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微孔鈦-鈦基生物醫(yī)學材料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前表面改性已成為鈦基生物醫(yī)學材料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其目的是提高材料在生體環(huán)境中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由于材料的表面形態(tài)直接影響了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種植效果,而生物活性能提高材料的骨鍵合能力,因此材料形態(tài)學表面改性技術和表面生物活化的研究將為生物醫(yī)學材料的發(fā)展提供良好的應用前景.本研究結合了形態(tài)學表面改性和化學處理兩種方法制備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表面微孔鈦/鈦基生物醫(yī)學材料,并對材料的制備工藝及其生物學性能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以廉價的K

2、<,2>CO<,3>和TiO<,2>為原料,用改進的燒結法反應合成鈦酸鉀晶須,利用SEM、XRD分析了不同原料配比和反應溫度及時間對晶須形態(tài)、尺寸和相組成的影響,確定了優(yōu)化的合成工藝,即K/T=1:3~4,900℃×1h合成四鈦酸鉀晶須;K/T=1:5~6,1000℃×1h合成六鈦酸鉀晶須.利用TEM對晶須的微結構進行分析和表征.結果表明,晶須的結晶度和外觀質量好,收率高.表面微孔鈦的制備采用了獨特的工藝方法,即利用鈦酸鉀晶須包埋純鈦短

3、時間煅燒而后快冷處理后鈦獨特的氧化分層現象,制備出表面微孔鈦,所制得的微孔形態(tài)多樣,但在基體表面分布均勻,表面粗糙度在5um左右,明顯不同于其他形態(tài)學表面改性方法獲得的微孔形貌.然后采用低溫堿浴處理在微孔表面均勻地形成了一層多孔網狀的二氧化鈦凝膠層,在生體環(huán)境中可自發(fā)誘導形成呈梯度分布的骨樣磷灰石,表現出很好的生物活性.通過耐蝕性試驗、模擬體液培養(yǎng)、體外細胞培養(yǎng)實驗對堿浴處理后的表面微孔鈦/鈦基生物醫(yī)學材料的耐蝕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