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分治策略遞歸和非遞歸和遞推算法解決循環(huán)賽日程表課程設計報告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算法設計與分析》</b></p><p><b>  課程設計報告</b></p><p>  題 目: 循環(huán)賽日程表 </p><p>  院 (系):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p><p>  專業(yè)班級:

2、 軟工 </p><p>  學生姓名: </p><p>  學 號: </p><p>  指導教師: </p><p>  2018 年 1 月 8 日至

3、2018 年 1 月 19 日</p><p>  算法設計與分析 課程設計任務書</p><p><b>  目 錄</b></p><p><b>  1 常用算法1</b></p><p><b>  1.1分治算法1</b></p>&

4、lt;p><b>  基本概念:1</b></p><p><b>  1.2遞推算法2</b></p><p>  2 問題分析及算法設計5</p><p>  2.1分治策略遞歸算法的設計5</p><p>  2.2 分治策略非遞歸算法的設計7</p><p

5、>  2.3 遞推策略算法的設計8</p><p><b>  3 算法實現(xiàn)9</b></p><p>  3.1分治策略遞歸算法的實現(xiàn)9</p><p>  3.2 分治策略非遞歸算法的實現(xiàn)10</p><p>  3.3 遞推策略算法的實現(xiàn)12</p><p>  4 測試和分

6、析15</p><p>  4.1分治策略遞歸算法測試15</p><p>  4.2分治策略遞歸算法時間復雜度的分析16</p><p>  4.3 分治策略非遞歸算法測試16</p><p>  4.4分治策略非遞歸算法時間復雜度的分析17</p><p>  時間復雜度為:O(5^(n-1))17&l

7、t;/p><p>  4.5 遞推策略算法測試17</p><p>  4.6 遞推策略算法時間復雜度的分析18</p><p>  時間復雜度為:O(5^(n-1))18</p><p>  4.7 三種算法的比較18</p><p><b>  5 總結19</b></p>

8、<p><b>  參考文獻20</b></p><p><b>  1 常用算法</b></p><p><b>  1.1分治算法</b></p><p><b>  基本概念:</b></p><p>  在計算機科學中,分治法是一種很

9、重要的算法。字面上的解釋是“分而治之”,就是把一個復雜的問題分成兩個或更多的相同或相似的子問題,再把子問題分成更小的子問題……直到最后子問題可以簡單的直接求解,原問題的解即子問題的解的合并。這個技巧是很多高效算法的基礎,如排序算法(快速排序,歸并排序),傅立葉變換(快速傅立葉變換)…… </p><p>  任何一個可以用計算機求解的問題所需的計算時間都與其規(guī)模有關。問題的規(guī)模越小,越容易直接求解,解題所需的計

10、算時間也越少。例如,對于n個元素的排序問題,當n=1時,不需任何計算。n=2時,只要作一次比較即可排好序。n=3時只要作3次比較即可,…。而當n較大時,問題就不那么容易處理了。要想直接解決一個規(guī)模較大的問題,有時是相當困難的。</p><p><b>  基本思想及策略:</b></p><p>  分治法的設計思想是:將一個難以直接解決的大問題,分割成一些規(guī)模較小的

11、相同問題,以便各個擊破,分而治之。 </p><p>  分治策略是:對于一個規(guī)模為n的問題,若該問題可以容易地解決(比如說規(guī)模n較?。﹦t直接解決,否則將其分解為k個規(guī)模較小的子問題,這些子問題互相獨立且與原問題形式相同,遞歸地解這些子問題,然后將各子問題的解合并得到原問題的解。這種算法設計策略叫做分治法。 </p><p>  如果原問題可分割成k個子問題,1<k≤n,且這些子

12、問題都可解并可利用這些子問題的解求出原問題的解,那么這種分治法就是可行的。由分治法產(chǎn)生的子問題往往是原問題的較小模式,這就為使用遞歸技術提供了方便。在這種情況下,反復應用分治手段,可以使子問題與原問題類型一致而其規(guī)模卻不斷縮小,最終使子問題縮小到很容易直接求出其解。這自然導致遞歸過程的產(chǎn)生。分治與遞歸像一對孿生兄弟,經(jīng)常同時應用在算法設計之中,并由此產(chǎn)生許多高效算法。</p><p><b>  分治法

13、適用的情況:</b></p><p>  分治法所能解決的問題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p><p>  1) 該問題的規(guī)模縮小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容易地解決 </p><p>  2) 該問題可以分解為若干個規(guī)模較小的相同問題,即該問題具有最優(yōu)子結構性質。 </p><p>  3) 利用該問題分解出的子問題的解可以合并為該問

14、題的解; </p><p>  4) 該問題所分解出的各個子問題是相互獨立的,即子問題之間不包含公共的子子問題。</p><p><b>  1.2遞推算法</b></p><p>  遞推算法是一種根據(jù)遞推關系進行問題求解的方法。遞推關系可以抽象為一個簡單的數(shù)學模型,即給定一個數(shù)的序列a0,a1...,an若存在整數(shù)n0,使當n>n0

15、時可以用等號將an與其前面的某些項ai聯(lián)系起來,這樣的式子成為遞推公式。遞推算法是一種簡單的算法,通過已知條件利用特點的遞推關系可以得出中間推論,直至得到問題的最終結果,遞推算法分為順推法和逆推法兩種,順推法則是在不知道初始條件的情況下,從問題的結果除非經(jīng)遞推關系逐步推算出問題的解,這個問題的解也是問題的初始條件。       </p><p>

16、;  遞歸法是從已知條件出發(fā),一步步地遞推出未知項,直到問題的解。遞歸也是遞推的一種,只不過它是對待解問題的遞推,知道把一個負責的問題遞推為簡單的易解問題,然后再一步步返回,從而得到原問題的解。嚴格來講,遞歸不僅僅是一種問題求解方法,更是一種編程技術,許多算法可以通過遞歸技術來編程實現(xiàn)。在計算機科學中,人們把程序直接或間接調用自身的過程稱為遞歸。過程或函數(shù)直接調用自身的遞歸成為直接遞歸,間接調用自身的遞歸稱為間接遞歸。在問題求解中,采用

17、遞歸算法有兩個重要的好處:一是容易證明算法有兩個重要的好處,其次是代碼實現(xiàn)簡潔,代碼編程量少。不足是程序運行效率較低。        </p><p>  遞推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把一個復雜龐大的計算過程轉化為簡單過程的多次重復。該算法利用了計算機速度快和自動化的特點。 </p><p>  而遞歸法的思

18、想是從已知條件出發(fā),一步步地遞推出未知項,直到問題的解。</p><p>  五種典型的遞推關系:</p><p>  1.Fibonacci數(shù)列</p><p>  在所有的遞推關系中,F(xiàn)ibonacci數(shù)列應該是最為大家所熟悉的。在最基礎的程序設計語言 Logo語言中,就有很多這類的題目。而在較為復雜的Basic、Pascal、C語言中,F(xiàn)ibonacci數(shù)

19、列類的題目因為解法相對容易一些,逐漸退出了競賽的舞臺??墒沁@不等于說Fibonacci數(shù)列沒有研究價值,恰恰相反,一些此類的題目還是能給我們一定的啟發(fā)的。 </p><p>  Fibonacci數(shù)列的代表問題是由意大利著名數(shù)學家Fibonacci于1202年提出的“兔子繁殖問題”(又稱“Fibonacci問題”)。 </p><p>  問題的提出:有雌雄一對兔子,假定過兩個月便可繁殖

20、雌雄各一的一對小兔子。問過n個月后共有多少對兔子?   </p><p>  解:設滿x個月共有兔子Fx對,其中當月新生的兔子數(shù)目為Nx對。第x-1個月留下的兔子數(shù)目設為Fx-1對。則: </p><p>  Fx=Nx+ Fx-1    </p><p>  Nx=Fx-2 (即第x-2個月的所有兔子到第x個月都有繁殖能力)    </p>

21、<p>  ∴ Fx=Fx-1+Fx-2 邊界條件:F0=0,F(xiàn)1=1 </p><p>  由上面的遞推關系可依次得到:    </p><p>  F2=F1+F0=1,F(xiàn)3=F2+F1=2,F(xiàn)4=F3+F2=3,F(xiàn)5=F4+F3=5,……。 </p><p>  Fabonacci數(shù)列常出現(xiàn)在比較簡單的組合計數(shù)問題中,例如以前的競賽中出現(xiàn)的“骨

22、牌覆蓋”問題。在優(yōu)選法中,F(xiàn)ibonacci數(shù)列的用處也得到了較好的體現(xiàn)。</p><p>  2.Hanoi塔問題</p><p>  問題的提出:Hanoi塔由n個大小不同的圓盤和三根木柱a,b,c組成。開始時,這n個圓盤由大到小依次套在a柱上,如圖3-11所示。 </p><p>  要求把a柱上n個圓盤按下述規(guī)則移到c柱上:</p><

23、p>  (1)一次只能移一個圓盤;   </p><p>  (2)圓盤只能在三個柱上存放;   </p><p>  (3)在移動過程中,不允許大盤壓小盤。   </p><p>  問將這n個盤子從a柱移動到c柱上,總計需要移動多少個盤次?    </p><p>  解:設hn為n個盤子從a柱移到c柱所需移動的盤次。顯然

24、,當n=1時,只需把a 柱上的盤子直接移動到c柱就可以了,故h1=1。當n=2時,先將a柱上面的小盤子移動到b柱上去;然后將大盤子從a柱移到c 柱;最后,將b柱上的小盤子移到c柱上,共記3個盤次,故h2=3。以此類推,當a柱上有n(n2)個盤子時,總是先借助c柱把上面的n-1個盤子移動到b柱上,然后把a柱最下面的盤子移動到c柱上;再借助a柱把b柱上的n-1個盤子移動到c柱上;總共移動hn-1+1+hn-1個盤次。    </p&

25、gt;<p>  ∴hn=2hn-1+1 邊界條件:h1=1</p><p><b>  3.平面分割問題</b></p><p>  問題的提出:設有n條封閉曲線畫在平面上,而任何兩條封閉曲線恰好相交于兩點,且任何三條封閉曲線不相交于同一點,問這些封閉曲線把平面分割成的區(qū)域個數(shù)。 </p><p>  解:設an為n條封閉曲線把

26、平面分割成的區(qū)域個數(shù)。 由圖3-13可以看出:a2-a1=2;a3-a2=4;a4-a3=6。</p><p>  從這些式子中可以看出an-an-1=2(n-1)。當然,上面的式子只是我們通過觀察4幅圖后得出的結論,它的正確性尚不能保證。下面不妨讓我們來試著證明一下。當平面上已有n-1條曲線將平面分割成an-1個區(qū)域后,第n-1條曲線每與曲線相交一次,就會增加一個區(qū)域,因為平面上已有了n-1條封閉曲線,且第n

27、條曲線與已有的每一條閉曲線恰好相交于兩點,且不會與任兩條曲線交于同一點,故平面上一共增加2(n-1)個區(qū)域,加上已有的an-1個區(qū)域,一共有an-1+2(n-1)個區(qū)域。所以本題的遞推關系是an=an-1+2(n-1),邊界條件是a1=1。</p><p>  4.Catalan數(shù)</p><p>  Catalan數(shù)首先是由Euler在精確計算對凸n邊形的不同的對角三角形剖分的個數(shù)問題時

28、得到的,它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組合計數(shù)問題中。 </p><p>  問題的提出:在一個凸n邊形中,通過不相交于n邊形內部的對角線,把n邊形拆分成若干三角形,不同的拆分數(shù)目用hn表示,hn即為Catalan數(shù)。例如五邊形有如下五種拆分方案(圖3-14),故h5=5。求對于一個任意的凸n邊形相應的hn。</p><p>  5.第二類Stirling數(shù)</p><p>  n

29、個有區(qū)別的球放到m個相同的盒子中,要求無一空盒,其不同的方案數(shù)用S(n,m)表示,稱為第二類Stirling數(shù)。 </p><p>  根據(jù)定義來推導帶兩個參數(shù)的遞推關系——第二類Stirling數(shù)。 </p><p>  解:設有n個不同的球,分別用b1,b2,……bn表示。從中取出一個球bn,bn的放法有以下兩種:    </p><p> ?、賐n獨自占

30、一個盒子;那么剩下的球只能放在m-1個盒子中,方案數(shù)為S2(n-1,m-1);    </p><p> ?、赽n與別的球共占一個盒子;那么可以事先將b1,b2,……bn-1這n-1個球放入m個盒子中,然后再將球bn可以放入其中一個盒子中,方案數(shù)為mS2(n-1,m)。 </p><p>  綜合以上兩種情況,可以得出第二類Stirling數(shù)定理:     </p>&

31、lt;p>  【定理】S2(n,m)=mS2(n-1,m)+S2(n-1,m-1) (n>1,m1) </p><p>  邊界條件可以由定義2推導出:     </p><p>  S2(n,0)=0;S2(n,1)=1;S2(n,n)=1;S2(n,k)=0(k>n)。</p><p>  2 問題分析及算法設計</p>&l

32、t;p>  2.1分治策略遞歸算法的設計</p><p>  從本問題的具體情況出發(fā),根據(jù)分治算法思想,設計出本問題的分治遞歸算法</p><p>  按分治策略,可將所有選手分成兩組。n個選手的比賽日程表,可以通過n/2個選手的比賽日程表,可以通過n/4個選手設計日程表來決定;……;直到為2個選手的比賽日程表。這樣比賽日程表的設計就變得很簡單,這時只要讓兩個選手互相比賽即可,這樣可

33、以形成n/2組2個選手的比賽日程表(如表1、表2)。然后再反過來在兩個選手的日程表上為4個選手設計比賽日程表(如表3)。然后再類推到8個、16個、……、2k個選手。</p><p>  對所有運動員的賽程進行安排,并將其存入數(shù)組內:</p><p>  對于第一部分,將其劃分為四個小的單元,即對第二行進行如下劃分:</p><p>  同理,對第二部分(即三四行),

34、劃分為兩部分,第三部分同理</p><p>  由初始化的第一行填充第二行:( 填充原則是對角線填充)</p><p>  由 s控制的第一部分填完。然后是s++,進行第二部分的填充</p><p>  最后是第三部分的填充</p><p>  這樣循環(huán),直到填充完畢</p><p><b>  遞歸算法解:

35、</b></p><p>  2.2 分治策略非遞歸算法的設計</p><p><b>  分治策略同上。</b></p><p><b>  非遞歸算法解:</b></p><p>  2.3 遞推策略算法的設計</p><p><b>  遞推策略:

36、</b></p><p><b>  3 算法實現(xiàn)</b></p><p>  3.1分治策略遞歸算法的實現(xiàn)</p><p>  #include <stdio.h></p><p>  #include <stdlib.h></p><p>  #includ

37、e <time.h></p><p>  const int MAX = 1024;//</p><p>  int a[MAX][MAX];//二位數(shù)組</p><p>  int Number=2,g_K=1;</p><p>  clock_t start, finish;//開始和結束時間</p><p

38、>  double duration;//程序運行時間</p><p>  void Test1(int k,int m);//分治策略 遞歸實現(xiàn)</p><p>  int main(void)</p><p><b>  { </b></p><p>  printf("請輸入指數(shù)k\n&quo

39、t;);</p><p>  while(scanf("%d",&g_K)==0){</p><p>  fflush(stdin);</p><p><b>  }</b></p><p>  for (int y=1;y<g_K;y++)</p><p>  

40、Number*=2;</p><p>  printf("參賽人員");</p><p>  for(int z=1;z<Number;z++){</p><p>  printf(" day%d",z);</p><p><b>  }</b></p><

41、;p>  system("cls");</p><p>  start=clock();</p><p>  for(int i=0;i<10000;i++)</p><p>  Test1(1,Number);</p><p>  finish=clock();</p><p>  d

42、uration=finish-start;</p><p><b>  //Menu();</b></p><p>  for( i=1;i<=Number;i++)//</p><p><b>  {</b></p><p>  for(int j=1;j<=Number;j++)//

43、第一列為參賽人員</p><p>  printf(" %d",a[i][j]);</p><p>  printf("\n");</p><p><b>  }</b></p><p>  printf("程序循環(huán)10000次所用的時間:%lfms\n",du

44、ration);</p><p><b>  return 0;</b></p><p><b>  }</b></p><p>  void Test1(int k,int m)//采用分治策略遞歸實現(xiàn)</p><p><b>  {</b></p><p

45、><b>  int i,j;</b></p><p>  if(m==2)//只有兩個人的時候</p><p><b>  {</b></p><p>  a[k][1]=k;</p><p>  a[k+1][1]=k+1;</p><p><b>  }

46、</b></p><p><b>  else</b></p><p><b>  {</b></p><p>  Test1(k,m/2);</p><p>  Test1(k+m/2,m/2);</p><p><b>  }</b>&l

47、t;/p><p>  for(i=k;i<k+m/2;i++)//一次填充半個子表 上半部分的表格</p><p>  for(j=m/2+1;j<=m;j++)//左右對稱填充</p><p>  a[i][j]=a[i+m/2][j-m/2];//填充表格</p><p>  for(i=k+m/2;i<k+m;i++)&l

48、t;/p><p>  for(j=m/2+1;j<=m;j++)</p><p>  a[i][j]=a[i-m/2][j-m/2];</p><p><b>  }</b></p><p>  3.2 分治策略非遞歸算法的實現(xiàn)</p><p>  #include <stdio.h>

49、;</p><p>  #include <stdlib.h></p><p>  #include <time.h></p><p>  const int MAX = 1024;//</p><p>  int a[MAX][MAX];//二位數(shù)組</p><p>  int Number=

50、2,g_K=1;</p><p>  clock_t start, finish;//開始和結束時間</p><p>  double duration;//程序運行時間</p><p>  void Test2(int k);//分治策略 非遞歸實現(xiàn)</p><p>  int main(void)</p><p>

51、;<b>  { </b></p><p>  printf("請輸入指數(shù)k\n");</p><p>  while(scanf("%d",&g_K)==0){</p><p>  fflush(stdin);</p><p>  printf("請輸入“整

52、數(shù)”k\n");</p><p><b>  }</b></p><p>  for (int y=1;y<g_K;y++)</p><p>  Number*=2;</p><p>  printf("參賽人員");</p><p>  for(int z=1

53、;z<Number;z++){</p><p>  printf(" day%d",z);</p><p><b>  }</b></p><p>  system("cls");</p><p>  start=clock();</p><p>  

54、for(int i=0;i<10000;i++)</p><p>  Test2(g_K);</p><p>  finish=clock();</p><p>  duration=finish-start;</p><p>  for( i=1;i<=Number;i++)</p><p><b&

55、gt;  {</b></p><p>  for(int j=1;j<=Number;j++)//第一列為參賽人員</p><p>  printf(" %d",a[i][j]);</p><p>  printf("\n");</p><p><b>  }</b&g

56、t;</p><p>  printf("程序循環(huán)10000次所用的時間:%lfms\n",duration);</p><p><b>  return 0;</b></p><p><b>  }</b></p><p>  void Test2(int k){//分治策略非

57、遞歸方式實現(xiàn)</p><p>  int i,j; </p><p><b>  int n; </b></p><p>  n=Number;//拷貝參賽選手人數(shù) </p><p>  for(i=1;i<=n;i++) </p><p>  a[1][i]=i; </p&g

58、t;<p>  int m=1; //填充初始位置</p><p>  for(int s=1;s<=k;s++) </p><p><b>  { </b></p><p><b>  n/=2; </b></p><p>  for(int t=1;t<=n;t

59、++) </p><p><b>  { </b></p><p>  for(i = m+1 ; i <= 2*m ; i++) </p><p><b>  { </b></p><p>  for(j = m+1 ; j <=2*m ; j++) </p>

60、<p><b>  { </b></p><p>  a[i][j+(t-1)*m*2] = a[i-m][j+(t-1)*m*2-m]; </p><p>  a[i][j+(t-1)*m*2-m] = a[i-m][j+(t-1)*m*2]; </p><p><b>  } </b>&l

61、t;/p><p><b>  } </b></p><p><b>  } </b></p><p><b>  m*=2; </b></p><p><b>  } </b></p><p><b>  }</b

62、></p><p>  3.3 遞推策略算法的實現(xiàn)</p><p>  #include <stdio.h></p><p>  #include <stdlib.h></p><p>  #include <time.h></p><p>  const int MAX =

63、1024;//</p><p>  int a[MAX][MAX];//二位數(shù)組</p><p>  int Number=2,g_K=1;</p><p>  clock_t start, finish;//開始和結束時間</p><p>  double duration;//程序運行時間</p><p>  v

64、oid Test3(int k);//對推策略實現(xiàn)</p><p>  int main(void)</p><p><b>  { </b></p><p>  printf("請輸入指數(shù)k\n");</p><p>  while(scanf("%d",&g_K)=

65、=0){</p><p>  fflush(stdin);</p><p>  printf("請輸入“整數(shù)”k\n");</p><p><b>  }</b></p><p>  for (int y=1;y<g_K;y++)</p><p>  Number*=2;

66、</p><p>  printf("參賽人員");</p><p>  for(int z=1;z<Number;z++){</p><p>  printf(" day%d",z);</p><p><b>  }</b></p><p>  sy

67、stem("cls");</p><p>  start=clock();</p><p>  for(int i=0;i<10000;i++)</p><p>  Test3(Number);</p><p>  finish=clock();</p><p>  duration=fini

68、sh-start;</p><p>  for( i=1;i<=Number;i++)</p><p><b>  {</b></p><p>  for(int j=1;j<=Number;j++)//第一列為參賽人員</p><p>  printf(" %d",a[i][j]);&l

69、t;/p><p>  printf("\n");</p><p><b>  }</b></p><p>  printf("程序循環(huán)10000次所用的時間:%lfms\n",duration);</p><p><b>  return 0;</b></p

70、><p><b>  }</b></p><p>  void Test3(int num){//遞推算法實現(xiàn)</p><p>  a[1][1]=1;</p><p>  int n,n0,i,j,k,k0;</p><p><b>  n0=1;</b></p>

71、<p><b>  n=2;</b></p><p>  k=g_K;//人數(shù)</p><p>  for (k0=1;k0<=k;k0++){</p><p>  for (i=n0+1;i<=n;i++){</p><p>  for (j=1;j<=n;j++){</p>

72、<p>  a[i][j]=a[i-n0][j]+n0;</p><p><b>  }</b></p><p><b>  }</b></p><p>  for (j=n0+1;j<=n;j++){</p><p>  for (i=1;i<=n0;i++)</p&

73、gt;<p><b>  {</b></p><p>  a[i][j]=a[i][j-n0]+n0;</p><p><b>  }</b></p><p><b>  }</b></p><p>  for (j=n0+1;j<=n;j++){</

74、p><p>  for (i=n0+1;i<=n;i++){</p><p>  a[i][j]=a[i][j-n0]-n0;</p><p><b>  }</b></p><p><b>  }</b></p><p><b>  n0=n;</b>

75、;</p><p><b>  n=n*2;</b></p><p><b>  }</b></p><p><b>  }</b></p><p><b>  4 測試和分析</b></p><p>  4.1分治策略遞歸算法測試

76、</p><p><b>  給出輸入情況:</b></p><p><b>  得到輸出結果:</b></p><p>  4.2分治策略遞歸算法時間復雜度的分析</p><p>  遞歸算法的優(yōu)點是結構清晰,可讀性強,而且容易用數(shù)學歸納法來證明算法的正確性,贏此為設計算法、調試程序帶來很大的方便

77、。</p><p>  遞歸算法的運行效率較低,無論是耗費計算時間的還是占用存儲空間的都比非遞歸算法要多。</p><p><b>  時間復雜度分析:</b></p><p>  迭代處理的循環(huán)體內部3個循環(huán)語句,每個循環(huán)語句都是一個嵌套的for循環(huán),且它們的執(zhí)行次數(shù)相同,基本語句是最內層循環(huán)體的賦值語句,即填寫比賽日程表的元素?;緢?zhí)行語句

78、的執(zhí)行次數(shù)是:</p><p>  T(n)= 21*21=41</p><p>  所以時間復雜度為O(4k)</p><p>  4.3 分治策略非遞歸算法測試</p><p><b>  給出輸入情況:</b></p><p><b>  得到輸出結果:</b><

79、/p><p>  4.4分治策略非遞歸算法時間復雜度的分析</p><p>  時間復雜度為:O(5^(n-1)) </p><p>  4.5 遞推策略算法測試</p><p><b>  給出輸入情況:</b></p><p><b>  得到輸出結果:</b></p&

80、gt;<p>  4.6 遞推策略算法時間復雜度的分析</p><p>  時間復雜度為:O(n^3) </p><p>  4.7 三種算法的比較</p><p>  分治遞歸:適用于分解后的小規(guī)模問題很好解決的問題</p><p>  分治非遞歸:適用于分治遞歸算法設計過于復雜的問題</p><p>

81、  遞推:適用于可根據(jù)已有結果推出結果的問題</p><p>  通過對比可知分治非遞歸效率最高。分治遞歸更簡便,效率差些,遞推的時間復雜度最大,效率最低。</p><p><b>  5 總結</b></p><p>  在這次課程設計當中,我了解到了我的不足,如算法的不完善、不細心和耐心不是很好等等。不細心的我在調試程序時,老是因為某個書寫

82、錯誤導致錯誤;對這些錯誤,我不得不花大量的時間去更正,并且還要重復檢查是否出現(xiàn)雷同的錯誤而導致程序不能運行。但是通過這次課程設計,我的這些缺點有些改善。我在寫新的程序時,首先要考慮的深入一點、仔細一點,這樣要修改程序的時間就會少很多。并且也不會因為自己不細心而導致的浪費時間的情況出現(xiàn)。  </p><p>  在進行程序設計時,要注意想好思路。即要有恰當模塊名、變量名、常量名、子程序名等。將每個功能的模

83、塊,即函數(shù)名要清晰的表述出來,使用戶能夠一目了然此程序的功能。當然適當?shù)慕o寫注釋,也是方便用戶的理解。還有在編寫程序時要注意對程序的適當分配,便于用戶看懂程序,也便于自己檢查城市。但是完成任何一個較大的程序,都需要掌握一定的編程基礎,需要不斷的探索和求知過程,這樣對自己編程能力的提高有較大的幫助。當然,任何程序必須經(jīng)過計算機的調試,看是否調試成功,發(fā)現(xiàn)錯誤,一個個,一步步去解決,這樣就能從錯誤中進步。  </p>

84、<p>  通過課程設計加強了我的動手能力,以及提升了局部和統(tǒng)一考慮問題的思維方式?;仡櫰鸫舜握n程設計,至今我仍感慨頗多,的確,從從拿到題目到完成整個編程,從理論到實踐,在整整半個月的日子里,可以學到很多很多的的東西,同時不僅可以鞏固了以前所學過的知識,而且學到了很多在書本上所沒有學到過的知識。通過這次課程設計使我懂得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從理論中得出結

85、論,才能真正為社會服務,從而提高自己的實際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在設計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說得是困難重重,這畢竟第一次做的,難免會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同時在設計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對以前所學過的知識理解得不夠深刻,掌握得不夠牢固,比如說結構體??通過這次課程設計之后,一定把以前所學過的知識重新溫故。  </p><p>  通過這次的課程設計,我學到了怎么樣從一個實際問題出發(fā),建立模型

86、,找到相應的存儲結構和實現(xiàn)方法,實際運行,反復調試和修改,最終實現(xiàn)功能。在程序設計方法以及上機操作等基本技能和科學作風方面受到比較系統(tǒng)和嚴格的訓練,學會數(shù)據(jù)組織的方法,把現(xiàn)實世界中的實際問題在計算機內部表示出來并用軟件解決問題,培養(yǎng)了良好的程序設計技能。 </p><p><b>  參考文獻</b></p><p>  [1] 楊克昌.計算機常用算法與程序

87、設計案例教程.第2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p><p>  [2] 呂國英.算法設計與分析.第2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p><p>  [3] 王曉東:計算機算法分析與設計,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6. </p><p>  [4] 嚴蔚敏吳偉民:數(shù)據(jù)結構(C語言版),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