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文學的悖論現象研究_19518.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媒體時代,文學躋身通訊科技裹挾下的拇指文化狂潮,催生出新興短信文學。迥異于傳統紙媒文學和新世紀網絡文學的短信文學在文學特征、文學慣例和文學機制等方面顯示出一系列對立色彩鮮明的矛盾特征,且在悖論雙方的不斷運動變化中求得平衡,融合于小巧簡便的短信文本。
   論文首先從短信文學引發(fā)的學界論爭入手,在厘清手機短信和短信文學定義的基礎上,分別從文本品質、生產創(chuàng)作、傳播接受等幾個方面切入論述短信文學的悖論特征。在文本品質上,短信的形式

2、短小精悍和表意豐富性相矛盾、虛擬娛樂性與紀實批判性相對立、語言雅俗共存、藝術性與技術性混融等,均彰顯了短信文學異于其它文學形態(tài)的獨特精神;在生產創(chuàng)作上,手機短信的商品性和文學藝術的審美性構成了短信文學創(chuàng)作心態(tài)方面功利與非功利的融合共存,凡俗化的草根表述和專門化的職業(yè)書寫構成了創(chuàng)作主體大眾與精英的對立匯流,語言撤播的快意書寫和思維沉淀的簡約運思構成了創(chuàng)作方式即興式和凝練化的矛盾共存;在傳播與接受上,短信文學是人際的、讀屏的、電子軟載體的、

3、體驗式的、快餐式的,同時是大眾的、讀文的、紙媒硬載體的、互動式的、審美品鑒式的。短信文學因其傳播的快捷性、超越時地性、即時性等特征,迅速彌漫到了地球的每一個角落,短信文學的悖論特征為自身找到了區(qū)別于其它文學形式的獨特價值與存在意義。
   風起云涌的短信文學在發(fā)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例如文學的過度市場化、商業(yè)化帶來文本格調的低俗化、泛娛樂化、語言的戲謔化,因而被視作口水垃圾和短信段子等。為引導短信文學的良性發(fā)展,規(guī)范文學環(huán)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