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隨著世界范圍內對石油及其制品日益增長的需求,海上石油開采量和運輸量大幅度增加,溢油事故時有發(fā)生,溢油污染已成為各種海洋污染類型中發(fā)生頻率最高、分布范圍最廣且危害程度最大的一種。溢油分散劑在處理海面溢油時具有高效、簡便、迅速凈化環(huán)境等優(yōu)勢,合理使用溢油分散劑是減少溢油污染和危害的一種重要手段。但由于溢油分散劑所含有的表面活性劑、有機溶劑等化學組分,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且可能殘留在環(huán)境中,不僅對多種海洋生物有毒害作用,還會對環(huán)境產生二次污染,
2、大大限制了其實際應用。同時,現(xiàn)有的溢油分散劑產品對高粘度原油的乳化分散效果不佳,特別是在低溫環(huán)境下(≤5℃)應用效果甚差。因此,開發(fā)適合低溫環(huán)境下使用的高效、低毒且易于生物降解的溢油分散劑,對提高溢油分散劑的使用效果和應用范圍,有效消除溢油污染具有重要意義。
本論文以開發(fā)適合高粘度重質原油和低溫環(huán)境下使用的高效、低毒且易于生物降解的溢油分散劑為主要目的,通過均勻實驗,設計該溢油分散劑中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復配比例,確定高效低溫環(huán)
3、保型溢油分散劑的配方及其在處理溢油時的適宜應用條件及應用效果,同時考察該溢油分散劑對海洋生物的毒性效應和在海洋水體中的生物可降解性。論文的主要研究內容和研究結果如下:
1、確定了高效低溫環(huán)保型溢油分散劑的配方及其在處理海面溢油時的適宜應用條件。
?。?)選用山梨醇酯A、山梨醇酯B和山梨醇酯C三種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為分散劑的活性物主體,以二乙二醇單丁醚為溶劑,QHD32-6重質原油為實驗對象,BFT(Baffled Fla
4、sk Test)法測定原油分散率為指標,通過均勻法設計表面活性劑的復配配方,確定分散性能優(yōu)良的分散劑配方,命名為TST-6,其主要成分山梨醇酯A、山梨醇酯B和山梨醇酯C和溶劑的質量比為13.55:26.20:10.25:50.00。該分散劑在0~25℃溫度范圍內對QHD32-6原油的分散率介于53.1%~71.2%之間,0℃時分散率達53.1%,較商品化的GZ、GM-2和HLD-501分散劑分別提高2.5、2.6和2.3倍,具有耐低溫特
5、性。
?。?)確定了所研制的TST-6型溢油分散劑適宜應用條件,包括溫度、劑油比、鹽度、pH和油品性質等。TST-6分散劑在0~25℃溫度范圍內保持較高的分散活性,且在15℃時分散率最佳,高達71.2%。0℃時,該分散劑的pH適用范圍為7.8~9.0,劑油比為1:5~1:10;15℃時,該分散劑的pH適用范圍為6.0~9.0,劑油比為1:5~1:25。同時,該分散劑在常溫(25±1℃)下對QHD32-6和BX重質原油分散率較高,
6、分別為64.3%和58.6%,而對SZ36-1、BZ34-1、CQL與BZ28-1原油的分散效果較差,表明該分散劑對不同產地原油的乳化分散效果具有一定的特異性。
2、評價了所研制的TST-6高效低溫環(huán)保型溢油分散劑對不同營養(yǎng)級生物的毒性效應及其在水體中的生物可降解性。
?。?)分別以中肋骨條藻(Skeletonema costatum)、鹵蟲(Artemia)和斑馬魚(Danio Rerio)為受試生物,考察所研制的T
7、ST-6分散劑對不同營養(yǎng)級生物的毒性效應,并將其毒性與商品化的命名為GZ的低溫分散劑進行比較。結果表明,TST-6分散劑對中肋骨條藻、鹵蟲和斑馬魚96h半致死濃度(96h-EC50或96h-LC50)分別為120.37 mg/L、8184.65 mg/L和2181.06 mg/L,分別為GZ分散劑的21.3、200.3倍和89.8倍,表明TST-6分散劑對3種生物的毒性遠遠低于GZ分散劑,且TST-6分散劑對斑馬魚的毒性效應滿足國標 G
8、B18181-2000的生物毒性要求。同時,TST-6和 GZ分散劑對不同營養(yǎng)級水生生物的毒性敏感次序為中肋骨條藻>斑馬魚>鹵蟲,表明浮游植物中肋骨條藻對溢油分散劑的生物毒性最為敏感,且中肋骨條藻分布廣泛,易于取材和培養(yǎng),可推薦為溢油分散劑的毒性受試生物。
?。?)以5日生化耗氧量(BOD5)/化學耗氧量(COD)為指標,確定了所研制的TST-6溢油分散劑的可生物降解性,結果表明,該分散劑的BOD5/COD值為34.10%,滿足
9、國標GB18181-2000的生物可降解性指標,表明該溢油分散劑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
3、評價了所研制的TST-6高效低溫環(huán)保型溢油分散劑在處理海面溢油時的應用效果。
通過室外模擬溢油試驗,考察所研制的TST-6溢油分散劑在處理QHD32-6重質原油溢油的應用效果,并與商品化的GM-2、GZ、HLD-501分散劑和本實驗室自主研制的RS-1分散劑進行對比,以不添加分散劑的溢油體系作為對照。所測試的5種溢油分散劑能
10、夠有效乳化分散水體中的原油,經過10d的實驗周期,添加TST-6分散劑體系的油污染物去除率最大,達到31.2%,較對照組提高了1.4倍,較RS-1、GZ、HLD-501、GM-2分散劑分別提高1.3、1.1、1.3和1.5倍;同時,利用GC-MS測定6個處理體系的石油烴組分,通過定性分析表明添加不同分散劑的5個體系的殘留油中烷烴/藿烷特征比值和一取代屈與一取代二苯并噻吩的相對分布比值較對照組體系發(fā)生明顯的變化,且添加所研制的TST-6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靜電水處理與環(huán)保型阻垢分散劑協(xié)同阻垢作用研究.pdf
- 水煤漿分散劑的研制和性能評價.pdf
- 分散劑對溢油行為及其特征組分影響的研究.pdf
- 超支化型分散劑的合成.pdf
- byk潤濕分散劑
- 新型螯合分散劑的研制與應用.pdf
- 分散手冊及分散劑
- 高效環(huán)保型融雪劑的研制.pdf
- 分散手冊及分散劑
- 聚酯型超分散劑的合成及其分散作用的研究.pdf
- 分散劑作用下溢油乳化和生物降解效果研究.pdf
- 新型環(huán)保阻垢分散劑的合成及性能研究.pdf
- 環(huán)保型阻垢分散劑在磁場與靜電場存在下的阻垢性能及機理研究.pdf
- 高效萘系水煤漿分散劑的合成及性能研究.pdf
- 聚酯型超分散劑的合成及性能研究.pdf
- 油田用綠色高效阻垢分散劑的研究及應用.pdf
- 新型高效阻垢分散劑的合成及應用研究.pdf
- 聚醚型阻垢分散劑的合成及性能研究.pdf
- 水性聚合型分散劑對有機顏料分散性能的研究.pdf
- 梳型結構水煤漿分散劑的合成及其應用.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