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erent family education concepts and children’s personality formation【文獻綜述】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p><b>  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b></p><p><b>  英語</b></p><p>  Different Family Education Concepts and Children’s Personality Formation</p><p>  一、前言部分(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guān)概

2、念,扼要說明有關(guān)主題爭論焦點)</p><p>  科技不斷發(fā)展的今天,人們對人才的重視也是趨于極端化,優(yōu)秀的人才越來越受到各個領(lǐng)域的歡迎。因此在人才的培養(yǎng)上面,我國也進行了不斷要求。這里所謂的人才,不僅僅是科學文化知識方面的人才,也包含在工作生活以及人際關(guān)系的領(lǐng)域。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也就越來越重視。在父母對孩子的學習成績重視的過程中,似乎忘記了孩子其實是在被壓迫,是在被束縛……有見地的教

3、育家和學者對于中國的家庭教育提出了越來越多的問號,傳統(tǒng)的家庭教育觀念是否還能適合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呢?這樣的家庭教育是否真的能夠教育出一個個全面的人才呢?針對這些問題,本文給出了自己的見解。</p><p>  中國的教育家學者指出家庭教育是指在一定的家庭教育文化背景下,主要是父母對未成年的子女或其他年幼者施加的有助于他們社會化或形成健全人格、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影響活動。家庭的結(jié)構(gòu)特點,家庭的穩(wěn)定性,父母的思想意識

4、、文化素養(yǎng)、言行舉止,家庭成員之間的關(guān)系,特別是父母與子女之間關(guān)系的親密程度、父母的威信、參與子女教育的自覺性和教育方式、生活資料和發(fā)展資料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等,都會對子女的身心發(fā)展產(chǎn)生程度不同的影響。西方的教育家學者認為,對孩子的家庭教育,父母要尊重孩子,要給予和孩子自己的生活空間,要給予孩子信心,對孩子不可以溺愛,要培養(yǎng)孩子勤儉節(jié)約的品質(zhì),擁有自己的獨立的個性和受挫折的勇氣,美國家庭的父母與孩子是平等的關(guān)系,家庭會議等等都會征求孩子的意見

5、,給予孩子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我實現(xiàn)的喜悅。</p><p>  以此看出,中西方的家庭教育觀念由于文化的不同,對于不同的教育方法有不同的看法。這使得中西的家庭教育在教育孩子的實際過程中都存在著一些缺陷,本文通過分析中美兩國之間家庭觀念差異以及其形成的原因,來分析不同觀念下的孩子個性形成的不同,以此進行中美兩國家庭教育的相互借鑒,來使家庭教育對孩子的真正的成長發(fā)揮最大的作用。</p><p>

6、;  二、主題部分(闡明有關(guān)主題的歷史背景、現(xiàn)狀和發(fā)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p><p><b> ?。ㄒ唬┍尘?lt;/b></p><p>  在文化交流不斷發(fā)展的今天,對于人才的培養(yǎng)也就越發(fā)地重視起來了。人人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家庭教育如何往往對孩子以后的人生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也正因為如此,對于家庭教育的研究也就越來越多。中國的學者專

7、家們在分析和理解中國的家庭教育對孩子個性的影響之外,還對于西方國家的家庭教育進行了深入和系統(tǒng)地理解和分析。中國人重視對孩子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家長常常告誡自己的孩子要懂得知恩圖報,要懂得尊重長輩,長幼有序,學習好文化知識之后找到一個很好的工作來回報社會回報自己的父母。但是,美國的家長則教育孩子要懂得獨立自主,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習慣,不依賴父母,還要具有自信心,重視自我實現(xiàn)。在不同的家庭教育之中,所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的個性也是不一樣的,中國的孩子

8、學習成績好,但是動手能力差,對自己的能力不夠自信,容易懷疑自己,缺乏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而西方國家的家庭所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大多數(shù)有自己對問題的見解,有自己的思想,有獨立自主的能力,和堅強的意志……所有的這些都顯示了在不同的文化下所培養(yǎng)的孩子個性的不同,為了能夠培養(yǎng)出更好的人才,中西方都對家庭教育加強了重視,因此,家庭教育也就成為了教育界的一個</p><p>  到底中國的家庭教育和西方國家的家庭教育有那些差異呢?

9、這些差異有對孩子的個性形成產(chǎn)生了怎么樣的影響呢?我們該怎么從中西雙方不同的家庭教育中找到恰當?shù)慕逃椒??這就成為了我們要解決的問題。</p><p> ?。ǘ┭芯楷F(xiàn)狀和發(fā)展方向</p><p>  1.中國對“家庭教育”的研究</p><p>  現(xiàn)代很多學者也對中國“家庭教育”做了相應(yīng)的研究,主要有:</p><p>  彭立榮(199

10、3)提到,父母親在家庭中對子女進行培養(yǎng)、教育和影響,使其長大成人,成為社會的一員,就是家庭教育。馮林(2001)提到,通過與教育方面的專家學者、學生子女、學校教師、社會人士和家長的訪談,對中國家庭教育的現(xiàn)狀、觀念、思想、方法等問題進行了討論,揭露了中國家長的十大“原罪”: 家長作風, 專制主義,暴力傾向,賞罰簡單,重智輕德,分數(shù)第一,,等等。吳起程,袁元(2002)提到,家庭教育是指在一定的家庭教育文化背景下,主要是父母對未成年的子女或

11、其他年幼者施加的有助于他們社會化或形成健全人格、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影響活動。王麗(2010)提到,家庭教育的定義可以延伸為:①.家庭教育不僅是一個家庭的活動,它也關(guān)系到整個社會。②.家庭教育不是為了學習家庭關(guān)系和生活技巧,也是對家庭的每個成員的生理和心理的學習,同時也是對成員全面發(fā)展的學習。③.家庭教育不僅是父母或者長輩對家庭里的孩子和年輕一代的教育,同時也是所有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教育。④.家庭教育不僅僅是學前教育更是終生教育。<

12、;/p><p>  2.西方對“家庭教育”的研究</p><p>  斯賓塞(2001):教育應(yīng)該是快樂的,當一個孩子處于不快樂的情緒中時,他的智力和潛能就會大大降低,呵斥和指責不會帶來好的結(jié)果。洛克(2001),書中從德行、智慧、身心健康、禮儀等方面闡述了自己的教育觀,他強調(diào)把孩子當作獨立的人,用平等和尊重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在如何具體進行家庭教育的問題上,洛克提出了許多有現(xiàn)實

13、意義的方法,例如反對鞭答,提倡說理教育:重視榜樣在兒童教育中的作用,主張用正確的獎勵和懲罰的方法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等。盧梭(2008)在《愛彌兒》中強調(diào)教育要適應(yīng)自然,追隨兒童的天性,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p><p><b>  3、發(fā)展方向</b></p><p>  針對中國和美國兩國之間在家庭教育觀念上面存在的差異,一些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吳起程,袁元(2

14、002)提到,家庭教育是指在一定的家庭教育文化背景下,主要是父母對未成年的子女或其他年幼者施加的有助于他們社會化或形成健全人格、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影響活動。由此可見,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這種教育主要是針對孩子健全人格和前面發(fā)展的教育,因此,家長在教育方面要對孩子的社會化和全面化進行有效地影響。王麗(2010)提到,家庭教育的定義可以延伸為:①.家庭教育不僅是一個家庭的活動,它也關(guān)系到整個社會。②.家庭教育不是為了

15、學習家庭關(guān)系和生活技巧,也是對家庭的每個成員的生理和心理的學習,同時也是對成員全面發(fā)展的學習。③.家庭教育不僅是父母或者長輩對家庭里的孩子和年輕一代的教育,同時也是所有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教育。④.家庭教育不僅僅是學前教育更是終生教育。這一部分進一步深化了家庭教育的概念,也對家庭教育的要求進行了提升。因此,家庭教育的方式目的等方面也要跟隨著深化。西方著名教育家斯賓塞(2001)指出:教育應(yīng)該是快樂的,當一個孩子處于不快樂的情緒中時,他的智

16、力和潛能就會大大降低,呵斥</p><p><b> ?。ㄈ┰u述</b></p><p>  綜上所述,在家庭教育的理解和分析上,兩國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些差異就是兩國之間的文化差異所造成的。我們必須要認識和理解這種差異,并且對兩國之間的教育觀念進行相互的借鑒,這樣才能夠不斷地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為培養(yǎng)社會型的人才打下基礎(chǔ)。</p><p&g

17、t;  三、總結(jié)部分(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jié),提出自己的見解并對進一步的發(fā)展方向做出預(yù)測)</p><p>  家庭教育觀念既然是一個跨文化的學術(shù)命題,論戰(zhàn)雙方必須具備必要的跨文化知識,以開明寬容的態(tài)度和相對自由的立場,運用理性的分析判斷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中國的家庭教育與美國的家庭教育之間雖然有一定的共同部分,但是由于兩國之間的歷史背景、文化傳統(tǒng)等方面的不同,使得中美兩國之間的家庭教育觀念具有明顯的差異,即兩國在

18、社會條件,家庭教育方式和父母的角色觀念都存在差異。而今后的發(fā)展是在理解這些差異之后,找出差異形成的原因,以及該差異下對孩子的個性形成所產(chǎn)生的影響。我認為,只有在分析和理解了以上三個方面之后,才能對我國存在的家庭教育觀念中存在的缺點進行調(diào)節(jié),以培養(yǎng)出服務(wù)社會的具有良好個性的人才。</p><p>  四、參考文獻(根據(jù)文中參閱和引用的先后次序按序編排)</p><p>  Carl N. D

19、egler. Out of our past: third edition[M],New York: Harper&Row Publisher.1984</p><p>  Larry A.Samova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p&g

20、t;<p>  LINELL·DAVIS. Doing Cultur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 [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9</p><p>  赫伯特·斯賓塞. 斯賓塞的快樂教育[M],海峽文藝出版社,2001</p><p

21、>  姜瑜. 淺析中西家庭教育差異[J],民營科技,2009(11):54</p><p>  盧梭. 愛彌兒[M], 商務(wù)印書館,2008</p><p>  彭立榮.家庭教育學[M],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3 </p><p>  邵璇,張晶. 中美家庭教育觀差異及跨文化交際研究[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0(4):146—147</p&g

22、t;<p>  王麗. 中國和美國的家庭教育比較研究[J],內(nèi)江科技,2010(9):29</p><p>  王琪. 中美家庭教育之差異[J],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6):88—89</p><p>  吳齊程,袁元.家庭教育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p><p>  楊志華. 文化價值觀視野中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較研究[

23、D],華東師范大學,2007</p><p>  約翰·洛克.家庭學校[M], 京華出版社,2001</p><p>  鄭莉君. 中國就愛聽教育的關(guān)鍵是什么?——關(guān)注孩子的身心健康[M], 杭州:</p><p>  浙江大學教育出版社(2007)</p><p>  鄭維佳. 由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較看中西方文化差異[J],安順學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