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設計---某框架多層住宅結構畢業(yè)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摘 要</b></p><p>  本次畢業(yè)設計的是一幢住宅樓,位于威海的一棟住宅樓,占地面積為544m2,為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耐火等級II級,采光等級為II級,抗震等級為三級。</p><p>  主要進行的是結構設計部分:</p><p>  一、結構方案階段:根據(jù)建筑的重要性,建筑

2、所在地的抗震設防烈度,工程地質勘查報告,建筑場地的類別及建筑的功能、高度和層數(shù)來確定建筑的結構形式,本工程采用的是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p><p>  二、結構計算階段:包括荷載計算、內力計算和構件計算;</p><p>  三 施工圖設計階段:根據(jù)上述計算結果,來最終確定構件布置和構件配筋以及根據(jù)規(guī)范的要求來確定結構構件的構造措施。</p><p>  關鍵詞

3、:多層住宅;鋼筋混凝土框架;截面設計</p><p><b>  ABSTRACT</b></p><p>  The graduation design is a residential building,The size of544 m2</p><p>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

4、tructure,Design life of 50 years,Refractory grade II</p><p>  The stage of the structural desig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on the whole: </p><p>  1. Structural scheme stage: According to

5、 the importance of the building, providing fortification against earthquakes in the earthquake intensity, the geologic prospect report of the project of the building site, classification and height and storey of the buil

6、ding of the building field are counted to confirm the structural form of architecture, what this project is adopted is frame structure; </p><p>  2. Calculate stage in structure: Including loading and calcul

7、ating, the internal force is calculated and calculated with the component; </p><p>  3. Construction drawings design phase: According to described above result of calculation, come, confirm component assign

8、with component mixing muscling and coming, confirming structural structure measuring of component according to the request of norm finally. </p><p>  Keyword: Multi-storey residential;Reinforced concrete fra

9、me;Section design</p><p><b>  目錄</b></p><p>  第一章建筑設計總說明1</p><p><b>  1.項目概況1</b></p><p>  1.1.建筑名稱1</p><p>  1.2.建設地點:1</p&

10、gt;<p>  1.3.住宅設計思路1</p><p>  1.4.建筑層數(shù)2</p><p>  1.5.建筑面積3</p><p>  1.6.套內基本要求:3</p><p>  1.7.結構形式4</p><p>  1.8.自然條件及工程地址情況4</p><p

11、>  1.9.地質條件及地理情況5</p><p>  1.10.技術經濟條件7</p><p>  1.11、室外環(huán)境7</p><p><b>  2.建筑布置8</b></p><p>  2.1.建筑總平面布置8</p><p>  2.2.建筑平面設計9</p&g

12、t;<p>  2.3.建筑立面設計說明:10</p><p>  2.4.戶型設計13</p><p>  2.5.樓梯設置13</p><p>  3.屋面、樓面、墻體作法及保溫、隔熱、隔音考慮14</p><p>  3.1.屋頂做法14</p><p>  3.2.樓地面做法16<

13、;/p><p>  3.3.墻體與門窗17</p><p>  3.4.外墻面做法17</p><p>  3.5.內墻面做法17</p><p>  3.6.防噪聲措施17</p><p>  3.7.有水侵蝕的房間處理18</p><p>  3.8.混凝土散水做法18</p&

14、gt;<p>  3.9.注意事項19</p><p>  4.設計所采用的主要法規(guī)和標準20</p><p>  第二章結構體系的選擇與確定21</p><p>  2.1.結構形式:21</p><p>  2.2.結構體系:21</p><p>  2.3.柱網(wǎng)布置及構件初定22<

15、/p><p>  2.4.基本假定與計算簡圖24</p><p>  2.4.1.基本假定24</p><p>  2.4.2.計算簡圖24</p><p>  2.5.荷載計算25</p><p>  2.6.內力計算及組合25</p><p>  2.7.基礎的考慮26</p&

16、gt;<p>  第三章 結構設計計算書27</p><p>  3.1結構布置及計算簡圖及初步確定梁、柱、板截面尺寸28</p><p>  3.1.1材料28</p><p>  3.1.2框架梁截面尺寸28</p><p>  3.1.3框架柱截面尺寸29</p><p>  3.1.4板

17、截面尺寸30</p><p>  3.2重力荷載的計算30</p><p>  3.2.1屋面及樓面的永久荷載標準值30</p><p>  3.2.2樓面及屋面可變荷載的標準值31</p><p>  3.2.3構件的自重計算31</p><p>  3.2.4重力荷載的代表值32</p>

18、<p>  3.3框架側移剛度的計算33</p><p>  3.4橫向水平荷載作用下框架結構的內力和側移的計算35</p><p>  3.4.1.橫向自振周期計算35</p><p>  3.4.2.水平地震作用及樓層地震剪力的計算36</p><p>  3.4.3.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驗算37</p>

19、<p>  3.4.4.橫向風荷載作用下框架結構內力和側移計算40</p><p>  3.4.5.風荷載作用下的水平位移的驗算43</p><p>  3.4.6.風荷載作用下框架結構內力的計算43</p><p>  3.4.7.各柱的反彎點位置、剪力柱端彎矩計算44</p><p>  3.4.8.梁端彎矩計算45

20、</p><p>  3.5豎向荷載作用下框架結構的內力計算46</p><p>  3.5.1.計算單元46</p><p>  3.5.2.荷載的計算47</p><p>  3.5.3.內力的計算49</p><p>  3.5.4.恒荷載作用下的結構內力分析49</p><p>

21、;  3.5.活荷載作用下的結構內力分析53</p><p>  3.6內力組合58</p><p>  3.6.1 框架梁的內力組合58</p><p>  3.6.2 框架柱的內力組合65</p><p>  3.7梁、柱、板的配筋計算80</p><p>  3.7.1梁正截面受彎承載力的計算80&l

22、t;/p><p>  3.7.2梁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82</p><p>  3.7.4梁的撓度和裂縫驗算83</p><p>  3.7.5 框架柱配筋截面的設計85</p><p>  3.7.6柱正截面承載力的計算86</p><p>  3.7.7柱斜截面承載力的計算91</p><

23、p>  3.7.8板的配筋計算93</p><p>  3.8基礎的設計96</p><p>  3.8.1 確定A柱基礎底面面積96</p><p>  3.8.2 A柱基礎高度計算97</p><p>  3.8.3 A柱基礎底板配筋的計算98</p><p>  3.8.4確定B柱基礎底面面積9

24、9</p><p>  3.8.5 B柱基礎高度計算100</p><p>  3.8.6 B柱基礎底板配筋的計算100</p><p>  3.9樓梯的設計101</p><p>  3.9.1 梯段板的計算101</p><p>  3.9.2 平臺板的計算104</p><p>

25、  3.9.3 平臺梁的計算105</p><p>  3.10砌體106</p><p>  3.10.1.結構概況:106</p><p>  3.10.2.確定結構構造方案和計算方案:107</p><p>  3.10.3.最不利墻體的選擇107</p><p>  3.10.4.荷載計算108&l

26、t;/p><p>  3.10.5.內力計算111</p><p>  3.10.6.墻體承載力計算112</p><p>  4.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砌體的比較114</p><p>  5.主要參考文獻資料:116</p><p><b>  結 束 語118</b></p&g

27、t;<p>  第一章建筑設計總說明</p><p><b>  1.項目概況</b></p><p><b>  1.1.建筑名稱</b></p><p>  碧海雅居小區(qū)多層住宅,整個小區(qū)占地3.8公頃,有9幢住宅樓,建筑面積4.27萬平方米。容積率1.13。其中7#住宅樓建筑長度為45.6m,寬度為10

28、.5m,高度為16.2m,建筑面積3285.4平方米。</p><p><b>  1.2.建設地點:</b></p><p>  位于威海市市區(qū)某地塊,海拔高度在19.3m—20.0m。</p><p>  1.3.住宅設計思路</p><p>  綠地,居住用地內的公共綠地、宅旁綠地、公共服務設施所屬綠地和道路綠地等

29、各種形式綠地的總稱,包括滿足當?shù)刂矘渚G化覆土要求,不包括其他屋頂、曬臺的綠地及垂直綠化。</p><p>  本住宅建筑所在的小區(qū)綠化滿足建筑綠化的要求,在建筑物周邊的綠化不算在綠化率的計算之內。保證小區(qū)環(huán)境的幽雅。</p><p>  綠地率,居住用地內各類綠地面積的總和占用地面積的比率(%)。</p><p>  入口平臺,在臺階或坡道與建筑入口之間的水平地面。

30、建筑物的入口處設一門檻,高為150mm,防止下雨天的雨水進入樓梯間內。</p><p>  當住宅建設采用不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時,必須經相關程序核準。</p><p>  本住址設計時所遵循的基本要求:</p><p>  1、住宅建設應符合城市規(guī)劃要求,保障居民基本的生活條件和環(huán)境,經濟、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間。選址應考慮噪聲、有害

31、物質、電磁輻射和和工程地質災害、水文地質災害等的不利影響。</p><p>  2、住宅具有與其居住人口規(guī)模相適應的公共服務設施、道路和公共綠地。按套型設計,套內空間和設施應能滿足安全、舒適、衛(wèi)生等生活起居的基本要求。結構在規(guī)定的設計使用年限內必須具有足夠的可靠性。</p><p>  3、住宅應具有防火安全性能。</p><p>  4、住宅應具備在緊急事態(tài)時人員

32、從建筑中安全撤出的功能。</p><p>  5、住宅應滿足人體健康所需的通風、日照、自然采光和隔聲的要求。</p><p>  6、住宅建設的選材應避免造成環(huán)境污染。進行節(jié)能設計,且住宅及其室內設備應能有效利用能源和水資源。應符合無障礙設計原則。應采取防止外窗玻璃、外墻裝飾及其他附屬設施等墜落或墜落傷人的措施</p><p>  4、建筑耐久,安全,耐火,采光等性

33、質:</p><p>  住宅單元由多套住宅組成的建筑部分,該部分內的住戶可通過共用樓梯和安全出口進行疏散.本工程為住宅設計。住宅能承受在建造和正常使用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各種作用和環(huán)境影響。耐火等級為Ⅱ級,采光等級起居、書房、臥室、廚房為Ⅳ級,其他為Ⅴ級,本建筑為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及以上地區(qū)的住宅結構,因此必須進行抗震設計,其抗震設防類別不應低于丙類。</p><p><b>  

34、1.4.建筑層數(shù)</b></p><p>  本建筑為五層,為多層建筑,層高為3000mm,本工程室內外高差為450mm,標高以米為單位,其他標注以mm為單位.建筑物墻體為填充墻,墻厚為250mm. 滿足建筑日照間距的要求. 套內空間能提供與其使用功能相適應的照度水平的照明設備。套外的門廳、走廊、樓梯的地面照度能滿足使用功能要求。</p><p><b>  1.5.

35、建筑面積</b></p><p>  總占地面積:3.804公頃。</p><p>  地上總建筑面積 42789.82m</p><p><b>  容積率=1.13</b></p><p>  建筑等級:建筑安全等級為Ⅱ級,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耐火等級為Ⅱ級,采光等級起居、書房、臥室、廚房為Ⅳ級,

36、其他為Ⅴ級。</p><p>  建筑裝修:廚房、衛(wèi)生間為精裝修其他為普通裝修。</p><p>  結構體系:鋼筋混凝土多層框架結構。</p><p>  1.6.套內基本要求:</p><p> ?。?)套內基本要求:公共與私密空間分區(qū),避免相互干擾;交通不穿行起居室/臥室等主要功能空間;主臥的使用面積不小于16.87平方米,開間不小于4

37、.2米;其他雙人臥室的使用面積不小于13平方米,開間不小于3.3米,起居室的空間面積不小于17.5平方米,開間不小于3.9米,餐廳面積不小于15.9平方米;“廳”應有自然通風和采光;主陽臺進深不小于1.5米;廚房面積不小于8平方米,操作臺不小于3.0米;單個衛(wèi)生間面積不小于4.5平方米;使用面積系數(shù)不小于80%。套內過道面積不大于1/20套內使用面積;居室凈高不小于2.6米,局部凈高不小于2.1米;廚房凈高不小于2.4米,衛(wèi)生間凈高不小

38、于2.4米,陽臺地面構造有排水措施。</p><p> ?。?)平面形式:柱距、跨度結合建筑功能和結構功能確定,平面戶型組合可以按照名單的順序:套三+套三組合;南側開間3.3、3.9、4.2。</p><p> ?。?)廚房設置爐灶、洗滌池、案臺、排油煙機等。衛(wèi)生間地面和局部墻面有防水構造。衛(wèi)生間設置便器、洗浴器、洗面器等設施;</p><p><b> 

39、 1.7.結構形式</b></p><p>  框架結構因為是梁柱承重,墻體只起分隔作用,房間布置,門窗開口的大小,形狀都會比較靈活,可以滿足住宅樓的功能,故選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為達到合理利用現(xiàn)有環(huán)境的目的,并且考慮到總體規(guī)劃的要求,該工程應該根據(jù)住宅的要求來進行合理布局:其建筑單元柱網(wǎng)布置間距為</p><p>  3300*3900*4200*4200*3900*330

40、0*3300*3900*4200*4200*3900*3300*。</p><p>  整體為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多層框架結構,樓面屋蓋的豎向荷載依次傳給梁,柱,地基。同時柱能抵制水平荷載和地震作用. </p><p>  1.8.自然條件及工程地址情況</p><p> ?。?)氣溫:冬季采暖計算溫度-7℃,夏季通風計算溫度27℃。</p><p&g

41、t;  (2)風向:夏季主導風向為東南向,冬季主導風向為西北向。</p><p>  (3)降雨量:年降雨量為723.4mm,小時最大降雨量80.2mm。</p><p><b>  (4)冬雨季施工:</b></p><p>  雨季施工起止日期:7月1日——9月30日。</p><p>  冬季施工起止日期:12月1

42、日 ——2月28日。</p><p> ?。?)工程地質條件及地理條件:</p><p>  工程地質概況:見附錄二,場地類別為Ⅱ類,場地卓越周期為0.6s</p><p> ?。?)水文地質概況:</p><p>  場區(qū)勘察深度范圍內的地下水為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潛水與基巖風化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的垂直入滲補給,徑流方向自北向南,場地賦

43、水性較差??辈炱陂g水位標高21.30m-21.45m,地下水無腐蝕性。</p><p> ?。?)土壤最大凍結深度為0.5m</p><p>  (8)抗震設防烈度:</p><p>  7度(一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0g。</p><p> ?。?)荷載:基本風壓:0.65KN/m2?;狙海?.45 KN/m2,準永久值系數(shù)

44、0.40。</p><p> ?。?0)技術經濟條件:交通運輸條件:運輸工具主要汽車和汽車吊車。</p><p>  1.9.地質條件及地理情況</p><p> ?。?)工程地質概況:</p><p><b>  地質柱狀圖</b></p><p>  注: N-標準貫入擊數(shù);W-天然含水率;I

45、P/IL-塑/液性指數(shù);fak-承載力特征值;ρ-密度;e0-孔隙比;Sr-飽和度;ES-壓縮模量;VP-縱波波速;VS-橫波波速;Ed-動彈模量;Gd-動剪模量。</p><p>  (2)水文地質概況:最高地下水位-3.0m,常年地下水位 -4.0m,無腐蝕性</p><p>  1.10.技術經濟條件 </p><p> ?。?)交通運輸:本工程在市區(qū),交通便

46、利。</p><p> ?。?)定額選用:民用建筑安裝工程統(tǒng)一勞動定額,山東省建筑工程綜合預算定額。</p><p>  (3)材料供應情況:能滿足工程要求。</p><p>  砂漿標號:M5-M10混合或水泥砂漿。</p><p>  砼強度等級:C30、C20。</p><p>  鋼筋等級:HPB235、HRB

47、335、HRB400級鋼。</p><p>  砌塊:蒸壓粉煤灰砌塊。</p><p>  (4)勞動力供應情況:技工和普工均可滿足施工要求。</p><p> ?。?)技術裝備情況:施工單位設備齊全,可滿足施工要求。</p><p> ?。?)現(xiàn)場水、電、路情況:附近有上、下水管網(wǎng)及供電設施可利用,場區(qū)內道路可由城市主干道修至工地。<

48、/p><p><b>  1.11、室外環(huán)境</b></p><p> ?。?)新區(qū)的綠地率建設不應低于30%。</p><p> ?。?)公共綠地總指標不應少于1m²/人。</p><p> ?。?)人工景觀水體的補充水嚴禁使用自來水。無護欄水體的近岸2M范圍內及的園橋、汀步附近2.0m范圍內,水深不應大于0.5

49、m。</p><p>  (4)受噪聲影響的住宅周邊應采取防噪措施。</p><p>  路面情況及周圍環(huán)境要求:</p><p>  雙車道路面寬度不應小于6m;宅前路的路面寬度不應小于2.5m; 當盡端式道路的長度大于120m時,應在盡端設不小于12m×12m的回車場地。主要道路坡度較大時,應設緩沖段與城市道路相接; 在抗震設防地區(qū),道路交通應考慮減災

50、、救災要求;住宅配套公共服務設施(也稱配套公建)應包括: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文化、體育、商業(yè)服務、金融郵電、社區(qū)服務、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九類設施。配套公建的項目與規(guī)模,必須與居住人口規(guī)模相對應,并應與住宅同步規(guī)劃、同步建設、同期交付。</p><p><b>  2.建筑布置</b></p><p>  2.1.建筑總平面布置</p><p>&

51、lt;b>  圖2.1總平面圖</b></p><p>  2.2.建筑平面設計</p><p>  本工程為多層住宅,提供居住功能。建筑裝修為普通裝修。建筑層數(shù)為5層,屋面為平屋頂并為可上人屋面。建筑總高度為15.9米,層高為3米。本住宅樓有2個單元,單元相同。一個單元兩戶。建筑跨度方向與道路平行,基本上是南北向,其南向布置了主臥、次臥、書房和客廳;北向向布置了廚房、餐

52、廳、書房等;所有戶型均為明廚明衛(wèi)。</p><p>  建筑平面圖中可以看到房間的設計分布,南北通透,有利于房間通風采光。因住宅是私人的活動空間,考慮到空間的整體布置,應將起居室餐廳與私人生活區(qū)分開布置,使用的柱為450mm*450mm和350mm*350mm,住宅為大體上南北朝向,這樣即能獲得較大的自然采光,也能與建筑場地前的道路平行,符合整體規(guī)劃,建筑總長度為45.6米,寬度為10.5米,不設伸縮縫。<

53、/p><p>  平面圖中門分為五種型號,門開洞口最小為800,衛(wèi)生間為最小800,符合規(guī)范要求。陽臺采用開敞式陽臺和封閉式陽臺,其中封閉式陽臺作為廚房使用,有利于廚房的透氣與采光,有利于保持廚房的衛(wèi)生。</p><p>  2.3.建筑立面設計說明:</p><p>  立面設計應遵循下面三個原則:</p><p> ?。?)完整均勻、比例適當

54、</p><p> ?。?)層次分明、交接明確</p><p> ?。?)體形簡潔、環(huán)境協(xié)調</p><p>  1 立面設計應遵循下面幾點原則:整體均勻,比例適當;層次分明,交接明確;形體簡潔,環(huán)境協(xié)調.建筑總高度為16.2m,主體部分的女兒墻為1.2m..</p><p>  建筑立面是表示房屋四周的外部形象。立面設計和建筑體型組合一樣,

55、也是在滿足房屋使用要求和技術經濟條件的前提下,運用建筑造型和立面構圖的一些規(guī)律,緊密結合平面、剖面的內部空間組合下進行的。</p><p>  本方案正立面色彩布置根據(jù)城市和甲方要求統(tǒng)一規(guī)劃,粉刷涂料。各層窗采用鋁合金固定窗。</p><p>  2正立面:本工程正立面為南立面,采光較好。建筑立面,南向立面(正立面)因有結構上陽臺和墻面使立面凹凸不平具有立體感。開敞式陽臺采用了大面積的鏤空

56、欄桿,客廳與陽臺間采用推拉門。使整個客廳通透明亮。住宅充分利用了外部環(huán)境提供的日照條件,并且每套住宅有兩個居住空間能獲得冬季日照。正立面圖如圖所示:</p><p>  3 背立面:樓梯間的窗臺高為休息平臺上900,窗高1500,窗上設過梁為200*400,因窗上,樓板下均設有過梁,將其局部的兩個過梁合并為一個.設有雨水管,窗開洞具體見門窗表。.</p><p><b>  背立

57、面圖</b></p><p>  圖2.2標準層平面圖</p><p>  4外裝修材料:本工程為住宅設計,因此對使用耐久性及外部美觀均有較高的要求.考慮到經濟耐久性外部使用涂料。</p><p><b>  2.4.戶型設計</b></p><p> ?。?)滿足建筑日照間距1.6的要求;</p>

58、;<p> ?。?)戶型要求:套內起居室、廚房、衛(wèi)生間、及貯藏室或壁櫥等基本空間齊備;三室二廳(111.9平方米)為主要戶型。南北通透,有利于各房間的通風與采光。廚房、衛(wèi)生間均為明廚明衛(wèi)。</p><p><b>  圖2.3戶型圖</b></p><p><b>  2.5.樓梯設置</b></p><p>

59、;  樓梯間寬為2600mm進深為6000mm踏步高為150,踏步寬為260,本住宅建筑的樓梯間形式是根據(jù)建筑形式、建筑層數(shù),建筑面積以及套房戶門的耐火等級等因素確定。一層休息平臺為1200mm,二層以上休息平臺為1500mm,進口處設一臺階,防止雨水進入樓梯進廳。梯段寬260,梯段高為150。一層入戶門處高0.45m,一層樓梯為20跑,先14跑,再6跑樓梯,其他層為10跑+10跑。樓梯板厚為100mm。入戶過道凈寬為1300mm,其他

60、通道凈寬不小于1000mm,扶手高度1100。底層入口處設有進廳,應有垃圾收集措施;樓梯欄桿垂直桿件間凈空100。滿足規(guī)范中防止兒童墜落的要求。</p><p>  3.屋面、樓面、墻體作法及保溫、隔熱、隔音考慮</p><p><b>  3.1.屋頂做法</b></p><p>  屋頂結構層標高為16.20m。由于該房屋的屋面為上人屋面,

61、設置了爬梯,考慮到屋面檢修的方便和消防安全因素,在屋面上設置了檢修口等。根據(jù)規(guī)范規(guī)定,房屋的女兒墻體高度不得低于900mm,取女兒墻高度為1.200m,在女兒墻上設有200mm厚的鋼筋混凝土壓頂。</p><p>  屋頂是房屋最上層覆蓋的外圍護結構,其主要功能是用以阻止自然界的和其他外界的不利因素,以使屋頂覆蓋下的空間,有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因此,要求屋頂在其結構設計時注意解決防水、保溫、隔熱以及隔聲、防火等問題&

62、lt;/p><p>  本屋面排水方式采用有組織排水。屋面排水坡度為2%,檐溝的排水坡度為1%。</p><p>  雨水口可穿過女兒墻,在外墻外面設水落管,雨水順著坡度排入落水管,最終由落水管排向地下的排水系統(tǒng)。規(guī)范規(guī)定,落水管的直徑為150mm,該住宅的屋頂面積大約在477㎡左右,設計設置了4個直徑為150mm的落水管,能很好的排水;同時落水管對稱的布置又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立面。采用平屋頂

63、,女兒墻高1200。</p><p>  屋面做法:30 mm細石混凝土面層,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20mm厚的1:3水泥砂漿找平層150厚的水泥蛭石保溫層1:10水泥珍珠巖找坡(坡度2%),20mm水泥砂漿找平層,100mm厚現(xiàn)澆板外圍設女兒墻。屋頂可以上人,屋頂上設有雨水管。</p><p>  圖2.4屋面女兒墻防水節(jié)點</p><p><b> 

64、 3.2.樓地面做法</b></p><p><b>  樓面做法:</b></p><p>  15mm的水磨石地面,20mm厚1:3水泥砂漿找平,100mm厚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板,15mm天棚抹灰。</p><p><b>  底層地面做法:</b></p><p>  采用水磨石地面

65、,做法如下:素土夯實,100厚灰土墊層,50厚C10素混凝土墊層,刮素水泥漿,20厚水泥砂漿找平層設玻璃分隔條,素水泥砂漿結合層,水磨石面層。</p><p>  圖2.4底層地面做法:</p><p><b>  3.3.墻體與門窗</b></p><p>  住宅部分的主外墻面做50厚聚苯板保溫層。外墻面與外柱表面取齊。填充墻選用蒸壓粉煤灰

66、蒸壓砌塊.外墻和內墻厚均為250mm,室內衛(wèi)生間隔墻是120厚.女兒墻高為1200。住宅的屋面、外墻、窗能防止雨水和冰雪融化水侵入室內。</p><p><b>  3.4.外墻面做法</b></p><p><b>  刷乳膠漆墻面做法:</b></p><p> ?、?厚1:3水泥砂漿打底掃毛</p>&

67、lt;p> ?、?厚1:3水泥砂漿找平掃毛</p><p>  ③7厚1:2.5水泥砂漿罩面壓光水刷帶出小麻面</p><p> ?、芩⑼鈮θ槟z漆三~五遍</p><p><b>  3.5.內墻面做法</b></p><p>  內墻混合砂漿墻面做法:</p><p>  ①8厚1:1:6

68、水泥石灰膏砂漿打底掃毛</p><p> ?、?厚1:0.3:2.5水泥石灰膏砂漿找平掃毛</p><p>  ③5厚1:0.3:3水泥石灰膏砂漿壓實抹光</p><p><b> ?、車妰葔ν苛?lt;/b></p><p><b>  3.6.防噪聲措施</b></p><p>

69、;  住宅建筑應在平面布置上采取防噪聲措施。臥室、起居室在關窗狀態(tài)下的白天允許噪聲級為50dB(A聲級),夜間允許噪聲級為40dB(A聲級)應采取構造措施提高樓板、分戶墻、樓板、外窗、戶門的空氣聲隔聲性能,門窗采用4+12+4mm厚的中空玻璃,能夠獲得較好的隔音效果。水、暖、電、氣管線穿過樓板和墻體時,孔洞周邊用1:2.5水泥砂漿堵嚴,近墻部位填實防火巖綿后做面層。</p><p>  3.7.有水侵蝕的房間處理

70、</p><p>  對于有水侵蝕的房間如衛(wèi)生間.等各種設備.水比較多,用水頻繁,室內積水的機會也多,容易發(fā)生滲水漏水現(xiàn)象,因此設計時對于這些房間的樓板層,墻身采取有效的防水防潮措施,衛(wèi)生間均向地漏排水口找坡1%,排水口處加襯玻璃布一層,衛(wèi)生間的地面標高應比其他房間或走廊低20mm,樓板與墻身向上深入踢腳線150mm,衛(wèi)生間地面材料為防滑地磚,墻面鑲貼白色防腐面磚. 所有衛(wèi)生間均做一層聚氨酯防水層,并與防潮墻面保

71、持連貫;衛(wèi)生間均向地漏排水口找坡1%,排水口處加襯玻璃布一層;</p><p>  3.8.混凝土散水做法</p><p>  建筑物四周設散水,其寬度為600㎜。散水詳圖如下:為保護墻基不受雨水侵蝕,在外墻四周做坡度為4%的散水,寬600mm。</p><p><b>  混凝土散水做法</b></p><p><

72、;b> ?、偎赝梁粚?lt;/b></p><p><b>  ②70厚碎石墊層</b></p><p> ?、?0厚C20細石混凝土</p><p><b>  圖2.5散水做法</b></p><p><b>  3.9.注意事項</b></p>

73、<p>  (1)除特殊說明外,平面圖中說明的標高為構件建筑標高。</p><p> ?。?)凡是窗,墻,樓板孔洞,施工完畢后,應用1:2.5水泥砂漿堵嚴。</p><p>  (3)外墻門窗應滿足有關行業(yè)規(guī)范,作好保溫防露等構件處理,并滿足氣密性,抗風壓等要求。</p><p>  住宅建筑樓梯間頂棚、墻面和地面均應采用不燃性材料。</p>

74、<p>  門檻高度及門內外地面高差不應大于15mm,并應以斜坡過渡。</p><p> ?。?)因本工程在威海地區(qū),位于北方,冬季較為嚴寒,因此嚴寒地區(qū)和寒冷地區(qū)的住宅設采暖設施。</p><p> ?。?)住宅設照明供電系統(tǒng)。給水總立管、雨水立管、消防立管、采暖供回水總立管和電氣、電信干線(管),不應布置在套內。公共功能的閥門、電氣設備和用于總體調節(jié)和檢修的部件,均設在共用

75、部位。</p><p> ?。?)住宅廚房與衛(wèi)生間排水立管應分別設置。排水管道沒有穿越臥室。</p><p> ?。?)本住宅建筑周圍環(huán)境為消防滅火救援提供必要的外部條件。</p><p>  4.設計所采用的主要法規(guī)和標準</p><p>  建筑設計資料集編輯部。 建筑設計資料集。第2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002</p&g

76、t;<p>  中華人民共和建設部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2005) 北京 中國建筑出版社 2006 </p><p>  中國建筑技術研究院。住宅設計規(guī)范(2003年版)。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3年</p><p>  中國建筑技術研究院。建筑設計防火設計規(guī)范(2001年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3年</p><p> 

77、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建筑構造圖集。北京: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出版社,2003</p><p>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屋面建筑構造。北京: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出版社,2001</p><p>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住宅衛(wèi)生間。北京: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出版社,2001</p><p>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住宅廚房。北京:中國建筑標準設計

78、研究院出版社,2001</p><p>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外墻外保溫建筑構造。北京: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出版社,2001</p><p>  中國建筑技術研究院 。建筑結構可靠度統(tǒng)一標準。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1年</p><p>  中國建筑技術研究院 。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1年</p><

79、;p>  中國建筑技術研究院 ?;炷两Y構設計規(guī)范。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年</p><p>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年</p><p>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建筑結構抗震設計規(guī)范。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1年</p><p>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

80、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年</p><p>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年</p><p>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建筑結構制圖標準。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年</p><p>  李國強、李杰、蘇小卒。建筑結構抗震設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年</p><p

81、>  東南大學、天津大學等。混凝土結構(第二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年</p><p>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北京: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出版社,2003</p><p>  周起敬等 混凝土結構構造手冊.第二版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3</p><p>  喻林,夏訓清,付樂.簡明地基基礎結構設

82、計施工資料集成.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12-21</p><p>  [美]艾倫.威廉斯著 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2</p><p>  第二章結構體系的選擇與確定</p><p><b>  2.1.結構形式:</b></p><p>  目前,在我國土木工程中應用最廣泛、技術最

83、成熟的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鋼結構形式,它具有取材方便、造價低、耐久性好、維護費用低等優(yōu)點。與砌體、剪力墻比較,它有具有較大的自由靈活的室內空間。因此本設計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p><p><b>  2.2.結構體系:</b></p><p>  ?豎向結構體系:常用的鋼筋混凝土抗側力結構結構體系有:框架結構體系、剪力墻結構體系、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筒體結構體

84、系等。與其他的結構體系相比較,框架結構具有建筑平面布置靈活、造型活潑、結構自重較輕、計算理論比較成熟、在一定高度范圍內造價較低等優(yōu)點,可以形成較大的空間,易于滿足多功能的使用要求。在結構受力性能方面,框架結構屬于柔性結構,自振周期較長,地震反應較小。本設計要求建筑平面布置靈活,有較大空間。鑒于框架結構的優(yōu)點,本設計采用框架結構體系。</p><p>  ?樓面體系:根據(jù)結構形式不同,現(xiàn)澆樓蓋結構可分為肋梁式樓蓋、

85、密肋樓蓋、平板式樓蓋和無粘結預應力現(xiàn)澆平板樓蓋等。與其他結構形式相比較,肋梁樓蓋結構具有良好的技術經濟指標,可最大限度的節(jié)省混凝土和鋼筋用量,結構整體性好、抗震性能好。另外,還要求樓板在自身平面內具有足夠大的剛度。為此,本設計采用現(xiàn)澆樓面結構。這種結構體系對抗震更有利。</p><p>  從造價上比較,鋼結構最高,剪力墻其次,框架次之,砌體最低。</p><p>  綜合上述條件,最終選

86、用鋼筋混凝土框架。</p><p>  2.3.柱網(wǎng)布置及構件初定</p><p><b>  3.1.布置:</b></p><p> ?、俣鄬悠矫娌贾脩紤]以下因素:多層建筑的開間、進深尺寸及構件類型規(guī)格應盡量減少,以利于建筑工業(yè)化。</p><p> ?、诒M量采用風壓較小的形狀,并注意臨近高層房屋風壓分布的影響。&

87、lt;/p><p>  ③有抗震設防要求的多層結構,平面布置應力求簡單、規(guī)則、均勻、對稱并盡量減小偏心扭轉的影響。</p><p><b>  2.柱網(wǎng)布置</b></p><p>  柱網(wǎng)選擇與布置直接影響建筑的使用和結構的經濟性,不同的功能和功能布置方式采用不同的柱網(wǎng)布置方式。商廈應根據(jù)貨柜布置及內部交通組織等來合理選擇柱網(wǎng),以提高平面的使用率

88、和結構的經濟性。柱網(wǎng)圖:</p><p>  3、梁柱截面的確定見結構計算部分</p><p><b>  4、樓梯方案選擇</b></p><p>  最常見的現(xiàn)澆式樓梯有板式樓梯和梁式樓梯,板式樓梯的優(yōu)點是下表面平整,施工支模方便,外觀輕巧。缺點是斜板較厚,其混凝土用量和鋼筋用量都較多。本設計選擇雙跑現(xiàn)澆板式樓梯。樓梯梁的尺寸為200mm*

89、300mm,樓梯間的墻設為非承重墻,故墻間設暗柱,尺寸為200mm*300mm。</p><p><b>  5、三縫的設置</b></p><p><b>  沉降縫:</b></p><p>  當建筑物有高度變化超過10m的建筑部分,或者主體與裙房高度相差很大時,原則上應設置沉降縫。但是設了沉降縫之后,會使縫部位的防

90、水造成困難,而且兩側上部結構易碰撞造成危害。因此應加強構造措施而盡量不設縫。對于本設計,地基承載力較高。故不設沉降縫。</p><p>  伸縮縫:現(xiàn)澆框架結構長度不宜超過,否則應設伸縮縫,若不設應采取一定的措施。故本設計不設伸縮縫。</p><p><b>  抗震縫:</b></p><p>  如出現(xiàn)以下情況則應設抗震縫: </p&

91、gt;<p>  ①平面長度過長或突出部分過多;</p><p>  ②建筑各部分的結構剛度或荷載相差過大;</p><p>  ③地基不均勻,各部分沉降差過大;</p><p><b> ?、芊课萦休^大錯層。</b></p><p>  由于本設計結構均勻、對稱、規(guī)則、剛度和質量變化均勻,故不必設抗震縫。

92、</p><p><b>  6、樓板尺寸</b></p><p>  樓板為現(xiàn)澆雙向板,具體樓板采用尺寸見計算部分。</p><p>  2.4.基本假定與計算簡圖</p><p>  2.4.1.基本假定</p><p> ?、倨矫娼Y構假定:本工程平面為正交布置,可認為每一方向的水平里只由該方

93、向的抗側力結構承擔,垂直于該方向的抗側力結構不受力;</p><p> ?、跇前逶谧陨砥矫鎯葎傂约俣ǎ?lt;/p><p> ?、塾捎诮Y構體型規(guī)整、布置對稱均勻,結構在水平荷載作用下不考慮扭轉的影響。</p><p>  在以上基本假定的前提下,將空間框架結構分解成縱向和橫向兩種平面體系,樓板的作用是保證各片平面結構具有相同的水平側移。</p><p

94、>  2.4.2.計算簡圖</p><p>  在橫向水平力作用下,將結構簡化為剛結計算體系,計算簡圖祥見結構計算部分。</p><p><b>  2.5.荷載計算</b></p><p>  多層建筑水平力包括地震作,用和風荷載。本建筑高度小于30m,故風荷載不大。地震作用計算方法按《建筑結構抗震設計規(guī)范》進行,對高度不超過40m變形

95、以剪切變形為主的且質量和剛度沿高度分布均勻的結構,采用底部剪力法計算。</p><p>  豎向荷載主要是結構自重(恒載)和使用荷載(活載),結構自重可由構件截面尺寸直接計算,建筑材料單位體積重量按荷載規(guī)范取值。使用荷載(活荷載)按荷載規(guī)范取值,樓面活載折減系數(shù)按荷載規(guī)范取用。</p><p>  2.6.內力計算及組合</p><p>  1、豎向荷載轄內力計算首

96、先根據(jù)樓蓋的結構平面布置,將豎向和荷載傳遞給每榀框架??蚣芙Y構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內力用力距分配法。</p><p>  2、水平荷載作用下的內力</p><p>  水平荷載首先在總框架之間分配,然后將總框架分得份額按各榀框架的剪切剛度進行分配。</p><p><b>  3、組合</b></p><p><b&

97、gt;  荷載組合</b></p><p>  本工程考慮了四中內力組合,即</p><p> ?、诳刂平孛娣e不利內力</p><p>  框架梁控制截面積不利內力為:支座截面,,;跨中截面,。</p><p>  框架柱控制截面為每層上、下截面,每截面應組合:及相應、,即相應、,及相應、。</p><p>

98、;<b>  2.7.基礎的考慮</b></p><p>  基礎類型的選擇應遵照安全、適用、經濟既便于施工的原則進行,設計時可根據(jù)工程地質條件、上部結構情況、荷載大小、建筑物對沉降的要求、工程造價、施工技術設備等因素綜合確定。</p><p><b>  1、地質設計條件</b></p><p> ?、俟こ痰刭|概況:場地

99、平坦,在水平方向的層分布均勻。</p><p> ?、谒牡刭|概況:常年地下水位。</p><p> ?、鄣卣鹪O防烈度為7度,地震分組二組,建筑場地為類。</p><p> ?、芡寥雷畲髢鼋Y深度50cm。</p><p><b>  2、基礎選型</b></p><p>  由于本工程為多層框架結

100、構,高度較低,地質條件較好,所以考慮設柱下獨立基礎,基礎埋深2.5m,便可以滿足承載力的要求。</p><p>  第三章 結構設計計算書</p><p>  3.1結構布置及計算簡圖及初步確定梁、柱、板截面尺寸</p><p><b>  3.1.1材料</b></p><p>  梁板柱混凝土采用C30,梁柱中箍筋和

101、板及基礎板底內鋼筋采用HPB235級,梁柱中縱向受力鋼筋采用HRB400級。</p><p>  3.1.2框架梁截面尺寸</p><p>  框架梁的截面尺寸應該根據(jù)承受豎向荷載的大小、梁的跨度、框架的間距、是否考慮抗震設防要求以及選用的混凝土材料強度等諸多因素綜合考慮確定。</p><p>  一般情況下,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可參考受彎構件按下式估算:主梁高h=(1

102、/10~1/18) l,其中l(wèi)為梁的跨度??蚣芰簩捜∨c墻等寬250 mm。在抗震結構中,梁截面寬度不宜小于200mm,梁截面的高寬比不宜大于4,梁凈跨與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p><p>  根據(jù)以上內容初選截面尺寸如下:</p><p>  橫向主梁高:h=(1/10~1/18)l =(1/0~1/18)×6000=330~600 </p><p>

103、;  取b× h=250mm×500mm。 </p><p>  縱向主梁高: h=(1/12~1/20)l=(1/12~1/20)4200=350~200mm</p><p>  取b×h=250mm×350mm。</p><p>  陽臺縱向次梁高:b×h=240mm×250mm.</p>

104、<p>  3.1.3框架柱截面尺寸</p><p>  框架柱的截面形式通常大多為方形、矩形。柱截面的寬與高一般取層高的1/15~1/20,同時滿足、,l0為柱計算長度。多層房屋建筑中,框架柱截面的寬度和高度不宜小于300mm;柱截面高度與寬度之比為1~2。柱凈高與截面高度之比宜大于4。</p><p>  在計算中,還應注意框架柱的截面尺寸應符合規(guī)范對剪壓比()、剪跨比()

105、、軸壓比()限值的要求,如不滿足應隨時調整截面尺寸,保證柱的延性??拐鹪O計中柱截面尺寸主要受柱軸壓比限值的控制,如以ω表示柱軸壓比的限值,則柱截面尺寸可用如下經驗公式粗略確定:</p><p>  式中;A——柱橫截面面積,m2,取方形時邊長為a;</p><p>  n——驗算截面以上樓層層數(shù);</p><p>  F——驗算柱的負荷面積,可根據(jù)柱網(wǎng)尺寸確定,m2

106、;</p><p>  fc——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混凝土C30,則f=14.3 KN/ m2 .</p><p>  ω——框架柱最大軸壓比限值,三級框架取0.9。</p><p>  φ——地震及中、邊柱的相關調整系數(shù),7度中間柱取1、邊柱取1.1,8度中間柱取1.1、邊柱取1.2;</p><p>  G——結構單位面積的重量,根

107、據(jù)經驗估算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約為12~14kN/m2。</p><p><b>  ,n=4,</b></p><p><b>  根據(jù)</b></p><p>  則:a=305mm 初步選定底層柱截面取450mm×450mm.</p><p>  2~5層柱截面取350mm×

108、350mm</p><p>  3.1.4板截面尺寸</p><p>  選擇的板有單向板(彈性計算即板區(qū)格長邊計算跨度/短邊計算跨度>2)和雙向板(彈性計算即板區(qū)格長邊計算跨度/短邊計算跨度2),并大于L/40,且根據(jù)板厚一般為100~150mm, 綜上取板厚為100mm。</p><p>  3.2重力荷載的計算</p><p> 

109、 3.2.1屋面及樓面的永久荷載標準值</p><p><b>  屋面恒荷載(上人)</b></p><p>  30厚的細石混凝土保護層 22×0.03=0.66 KN/㎡</p><p>  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

110、 0.50KN/㎡</p><p>  20厚的水泥砂漿找平層 20×0.02=0.4 KN/㎡</p><p>  150厚的水泥蛭石保溫層 5×0.15=0.75 KN/㎡</p><p>  1:10水泥珍珠

111、巖找坡(坡度2%) (1/2×10.8×2%×1/2 +30) ×11=0.924 KN/㎡</p><p>  20厚1:3水泥砂漿找平層 20×0.02=0.40 KN/㎡</p><p>  100厚的現(xiàn)澆樓板

112、 0.1 ×25=2.5KN/㎡</p><p>  15厚的天棚抹灰 0.015×17=0.26 KN/㎡</p><p>  合計 6.394KN/㎡</p><p&g

113、t;<b>  樓面恒荷載:</b></p><p>  彩色水磨石樓面 0.015×25=0.38N/㎡</p><p>  20厚的1:3水泥砂漿抹面壓實趕光 0.020×20=0.40KN/㎡</p><p> 

114、 100厚的鋼筋混凝土樓板 0.12×25=2.5KN/㎡</p><p>  15厚的天棚抹灰 0.015×17=0.26 KN/㎡</p><p>  合計

115、 3.5KN</p><p>  3.2.2樓面及屋面可變荷載的標準值</p><p>  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載的標準值 2.0 KN/㎡</p><p>  樓面活荷載的標準值 2.0 KN/

116、㎡</p><p>  屋面雪荷載的標準值 0.45KN/㎡</p><p>  3.2.3構件的自重計算</p><p>  梁、柱可根據(jù)截面尺寸、材料的容重及粉刷等計算出單位長度上的重力荷載;</p><p>  具體的計算過程如下:</p>&l

117、t;p>  框架橫梁的自重: 0.25×0.5×25=3.125KN/m</p><p>  框架縱梁的自重: 0.20×0.4×25=2KN/m</p><p>  框架柱自重(底層):

118、0.45×0.45×25×4.45=22.5 KN</p><p> ?。ㄆ渌麑樱?0.35×0.35×25×3.0=9.2 KN</p><p>  外墻重:外墻墻體為250厚蒸壓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面的做法為:7厚的1:3的水泥砂漿抹面;7厚的1:3的水泥砂漿找

119、平掃毛;7厚1:3的水泥砂漿抹平壓光刷帶出小麻面。</p><p>  則外墻的單位面積的重力荷載為:</p><p>  5.5×0.25+20×0.21+0.02×12=2.035 KN/m2</p><p>  內墻重:內墻為250厚蒸壓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面做法為:噴內墻涂料;8厚水泥石灰膏砂漿打底掃光;7厚1:0.3:0.

120、25水泥石灰膏砂漿找平掃毛;5厚的1:0.3:3的水泥石灰膏砂漿壓實抹光。</p><p>  則內墻的單位面積的重力荷載為:</p><p>  0.15×6.5+0.021×12×2=1.479 KN/㎡;</p><p>  木門的單位面積重力荷載為 0.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