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翼外肌在髁突矢狀骨折愈合中對髁突應力分布作用的三維有限元研究
目的:從生物力學角度分析翼外肌牽拉與斷離時髁突矢狀骨折(sagittal fracture of the mandibular condyle,SFMC)愈合進程中應力分布情況,為SFMC臨床治療過程中的生物力學研究分析提供依據。
方法:以三維有限元法建立包含雙側顳頜關節(jié)(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的下頜骨有限元模型,
2、設左側為骨折側,用0.1mm的薄層模擬骨折裂隙,建立髁突矢狀骨折模型,計算在翼外肌牽拉與斷離兩種情況下骨折不同愈合階段固定端髁突、關節(jié)盤表面應力分布及位移,骨折斷端應力及位移狀況。
結果:翼外肌牽拉時:II型骨折髁突游離端在骨折當天到自然愈合的第4周應力和位移都增大,第4周到第12周趨于平穩(wěn),髁突殘端在自然愈合過程中的應力和位移較平穩(wěn)。關節(jié)盤殘端骨折當天到自然愈合的第4周應力減小,第4周到第12周趨于平穩(wěn),位移趨于平穩(wěn)。關節(jié)盤
3、游離端骨折當天到自然愈合的第4周應力和位移都增大,第4周到第12周趨于平穩(wěn);III型骨折髁突游離端在骨折當天到自然愈合的第4周應力和位移增大,第4周到第12周趨于平穩(wěn),但是髁突殘端在骨折當天到愈合第4周的應力和位移是減小的,第4周到第12周趨于平穩(wěn)。關節(jié)盤游離端應力和位移都變化不大。切斷翼外肌后:II型骨折髁突游離端在骨折當天到自然愈合的第4周應力和位移都增大,第4周到第12周趨于平穩(wěn),髁突殘端在骨折當天到愈合第4周的應力和位移是減小的
4、,第4周到第12周趨于平穩(wěn)。關節(jié)盤殘端骨折當天到自然愈合的第4周應力減小,第4周到第12周趨于平穩(wěn),位移趨于平穩(wěn),關節(jié)盤游離端骨折當天到自然愈合的第4周應力和位移都增大,第4周到第12周趨于平穩(wěn);III型骨折髁突游離端在骨折當天到自然愈合的第4周應力和位移增大,第4周到第12周趨于平穩(wěn),但是髁突殘端在骨折當天到愈合第4周的應力是增大的,位移是減小的,第4周到第12周都趨于平穩(wěn)。關節(jié)盤游離端應力和位移都變化不大。I型骨折髁突殘端和游離端在
5、骨折當天到自然愈合的第4周應力和位移變化較大,第4周到第12周趨于平穩(wěn)。
結論:翼外肌在髁突矢狀骨折愈合中對髁突應力和位移有影響。翼外肌切斷后:II型骨折髁突游離端和殘端的應力和位移在骨折自然愈合過程中都增大;III型骨折髁突游離端在骨折自然愈合過程中應力增大,位移減小,髁突殘端的應力在術后當天減小,自然愈合的第4周到第12周增大,在骨折自然愈合過程中位移減小。
第二部分用Mimics軟件測量及三維重建顳下頜關節(jié)盤<
6、br> 目的:利用MR及Mimics對顳下頜關節(jié)盤進行測量和三維重建。
方法:篩選出2014年3月到2014年10月來寧夏醫(yī)科大學總院就診的8例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癥患者(均已排除關節(jié)盤病變)16側的顳下頜關節(jié),分別對其進行雙側顳下頜關節(jié)(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MR掃描,掃描方位包括斜矢狀位、冠狀位及橫斷位,將數據以DICOM格式導入Mimics10.01軟件,在Mimics10.01軟件界面下測
7、量顳下頜關節(jié)盤及三維重建。
結果:MR可以清晰的顯示出關節(jié)盤的解剖結構。矢狀位影像顯示:下頜骨髁突位于顳骨關節(jié)窩內,呈橢圓形。關節(jié)盤后帶位于下頜骨髁狀突嵴頂部,相當于12-1點方位,關節(jié)盤中帶位于下頜骨髁狀突前與顳骨關節(jié)結節(jié)后相對應。冠狀位影像顯示:關節(jié)盤呈新月形,位于髁突和關節(jié)窩骨性結構影像之間,有一個與骨性關節(jié)面基本平行的、總體趨勢呈內外走行的、透光程度介于骨組織和軟組織之間的中度密度區(qū),該結構與髁突及關節(jié)窩的骨性關節(jié)面間
8、,隔著一層類似軟組織的高密度區(qū),應是關節(jié)軟骨、關節(jié)間隙、關節(jié)液等所在部位。Mimic軟件測量結果示:1.關節(jié)盤整體表現為前后帶厚,中間薄。2.髁突和關節(jié)窩的內徑、外徑及內外徑之間,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為:關節(jié)窩內外徑>髁突內外徑>關節(jié)窩內徑>髁突內徑>關節(jié)窩外徑>髁突外徑。3.髁突冠狀傾角為(89.98±1.43)°,接近直角。
結論:利用MR及Mimics可以準確的測量顳下頜關節(jié)盤大小,為臨床及生物力學建模提供可靠依據。通過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翼外肌在髁突矢狀骨折愈合過程中對髁突形態(tài)改建影響的組織學研究.pdf
- 下頜骨髁突矢狀骨折內固定及骨折愈合進程中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翼外肌對堅固內固定髁突矢狀骨折愈合進程中TMJ形態(tài)功能及病理學影響.pdf
- 髁突矢狀骨折術后顳下頜關節(jié)功能及髁突形態(tài)研究.pdf
- 軸向應力促進脛骨骨折外固定術后骨愈合過程的三維有限元仿真研究.pdf
- 復位螺釘、側向螺釘技術手術治療下頜髁突矢狀骨折的研究.pdf
- 髖臼后壁骨折的三維有限元模型構建與應力分析.pdf
- 埋伏牙牙周應力分布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橈骨遠端骨折(Colles骨折、Smith骨折)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拱壩三維有限元等效應力計算研究.pdf
- 肩胛骨三維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應力分布的研究.pdf
- 牙齒缺失修復前后對顳下頜關節(jié)應力分布影響的三維有限元研究.pdf
- 下頜骨骨折堅強內固定的三維有限元研究.pdf
- 對瓷貼面不同粘結層的三維有限元應力分析.pdf
- 單側顳下頜關節(jié)強直三種治療術式對雙側髁突生物力學影響的三維有限元研究.pdf
- 頸椎三維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寰椎骨折的有限元分析.pdf
- 前傾角改變對股骨頭應力分布影響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單邊直裂紋三維應力強度因子有限元研究.pdf
- 新型網狀外固定支架固定脛骨平臺骨折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三維地應力作用下油井結構有限元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