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試驗于2013~2014和2014~2015年小麥生長季,在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試驗農(nóng)場(35°24′N,116°24′E)進行。2013~2014小麥生長季,采用濟麥22(J22)、泰農(nóng)18(T18)和良星99(L99)3個小麥品種;2014~2015小麥生長季,采用濟麥22、泰農(nóng)18、良星99、山農(nóng)20(S20)、山農(nóng)22(S22)和山農(nóng)23(S23)6個小麥品種。每品種設(shè)3個試驗處理:分別為W0(全生育期不灌水)、W1(按照0~40cm土
2、層土壤平均相對含水量進行測墑補灌,拔節(jié)期和開花期目標土壤平均相對含水量均為65%),W2(定量灌溉,拔節(jié)期60mm、開花期60mm)。裂區(qū)設(shè)計,重復3次。研究不同小麥品種在測墑補灌與傳統(tǒng)定量灌溉方式下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異,為創(chuàng)新小麥節(jié)水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提供理論依據(jù),結(jié)果如下:
1、不同小麥品種的分類與耗水特性
2014~2015年小麥生長季,以小麥籽粒產(chǎn)量和水分利用效率2因子為指標,對選用品種進行聚類分析,將6個
3、小麥品種在歐氏距離為2.39處分為2組。組Ⅰ為高水分利用效率組,包括J22、T18和S23。組Ⅱ為中水分利用效率組,包括L99、S20、S22。本文均選用組Ⅰ中的J22,組Ⅱ中的L99品種進行進一步研究。
兩小麥生長季,W1處理條件下,兩小麥品種開花至成熟階段耗水量、日耗水量及耗水模系數(shù)均顯著高于W2處理;開花至成熟階段0~200cm土層土壤貯水消耗量以W1處理最高;兩品種全生育期60~120cm土層土壤貯水消耗量為W1>W2
4、>W0。各水分處理條件下,J22小麥品種全生育期0~200cm土層土壤貯水消耗量、拔節(jié)至成熟階段耗水量及全生育期60~140cm土層土壤貯水消耗量均顯著高于L99。
2、旗葉光合特性和干物質(zhì)積累與分配
兩小麥生長季,兩小麥品種開花后14d、21d和28d,旗葉的實際光化學效率(ФPSⅡ)、電子傳遞速率(ETR)和光化學猝滅系數(shù)(qp)均為W1>W2>W0。開花后14d、21d、28d,旗葉葉綠素相對含量(CCI)、凈
5、光合速率(Pn)、蒸騰速率(Tr)、氣孔導度(Gs)及細胞間隙二氧化碳濃度(Ci)均以W1處理最高。兩小麥品種W1條件下的冠層光合有效輻射(PAR)截獲率顯著高于W2,PAR透射率顯著低于W2處理,PAR反射率處理間無顯著差異。J22品種開花后14d、21d、28d的旗葉ФPSⅡ、ETR、qp、Pn、Tr均顯著高于L99。
兩小麥生長季,W1處理條件下,兩小麥品種在開花后14d、21d、28d的旗葉蔗糖含量和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
6、均顯著高于W2。兩品種成熟期干物質(zhì)積累量、成熟期籽粒的干物質(zhì)分配量、花后籽粒干物質(zhì)積累量及其對籽粒的貢獻率均以W1處理最高。W2處理成熟期莖鞘+葉片的干物質(zhì)分配量、花前干物質(zhì)向籽粒的轉(zhuǎn)運量及其對籽粒的貢獻率顯著高于W1。開花后28d和35d,籽粒灌漿速率為W1>W2>W0。各水分處理條件下,J22品種成熟期干物質(zhì)積累量、成熟期籽粒的干物質(zhì)分配量、花后籽粒干物質(zhì)積累量及其對籽粒的貢獻率顯著高于L99。開花后28d、35d,J22籽粒灌漿速
7、率顯著高于L99。
3、植株氮素的積累與分配及旗葉衰老特性
兩小麥生長季,兩小麥品種成熟期地上部分氮素積累量、成熟期籽粒的氮素積累量、花后籽粒氮素積累量及其對籽粒的貢獻率均為W1>W2>W0;營養(yǎng)器官氮素向籽粒轉(zhuǎn)運量為W2>W1>W0。兩品種的氮素吸收效率W1顯著高于W2。兩小麥生長季,W1與W2處理條件下,J22小麥品種成熟期地上部分氮素積累量、成熟期籽粒的氮素積累量、花后籽粒氮素積累量及其對籽粒的貢獻率顯著高于L
8、99。W1條件下,J22品種的氮素吸收效率及氮肥偏生產(chǎn)力均顯著高于L99。
兩小麥品種在開花后14d、21d和28d,旗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氫酶(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為 W1>W2>W0;旗葉丙二醛(MDA)含量為W0>W2>W1。各水分處理條件下,開花后14d、21d、28d,J22品種旗葉中的SOD、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顯著高于L99,其MDA含量顯著低于L99。
4、產(chǎn)量、水分利
9、用效率及灌溉效益
兩小麥生長季,兩小麥品種的產(chǎn)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為W1>W2>W0。2013~2014小麥生長季,W1處理條件下,J22品種的灌溉效益顯著高于W2,L99品種處理間無顯著差異。2014~2015生長季,兩小麥品種的灌溉效益均為W1>W2。兩小麥品種在W1條件下均獲得最高產(chǎn)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是本試驗條件下的最佳灌溉方式。兩小麥生長季,各水分處理條件下,產(chǎn)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以J22品種最高,并于W1條件下獲得最高產(chǎ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種植方式和灌溉對冬小麥產(chǎn)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pdf
- 不同種植方式及肥料處理對春小麥生長、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參數(shù)的影響.pdf
- 不同灌溉模式對冬小麥籽粒產(chǎn)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響.pdf
- 灌溉對冬小麥耗水規(guī)律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pdf
- 不同灌溉方式對冬小麥籽粒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形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的調(diào)控效應(yīng).pdf
- 不同種植與灌溉方式對夏玉米生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pdf
- 不同水分條件下旱稻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pdf
- 補灌時期對不同小麥品種籽粒產(chǎn)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pdf
- 土壤水分對不同小麥品種水分利用特性和產(chǎn)量及品質(zhì)的影響.pdf
- 灌溉頻次與種植模式對冬小麥產(chǎn)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pdf
- 不同滴灌方式對冬小麥土壤生物活性、產(chǎn)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pdf
- 限量灌溉對棉花水分利用效率及產(chǎn)量、品質(zhì)的影響.pdf
- 交替灌溉對綠洲灌區(qū)小麥間作玉米產(chǎn)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pdf
- 分根灌溉對設(shè)施黃瓜生長、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pdf
- 土壤水分和耕作方式對小麥水分利用特性及產(chǎn)量形成的影響.pdf
- 灌溉模式對冬小麥生長發(fā)育及水分利用的影響.pdf
- 不同灌溉處理下旱稻需水耗水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pdf
- 不同灌水深度對冬小麥生長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研究.pdf
- 種植方式和灌溉對冬小麥-夏玉米光能和水分利用率的影響.pdf
- 鹽分脅迫對不同作物與品種生理特性及水分利用率影響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