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黃瓜白粉病是一種流行性強的病害,在植株整個生長期均可發(fā)生。目前國內常用藥劑為三唑類和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如苯醚甲環(huán)唑和醚菌酯等。由于這些藥劑的長期、大面積使用,使病原菌長期處在藥劑的選擇壓力下,容易導致抗藥性產(chǎn)生,使防效大幅度降低。因此,研究和開展對黃瓜白粉病防治藥劑的敏感性檢測是預測預防抗性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1.本文采用黃瓜子葉葉盤保濕法檢測了DMIs類和QoIs類殺菌劑對不同地區(qū)黃瓜白粉病菌的毒力,得出結果如下:檢
2、測了壽光、青島城陽、泰安肥城、淄川、山西運城、河北衡水、濟寧等7個不同地區(qū)黃瓜白粉病菌對苯醚甲環(huán)唑的敏感性,其中以青島城陽、泰安肥城、壽光等地的白粉病菌相對敏感性最低。同時,檢測了泰山天外村、肥城、青島、淄川、運城5個地區(qū)黃瓜白粉病菌對氟硅唑、氟菌唑、四氟醚唑的敏感性,得出,對氟硅唑、氟菌唑、四氟醚唑的敏感性最低的地區(qū)均以青島、肥城地區(qū)的白粉病菌為最低,泰山天外村的白粉病菌敏感性最高。檢測了醚菌酯對7個地區(qū)黃瓜白粉病菌毒力,其對肥城、青
3、島兩地的白粉病菌的毒力最低,EC50平均值分別為20.8696mg/L和19.8778mg/L,在其他6個地區(qū)EC50平均值均在5mg/L以下;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對泰山天外村、肥城、淄川、運城5個地區(qū)黃瓜白粉病菌的毒力,以肥城、青島地區(qū)為最低,對泰山天外村、淄川、運城地區(qū)白粉病菌毒力相對較高。
2.通過子葉保濕培養(yǎng)法測定了苯醚甲環(huán)唑、醚菌酯混配毒力,獲得有增效作用的最佳配比,結果為:將苯醚甲環(huán)唑與醚菌酯分別以1:9、3:7
4、、5:5、7:3、9:1比例混配,測定其對黃瓜白粉病菌的毒力。當苯醚甲環(huán)唑與醚菌酯混配比例為1:9、3:7、5:5、9:1時,混配藥液對白粉病菌的增效系數(shù)分別為1.13、0.51、1.10、1.0,均在0.5~1.0之間,表現(xiàn)為相加作用。當苯醚甲環(huán)唑:醚菌酯混配比例為7:3時,增效系數(shù)為1.85,SR>1.5表現(xiàn)出增效作用。室內毒力測定結果表明,苯醚甲環(huán)唑與醚菌酯以7:3比例混用,能提高對黃瓜白粉病菌的毒力。
3.以子葉保
5、濕培養(yǎng)法研究了加入噴霧助劑對藥劑敏感性的影響,比較了不同噴霧助劑的對藥劑表面張力及接觸角的影響,得出了油酸甲酯的最佳添加劑量;主要結果如下:
添加有機硅助劑之后,苯醚甲環(huán)唑和醚菌酯對黃瓜白粉病菌的EC50分別從0.0295mg/L、0.5237mg/L降低至0.0076mg/L、0.0579mg/L,與未加入有機硅助劑的藥劑相比,苯醚甲環(huán)唑、醚菌酯對白粉病菌的EC50分別降低了3.88、9.04倍。苯醚甲環(huán)唑和醚菌酯三個不
6、同濃度藥液與黃瓜子葉的接觸角從72.84~67.52均降低為0,表面張力從34.3~37.9mN/m降至20.8~21.6mN/m。
當油酸甲酯加入量為0.01%、0.05%、0.1%時,苯醚甲環(huán)唑對白粉病菌的EC50為0.4059mg/L、0.3219mg/L、0.0481mg/L,未加入油酸甲酯的EC50為1.8896mg/L,與之相比,毒力最大增大39.28倍。其與黃瓜子葉的接觸角及表面張力分別從87.16~81.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殺菌劑混配對葡萄霜霉病菌毒力增效研究.pdf
- 殺菌劑混合物對番茄灰霉病菌毒力增效研究.pdf
- 新型殺菌劑對水稻紋枯病菌的毒力及混配劑開發(fā).pdf
- 5種殺菌劑對山茶枯斑病菌的室內毒力測定
- 五種Strobilurin類殺菌劑對黃瓜霜霉病菌生物活性及其抗性風險.pdf
- 茶皂素對殺菌劑的增效作用及機理.pdf
- 四種殺菌劑對花生白絹病菌的毒力及田間控制作用.pdf
- 防治橡膠樹白粉病的26種殺菌劑篩選及復配.pdf
- 黃瓜霜霉病菌和辣椒疫病菌對新創(chuàng)制殺菌劑氟嗎啉的抗藥性研究.pdf
- 桃褐腐病菌和炭疽病菌對DMI殺菌劑的抗性研究.pdf
- 果園蘋果輪紋病菌對殺菌劑的敏感頻率及抗性機制初探.pdf
- 茶皂素對殺菌劑的增效作用及機理碩士論文
- 酰胺類殺菌劑分析
- 大黃酚對黃瓜白粉病菌的抑制作用機制研究.pdf
- 黃瓜不同品種對白粉病的抗性研究.pdf
- Strobilurin類殺菌劑的合成.pdf
- 小麥白粉菌對殺菌劑敏感性測定及不同敏感性菌株RAPD標記.pdf
- 2種殺菌劑對黃瓜霜霉病田間藥效評價
- 新型Strobilurin類殺菌劑的研發(fā).pdf
- 非殺菌劑農(nóng)藥對小麥紋枯病菌生長及致病力的影響.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