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制 造 與 安 裝 換熱器管子/ 管板模塊試驗沈衛(wèi)中(江蘇省化工壓力容器檢驗檢測中心站 ,江蘇 常州 213003)摘 要 :一效~五效換熱器管板為爆炸復合板 16Mn Ⅲ+ 90Cu10Ni ,管子為 90Cu10Ni 高通量管 ,管子管板焊接采用 SMAW ,結構為傳統(tǒng)的端面焊接 ,管頭伸出 3 mm ,管子管板接頭要求 100 %RT 探傷。換熱器管子/ 管板模塊試驗是施工前的焊工技能評定 ,要求對參
2、與焊接的每位焊工進行此項評定。關鍵詞 :模塊 ;高通量管 ;90Cu10Ni ;ERCuNi (C71580)中圖分類號 :T Q0511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1 - 4837(2005) 12 - 0029 - 03H eat Exchange Tube - tubesheet Mock up TestingSHEN Wei - zhong(Jiangsu Province Chemical - indu
3、stry Pressure Vessel Inspection Center ,Changzhou 213003 ,China)Abstract :Material of explosion cladding plates tube - sheet for the first~fifth effect re - boiler were 16Mn( Ⅲforging) + 90Cu10Ni ,material of tubes were
4、90Cu10Ni (high flux tube , UOP offer) , SMAW was applied totube - tubesheet fillets ,the joints were required to 100 % radiograph. Required per - attendee to weld m ockup and welder’ s ability should be confirmed.K ey wo
5、rds :m ock up ;high flux tube ;90Cu10Ni ;ERCuNi(C71580)1 概述換熱器管子與管板焊接的模塊試驗被揚子石化- 巴斯夫 (以下簡稱 BASF - YPC) 明確要求 ,作為國際招標工程要求的模塊試驗與焊接工藝評定 (WPS/PQR) 有所不同 ,WPS 是為焊工或焊接操作工按規(guī)范要求制造產(chǎn)品焊縫提供指導的書面文件 ,評定的是焊件的性能 ,而模塊試驗是測定焊工熔敷優(yōu)質焊縫的能力 ,是對
6、焊工的焊接技能評定 ,在訂單開工前必須進行 ,要求對參與焊接的每位焊工進行評定 ,模塊試驗過程由業(yè)主或項目管理組全程見證和檢查 ,試驗要求按 BASF - YPC 標準 40 - 010 - 00 - 0 - 0 - 00- 015《管子/ 管板接頭技術要求》 進行。模塊試驗實際是遵從 ASME 鍋爐壓力容器規(guī)范第九章 (Boilerand Pressure Vessel C ode Section IX) :焊接和釬焊合格評定(Wel
7、ding and Brazing Qualification) 中第三章技能評定要求。BASF - YPC 工程涉及 6 臺高通量管換熱器 (一 效 換 熱 器 ~ 五 效 換 熱 器 , 換 熱 器 型 號BEM) ,下面以一效換熱器為例對過程和要求作簡單介紹 ,一效換熱器技術條件見表 1。表 1 一效換熱器技術條件項目 設計壓力(MPa)設計溫度( ℃ ) 介質 焊縫系數(shù)管程 215 280 水、 含水乙二醇、 廢堿 1殼程 2
8、15 280 蒸汽 12 試驗準備2. 1 管板爆炸復合板按 G B/ 13238 — 91 驗收 ,材質 16MnⅢ+ 90Cu10Ni (C70600) ,其中 90Cu10Ni 符合 ASME IISB171M — 2001 ,從板(爐號 121792 復材/ 03G 445 - 1/2 基材 ,10 + 122 mm) 上截取兩塊模塊試件 ,長 × 寬· 9 2 ·圖 4 模塊管/ 管板
9、接頭示意圖2. 4. 4 附加措施90Cu10Ni 屬于有色金屬的白銅類 ,由于 Ni 能無限固溶于 Cu ,其導熱性和導電性與碳鋼十分接近 ,焊接性能遠優(yōu)于其它銅合金 ,焊前無需預熱 ,但對S、 P、 Pb 比較敏感。焊接時管內塞上一根長 50 mm與管徑大小差不多的紫銅或白銅棒 ,銅棒能吸收焊接熱量 ,既可防止管口氧化又可防止燒穿 ,由于銅棒阻擋 ,焊接時氬氣不會很快流失 ,保護更好 ,電弧更集中 ,焊接質量會更好 ,銅棒位置如
10、圖 5 所示。圖 5 工藝銅棒位置示意圖2. 4. 5 焊接工藝條件(1) 焊前清理 :焊前仔細清除模擬管板孔內的氧化膜、 油污、 鐵銹、 水分及其它污物 ,并用丙酮擦洗干凈 ;(2) 固定 :點焊 ;(3) 點焊位置 :如時鐘的 3 點和 9 點位置 ;(4) 預熱 :無 ;(5) 層間溫度 : < 60 ℃;(6) 焊接工藝 :見 WPS2003268 - 11 and PQR Ws/CuNi - 74 ;(7) 保護
11、氣體 :Ar 氬氣 99199 % ,流速 15 L/ min ,噴嘴直徑 10~14 mm;(8) 電壓 :20 V ;(9) 電流型式 :DCEN 直流正接 ;(10) 電流 :100~140 A ;(11) 焊接速度 :40~80 mm/ min ;(12) 焊機型號 :NAS - 400 ;(13) 焊接順序 :如時鐘位 ,從 6 點位到 3 點位再到 12 點位 ,再從 6 點位到 9 點位再到 12 點 ,第二層錯開接頭。3
12、 焊縫檢驗及合格標準3. 1 宏觀及滲透探傷檢查不允許有裂紋、 焊瘤、 氣孔、 夾雜、 凹坑、 偏弧、 飛濺等表面缺陷 ,咬邊深度 ≤ 015 t (管壁厚) ,參考標準 ISO 6520 - 1 ,本次檢驗焊縫外觀規(guī)則整齊 ,光滑美觀 (見 圖 6) ; 滲 透 探 傷 檢 查 按 EN571 - 1 或ASME Ⅴ 1Art1 6 執(zhí)行 ,本次表面滲透探傷檢查合格。圖 63. 2 射線探傷檢查結果將模塊從反面削薄到 6
13、mm ,如圖 2 進行 X 射線探傷 ,發(fā)現(xiàn)有極少量氣孔和一些夾鎢 ,由此可見工藝中對氣孔的控制是有效的。經(jīng)檢查和分析 ,夾鎢的產(chǎn)生主要是由于鈰鎢極 ? 215 mm 棒端部修磨太細 ,焊工操作瞬間電流過大造成的 (在 160~170 mA間) ,控制以上兩項后夾鎢現(xiàn)象也得到了改善。氣孔接受標準按 21411 條要求 ,表 6 為 RT檢驗超標缺陷數(shù)量的接受范圍。表 6 樣塊超標缺陷數(shù)量要求首個樣塊超標缺陷數(shù)量第二個樣塊超標缺陷數(shù)量
14、 I 級 II 級 III 級0 不需要第二樣塊 ×1 0 ×≥ 1 ×≥ 2 第二樣塊不被允許 ×注 :等級 III 為不合格。經(jīng)二次模塊試驗 ,焊工和模塊全部通過模塊試驗 ,進入生產(chǎn)作業(yè)過程。模塊試驗并非焊接工藝評定 ,無金相檢驗要求。4 結論一效~五效 BEM 型換熱器 ,由于使用工況惡劣 ,用材比較特殊 ,焊接要求高。 (下轉第 3 頁)· 1 3 ·第 22 卷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換熱器管子_管板模塊試驗
- 換熱器管子管板封口焊試驗及應用
- 換熱器管子與管板焊接方法
- 換熱器管子管板脹接方法的研究
- 換熱器管子與管板脹焊制造工藝分析
- 提高換熱器管板與管子連接接頭質量淺談
- 換熱器管子與管板焊縫的縫隙腐蝕的研究.pdf
- 換熱器管子與管板焊縫的腐蝕與防護技術研究.pdf
- 關于改變管殼式換熱器管子與管板焊接結構形式的探討
- 換熱器管子與管板連接過程力學行為的數(shù)值分析.pdf
- 關于改變管殼式換熱器管子與管板焊接結構形式的探討
- 蒸汽發(fā)生器管子管板液壓脹管模擬試驗及研究.pdf
- 列管式換熱器“管子—管板角焊縫”自動超聲探傷系統(tǒng)的研制.pdf
- 脫氫換熱器-管板.dwg
- 脫氫換熱器-管板.dwg
- 脫氫換熱器-管板.dwg
- 脫氫換熱器-管板.dwg
- 固定管板換熱器畢業(yè)設計
- 固定管板換熱器畢業(yè)設計
- 換熱器管板孔口不連續(xù)處棘輪現(xiàn)象模擬試驗與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