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沙棘干縮病病原及無公害防治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沙棘是當前固沙造林、改造自然、美化環(huán)境的主要樹種,特別是近幾年“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一直把沙棘作為林業(yè)生態(tài)工程建設的先鋒樹種。隨著沙棘尤其是引種沙棘栽培面積的不斷擴大,沙棘病害日益嚴重,尤其是世界上危害沙棘最嚴重的、毀滅性病害之一——沙棘干縮病,導致大量沙棘植株死亡。
  本文運用真菌學、林木病理學、分子生物學與群落生態(tài)學的基本研究方法,以沙棘為研究對象,對引起沙棘干縮病的病原菌及無公害防治進行了系列研究。研究結(jié)果表明:
 

2、 (1)引起黑龍江省沙棘干縮病的病原菌為擬枝孢鐮孢菌(Fusariumsporotrichioides)。病原菌生長最適溫度為25℃,生長最適pH值為7,生長所需最佳碳源為麥芽糖,最佳氮源為硝酸鈉和蛋白胨;病原菌產(chǎn)孢最適溫度為25℃,最適pH為6,最佳碳源為乳糖,最佳氮源為硝酸鈉。
  (2)引起黑龍江省大果沙棘干縮病的病原菌可生長在沙棘不同部位。生長在沙棘不同部位的菌株存在致病力上的差異,生長于干部的菌株致病力較強。各菌株種內(nèi)存

3、在一定的遺傳分化。
  (3)沙棘樹棲真菌種群比較豐富。從沙棘植株上分離獲得真菌37種,其中葉棲真菌14種、枝棲真菌11種、干棲真菌11種、根棲真菌7種,隸屬3門、6綱、14目、14科、21屬。樹棲真菌多樣性由根部至葉部呈上升的趨勢。沙棘樹棲真菌對引起沙棘干縮病的病原菌的生長有著很大的影響,菌株Alternaria tenuis和菌株Fusariumchlamydosporum對病原菌拮抗作用顯著,菌株Trichoderma a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