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隨著源水污染日益嚴重,常規(guī)凈水工藝難以有效地去除源水中溶解性有機物、氨氮、亞硝態(tài)氮等一些主要污染物,嚴重威脅飲水安全。
本文以活化沸石填充曝氣生物濾池(AZBAF),對杭州市某地微污染源水進行了生物預處理研究。在考察沸石吸附氨氮的基礎上,重點探討了AZBAF的啟動和運行性能,分析了其對N素、不同分子量有機物的去除特性及濾料表面微生物的生長分布特征。
采用NaCl溶液對浙江縉云天然斜發(fā)沸石進行改性,結果表明其最
2、佳改性條件為常溫,6%的NaCl溶液以及15 g沸石每100 mL NaCl溶液的改性體系。進而比較了天然沸石、活化沸石和氯化鈉改性沸石的表面結構及其對氨氮的靜態(tài)吸附效果,發(fā)現(xiàn)活化沸石具有良好的微孔結構和吸附性能,適宜作為BAF的生物濾料。
借助沸石的吸附作用,AZBAF可通過自然掛膜方式實現(xiàn)快速啟動。20 d后,硝化菌與亞硝化菌生物膜趨于成熟。在穩(wěn)定運行期間,系統(tǒng)對NH3-N、CODMn和TOC均有較好的去除作用,去除率
3、分別穩(wěn)定在95%、25%和40%左右。通過檢測進出水中各分子量區(qū)間的有機物,發(fā)現(xiàn)AZBAF對小分子量有機物(<500Da)具有更佳的生物去除效果,其去除率可達53.4%,而大分子量有機物的去除則主要依靠濾料的截留、過濾及吸附作用。負荷沖擊試驗表明,AZBAF具有一定的抗水力負荷(提高至2.45m3.m-2.h-1)和氨氮負荷沖擊(提高至2.7mg.L-1)的能力。貧營養(yǎng)運行的特點使AZBAF受關閉停運的影響不大,系統(tǒng)閑置35 d后,AZ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沸石—陶粒曝氣生物濾池處理微污染水源水的試驗研究.pdf
- 沸石曝氣生物濾池預處理微污染水源的試驗研究.pdf
- 曝氣生物濾池處理微污染水優(yōu)化研究.pdf
- 曝氣生物濾池對微污染水處理的試驗研究.pdf
- 曝氣生物濾池處理污染河網(wǎng)水的研究.pdf
- 曝氣生物濾池處理微污染原水的研究.pdf
- “生物接觸氧化+氣浮”和“生物濾池+沉淀”微污染源水預處理中試研究.pdf
- 曝氣生物流化池處理微污染水試驗研究.pdf
- 曝氣生物濾池處理污染河水研究.pdf
- 生物濾池與膜生物反應器處理微污染源水對比試驗研究.pdf
- 臭氧-生物沸石處理湘江微污染水試驗研究.pdf
- 曝氣-生物強化濾池處理沈陽翟家微污染地下水試驗研究.pdf
- 生物過濾處理湘江微污染源水的特性研究.pdf
- 曝氣生物濾池處理生活污水的試驗研究.pdf
- 曝氣生物濾池處理小區(qū)污水試驗研究.pdf
- 雙級曝氣生物濾池對重污染原水預處理的試驗研究.pdf
- 曝氣生物濾池耦合超濾工藝處理山區(qū)水庫水的試驗研究.pdf
- 沸石濾料曝氣生物濾池處理水產(chǎn)養(yǎng)殖廢水的研究.pdf
- 曝氣生物濾池深度處理ABS廢水試驗研究.pdf
- 間歇曝氣生物濾池處理生活污水試驗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