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xù)梁橋畢業(yè)設計開題報告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畢業(yè)設計(論文)開題報告</p><p>  課題名稱 xxx四橋(72+110+72)m連續(xù)梁 </p><p>  上構施工圖設計 </p><p>  學 院 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 </p><p>  專 業(yè) 土木工程(道路橋梁方

2、向) </p><p>  班 級 土木---- </p><p>  學 號 000000000000 </p><p>  姓 名 ----- </p><p>  指導教師 -----

3、 </p><p><b>  年 月</b></p><p>  一、畢業(yè)設計的選題目的、意義和研究現(xiàn)狀</p><p><b>  選題目的</b></p><p>  本畢業(yè)設計以xxx四橋為工程背景,在專業(y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自主地完成該橋上構的施工圖設計。通過參與設計一個完整

4、橋梁的全過程,系統(tǒng)地溫習和掌握有關橋梁的專業(yè)知識,將在大學時期學習的相當零散的專業(yè)知識連接成串,集中運用所學知識參與設計。重點關注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橋梁工程,鋼結構設計原理,土力學與基礎工程等各個學科各自的關鍵內(nèi)容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畢業(yè)設計,將有利于我對專業(yè)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同時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到實際設計中去,理論知識和實踐聯(lián)系緊密但也差別不小,在畢業(yè)設計過程中,彌補自己在以前學習中的不足,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提出問題。設計

5、xxx四橋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將知識的運用融會貫通。</p><p><b>  選題意義</b></p><p>  大力發(fā)展交通運輸事業(yè),建立四通八達的現(xiàn)代交通網(wǎng)絡,對于加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發(fā)展國民經(jīng)濟,促進文化交流,消除城鄉(xiāng)差別和鞏固國防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特別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路、橋建設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對創(chuàng)造良好的投資

6、環(huán)境,促進地域性的經(jīng)濟騰飛,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橋梁工程不但在工程規(guī)模上約占公路總造價的10%~20%,而且往往也是交通運輸?shù)难屎?,是保證全線早日通車的關鍵。xxx四橋位于xxx縣境內(nèi)xxx河上,xxx縣位于大別山南麓,湖北東部,長江中游北岸,xxx四橋的建設將有利于當?shù)亟?jīng)濟的發(fā)展,交通的便利,緩解大橋和二橋的壓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p><p><b>  研究現(xiàn)狀</b></

7、p><p>  xxx四橋所在xxx縣,已經(jīng)有三座大橋,均為連續(xù)梁橋,xxx河河面相對較窄,兩岸水文地質條件良好,水位受上游水庫發(fā)電放水量和泄洪量控制。依照已建橋梁的經(jīng)驗,xxx四橋宜選擇連續(xù)梁橋的橋型。連續(xù)梁是一種外部超靜定結構,基礎不均勻沉降將引起結構附加內(nèi)力,因此,對橋梁基礎要求較高,通常宜選擇良好的地基條件和沉降較小的基礎形式。此外,初始預應力、混凝土收縮和徐變、結構溫差作用等都會引起超靜定結構影響力,不僅增

8、加了連續(xù)梁設計計算的復雜程度,而且連續(xù)梁最終恒載內(nèi)力的形成還依賴于不同的施工方法。連續(xù)梁具有結構剛度大、橋面變形小、動力性能好、變形曲線平順、有利于高速行車等突出優(yōu)點,其力學性能上優(yōu)于簡支梁橋和懸臂梁橋。雖然鋼筋混凝土連續(xù)梁因在施工和使用上的缺陷,其投入使用的范圍相對較窄,僅在城市高架和小半徑彎橋中少量采用,一般跨徑不超過25~30m,但是預應力混凝土梁的應用范圍很廣,適宜于修建跨徑從30m到100多m的中等跨徑和大跨徑的橋梁,在數(shù)量上

9、僅次于簡支梁橋。在施工方法上,需要充分考慮橋位的地形、環(huán)境、施工能力以及橋梁設計要求等諸多因素,每一種施工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優(yōu)缺點,不同的施工方法所需機具設備</p><p>  二、本課題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p><p><b>  主要研究內(nèi)容</b></p><p>  掌握變截面連續(xù)梁基本力學特性;</p&g

10、t;<p>  掌握用橋梁專業(yè)有限元軟件(CAD、Midas等)的連續(xù)梁的建模 </p><p><b>  計算分析;</b></p><p>  完成全套上構的施工圖;上構施工圖包括:設計說明、橋型圖、</p><p>  一般構造圖、預應力鋼筋圖等;</p><p><b>  提供上構計算

11、書;</b></p><p>  編寫畢業(yè)設計說明書。</p><p><b>  研究方案</b></p><p>  連續(xù)梁橋跨徑的布置一般采用不等跨的形式,若采用等跨布置,則邊跨內(nèi)力將控制全橋設計,極其不經(jīng)濟。邊跨長度宜選為中跨跨徑的0.5~0.8倍,鋼筋混凝土連續(xù)梁取偏大值使邊跨與中跨控制截面內(nèi)力基本相同,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

12、取偏小值以增加邊跨剛度和減小活載彎矩的變化幅度,從而減少預應力筋數(shù)量,根據(jù)連續(xù)梁高隨跨徑方向的變化形式,可以把混凝土連續(xù)梁分為等高度連續(xù)梁和變高度連續(xù)梁。根據(jù)xxx四橋的勘測資料,確定橋梁的主要受力特點,根據(jù)力學特點設計跨徑與梁高的布置,進一步確定所用截面的形式以及橫向尺寸布置、頂板厚度、底板厚度、腹板厚度等等,還有預應力筋的布置,包括縱向抗彎、豎向抗剪及橫向抗彎預應力筋。整個橋梁的設計,應保證在投入使用時所需的強度、剛度、穩(wěn)定性和耐久

13、性等方面的要求。</p><p><b>  研究方法</b></p><p>  通過查閱當?shù)氐牡刭|水文資料以及有關橋梁設計的規(guī)范,利用辦公軟件將各類數(shù)據(jù)進行集中整理,最后形成電子文檔。使用CAD對結構的平面、立面和橫斷面構造及鋼筋圖進行繪制。使用Midas和所學的混凝土結構設計、橋梁工程、大跨橋梁設計、橋梁施工等相關知識進行截面設計,預應力鋼筋布置、結構恒載內(nèi)力計

14、算、活載內(nèi)力計算、混凝土徐變內(nèi)力計算、混凝土收縮內(nèi)力計算、基礎沉降內(nèi)力計算、溫度內(nèi)力計算以及撓度、預拱度和施工控制。</p><p><b>  三、預期成果形式</b></p><p>  完成上構施工圖的設計說明,橋型圖,一般構造圖,預應力鋼筋圖,普通鋼筋圖,支座布置圖。完成上構計算書和畢業(yè)設計說明書。</p><p>  本課題研究的重點

15、及難點,前期已開展工作 </p><p><b>  研究重點及難點</b></p><p>  在進行變截面連續(xù)梁橋的截面設計時,需要選定截面類型。若為箱形截面,應從實際出發(fā)確定截面形式以及橫向尺寸布置,確定箱梁截面頂板厚度時需要滿足橋面板橫向受力,主要是受彎的要求以及布置箱梁縱、橫向預應力筋的要求。在進行底板厚度設計時,考慮到連續(xù)體系梁橋中支點負彎矩較大、跨中正彎

16、矩較大,需要采用變厚度設計,箱梁底板厚度從跨中向中支點逐漸變厚,以適應中支點附近截面下緣受壓要求。腹板厚度設計需要滿足抗剪要求,由于彎矩、扭矩及剪力的共同作用,導致腹板承受較大的主拉應力,若腹板強度不夠,則往往產(chǎn)生斜裂縫,另外,應考慮預應力鋼束管道布置、普通鋼筋布置及混凝土澆注的要求,腹板設計不宜太薄。同時,預應力筋的布置要根據(jù)具體的施工方法而定,施工方法的不同,其恒載受力狀態(tài)及活載內(nèi)力存在一定的差別,縱向預應力筋彎曲次數(shù)不宜過多,連續(xù)

17、長度不宜過長,否則預應力損失會過大。橫向預應力筋布置在箱梁頂板和橫隔板中,頂板中的橫向預應力筋在懸臂段及腹板支承處,布置在頂板上緣;在兩腹板支承的跨中部位,布置在頂板下緣。豎向預應力筋采用粗鋼筋布置在腹板內(nèi),間距由計算要求確定。因橋墩支點截面剪力大,跨中截面剪力小,故支點附近區(qū)域豎向預應</p><p><b>  前期已開展工作</b></p><p>  仔細閱讀

18、畢業(yè)設計任務書,熟悉畢業(yè)設計任務,查閱有關橋梁設計的相關資料和規(guī)范,溫習《橋梁工程》、《大跨橋梁》、《橋涵水文》、《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等專業(yè)課程,整理有關xxx四橋的水文、地質資料,結合書籍和網(wǎng)絡教程學習CAD和橋梁專業(yè)有限元計算軟件Midas/Civil的運用。</p><p>  設計時間及總體時間安排</p><p>  1)1~3周:文獻收集、英文翻譯、完成開題報告;</p

19、><p>  2)4~5周:有限元軟件、CAD繪圖熟悉;</p><p>  3)6~9周:計算模型建立和相關圖紙繪制;</p><p>  4)10~11周:完成報告、論文撰寫;</p><p>  5)11~12周:成果修改,完成畢業(yè)答辯。</p><p><b>  六、參考文獻</b><

20、/p><p>  [1] Li, Zongjin. Advanced concrete technology. John Wiley & Sons, 2011. </p><p>  [2] Stewart M G, Rosowsky D V. Time-dependent reliability of deteriorating reinforced concrete bridge

21、decks[J]. Structural Safety, 1998, 20(1): 91-109. </p><p>  [3]. Wojciech Radomski. . Bridge rehabilitation . Imperial College Press, 2002.</p><p>  [4].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National

22、Research C . Bridge research 1990 .</p><p>  [5]. Fritz Leonhardt . Bridges . Architectural Press .1992.</p><p>  [6]. D.L. Narasimha Rao. Bridges and flyovers . Tata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

23、any Limited .1991.</p><p>  [7] 項海帆. 高等橋梁結構理論[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p><p>  [8] 范立礎. 橋梁工程[M]. (上冊).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5. </p><p>  [9] 顧安邦, 范立礎. 橋梁工程[M]. (下冊).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24、 5. </p><p>  [10] 葛俊穎. 橋梁工程軟件 Midas Civil 使用指南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p><p>  [11] 葉見曙. 結構設計原理(第三版).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p><p>  [12] 龍馭球,包世華. 結構力學[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 </p>&

25、lt;p>  [13] 王元漢, 李麗娟, 李銀平. 有限元法基礎與程序設計[M].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1. </p><p>  [14] 徐之綸. 彈性力學簡明教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p><p>  [15] 《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JTG D60--2004) [C].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p><p&

26、gt;  [16] 《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JTG D62--2004) [C].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p><p><b>  指導教師意見 :</b></p><p>  該生對課題研究的問題的研究背景有一定了解,理解設計意圖,時間安排合理。</p><p>  指導教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