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仁用杏實際生產(chǎn)中,由于春季開花早,極易遭受晚霜的危害。而新品種‘圍選1號’(Prunusarmeniaca'Weixuan1')是從抗寒品種中選育出的優(yōu)株,抗寒性優(yōu)于當?shù)氐闹髟云贩N。本研究以‘圍選1號’為母本,分別采用不同生態(tài)區(qū)的杏品種作為父本,對‘圍選1號’進行授粉,通過測定其花粉生活力、柱頭可授性及花粉管生長情況,不同授粉組合對坐果率、結實率及果仁品質(zhì)的影響,并運用蛋白質(zhì)組學方法分別對‘圍選1號’和‘龍王帽’自花授粉花柱蛋白質(zhì)進行
2、比較,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通過對‘圍選1號’自花和異花授粉試驗研究,結果表明:‘圍選1號’自花結實率為2.17%(<6%),屬于自交不親和品種。在異花授粉試驗中,以‘十片紅’對‘圍選1號’進行授粉效果最好,結實率最高,為74.88%;在授粉試驗中以花束狀果枝的結實率最高,長果枝最低。
2.采用過氧化物酶染色法對不同授粉品種花粉活力進行測定,結果表明:花粉生活力都在50%以上,‘圍選1號’的花粉生活力高達7
3、7.81%,但花粉萌發(fā)率相對較低。
3.從聯(lián)苯胺-過氧化氫法檢驗‘圍選1號’柱頭的可授性,可以看出柱頭可授性在開花3h后可授性開始增強,且能持續(xù)3d。從人工授粉田間試驗結果表明:開花當天,柱頭可授性最高為30.67%,柱頭可授性的強弱與其顏色之間的關系為:柱頭為黃色時,可授性強。隨著可授性的減弱,柱頭變成黃褐色,當柱頭變?yōu)樯詈稚珪r失去可授性。
4.采用熒光顯微鏡壓片法觀察不同授粉組合4h、8h、24h、48h
4、、60h、72h后花柱內(nèi)花粉管生長情況,發(fā)現(xiàn)‘圍選1號’白花授粉花粉管生長受到抑制的部位大約是花柱中下部位。不同授粉組合花粉管生長初期相同,并無明顯差異。但是當授粉48h后花粉管到達柱頭距子房約1/2位置處時,‘圍選1號’自花授粉的花粉管末端膨大,只生長至花柱近中部就停止生長,花粉管生長受到抑制,不能進入子房,完成受精作用。而異花授粉可以繼續(xù)生長,在授粉72h后能進入子房,完成受精。
5.酚-甲醇/醋酸銨沉淀法得到的蛋白點
5、比TCA/丙酮沉淀法所獲得的蛋白點更清晰易辨、圓潤、分布均勻,適合后續(xù)分析。選擇‘龍王帽’自花授粉與‘圍選1號’自花授粉后雌蕊中表達豐度較高且差異明顯的12個蛋白質(zhì)點,通過MALDI-TOF-TOF/MS對所獲得的肽段進行分析,有8個蛋白得到了有效的鑒定,其中包括‘圍選1號’白花授粉當中與植物自交不親和密切相關的S-locusF-box蛋白與S-Rnase酶。
6.通過不同杏品種對‘圍選1號’進行人工授粉,并對其授粉后代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仁用杏‘圍選1號’花期低溫適應機制研究.pdf
- 菜用蠶豆新品種“沁后本1號”生育特性研究
- 油用花生新品種
- 飼料用苧麻新品種“川飼苧1號”的選育研究
- 白辣椒新品種衢椒1號
- db13t 2100-2014 仁用杏“圍選1號”豐產(chǎn)栽培技術規(guī)程
- 冰核細菌對仁用杏授粉生物學特性影響的研究.pdf
- 花生新品種吉花1號選育報告
- 杏新品種生物學特性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pdf
- 玉米新品種耕玉1號的選育報告
- 部分杏品種授粉生物學及新品系選育的研究.pdf
- 桑樹新品種強桑1號栽培技術
- 花生新品種“吉花1號”高產(chǎn)栽培模式研究.pdf
- 鮮食杏新品種生物學特性觀察與配套栽培技術研究.pdf
- 花生新品種鐵花3號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
- 網(wǎng)紋甜瓜新品種西蜜8號
- 雙低雜交油菜新品種“雜優(yōu)1號”選育研究.pdf
- 草莓新品種
- 【劉紅艷】茶園綠肥新品種茶肥1號特性及栽培技術
- 優(yōu)質(zhì)玉米新品種云瑞1號選育技術(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