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吻的化學成分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鉤吻(GelsemiumelegansBenth.)為馬錢科(Loganiaceae)胡蔓藤屬(Gelsemium)植物。又名胡蔓藤、大藥茶、豬人參、斷腸草等。主要分布于我國浙江、福建、廣西、湖南、貴州、云南等南部地區(qū)及東南亞地區(qū)。鉤吻全草有毒,民間一直以外用為主,治療一些皮膚病。胡蔓藤屬植物共三種,GelsemiumelegansBenth.主要分布于我國南部地區(qū)及東南亞地區(qū),Gelsemiumsempervirens

2、Ait.和GelsemiumrankiniiSmall.,主要分布在美洲國家。本屬的三種植物資源在分布上呈現東亞和北美間斷分布的特點。該屬植物主要化學成分為吲哚類生物堿,此外,還有甾烷、三萜類等化合物。目前已從胡蔓藤屬植物中分離出的吲哚類生物堿類化合物已經超過90個,是從胡蔓藤屬植物中得到最多的一類成分。藥理學研究表明,鉤吻提取物具有抗腫瘤作用、免疫調節(jié)作用、鎮(zhèn)痛作用、散瞳作用、抗炎作用、抗應激和抗焦慮等藥理作用。鉤吻的臨床應用進展包括

3、:治療腫瘤、治療疼痛、散瞳與調節(jié)麻痹。本文為了尋找新的活性成分,對鉤吻的化學成分進行研究。
  方法
  干燥鉤吻全草(5kg)經粉碎成粗粉后,加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時。合并提取液,濃縮成浸膏。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濃縮成浸膏。經過硅膠柱色譜、ODS反相柱色譜、葡聚糖凝膠(SephadexLH-20)和制備型反相HPLC等手段,對氯仿和乙酸乙酯部分浸膏進行分離純化,利用理化性質與波譜學手段(MS、1H

4、-NMR、13C-NMR)對分離得到的化合物進行鑒定。
  結果
  從鉤吻中提取分離,并用理化性質、波譜分析等手段鑒定了12個化合物,包括4個生物堿類化合物,4個香豆素類化合物,2個苯甲酸類化合物,2個甾體類化合物。分別為:鉤吻素子(1)、鉤吻素甲(2)、鉤吻綠堿(3)、鉤吻素己(4)、花椒毒素(5)、異茴芹內酯(6)、歐前胡素(7)、蛇床子素(8)、對羥基苯甲酸(9)、香草酸(10)、β-谷甾醇(11)、β-胡蘿卜苷(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