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眾所周知,溫室效應加劇所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影響正嚴重威脅著人類生存和發(fā)展,其中C02對溫室效應貢獻超過60%。因此必須控制CO2排放尤其是燃煤電廠的CO2排放。目前國內外CO2控制排放技術發(fā)展迅速,主要有燃燒前脫除,富氧燃燒技術以及燃燒后脫除等。相對而言化學吸收脫除CO2法技術更成熟且最具有前景。然而使用MEA為吸收劑,通過熱再生進行CO2分離回收的傳統(tǒng)工藝存在能耗過高,易腐蝕降解等問題,因此本文從使用氨水作為吸收劑,通過中空纖維膜接觸器
2、進行氨水富液減壓再生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氨水具有良好的CO2吸收特性及脫除效果。隨著氨水濃度的升高,CO2脫除率可高達98%以上,傳質速率也隨之上升。液相流量,氣相流量,溫度以及CO2體積分數(shù)等因素也能夠影響CO2吸收效果。其中:CO2脫除率和傳質速率隨著液相流量,溫度的增加而增加。氣相流量以及CO2體積分數(shù)的增加能夠促進CO2脫除率,但是會抑制CO2傳質速率。
與氨水熱再生工藝相比,膜減壓再生工藝具有更好的再生效
3、果。氨水富液膜減壓再生可以在更低再生溫度(60℃)時,富液CO2再生程度超過60%。再生效果受富液液相流量,再生溫度以及再生壓力的影響。液相流量越小,氨水富液CO2再生程度越高,但再生傳質速率會越?。辉偕鷾囟仍礁?,再生壓力越低,CO2再生效果越好,但受到能耗以及膜壽命等因素的限制。減壓再生能耗由熱耗和電耗組成,其中熱耗所占比例超過70%,液相流量越高,再生壓力越高,再生溫度越低則熱耗越高;工藝總電耗中真空泵電耗占80%以上。對于氨水熱再
4、生用于燃煤電廠CO2脫除,膜減壓再生能耗僅為其能耗的56.1%。氨水對膜材料有較強的侵蝕性,PP膜比PVDF具有更好的抗侵蝕性。氨水濃度越高,溫度越高,富液負荷越大,PP膜材料受到的侵蝕作用越嚴重。
氨水具有很強的揮發(fā)性,對于膜減壓再生工藝,吹掃N2流量越大,富液氨濃度以及CO2負荷越高,再生溫度越高,氨揮發(fā)性越強。添加位阻胺AMP對抑制氨揮發(fā)有一定效果,添加1%濃的度后氨揮發(fā)量下降了9%,并且對再生性能沒有很大影響,體現(xiàn)了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用氨水溶液吸收氯氣尾氣
- CO2在MEA促進的K2CO3水溶液中的吸收特性研究.pdf
- CO2在PZ促進的K2CO3水溶液中的吸收特性研究.pdf
- CO2在AMP促進的MDEA水溶液中的吸收特性研究.pdf
- 基于中空纖維膜分散NaOH溶液吸收CO2的傳質強化研究.pdf
- 高溫條件下CO2在DEA促進的K2CO3水溶液的吸收特性研究.pdf
- CO2在K2CO3-醇胺類水溶液中的吸收動力學和吸收液粘度研究.pdf
- 基于功能化胺溶液的膜接觸器吸收CO2的研究.pdf
- CO2在氨基酸離子液體-醇胺水溶液中的吸收特性研究.pdf
- 中空纖維膜吸收CO2過程的膜浸潤研究.pdf
- 膜吸收和化學吸收分離CO2特性的研究.pdf
- CO2在醇胺促進的K2CO3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及吸收動力學研究.pdf
- 基于PTFE中空纖維膜的膜閃蒸法進行CO2吸收劑再生研究.pdf
- 常壓CO2在DEA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及吸收液表面張力研究.pdf
- MDEA-氨基酸功能性離子液體混合水溶液吸收CO2的研究.pdf
- 外文翻譯---通過加酸來降低富co2溶液的co2再生能量需求
- 基于PTFE中空纖維膜的真空膜蒸餾技術再生CO2吸收劑的研究.pdf
- 乙醇胺(MEA)溶液吸收CO2的試驗研究.pdf
- 細微顆粒對MDEA溶液吸收CO2特性的影響研究.pdf
- 減壓膜蒸餾法分離含鉻水溶液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