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葉蟲發(fā)生規(guī)律及抗逆性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近幾年,小猿葉蟲在我國南方一些地區(qū)種群逐年上升,危害日趨嚴重,江蘇、浙江等地常常猖獗危害,給十字花科蔬菜生產帶來損失。為探明小猿葉蟲的暴發(fā)機理、災變規(guī)律,本文將溫度、光周期對小猿葉蟲種群的影響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測定了該蟲的抗寒性及耐饑餓能力,同時研究了該蟲在不同溫度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變化,主要結果如下: 1.本文研究了溫度對小猿葉蟲種群的影響。在16℃、19℃、22℃、25℃、28℃和31℃等6種溫度下,測定了小猿葉蟲的發(fā)育速率

2、,用王-蘭-丁模型擬合了小猿葉蟲發(fā)育與溫度的關系。用直接最優(yōu)法估算了小猿葉蟲不同發(fā)育階段的發(fā)育起點溫度和有效積溫。小猿葉蟲卵、幼蟲、蛹、產卵前期、世代發(fā)育起點溫度分別為8.19、10.09、7.08、14.20、11.67℃,各蟲態(tài)的有效積溫分別為66.69、147.50、62.50、216.28、492.90日度。通過逆境溫度試驗,發(fā)現小猿葉蟲成蟲在-8℃下能存活18d,-12℃下存活13d,高溫40℃處理6d仍有7.33%存活,37

3、℃處理6d存活率仍有48.00%,成蟲的抗寒性、耐熱性比較強。 2.小猿葉蟲抗寒性測定結果表明,各蟲態(tài)中以卵的過冷卻點和結冰點最低,分別為-21.57±0.53℃和-20.56±0.51℃;以3齡幼蟲的過冷卻點和冰點最高,為-12.43±0.39℃和-7.19±0.21℃。各蟲態(tài)過冷卻點按從低到高的順序排列為:卵<蛹<雌成蟲<雄成蟲<3齡幼蟲。根據江蘇部分地區(qū)常年平均氣溫分析,在自然條件下該蟲越冬蟲態(tài)主要是成蟲和蛹,而不是僅以成

4、蟲越冬。 3.本文研究了光周期對小猿葉蟲種群的影響。結果表明,在光周期15L:9D的條件下,幼蟲存活率、蛹羽化率、成蟲產卵量及卵孵化率最高;其次為光周期12L:12D的處理;而光周期0L:24D的處理各蟲態(tài)發(fā)育狀況最差;隨著光照時數的增加,小猿葉蟲幼蟲和蛹發(fā)育歷期逐漸縮短,但產卵前期卻明顯延長。 4.本文研究了小猿葉蟲的取食行為和耐饑餓能力。結果顯示小猿葉蟲幼蟲取食量1~3齡逐步遞增,在卵孵化后5天左右,取食量激增,15

5、天左右達到高峰。并在實驗室條件下測定了小猿葉蟲幼蟲和成蟲對饑餓的耐受能力。結果表明,初孵幼蟲、2齡幼蟲和3齡幼蟲在完全饑餓狀態(tài)下的死亡率都隨饑餓時間的延長而升高,平均存活時間分別為2.39±0.08d、2.63±0.08d、3.50±0.16d,小猿葉蟲幼蟲饑餓狀態(tài)下的存活時間都隨齡期的增加而延長。成蟲在完全饑餓狀態(tài)下平均存活13.90±0.21d,可見成蟲有較強的耐饑餓能力。 5.本文研究了小猿葉蟲在不同溫度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6、活性的變化。結果表明,不同溫度對小猿葉蟲體內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影響很大。如28℃時,2齡幼蟲的SOD活性僅為17.88±1.73U·mg<'-1>,而36℃時,上升至142.06±3.63U·mg<'-1>。蛹和成蟲比2齡幼蟲和3齡幼蟲更適應O℃低溫,更有利于安全越冬。 6.室內和田間藥效暨藥劑篩選試驗結果表明,6種藥劑中,5%銳勁特懸浮劑和1%甲胺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2000倍稀釋液3d后對小猿葉蟲成、幼蟲的室內防治效果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