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分類號UDC學校代碼:10616密級學號_嬰1二』四10_9成都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川西地區(qū)龍泉山構造帶構造特征及含油氣條件評價于佳男指導教師姓名及職稱李忠權教授申請學位級別碩士專業(yè)名稱構造地質學論文提交日期20145論文答辯日期20146學位授予單位和日期成都理工大學(年月)答辯委員會主席乏魚:塵王評閱人氆:乏查望圣魚2014年6月摘要川西地區(qū)龍泉山構造帶構造特征及含油氣條件評價摘要研究表明造山帶及前陸盆地油氣藏多以構造油氣藏為主,不
2、同構造期次的運動往往形成多期構造圈閉,而構造運動的疊加也使得地腹構造形態(tài)十分復雜。認識多期次推覆運動對地腹圈閉儲層的改造作用,以及構造疊加對油氣的保存等方面,將決定區(qū)域是否具有油氣勘探潛力。所以,在逆沖推覆構造帶進行油氣勘探,首先要搞清楚地腹構造特征,才能進行勘探目標的優(yōu)選。龍泉山構造帶位于川西前陸盆地凹陷帶與前陸斜坡帶之間,屬于逆沖構造,弄清楚地下構造形態(tài)與特征亦顯得十分重要。本文利用前人資料和相關地質資料弄清楚區(qū)域地質背景和地層情況
3、,并利用四川盆地須家河組新分層方案進行對比劃分;通過應用斷層相關褶皺理論,結合野外露頭資料、地震剖面反射特征,建立構造模型:通過測井資料和分層數(shù)據(jù)制作人工合成記錄,運用新建立的構造模型,對工區(qū)范圍二維地震剖面進行解釋工作,并分析構造特征:最后從烴源條件、儲集條件、圈閉條件及保存條件4個方面進行含油氣條件評價。一、主要研究內容1對過井地震剖面進行層位標定,建立龍泉山主體構造模式。2對相關地震資料進行構造解釋,確定局部構造基本形態(tài)和斷層關系
4、。3研究須家河組須二、須四段儲層特征。二、完成的主要工作1收集整理基礎地質資料、文獻70余份。2野外地質剖面調查6條,編制剖面圖2張。3解釋地震剖面1000余l(xiāng)【m。4構造建模2條。5編制須二頂、須四項構造圖。三、主要成果和認識本文運用地質建模、地層對比等技術對龍泉山構造帶須家河組地層進行重新對比,利用重新處理的地震資料建立構造模式的基礎之上,對龍泉山構造帶相關地震資料進行構造解釋,主要取得了一下幾點成果和認識:1采用須家河組劃分新方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mq地區(qū)構造特征與含油氣關系探討認識
- 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構造特征及含油氣條件研究.pdf
- 69455.秦嶺造山帶勉縣略陽地區(qū)的構造特征及構造演化
- 24427.龍泉山構造帶變形特征及斷層活動性研究
- 龍門山北段構造特征及油氣前景探討.pdf
- 龍門山?jīng)_斷帶構造特征與油氣勘探前景研究.pdf
- 15702.龍門山北段礦山梁構造特征及油氣有利區(qū)評價
- 阿克庫勒凸起構造特征及含油氣性研究.pdf
- 65062.庫車前陸盆地秋里塔格構造帶構造樣式解析及含油氣性評價
- 15687.云南省南澗地區(qū)哀牢山構造帶物質組成特征及構造演化
- 對含油氣盆地構造的探析
- 川西地區(qū)新場構造巖石物理特征及應用研究.pdf
- 鳳縣—兩當?shù)貐^(qū)北秦嶺構造帶地質組成及構造特征.pdf
- 龍門山中段前緣構造特征及油氣保存條件研究.pdf
- 40367.沙瓦構造帶構造特征及其對油氣分布的控制
- 54026.川西坳陷豐谷構造須家河組含油氣性儲層分布研究
- 柴西地區(qū)新生代構造特征及其對油氣成藏的影響.pdf
- 42576.鄂爾多斯西緣地區(qū)古生界構造沉積演化與含油氣系統(tǒng)研究
- 柴北緣冷湖構造帶構造特征及其對油氣成藏的控制.pdf
- 23535.茫崖構造周緣地區(qū)構造特征及其對油氣成藏的控制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