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利用NCEP/NCAR和ERA-40再分析資料對比分析了亞洲季風區(qū)夏季對流層中上層海陸熱力差異的變化特征,并定義海陸熱力差指數,發(fā)現(xiàn)亞洲季風區(qū)夏季陸地上空溫度呈下降趨勢,海洋上空溫度呈升高趨勢,海陸熱力差呈減弱趨勢。在此基礎上,利用CMIP5中20個模式的輸出結果,對其進行了模擬評估,并且利用RCP4.5情景下的優(yōu)選和差選模式對其進行了預估,得到以下主要結論:
(1)觀測資料顯示,1955-2005年亞洲地區(qū)夏季對流層中上
2、層平均溫度有顯著的變化趨勢,陸地上空溫度下降,海洋上空溫度升高。根據選取出的關鍵區(qū)分別定義陸地、海洋和海陸熱力差指數,各指數年際變率較大;海陸熱力差指數呈減小趨勢;該指數能反應強弱季風的變化特征。NCEP和ERA-40資料較為一致,NCEP資料的線性趨勢更為明顯。
(2)CMIP5模式對500hPa、200hPa緯向風場、高度場的氣候態(tài)模擬性能較強;對溫度場模擬較弱。模式對各指數年際變率模擬不夠準確;對年代際趨勢的模擬結果為:
3、海洋指數升高、海陸熱力差指數減小,但陸地指數上升。結合統(tǒng)計計算得到:GFDL-ESM2G、MPI-ESM-LR、MPI-ESM-MR為模擬較好的模式,bcc-csm1-1-m、MRI-CGCM3、MIROC5為較差的模式。模式對海陸熱力差的模擬能力可以反映對夏季風的模擬能力。
(3)RCP4.5情景下CMIP5模式模擬的該地區(qū)平均溫度在未來21世紀中升高。模擬結果為洋面上空的增溫趨勢大于陸地上空,陸地、海洋指數升高,海陸熱力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影響東亞夏季風的春季海陸熱力關鍵區(qū)的年代際變化.pdf
- 海陸熱力差異 季風環(huán)流
- 54605.亞洲南部地區(qū)和南半球海陸分布對亞洲冬夏季風形成的影響
- 35560.近50年亞太海陸溫度變化對中國東部夏季風降水年代際變化的影響
- 5703.歐亞大陸春、夏季地表熱力的異常變化特征及其與東亞夏季風的聯(lián)系
- 28652.亞洲季風區(qū)夏季大氣熱源季內振蕩特征分析
- 亞洲夏季風建立的季節(jié)進程及機理研究.pdf
- 全新世亞洲季風區(qū)與內陸區(qū)濕度變化位相關系及其驅動機制.pdf
- 5750.大氣內部過程對亞洲夏季風年際變化的貢獻
- 33032.青藏高原陸面過程與亞洲夏季風系統(tǒng)聯(lián)系的研究
- 28638.夏季索馬里低空越赤道氣流變化特征及其與亞洲夏季風的關系
- 66637.東亞區(qū)域夏季風的診斷分析及氣候變化的粉模擬研究
- 50356.亞洲夏季風對enso的非線性響應
- 夏季東亞季風區(qū)云和降水及氣溶膠的年際變化特征研究.pdf
- 青藏高原夏季風強弱變化及其對亞洲地區(qū)降水和環(huán)流的影響.pdf
- 53634.熱帶東風急流及亞洲夏季風的氣候學研究
- MIS4時期亞洲夏季風變化的高分辨率石筍記錄.pdf
- 南海夏季風活躍期與非活躍期海陸大氣邊界層特征分析——廣東電白地區(qū).pdf
- 37459.北大西洋長周期年代際振蕩(amo)對亞洲季風區(qū)氣候的影響觀測及多模式模擬
- 南海SST日變化特征及夏季風爆發(fā)對SST日變化的影響.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