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山川油區(qū)處于陜西省子長縣境內,構造上位于鄂爾多斯盆地二級構造單元—陜北斜坡中部。長6層為該區(qū)主力油層,長6層為三角洲前緣相沉積,是典型的低孔、低滲油藏,儲層的孔滲性不好,由于喉道較小,在毛細管力的作用下滲流阻力很大,油藏內部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所以造成了本區(qū)深入挖潛的難度不斷加大。因而,為了有效挖潛這部分剩余油開展了大量的基礎研究工作,并初步形成了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分析與評價的基本方法,為高含水后期尋找局部剩余油富集區(qū)提供了技術保障。<
2、br> 本論文以中山川油區(qū)屈家溝區(qū)塊長4+5和長6層為研究單元,從地質沉積、地質構造、儲層特征、油藏性質和流體性質等入手開展細致的基礎研究工作,進一步細化核實油藏基本特征,提高了對儲層的再認識,為精細分析油層的動用狀況及剩余油的分布特點提供了可靠依據(jù),在剩余油分布研究上采用了水淹解釋、吸水剖面分析、取心井水洗狀況分析及數(shù)值模擬研究方法,對該試驗區(qū)塊的剩余油分布情況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結合不同類型的剩余油進行了設計優(yōu)化調整井網
3、和注采方案,提出可操作的精細注水和穩(wěn)油控水治理方案,有效改善開發(fā)效果、動用剩余油,達到控制油藏含水上升、減緩油藏遞減、提高油藏采收率的目的。
通過以上方法對長4+5和長6油層進行了大量研究和實驗,其結果已幫助我們對研究區(qū)構造、儲層的地質特征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幫助我們優(yōu)選開發(fā)方式,優(yōu)化注采參數(shù),達到高效開發(fā),為延長油田中山川油區(qū)儲層增產提供保障。同時,從前期實施情況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這些分析方法對同類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屈家溝油區(qū)綜合治理方案.pdf
- 大安J南區(qū)塊注水開發(fā)效果及剩余油挖潛研究.pdf
- 中山川油區(qū)長2油層注水開發(fā)方案研究.pdf
- 沈家鋪多層非均質油藏剩余油分布規(guī)律及挖潛研究.pdf
- 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及挖潛研究.pdf
- 大慶B地區(qū)塊厚油層剩余油分析及潛力評價.pdf
- 勝坨油田特高含水期剩余油評價及挖潛技術應用研究.pdf
- 遼河油田靜35塊剩余油分布及挖潛措施研究.pdf
- 陜北瓦窯堡油田中山川油區(qū)長6儲層評價與建模.pdf
- 低滲透油藏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及挖潛研究.pdf
- 趙州橋油田趙108斷塊剩余油分布及挖潛研究.pdf
- 中山川油區(qū)二次壓裂工藝技術研究.pdf
- 真武油田剩余油監(jiān)測與調整挖潛研究.pdf
- 剩余油分布及挖潛對策研究——以子北毛家河長6油藏為例.pdf
- QHD32-6油田北區(qū)剩余油分布及挖潛研究.pdf
- 河14斷塊高含水期剩余油研究及挖潛對策
- 郝家油田河4斷塊油藏描述及剩余油挖潛技術研究.pdf
- B區(qū)塊剩余油分布規(guī)律及開發(fā)調整對策研究.pdf
- 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精細挖潛技術研究
- 隴東油田主力油層剩余油分布規(guī)律研究及挖潛方向.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