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設計說明書---兩級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p><b>  課程設計</b></p><p>  COURSE PROJECT</p><p>  題目: 兩級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 </p><p>  系別: 機械工程系 </p><p>  專業(yè): 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 </p><p

2、><b>  目錄</b></p><p>  第 1 章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任務書1</p><p>  1.1.設計題目1</p><p>  1.3.設計要求1</p><p>  1.4.設計說明書的主要內(nèi)容2</p><p>  1.5.課程設計日程安排2</

3、p><p>  第 2 章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3</p><p>  2.1.傳動方案擬定3</p><p>  2.2.電動機的選擇3</p><p>  2.3.計算總傳動比及分配各級的傳動比4</p><p>  2.4.運動參數(shù)及動力參數(shù)計算4</p><p>  第 3

4、章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6</p><p>  3.1 V帶的傳動設計6</p><p>  3.1.1確定設計功率6</p><p>  3.1.2選擇帶型6</p><p>  3.1.3確定帶輪的基準直徑和6</p><p>  3.1.4驗算帶的速度7</p><p>  3

5、.1.5確定中心距a和v帶基準長度7</p><p>  3.1.6計算小輪包角7</p><p>  3.1.7確定v帶根數(shù)8</p><p>  3.1.8計算初拉力8</p><p>  3.1.9計算在軸上的壓力9</p><p>  3.1.10帶輪的結(jié)構(gòu)設計9</p><p&

6、gt;  3.2高速級斜齒圓柱齒輪傳動設計10</p><p>  3.2.1. 選擇齒輪材料、熱處理方式和精度等級10</p><p>  3.2.2.初步確定齒輪傳動主要參數(shù)10</p><p>  3.2.3.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設計10</p><p>  3.2.4齒輪參數(shù)計算12</p><p>  

7、3.2.5.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校核12</p><p>  3.3低速級圓柱斜齒輪傳動設計13</p><p>  3.3.1.選擇齒輪材料、熱處理方式和精度等級13</p><p>  3.3.2.初步確定主要參數(shù)13</p><p>  3.3.3.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設計14</p><p>  3.3.4.

8、齒輪參數(shù)計算15</p><p>  3.3.5.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校核16</p><p>  3.4齒輪結(jié)構(gòu)設計16</p><p>  第 4 章軸的設計計17</p><p>  4.1軸的材料選擇和最小直徑估算17</p><p>  4.2低速軸的結(jié)構(gòu)設計18</p><p&

9、gt;  4.2.1低速軸上的功率PⅢ、轉(zhuǎn)速nⅢ、轉(zhuǎn)矩TⅢ18</p><p>  4.2.2估算軸的最小直徑18</p><p>  4.2.3軸的結(jié)構(gòu)設計18</p><p>  4.2 .4低速軸強度校核19</p><p>  第 5 章滾動軸承的選擇及校核計算22</p><p>  5.1低速軸

10、傳動軸承的設計22</p><p>  第 6 章鍵聯(lián)接的選擇及計算24</p><p>  6.1.高速軸24</p><p>  6.2.中間軸24</p><p>  6.3.低速軸24</p><p>  第 7 章連軸器的選擇與計算25</p><p>  第 8

11、 章潤滑密封設計25</p><p>  第 9 章減速器鑄造箱體的設計25</p><p><b>  設計小結(jié)28</b></p><p><b>  參考文獻29</b></p><p>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任務書</p><p><b>  設計

12、題目</b></p><p>  設計用于帶式運輸機的兩級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圖示如示。連續(xù)單向運轉(zhuǎn),載荷平穩(wěn),兩班制工作,使用壽命為5年,作業(yè)場塵土飛揚,運輸帶速度允許誤差為±5%。</p><p><b>  圖 1帶式運輸機</b></p><p><b>  設計數(shù)據(jù)</b></p>

13、;<p><b>  表 1設計數(shù)據(jù)</b></p><p><b>  設計要求</b></p><p>  1.減速器裝配圖A0 一張</p><p><b>  2.零件圖2張</b></p><p>  3.設計說明書一份約6000~8000字</

14、p><p>  設計說明書的主要內(nèi)容</p><p>  封面 (標題及班級、姓名、學號、指導老師、完成日期)</p><p><b>  目錄(包括頁次)</b></p><p><b>  設計任務書</b></p><p>  傳動方案的分析與擬定(簡單說明并附傳動簡圖)&

15、lt;/p><p><b>  電動機的選擇計算</b></p><p>  傳動裝置的運動及動力參數(shù)的選擇和計算</p><p><b>  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b></p><p><b>  軸的設計計算</b></p><p>  滾動軸承的選擇和

16、計算</p><p><b>  鍵聯(lián)接選擇和計算</b></p><p><b>  聯(lián)軸器的選擇</b></p><p>  設計小結(jié)(體會、優(yōu)缺點、改進意見)</p><p><b>  參考文獻</b></p><p><b>  課程

17、設計日程安排</b></p><p>  表 2課程設計日程安排表</p><p><b>  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b></p><p><b>  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b></p><p>  3.2高速級斜齒圓柱齒輪傳動設計</p><p>  3.2.1

18、. 選擇齒輪材料、熱處理方式和精度等級</p><p>  3.2.2.初步確定齒輪傳動主要參數(shù)</p><p>  3.2.3.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設計</p><p>  3.2.4齒輪參數(shù)計算</p><p>  3.2.5.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校核</p><p>  3.3低速級圓柱斜齒輪傳動設計</p>

19、<p>  3.3.1.選擇齒輪材料、熱處理方式和精度等級</p><p>  3.3.2.初步確定主要參數(shù)</p><p>  3.3.3.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設計</p><p>  3.3.4.齒輪參數(shù)計算</p><p>  3.3.5.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校核</p><p><b>  3.

20、4齒輪結(jié)構(gòu)設計</b></p><p><b>  軸的設計計</b></p><p>  滾動軸承的選擇及校核計算</p><p><b>  鍵聯(lián)接的選擇及計算</b></p><p><b>  連軸器的選擇與計算</b></p><p&g

21、t;<b>  潤滑密封設計</b></p><p>  減速器鑄造箱體的設計</p><p><b>  設計小結(jié)</b></p><p>  三個禮拜的課程設計就這樣結(jié)束了,回顧這三個禮拜,應征了老師說過的一句話,如果不加班加點的話,你們是做不完的。通過這次課程設計,盡管很累,很煩,但是我學到了不少東西,這是課堂所沒有

22、學到的,在做課程設計的時候,不僅回顧了以往學過的知識,而且獨立地運用它們完成了這次的設計任務,當然在這段時間內(nèi)使自己深刻感受到設計工作的那份艱難。而這份艱難不僅僅體現(xiàn)在設計內(nèi)容與過程中為了達到自己的設計理念所付出的艱辛,主要的是時間緊迫,任務也比較重,我不得不抓住每一分鐘去做,記得好幾次我都是在機房關(guān)門的時候才走的,機房里面沒有幾個人了,令我欣慰的是當我看著自己畫的圖,有種莫名的成就感,因為這是自己設計的。</p><

23、;p>  這次的設計任務是二級圓柱斜齒輪,由于剛剛?cè)腴T,許多東西都不懂,開始的計算一團糟,開始分配傳動比的時候由于是照搬設計手冊上的數(shù)據(jù),沒有顧忌到自己的數(shù)據(jù)和書本上是有出入的,讓我后來吃了不少的苦,不得不重新選電動機,重新分配傳動比。</p><p>  到了第三天時,要設計齒輪的配合,我們以前做過齒輪的設計,也不是很陌生,但是我的數(shù)據(jù)或許和別的不一樣,我試了不少種的齒數(shù)和模數(shù),多虧了老師給我們的Exce

24、l表格,這樣我們只是在表上找適合自己的數(shù)據(jù)。在設計齒輪的模數(shù),齒數(shù),中心距的選擇時,要千萬小心的,一個細微的錯誤可能會導致你設計作廢。</p><p>  下面就是畫裝配圖了,開始自己在猶豫是先畫ug圖在轉(zhuǎn)化成CAD呢?想到時間可能不夠的,我最后選擇用CAD來畫裝配圖,其實CAD我已經(jīng)忘了不少了,但不得不一點一點的拾起來,整個工程量很大,復雜,許多問題需要查許多的資料才能解決,零件的設計必須要按標準進行計算和設計

25、,小到螺釘都得按要求來做。一個多星期我們幾乎沒有忙別的,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這里了。</p><p>  經(jīng)過這一次的課程設計我懂得了只有認真負責的看待每一件事,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這次課程設計使我在學習作風上得到了一次難得的磨練,短短的三個禮拜的課程設計,使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真正如此的缺乏,自己綜合應用所學的專業(yè)知識能力是如此的不足,幾年來的學習了那么多的課程,今天才知道自己并不會用.想到這里,我真的心急了,

26、為以后工作做準備,這只是開始。</p><p><b>  參考文獻</b></p><p><b>  參考文獻</b></p><p>  [1] 吳宗澤,羅圣國.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手冊[M] .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p><p>  [2]吳宗澤,羅圣國.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手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