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高寒草甸15種常見植物凋落物分解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凋落物分解影響土壤C動態(tài)、養(yǎng)分循環(huán)、土壤生物群落、以及植物萌發(fā)和幼苗定居等一系列生態(tài)過程,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研究凋落物分解具有重要意義。在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已有的凋落物分解研究主要集中在環(huán)境條件(如,光照,施肥)和物種多樣性(豐富度和均勻度)對凋落物分解(質量損失率、N和P動態(tài))的影響,以及混合 凋落物分解的加性與非加性效應等方面。而基于凋落物初始化學性狀及化學計量比預測凋落物分解的研究并不多見。因此在青藏高原高寒草

2、甸進行為期一年的葉凋落物分解實驗,主要解決以下三個問題:(1)葉凋落物的哪些初始化學性狀及化學計量比可預測本地區(qū)單種凋落物分解速率;(2)驗證“質量比假說”;(3)混合凋落物中凋落物間相互作用與功能分散的關系。
  為解決以上問題本實驗運用凋落物袋法,研究對象是該區(qū)的優(yōu)勢種和常見種共計15個物種,分別是垂穗披堿草(Elymus nutans)、線葉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黃帚橐吾(Ligularia v

3、irgaurea)、披針葉黃華(Thermopsis lanceolata)、甘肅薹草(Carex kansuensis)、長毛鳳毛菊(Saussurea hieracioides)、東俄洛鳳毛菊(Saussurea pachyneura)、乳白香青(Anaphalis lactea)、條葉銀蓮花(Anemone trullifolia)、并頭黃芩(Scutellaria scordifolia)、大籽蒿(Artemisia sieve

4、rsiana)、小花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瑞苓草(Saussurea nigrescens)、高山紫菀(Aster alpinus)、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實驗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以15個物種的凋落葉片進行單種分解實驗;第二部分是以線葉嵩草、垂穗披堿草、黃帚橐吾及披針葉黃華四個物種的凋落葉片進行2、3、4個物種的混合實驗。本實驗設計5個重復,分解時間為一年。研究結果表明:
 ?。?/p>

5、1)葉凋落物初始N、P、C含量、木質素含量及C/N與葉凋落物分解常數(shù)的關系均不顯著;葉凋落物初始半纖維素、纖維素含量及木質素/N與凋落物分解常數(shù)顯著相關且分別解釋了凋落物分解47.3%、43.9%、27.5%的差異;纖維素與木質素/N的組合解釋了凋落物分解64.8%的差異。
 ?。?)混合凋落物中存在混合效應,且正負效應都存在;在所有混合的平均水平上“質量比假說”在本地區(qū)是適用的。
  (3)基于纖維素計算的功能分散(FD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