè)及原料供應狀況- 3 -</p><p> 1.1.7水源及電源- 3 -</p><p> 1.2 地質特征- 3 -</p>
9、<p> 1.2.1礦區(qū)范圍內的地質情況- 3 -</p><p> 1.2.2井田范圍內和附近的主要地質構造- 5 -</p><p> 1.2.3煤層賦存狀況及可采煤層特征- 5 -</p><p> 1.2.4巖石性質、厚度特征- 6 -</p><p> 1.2.5井田內水文地質情況- 6 -</
10、p><p> 1.2.6煤質、牌號及用途- 8 -</p><p> 1.3 勘探程度及可靠性- 8 -</p><p> 第2章 井田境界、儲量、服務年限- 10 -</p><p> 2.1 井田境界- 10 -</p><p> 2.1.1井田狀況- 10 -</p><p&
11、gt; 2.1.2井田境界確定的依據(jù)- 10 -</p><p> 2.1.3井田未來發(fā)展情況- 10 -</p><p> 2.2 井田儲量- 10 -</p><p> 2.2.1井田儲量計算- 10 -</p><p> 2.2.3儲量計算方法- 11 -</p><p> 2.2.4儲量計
12、算評價- 12 -</p><p> 2.3礦井工作制度、生產(chǎn)能力、服務年限- 12 -</p><p> 2.3.1礦井工作制度- 12 -</p><p> 2.3.2設計生產(chǎn)能力和服務年限- 13 -</p><p> 2.3.3礦井服務年限的確定- 13 -</p><p> 第3章 井田開
13、拓- 15 -</p><p> 3.1概述- 15 -</p><p> 3.2 礦井開拓方案的選擇- 15 -</p><p> 3.2.1井筒形式和井筒位置- 15 -</p><p> 3.2.2井筒的位置- 16 -</p><p> 3.2.3開采水平的數(shù)目及高- 18 -</p
14、><p> 3.3 選定開拓方案的系統(tǒng)描述- 20 -</p><p> 3.3.1井硐形式和數(shù)目- 20 -</p><p> 3.3.2井筒位置及坐標- 20 -</p><p> 3.3.3水平數(shù)目及高度- 21 -</p><p> 3.3.4石門、大巷數(shù)目及布置- 21 -</p>
15、<p> 3.3.5井底車場的形式及選擇- 22 -</p><p> 3.3.6煤層群的聯(lián)系- 23 -</p><p> 3.3.7采、帶區(qū)劃分- 23 -</p><p> 3.4 井硐布置和施工- 24 -</p><p> 3.4.1井硐穿過的巖層性質及井硐支護- 24 -</p>&
16、lt;p> 3.4.2井硐布置及裝備- 25 -</p><p> 3.4.3井筒延深意見- 26 -</p><p> 3.5 井底車場及硐室- 27 -</p><p> 3.5.1井底車場形式的確定及論證- 27 -</p><p> 3.5.2井底車場的布置,存車線路,行車路線布置長度- 27 -</p
17、><p> 3.5.3通過能力計算- 30 -</p><p> 3.5.4井底車場主要硐室- 32 -</p><p> 3.6 開采順序- 32 -</p><p> 3.6.1沿煤層走向的開采順序- 32 -</p><p> 3.6.2沿井田傾向的開采順序- 33 -</p>&l
18、t;p> 3.6.3帶區(qū)接續(xù)計劃- 33 -</p><p> 第4章、帶區(qū)巷道布置及帶區(qū)生產(chǎn)系統(tǒng)- 34 -</p><p> 4.1 帶區(qū)概述- 34 -</p><p> 4.1.1帶區(qū)布置概述:- 34 -</p><p> 4.1.2設計帶區(qū)的位置、邊界,范圍及帶區(qū)煤柱- 34 -</p>&
19、lt;p> 4.1.3帶區(qū)的地質和煤層情況- 34 -</p><p> 4.1.4帶區(qū)的生產(chǎn)能力、儲量和服務年限- 34 -</p><p> 4.2 帶區(qū)巷道布置- 35 -</p><p> 4.2.1區(qū)段劃分- 35 -</p><p> 4.2.2帶區(qū)斜巷布置- 36 -</p><p&
20、gt; 4.2.3帶區(qū)車場布置- 36 -</p><p> 4.2.4煤倉形式、容量及支護- 38 -</p><p> 4.2.5帶區(qū)硐室簡介- 40 -</p><p> 4.2.6回采工作面的接續(xù)- 40 -</p><p> 4.3 帶區(qū)準備- 41 -</p><p> 4.3.1帶區(qū)
21、巷道的準備順序- 41 -</p><p> 4.3.2主要巷道的斷面圖- 42 -</p><p> 第5章 采煤方法- 44 -</p><p> 5.1 采煤方法的選擇- 44 -</p><p> 5.1.1采煤方法選擇的依據(jù):- 44 -</p><p> 5.1.2采煤方法選擇的要求:
22、- 44 -</p><p> 5.1.3采煤方法選擇的制約因素:- 44 -</p><p> 5.2.1選擇和決定回采工作面的工藝過程及使用的機械設備- 45 -</p><p> 5.2.2設備選型- 46 -</p><p> 5.2.3選擇采煤工作面循環(huán)方式和勞動組織形式- 47 -</p><p
23、> 第6章 井下運輸與礦井提升- 51 -</p><p> 6.1 礦井井下運輸- 51 -</p><p> 6.1.1運輸方式和運輸系統(tǒng)的確定- 51 -</p><p> 6.1.2礦車的選型及數(shù)量- 51 -</p><p> 6.1.3帶區(qū)運輸設備的選擇- 53 -</p><p&g
24、t; 6.2 礦井提升系統(tǒng)- 53 -</p><p> 第7章 礦井通風安全- 55 -</p><p> 7.1 礦井通風系統(tǒng)的確定- 55 -</p><p> 7.1.1概述:- 55 -</p><p> 7.1.2礦井通風系統(tǒng)的確定- 55 -</p><p> 7.1.3主扇工作
25、方式的確定- 56 -</p><p> 7.2 風量計算與風量分配- 57 -</p><p> 7.2.1礦井風量計算的規(guī)定- 57 -</p><p> 7.2.2風量計算- 58 -</p><p> 7.2.3風量分配- 60 -</p><p> 7.2.4風速的驗算- 60 -&l
26、t;/p><p> 7.2.5風量的調節(jié)方法與措施- 61 -</p><p> 7.3 礦井通風阻力計算- 62 -</p><p> 7.3.1確定全礦最大通風阻力和最小通風阻力- 62 -</p><p> 7.3.2礦井等積孔計算- 66 -</p><p> 7.4 通風設備的選擇- 66
27、-</p><p> 7.4.1 主扇的選擇計算- 66 -</p><p> 7.4.2電動機的選擇- 67 -</p><p> 7.4.2反風措施- 67 -</p><p> 7.5 礦井安全生產(chǎn)措施- 67 -</p><p> 7.5.1預防瓦斯及煤塵爆炸- 67 -</p>
28、;<p> 7.5.2火災與水患的預防- 68 -</p><p> 7.5.3其他事故的預防- 68 -</p><p> 7.5.4避災路線及自救<<規(guī)程>>規(guī)定,- 69 -</p><p> 第8章 礦井排水- 70 -</p><p> 8.1概述- 70 -</p&g
29、t;<p> 8.1.1礦井水來源及涌水量- 70 -</p><p> 8.1.2對排水設備的要求- 70 -</p><p> 8.2 礦井主要排水設備- 71 -</p><p> 8.2.1排水方式與排水系統(tǒng)簡介- 71 -</p><p> 8.2.2主排水設備及管路的選擇計算- 72 -</
30、p><p> 第9章 技術經(jīng)濟指標- 76 -</p><p><b> 總結- 78 -</b></p><p> 參考文獻- 79 -</p><p> 致謝辭- 80 -</p><p> 附錄1- 81 -</p><p> 附錄2- 89 -&
31、lt;/p><p><b> 緒論</b></p><p> 我國是煤炭資源豐富,儲量和產(chǎn)量均居世界前列。近年來隨著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石油、天然氣、水力、核電等其他能源有了較大的發(fā)展,但是煤炭仍然是我國的主要能源,預計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這種狀況不會有根本性改變。進入新世紀以后,要求我國煤炭工業(yè)深化改革,盡快擺脫粗放經(jīng)營的舊模式,步入低投入、高產(chǎn)出、高效
32、益的良性循環(huán)軌道。煤炭工業(yè)的發(fā)展依賴的是先進的煤炭先進技術。其中包括采礦工程技術。</p><p> 作為一名采礦專業(yè)的學生,即將成為煤炭行業(yè)的工程技術人員。在大學的四年學習時間里,使我掌握了很多專業(yè)理論知識,為了能更好的理解和運用這些理論知識,借畢業(yè)設計這個機會我做了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寶清礦的新井設計,而且我在畢業(yè)實習中也收集到了很多寶清礦的資料。本設計主要是關于新礦井的建設,其中包括開拓方式、采煤工藝、支護方
33、式、設備選型以及礦井的各個系統(tǒng)。本設計包括通風安全方面、采煤工藝方面、巖石力學方面以及CAD制圖方面的知識。通過本次畢業(yè)設計,使我的專業(yè)知識得以進一步完善,并且在將來能夠很好的運用他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使我今后更好的應用這些知識服務與這個行業(yè)。為我國的建設進一份微薄之力。 </p><p> 第1章 井田概況及地質特征</p><p><b> 1.1 井田概況</b
34、></p><p><b> 1.1.1交通位置</b></p><p> 寶清礦位于雙鴨山煤田東南部,距市中心320千米,寶清礦交通四通八達有礦區(qū)鐵路由雙市經(jīng)新安礦、東榮礦到達寶清礦。并有四通八達的公路從井田邊穿過,距友誼鎮(zhèn)160千米,交通極為方便。</p><p> 圖1—1寶清礦交通位置示意圖</p><p
35、><b> 1.1.2地形地勢</b></p><p> 寶清礦地勢平坦,標高一般都在+-50米左右,最高標高+50米。</p><p> 1.1.3氣象及地震情況</p><p> 該區(qū)屬大陸性寒溫帶氣候,溫差變化較大,冬季最低氣溫達到零下39℃,一般為零下20℃~30℃。凍土帶深達2米以上。夏季最高氣溫達到38℃,歷史最大降雨
36、量為737毫米,平均降雨500毫米,每年7、8、9三個月份為降雨期,年平均降雨量在452~737毫米,凍結期每年10月至翌年4月。根據(jù)中國地震裂度區(qū)劃圖[2001]雙鴨山地區(qū)地震裂度小于6º。</p><p> 1.1.4水文地質情況</p><p> 七星河從該區(qū)西北側流入撓力河,最后注入烏蘇里江。</p><p> 1.1.5煤田開發(fā)史</
37、p><p> 寶清礦煤田為新近開發(fā),無開發(fā)歷史。</p><p> 1.1.6工農(nóng)業(yè)及原料供應狀況</p><p> 寶清礦井田周邊有農(nóng)田和國有林地分布,可為礦區(qū)提供一部分農(nóng)產(chǎn)品及生產(chǎn)原料。礦井建設及生產(chǎn)所需設備可由附近廠家提供。</p><p> 1.1.7水源及電源</p><p> 寶清礦供水水源位于寶清礦
38、東部,共有水源井5眼,井深均為31.5米(1#、2#、3#、4#、5#),其中只有三眼水井(3#、4#、5#)正常運行,二眼(1#、2#)備用。水源井取第四系砂層水,每眼水井供水量為160立方米/小時,三眼水源井24小時供水量為11720立方米。三眼水井都是取第四系砂層水,鐵錳含量超標,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銅、鋅少。由于對水源井進行了全面凈化,鐵、錳指標基本達到了國家飲用水要求標準。可以滿足寶清礦居民的生活用水的需要。</p>
39、<p><b> 1.2 地質特征</b></p><p> 1.2.1礦區(qū)范圍內的地質情況</p><p> 詳見圖1-2,煤層綜合柱狀圖。寶清礦為全隱蔽區(qū),地層發(fā)育較簡單,即由煤系、煤系基底以及上覆新生界第四系組成。其地層層序由老至新分述如下:</p><p> 1、元古界興東群大盤道組(Pt1dq):廣泛分布于煤田
40、外圍,構成煤系基底,由石榴石片巖、石英黑云母片巖、含磁鐵石英巖、石墨大理巖、花崗片麻巖組成的深變質巖類。厚度大于7400米。</p><p> 2、中生代早白堊系上統(tǒng)雞西群:為一套陸相碎屑建造,不整合于下元古界地層之上,根據(jù)巖性與測井曲線反應又可分為城子河組(k1ch)和穆棱組(k1m).</p><p> 1)城子河組(k1ch):由一套陸相碎屑巖類組成。最大厚度達到550米,旋迴性
41、較明顯。含煤地層受基底起伏控制,厚度變化大,煤層發(fā)育范圍被基底起伏所限。本組巖性多由灰白色中細砂巖、灰色粉砂巖組成,含有少量薄層凝灰?guī)r及泥巖。 </p><p> 2)穆棱組(k1m):由一套陸源深水相為主的碎屑巖類組成。厚度由北往南逐漸增厚,最大厚度達500米,與下部城子河組(k1ch)整合接觸。含煤及旋迴性差,不含有可采煤層,含有小于0.5米的煤層3~5層,巖性多以灰色粉砂巖、灰白色細砂巖及少量灰白色的粗砂
42、巖及薄層凝灰?guī)r、泥巖組成。 </p><p> 3)第三系:富錦組(Nf),以細、中粗粒泥質膠結的砂巖為主,夾黃綠色粉砂巖,呈半膠結狀。下部礫巖層與城子河組地層為不整合接觸,其上被第四系地層所覆蓋。 </p><p> 4)第四系:廣泛分布于礦區(qū)范圍內,主要由沖積、洪積碎屑物組成,多由粘土、亞粘土及砂層組成。粘土為弱含水或不含水,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p><p&
43、gt; 1.2.2井田范圍內和附近的主要地質構造</p><p> 本區(qū)地質構造主要有褶皺、斷裂。斷裂為主、褶皺次之。井田南部、東部局部有向斜構造,井田范圍內主要有三條斷層,敘述如下:</p><p> 表1-1 寶清礦井田斷層統(tǒng)計一覽表</p><p> 1)F1正斷層:位于井田南部邊緣。斷層走向為北東80º,傾向南南東,傾角75º。本
44、區(qū)內延長約2.1km,斷層落差152~40m,為井田南部臨近邊界的主要斷裂構造。</p><p> 2)F2逆斷層:位于井田東南部,根據(jù)礦井地質資料,在該礦4-1號煤14304巷東部北側及其東側403巷道中均見4-1號煤斷失,上盤砂巖由北向南推覆于4-1號煤層之上,斷面清楚,實測走向北東80º,向北北西傾斜,傾角40º,落差12~15m。</p><p> 3)F8
45、逆斷層:位于井田南部邊緣,F(xiàn)2逆斷層南側,斷層走向北東,傾向北西。推定斷層傾角40º,落差約10m。為層間逆斷層,向上至下石盒子地層逐漸消失。</p><p> 1.2.3煤層賦存狀況及可采煤層特征</p><p> 煤層傾角在 4 º ~6 º,平均5º,詳見煤層賦存特征表。</p><p> 圖1-2 煤層綜合柱狀圖
46、</p><p> 1.2.4巖石性質、厚度特征</p><p> 煤層頂?shù)装宓暮穸纫话愣即笥?m,多為砂巖。</p><p> 1.2.5井田內水文地質情況</p><p> 本井田水文地質類型為中等,其劃分的主要依據(jù)為:</p><p> 1、受采掘破壞或影響的含水層:礦井充水主要含水層是煤系裂隙含水層,
47、含水較豐富,單位涌水量為1.317升/秒·米,且以靜儲量為主。孔隙裂隙、含水層補給一般,只是含水層之間的相互補給。據(jù)此水文地質類型符合中等。</p><p> 2、地質報告對礦井涌水量未做詳細預測,根據(jù)礦井含水系數(shù),考慮到改擴建后長壁開采對頂板的大規(guī)模破壞,參照礦井實際情況,暫推測礦井正常涌水量為70m3/h,最大涌水量為100m3/h,必要時有關部門需進一步做這方面的工作。</p>&
48、lt;p> 3、開采受水害影響程度:采掘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受水害影響,但因資料較清楚,不威脅礦井安全,從這一條看符合水文地質條件中等。</p><p> 4、防治水工作難易程度:礦井防治水工作較簡單,主要是進行水文補勘,查清第三、四系厚度及水位動態(tài),以合理確定回采上限和采掘針對性的防治水措施,及時查清巷道和空區(qū)積水,及時探放。</p><p> 綜上所述,根據(jù)《礦井水文地質規(guī)程》
49、第4條分類原則,確定該礦井水文地質類型為中等偏復雜。</p><p> 表1-2 煤層特征表</p><p> 表1-3 巖石的物理性質指標表</p><p> 1.2.6煤質、牌號及用途</p><p> 9號煤層為中灰,中硫,低磷煤,經(jīng)過洗選后成為特低磷煤,牌號為QM,可作為煉焦、動力、民用及化工用煤。</p>&l
50、t;p> 10號煤層為富灰,中硫,低磷煤。洗選后為特低磷煤,牌號為QM,可作為煉焦、動力、民用及化工用煤。</p><p> 11號煤層為富灰,中硫,特低磷煤,牌號為QM,可作為煉焦、動力、民用及化工用煤。</p><p> 1.3 勘探程度及可靠性</p><p> 本礦井的勘探分普查、精查、補堪和深部補堪四類。</p><p&g
51、t;<b> A級儲量:</b></p><p> 1、煤層對比可靠,煤層的厚度、結構、已經(jīng)查明,可采煤層的連續(xù)性已經(jīng)確定。煤類、煤質特征及煤的工藝性能已查明。</p><p> 2、巖漿巖對煤層及煤質影響已查明。</p><p> 3、各項勘查工程已達到勘查階段的控制要求。</p><p><b>
52、 B級資源儲量:</b></p><p> 1、煤層對比可靠,煤層厚度,結構已經(jīng)查明,煤類、煤質特征及煤的工藝性已基本查明??刹擅簩拥倪B續(xù)性已經(jīng)確定。</p><p> 2、巖漿巖對煤層及煤質的影響查明。</p><p> 3 、各項勘查工程達到勘查階段的控制要求。</p><p><b> C級儲量:</
53、b></p><p> 1、煤層對比基本可靠,煤層厚度、結構、煤質等基本初步查明。</p><p> 2、構造已初步查明。</p><p> 3、各項勘查工程達到勘查階段的控制要求。</p><p> 第2章 井田境界、儲量、服務年限</p><p><b> 2.1 井田境界</b&
54、gt;</p><p><b> 2.1.1井田狀況</b></p><p> 井田東西走向長平均4.5Km,南北傾向寬3.5km,面積約15.0Km2。</p><p> 2.1.2井田境界確定的依據(jù)</p><p> 1)以保證井田的合理尺寸,及與鄰近礦區(qū)處理好關系;</p><p>
55、 2)以大的斷層和勘探邊界為礦界;</p><p> 2.1.3井田未來發(fā)展情況</p><p> 由于本井田幾條斷層的影響,投產(chǎn)時的產(chǎn)量可能不能及時達到設計生產(chǎn)能力,但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加,煤層賦存條件好,采用新技術防治礦井瓦斯,產(chǎn)量會有較大的提高幅度. </p><p><b> 2.2 井田儲量</b></p><
56、;p> 2.2.1井田儲量計算</p><p> 參加儲量計算的煤層有09#、10#、11#共三層煤。各煤層儲量計算邊界與井田境界基本一致。礦井儲量是指礦井內所埋藏的數(shù)量,具有工業(yè)價值的煤炭數(shù)量。它不僅包含著煤礦在地下埋藏的數(shù)量,而且還表示煤炭的質量,反映井田的勘探程度及開采技術條件。礦井儲量可分為礦井地質儲量、礦井工業(yè)儲量和礦井可采儲量。</p><p> 平衡表內A+B+C
57、級儲量的總和稱為礦井工業(yè)儲量。礦井設計儲量是礦井工業(yè)儲量減去設計計算的斷層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和已有的地面建筑物、構筑物需要留設的保護煤柱等永久煤柱損失量后的儲量。礦井可采儲量是指礦井設計儲量減去工業(yè)場地保護煤柱、礦井井下主要巷道及上下山保護煤柱后乘以采區(qū)回采率的儲量。</p><p> 根據(jù)《煤炭資源地質勘探規(guī)范》規(guī)定,工業(yè)指標確定為傾角小于25°煤層,能利用儲量選用厚度≥0.70m,灰分≤
58、40%;暫不能利用儲量厚度為0.60—0.70m,灰分在40%--50%之間。傾角為20°,能利用儲量厚度選用≥0.60m,暫不能利用儲量選用0.50—0.60m。</p><p> 2.2.2保安煤柱的設計方法</p><p> 參照保護煤柱的設計原則如下:</p><p> 1)在一般情況下,保護煤柱應根據(jù)受護面積邊界和移動角值進行圈定。<
59、/p><p> 2)地面受護面積包括受護對象及周圍的受護帶</p><p> 3)立井保護煤柱應按其深度,用途,煤層賦存條件和地形特點留設,立井深度大于或等于400m的以邊界角圈定,小于400m的以移動角圈定。</p><p> 4)當受護邊界與煤層走向斜交時,洋感根據(jù)基巖移動角求得垂直與受護邊界方向的上山方向移動角和下山方向移動角,然后再確定保護煤柱。</
60、p><p> 注:1 可采儲量=(工業(yè)儲量-永久損失)*采區(qū)回采率</p><p> 2工業(yè)儲量=塊段面積*平均傾角正割*塊段平均厚度*容重</p><p> 對于必須留設保護煤柱的建筑物和構筑物,當其形狀規(guī)整,且長軸與煤層走向或傾向平行時,宜采用垂直剖面法圈定保護邊界。</p><p> 1)立井井筒保護煤柱設計</p>
61、<p> 采用垂直剖面法;(見開拓剖面圖)</p><p> 2)工業(yè)場地保護煤柱</p><p> 按照數(shù)字標高投影法,工業(yè)場地壓煤近似為梯形。</p><p><b> 3)煤層內煤柱</b></p><p> 一般來說,井田邊界煤柱40米,河流保護煤柱為河床兩側各40米, </p>
62、;<p> A:工業(yè)廣場地面受護面積包括工業(yè)產(chǎn)地內為煤炭生產(chǎn)直接服務的工業(yè)廠房、服務設施和圍護帶,圍護帶的寬度為20米。</p><p> B:井筒煤柱地面受護面積,包括井架、提升機房和圍護帶,圍護帶的寬度為20m,主副井筒保護煤柱以巖層邊界角圈定。</p><p> 2.2.3儲量計算方法</p><p> 計算標注以《儲量管理規(guī)程》為依據(jù),
63、公式如下:</p><p> 礦井設計儲量=工業(yè)儲量-永久煤柱</p><p> 塊段儲量=塊段面積÷cos(平均傾角)×平均厚度×容重</p><p> 塊段可采儲量=(工業(yè)儲量-永久煤柱)×設計回采率</p><p> 回采率要求:薄煤層不小于85%,中厚煤層不小于80%,厚煤層不小于75%
64、,</p><p> 表2-1 容重采用:</p><p> 塊段面積在1:5000的煤層儲量計算圖上用電子求積儀求得,塊段傾角采用余切尺量得。</p><p> 2.2.4儲量計算評價</p><p> 本礦井的煤層發(fā)育良好,厚度較穩(wěn)定,傾角綬傾,井田范圍內大的構造控制可靠,水文地質條件中等,儲量計算較為可靠。煤層儲量見表2-3。&
65、lt;/p><p> 表2-3 煤礦儲量計算表</p><p> 2.3礦井工作制度、生產(chǎn)能力、服務年限</p><p> 2.3.1礦井工作制度</p><p> 依據(jù)《煤礦安全規(guī)程》,《煤礦生產(chǎn)許可法》和《勞動法》有關規(guī)定,結合寶清礦的實際情況,擬制定工作制度如下:</p><p> 設計年工作日330天,每
66、日凈提升時間為16小時,采用“四·六”作業(yè)制,三班生產(chǎn),一班準備。</p><p> 2.3.2設計生產(chǎn)能力和服務年限</p><p> 1.礦井設計生產(chǎn)能力的確定原則</p><p> 應按照礦井實際地質條件、經(jīng)濟發(fā)展需要、市場需求、管理水平、考慮科學技術進步等因素。以投資少、出煤快的原則合理確定。</p><p><
67、b> 2.設計生產(chǎn)能力</b></p><p> 地質和開采條件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礦井與水平服務年限,礦井與水平服務年限計算公式</p><p> T=Zm/(A*K)</p><p> 式中:T ——設計計算服務年限</p><p> Z——可采儲量,萬噸</p><p> A——年產(chǎn)量
68、,萬噸/年</p><p> K——儲量備用系數(shù),宜采用1.3—1.5</p><p> 礦井設計一般取K=1.4,地質條件復雜的礦井及礦區(qū)總體設計可取K=1.5,地方小煤礦可取K=1.3 。根據(jù)本設計礦井實際情況,K值取1.4。</p><p> 礦井生產(chǎn)能力的大小主要根據(jù)井田儲量、煤層賦存狀況、地質條件等情況來確定,還應考慮當前及今后市場的需煤量。寶清礦參
69、加的三層煤可采儲量為2909萬噸。初步擬定了三種礦井年生產(chǎn)能力方案,具體如下:</p><p> 方案A:3.0 Mt/a</p><p> 方案B:2.4Mt/a</p><p> 方案C:1.8 Mt/a</p><p> 上述三種方案,具體選擇哪一種,還應根據(jù)礦井服務年限來確定。</p><p> 2.
70、3.3礦井服務年限的確定</p><p> 礦井服務年限的計算公式如下:</p><p><b> T=Z/(A×K)</b></p><p><b> 式中:</b></p><p> ?。凇V井設計可采儲量,Mt</p><p> ?。痢a(chǎn)能力, M
71、t/a</p><p> K——礦井儲量備用系數(shù),K=1.3~1.5</p><p> 根據(jù)本設計礦井實際情況,K值取1.4。 </p><p> 依據(jù)以上擬定的礦井生產(chǎn)能力,服務年限的確定現(xiàn)提出三種方案,具體如下:</p><p> 方案A:3.0 Mt/a</p><p> T=Z/(A×K)=
72、69a</p><p> 方案B: 2.4Mt/a</p><p> T=Z/(A×K)= 86a</p><p> 方案C:1.8Mt/a</p><p> ?。裕剑冢ǎ?#215;K)=115a</p><p> 參照《煤礦工業(yè)礦井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方案A較合理,即:礦井生產(chǎn)能力:B=3.0Mt/
73、a,礦井服務年限T=69a。</p><p><b> 第3章 井田開拓</b></p><p><b> 3.1概述</b></p><p> 寶清礦建設必須嚴格按照基本建設程序辦事,確定礦井開拓方式必須充分考慮多個主井工藝系統(tǒng)的機械化裝備水平。礦井機械化程度的高低的不僅直接影響井型和經(jīng)濟效果,而且往往由于提升,運
74、輸設備的革新發(fā)展,而引起開拓本身發(fā)生變化.</p><p> 3.1.1確定井田開拓方式的原則:</p><p> ?。?貫徹執(zhí)行有關煤炭工業(yè)的技術政策,為多出煤、早出煤、出好煤、投資少、成本低、效率高創(chuàng)造條件.</p><p> ?。?合理集中開拓布置,簡化生產(chǎn)系統(tǒng),避免生產(chǎn)分散,為集中生產(chǎn)創(chuàng)造條件。</p><p> ?。?合理開發(fā)國家
75、資源,減少煤炭損失。</p><p> ?。?必須貫徹執(zhí)行有關煤礦安全生產(chǎn)的有關規(guī)定。</p><p> ?。?要適應當前國家的技術水平和設備供應情況,并為采用新技術,新工藝,發(fā)展采煤機械化,自動化創(chuàng)造條件。</p><p> 根據(jù)用戶需要,應將不同煤質,煤種的煤層分別開采。</p><p> 3.2 礦井開拓方案的選擇</p>
76、;<p> 3.2.1井筒形式和井筒位置</p><p> 在井田地質條件、開采技術一定的條件下,礦井開拓巷道有多種布置方式,開拓巷道的布置方式通稱為開拓方式。合理的開拓方式,一般應在技術可行的多種開拓方式中進行技術經(jīng)濟分析比較后,才能確定。</p><p> 開拓方式按照井筒的傾角不同(水平、傾斜、垂直)分為平硐開拓、斜井開拓、立井開拓和綜合開拓方式(平、斜、立井中的
77、任何二或三種形式相結合進行開拓)等四種方式。開拓方式依據(jù)井筒 (或平硐)與煤層位置的不同又有若干分類。</p><p> ?、倭⒕_拓:適應性很強,可用于各種地質條件,同時在技術上也成熟可靠。一般在表土層厚、煤層賦存深時,應采用立井開拓。</p><p> ?、谛本_拓:對于表土層較薄、煤層賦存較淺、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的煤田,一般都可以采用斜井開拓。斜井開拓在各種傾角煤層開拓中都得到了廣泛的
78、應用。</p><p> ?、燮巾祥_拓:在侵蝕基準面以上的山嶺或丘陵地區(qū)的煤層,由地面開鑿通向煤層的平硐,可利用平硐開拓煤田的全部或一部分。</p><p> 1.井筒形式的確定:</p><p> 由于寶清礦9﹟煤層距離地表最近點為-590米,且為近水平煤層。因此只能采用立井開拓方式。</p><p><b> 雙立井開拓優(yōu)
79、點:</b></p><p> ?、龠m應性強,技術成熟可靠; </p><p><b> ?、诒阌诰惭由?lt;/b></p><p> ③井筒短,提升速度快,提升能力大;</p><p> ?、芡L斷面大,風阻小,滿足大風量要求;</p><p><b>
80、 缺點:</b></p><p> ?、俪跗谕顿Y大,建井期限稍長;</p><p> ?、诙嗨介_拓,立井石門長度大,掘進工程量大,掘進費用高。</p><p> ?、坌枰笮偷奶嵘O備;</p><p> 3.2.2井筒的位置</p><p> 井口位置的選擇是井田開拓的重要組成部分。經(jīng)綜合比選后擇
81、優(yōu)確定井口位置。特別是提、運煤炭的主井位置還要與地面生產(chǎn)系統(tǒng)、工業(yè)廣場布置相匹配,其主要因素和原則如下:</p><p><b> (1)地面條件:</b></p><p> ?、倬参恢脩x在比較平坦的地方,并且滿足防洪設計標準;</p><p> ?、诠I(yè)場地不占或少占用良田;</p><p> ?、劬诩肮I(yè)場地
82、位置必須符合環(huán)境保護的要求;</p><p> ?、芫谝荛_地面滑坡、巖崩、雪崩、泥石流、流砂等危險地區(qū);</p><p> ⑤井口位置要與礦區(qū)總體規(guī)劃的交通運輸、供電、水源、居住區(qū)、輔助企業(yè)等的布局相協(xié)調,使之有利生產(chǎn)、方便生活。 </p><p><b> (2)井下條件:</b></p><p> ?、倬镒?/p>
83、向儲量中央或靠近中央位置,使井田兩翼可采儲量基本平衡;</p><p> ?、诰矐M量避開或少穿地質及水文復雜的地層或地段;</p><p> ?、劭碧匠潭燃俺跗诠こ塘俊?lt;/p><p> 在本設計井田中,提出三種井筒位置方案:</p><p> 方案一:井筒位于井田淺部</p><p> 方案二:井筒位于井田
84、中部</p><p> 方案三:井筒位于井田深部</p><p> 經(jīng)過簡單的技術比較后認為:</p><p> ①井筒位于井田淺部,煤柱尺寸最小,壓煤最少,但石門最長;</p><p> ②井筒位于井田深部,煤柱尺寸最大,壓煤量最大,且初期工程量大,石門也較長,但對于開采井田深部煤層及井通延伸有利;</p><p
85、> ③井筒位于井田中部時,煤柱尺寸稍大,但石門長度較短,且沿石門的運輸工程量也??;</p><p> ?、鼙揪锩簩泳鶠榻街泻衩簩?,井田走向長度與傾斜長度較大,從有利井下運輸和保證初水平合理的服務年限出發(fā),應將井筒布置在井田中部或稍靠下方的位置,</p><p> 由此可初步確定本設計井田的井筒位置在井田的中部稍靠下方。其主、副井筒地理坐標如下。</p><
86、;p> 主井:-4365100、19617470</p><p> 副井:-4365030、19617475</p><p> 表3-1開拓方案技術經(jīng)濟分析比較表</p><p> 3.2.3開采水平的數(shù)目及高</p><p> 開采水平的尺寸以水平垂高表示.水平垂高是指該水平開采范圍的垂高.合理的水平垂高的要求:</p
87、><p><b> 有合理的階段斜長</b></p><p><b> 有合理的區(qū)段數(shù)目</b></p><p> 有利于采區(qū)的正常接替</p><p> 保證開采水平有合理的服務年限及足夠的儲量</p><p> 保證經(jīng)濟上有利的垂高</p><p
88、> 由于本井田三層煤的總垂高為120米,所以只能采用單水平開采</p><p> 水平標高—— -720 m</p><p> 階段垂高—— 120 m</p><p> 工業(yè)儲量—— 404000000萬噸`</p><p> 服務年限—— 69a</p><p> 3.2.4開拓巷道的布置<
89、/p><p> 水平巷道的主要任務是擔負煤矸,運料和人員的運輸,以及排水,鋪設管線,通風.對大巷的基本要求是便于運輸,利于掘進和維護,能滿足礦井通風安全的需要.</p><p> 根據(jù)煤層埋藏特征和《設計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并考慮到各煤層的間距較小,宜采用集中大巷,采、帶區(qū)聯(lián)合布置方式,為減少煤柱損失和 保證大巷維護條件,運輸大巷布置在11#煤層的底板下的厚砂巖中,采用沿空掘巷方式。 <
90、;/p><p> ?。?開拓巷道布置方式的選擇</p><p> 根據(jù)煤層的數(shù)目和間距,大巷的布置方式分為單煤層布置(稱分煤層運輸大巷),分煤組布置(稱分組集中運輸大巷)和全煤組集中布置(稱集中運輸大巷).采用集中運輸大巷時,各煤層(組)間用采區(qū)石門聯(lián)系.當煤層傾角太大時,層間聯(lián)系也可用溜井或斜巷.各種方式的適用條件如下: </p><p>
91、 1)分煤層大巷適用條件</p><p> ?。粒┚镒呦蜷L度短,服務年限不長;</p><p> ?。拢┟簩訑?shù)不多,層間距大,石門長;</p><p> ?。茫┚总噲龌蚱巾显诿簩禹敯?;</p><p> ?。模┟嘿|牌號不同,要求分采,分運;</p><p> ?。牛┊a(chǎn)量,風量均大,需要疏解;</p>
92、<p> ?。疲└髅簩拥装澹袌杂矌r層.</p><p> 2)集中運輸大巷適用條件</p><p> G)適于煤層層數(shù)多,層間距不大的礦井;</p><p> H)井田走向長度大,服務年限長;</p><p> I)下部煤層底板有堅硬巖層,容易維護;</p><p> J)煤質牌號相同,要求分采
93、分運;</p><p> K)自然發(fā)火嚴重,便于分區(qū),分段處理事故;</p><p> L)采區(qū)尺寸大,石門長度短.</p><p> 3)分組集中大巷適用條件</p><p> M)煤層數(shù)多,層間距大小懸殊;</p><p> N)按煤層的特點根據(jù)運輸,通風要求組合,經(jīng)濟上有利;</p>&l
94、t;p> O)多水平生產(chǎn),容易解決運輸,通風的干擾;</p><p> 本設計井田的可采煤層為09#、10#、11#、煤層,09#、10#、11#三層煤間距7.8米,可以聯(lián)合開采,各煤層的煤質相同,不需要分采分運.所以根據(jù)本井田的實際情況,本井田采用集中運輸大巷和采、帶區(qū)式石門布置方式.</p><p> 3.3 選定開拓方案的系統(tǒng)描述</p><p>
95、 3.3.1井硐形式和數(shù)目</p><p> 根據(jù)井田的地形地勢,煤層賦存,地質構造等因素,經(jīng)過第二節(jié)中井筒形式確定為,礦井采用雙立井開拓,即一主一副兩個井筒.詳見井筒開拓方案示意圖:</p><p> 圖3-1井筒開拓方案示意圖</p><p> 3.3.2井筒位置及坐標</p><p> 井筒位置就是確定井筒沿煤層走向和傾斜方向
96、上的具體尺寸,并用直角坐標和方位角予以表示,選擇井筒位置的條件:</p><p><b> 1.地面條件</b></p><p> 1)工業(yè)場地占地面積的</p><p> 2)地形與工程地質條件</p><p><b> 3)煤的運輸方向</b></p><p>
97、 4)生產(chǎn)建設與住宅位置</p><p><b> 2. 井下條件</b></p><p> 1)按運輸量確定井筒位置</p><p> 2)根據(jù)地質條件確定井筒位置</p><p><b> 3)煤柱量</b></p><p> 4)勘探程度和初期工程量</
98、p><p> 根據(jù)本井田的實際情況,并考慮到上述的條件,該設礦井井筒位置詳見開拓示意圖,其井筒井口坐標為:</p><p> 主井:-4365100、19617470</p><p> 副井:-4365030、19617475</p><p> 3.3.3水平數(shù)目及高度</p><p> 水平設置總的原則是盡量加
99、大一個水平的開采范圍,資源儲量和服務年限,使之適應高產(chǎn)高效;集中化生產(chǎn)的要求,同時盡量減少水平的設置,基于以上原則,同時根據(jù)本井田的煤層賦存條件,地質構造等因素,合理的水平劃分方案的技術分析和經(jīng)濟評價,該設計礦井在-720m水平標高處劃分水平,階段垂高120 m,階段斜長為3500m,井底車場及各類硐室.井田范圍內各煤層以-720m開采水平為界,采用采區(qū)及帶區(qū)聯(lián)合開采. </p><p> 3.3.4石門、大巷
100、數(shù)目及布置</p><p> 根據(jù)本設計礦井開拓巷道布置方案的技術分析和經(jīng)濟評價,確定本設計礦井采用的開拓巷道布置方式為集中運輸大巷.</p><p> 本設計礦井中,大巷和石門服務年限長,運輸能力大,所以大巷和石門的斷面和支護設計在本設計中基本相同.其內部設施也基本相同.巷道斷面設計合理與否,直接影響煤礦生產(chǎn)的經(jīng)濟效果和生產(chǎn)的安全條件,其基本原則是在滿足安全與技術要求的條件下,力求提
101、高斷面利用率,縮小斷面,降低造價并有利于加快施工速度.該設計礦井大巷,石門斷面的各項內容見圖</p><p> 圖3-2 大巷石門斷面圖</p><p> 3.3.5井底車場的形式及選擇</p><p> 井底車場是連接井筒和井下主要運輸巷道的一組巷道和硐室的總稱,是連接井下運輸和提升兩個環(huán)節(jié)的樞紐,是礦井生產(chǎn)的咽喉,因此井底車場設計是否合理直接影響礦井的安全
102、和生產(chǎn)。</p><p><b> 1.設計要求:</b></p><p> 1)井底車場富裕通過能力,應大于礦井設計生產(chǎn)能力的30%;</p><p> 2)井底車場線路不止應該結構簡單,運行及操作系統(tǒng)安全可靠,管理使用方便,布局合理,注意節(jié)省工程量,便于施工和維護;</p><p> 3)井底車場設計時,應該
103、考慮到增產(chǎn)的可能性;</p><p> 4)盡可能提高井底車場的機械化水平,簡化調車作業(yè),提高井底車場通過能力;</p><p> 5)應該考慮主、副井之間施工時便于貫通;</p><p> 6)為了保護井底車場的巷道和硐室,在其所在范圍內應該留設相應的保安煤柱。</p><p> 3.立井井底車場的基本類型:</p>
104、<p> 1)折返式:梭式、盡頭式;</p><p> 2)環(huán)形式:立式、斜式、臥式;</p><p> 4.井底車場形式選擇:</p><p> 1)保證礦井生產(chǎn)能力,有足夠的富裕系數(shù),有增產(chǎn)的可能性;</p><p> 2)調車簡單,管理方便,彎道及交岔點少;</p><p> 3)施工方便,
105、各井筒間、井底車場與主要運輸巷道間能迅速貫通,縮短建井工期;</p><p> 4)井巷工程量少,建設投資省,便于維護,生產(chǎn)成本低;</p><p> 5)當大巷或石門與井筒的距離較大時,能夠布置下存車線和調車線,可選擇立式井底車場;</p><p> 6)井底車場形式也取決于礦車的類型,當采用定向卸載的底縱卸式、底側卸式礦車時,其卸載站(即主井車線)可布置折
106、返式,亦可布置環(huán)形式。但其裝車站的線路布置必須與其相對應。</p><p> 綜上所述,結合本設計礦井的有關設計參數(shù),通過對各種形式井底車場的適用條件及優(yōu)缺點做簡單比較后,初步擬定本設計井田井底車場形式為臥式環(huán)形車場,采用兩翼來車的形式。</p><p> 3.3.6煤層群的聯(lián)系</p><p> 寶清礦井共有三層設計煤層,即:09#、10#、11#煤層,本設
107、計井田煤層群開采時的聯(lián)系方式是聯(lián)合準備,即09#、10#、11#煤層組成一個統(tǒng)一的采準系統(tǒng),準備巷道為三個煤層共用,大巷采用分組集中布置方式。煤層傾角一般在5°左右,煤層群間采用石門聯(lián)系。</p><p> 參見可采煤層特征表及巷道開拓方案示意圖。大巷布置在11#煤層的底板巖石中。開采時采用下行式開采。</p><p> 3.3.7采、帶區(qū)劃分</p><
108、p> 根據(jù)《煤炭工業(yè)設計規(guī)范》,以井田內的煤層變化情況斷層斷層為邊界,劃分為三個采區(qū)和三個帶區(qū)。劃分的具體情況如圖3-2</p><p> 圖3-3 采區(qū)劃分示意圖</p><p> 3.4 井硐布置和施工</p><p> 3.4.1井硐穿過的巖層性質及井硐支護</p><p> 井筒穿過的巖石大部分為粉砂巖,有少部分的細砂
109、巖和中砂巖。根據(jù)主副井圍巖性質,并按《規(guī)程》規(guī)定,確定主副井筒支護方式如下: </p><p> 副井支護:混凝土井壁厚450毫米,充填混凝土50毫米;</p><p> 主井支護:混凝土井壁厚400毫米,充填混凝土50毫米。</p><p><b> 井筒布置及裝備</b></p><p> 井筒斷面布置應綜合
110、考慮井筒圍巖性質,運輸方式,通風安全等因素.具體遵循原則如下:</p><p> 1. 當提升容器發(fā)生掉道或跑車事故,對井筒中各種管線或其它設備的破壞應減少到最低程度;</p><p> 2. 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煤炭工業(yè)設計規(guī)范>>對運輸、通風、管線等布置的要求,滿足施工需要;</p><p> 3.
111、 有利于井筒檢修、維護、清掃和人員通行安全;</p><p> 4. 合理使用斷面空間,減少井筒工程量;</p><p> 根據(jù)該設計礦井年產(chǎn)量、提升方式等實際情況,本設計礦井井筒按有關規(guī)定布置運輸設施及輔助設施。</p><p> 3.4.2井硐布置及裝備</p><p> 井硐布置應綜合考慮井硐圍巖性質,運輸方式,通風安全等因素,
112、具體遵循原則如下:</p><p> 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煤炭工業(yè)設計規(guī)范》對運輸、通風、管線等布置的要求,滿足施工需要;</p><p> 有利于井筒檢修、維護、清掃和人員通行安全;</p><p> 當提升容器發(fā)生掉道或跑車事故,對井筒中各種管線或其它設備的破壞減少到最低程度;</p><p> 合理使用斷面空間,減少井筒工程
113、量;</p><p> 根據(jù)設計礦井生產(chǎn)能力、服務年限、提升方式等實際情況,本設計礦井井筒按有關規(guī)定布置運輸設施及輔助設施,采用斷面尺寸如下:</p><p> 圖3-4 主井井筒斷面圖</p><p> 圖3-5 副井井筒斷面圖</p><p> 3.4.3井筒延深意見</p><p> 1.開拓延伸的方案
114、的原則:</p><p> 1)保持或擴大礦井生產(chǎn)能力。</p><p> 2)加強生產(chǎn)管理,延深的組織管理與技術管理施工與和緊密配合,協(xié)調一致,盡量減少延深對生產(chǎn)的影響。</p><p> 3)充分利用現(xiàn)有井巷,設施及設備,減少臨時輔助工程時不時降低投資。</p><p> 4)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和設備。</p>
115、<p> 5)盡可能縮短新、舊水平的同時生產(chǎn)時期。</p><p> 根據(jù)寶清礦井煤層賦存條件,該設計礦井主副井筒從地面布置到一水平后不需要再延伸,但是在進一步進行地質勘探后,可提出兩種延伸方案:</p><p> 方案一:直接延伸原有主副井;</p><p> 優(yōu)點:可以充分利用原有設備和設施,提升系統(tǒng)簡單,轉運環(huán)節(jié)少,經(jīng)營費用低,管理方便;&l
116、t;/p><p> 缺點:原有井筒同時擔負生產(chǎn)和延伸任務,施工和生產(chǎn)相互干擾,接井技術難度大,礦井將短期停產(chǎn);延伸兩個井筒的施工組織復雜,延伸后提升長度增加,提升能力下降;</p><p> 方案二:暗斜井延伸(即利用暗斜井或暗立井開拓下一水平,原有主副井不延伸)</p><p> 優(yōu)點:生產(chǎn)與延伸相互干擾小,暗斜井做主井,系統(tǒng)簡單,提升能力大,可充分利用原有井筒
117、提力;</p><p> 缺點:增加了提升、運輸環(huán)節(jié)和設備;通風系統(tǒng)復雜。</p><p> 通過上述兩種方案比較,并參照井筒延伸原則及本井田煤層賦存特征,初步?jīng)Q定采用暗斜井延伸方案。</p><p> 3.5 井底車場及硐室</p><p> 3.5.1井底車場形式的確定及論證</p><p> 井底車場形
118、式的確定應該根據(jù)井田地質條件、井型大小、井田開拓方式、大巷運輸方式、地面布置及生產(chǎn)系統(tǒng)等因素來選擇。該礦井井底車場形式的選擇依據(jù)如下:</p><p> 1)該礦井設計生產(chǎn)能力為3.0Mt/a,年工作日330d,實行四六工作制,每日凈提升16小時;</p><p> 2)礦井采用雙立井開拓方式,單水平開采,分組集中大巷布置;</p><p> 3)主要運輸大巷
119、采用5t底卸式礦車運輸,每列車由22輛礦車組成,由兩臺10t架架線式電機車一前一后牽引。卸載時,機車通過卸載站。輔助運輸和掘進煤采用1.5噸固定式礦車,煤矸混合列車由22輛1.5噸礦車組成。一臺10t架線式電機車牽引。</p><p> 4)本設計礦井屬于低瓦斯、低等涌水量礦井;</p><p> 綜合以上所述,結合設計要求,經(jīng)分析比較后,本設計礦井擬選用5.0t底卸式礦車環(huán)形折返式井
120、底車場。</p><p> 3.5.2井底車場的布置,存車線路,行車路線布置長度</p><p> 1.存車線長度的確定</p><p> 確定存車線長度是井底車場設計中的重要問題,如果存車線長度不足,將會使井下運輸和井筒提升彼此牽制,影響礦井生產(chǎn)能力;反之,如果存車線過長,會使列車在車場內的調車時間增加,反而降低了車場通過能力,并增加車場工程量。根據(jù)我國煤礦
121、多年的實踐經(jīng)驗,各類存車線可以選用下列長度:</p><p> 1)材料車線長度,中小型礦井應能容納5-10個材料車;</p><p> 2)中小型礦井的主井空、重車線長度各為1.0-1.5列車長;</p><p> 3)副井空、重車線長度, 中小型礦井按0.5-1.0列車長;</p><p> 4)調車線長度通常為1.0列車和電機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采礦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雙鴨山礦業(yè)集團寶清礦1.8mta新井設計【全套圖紙】
- 采礦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雙鴨山礦業(yè)集團東榮三礦3.0mta新井設計【全套圖紙】
- 采礦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淮北礦業(yè)集團石臺煤礦1.5 mta新井設計【全套圖紙】
- 【采礦工程論文】祁東煤礦3.0mta新井設計【圖紙+論文+專題】
- 采礦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鐵北礦3.0mta新井設計【全套圖紙】
- 采礦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雙鴨山礦業(yè)集團東榮四礦0.9mta新井設計【全套圖紙】
- 采礦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雙鴨山礦業(yè)集團東榮四礦1.8mta新井設計【全套圖紙】
- 采礦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雙鴨山礦業(yè)集團東榮四礦2.4mta新井設計【全套圖紙】
- 采礦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鐵煤礦業(yè)集團大興礦1.5mta新井設計【全套圖紙】
- 采礦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陽煤集團一礦3.0mta新井設計【全套圖紙】
- 采礦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雙鴨山礦業(yè)集團東榮五礦的1.5mta新井設計【全套圖紙】
- 采礦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潞安王莊礦3.0mta新井設計【全套圖紙】
- 采礦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陽煤二礦3.0mta 新井設計【全套圖紙】
- 【采礦工程論文】砂墩子煤礦3.0mta新井設計【圖紙+論文+專題】
- 采礦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雞西礦業(yè)集團城子河煤礦0.6mta新井設計【全套圖紙】
- 采礦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鐵北礦3.0mta新井設計(2)【全套圖紙】
- 采礦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雞西礦業(yè)集團城子河煤礦0.9mta新井設計[3]【全套圖紙】
- 采礦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徐州礦業(yè)集團龐莊礦1.8mta新井設計【全套圖紙】
- 采礦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徐州礦業(yè)集團龐莊礦1.5mta新井設計【全套圖紙】
- 采礦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徐州礦業(yè)集團龐莊礦1.2mta新井設計【全套圖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