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料模畢業(yè)設計(論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目錄</b></p><p><b>  1設計任務3</b></p><p>  1.1設計任務書3</p><p>  2工藝方案分析及確定4</p><p>  2.1零件的工藝分析4</p><p><b>  2.1.

2、1材料5</b></p><p>  2.1.2零件結(jié)構(gòu)5</p><p>  2.1.3尺寸精度5</p><p>  2.2工藝方案的確定5</p><p>  3模具結(jié)構(gòu)型式的選擇6</p><p>  3.1模具類型的選擇6</p><p>  3.2定位裝置的選

3、擇6</p><p>  3.3推件裝置、卸料裝置的選擇7</p><p>  3.4導柱、導套位置的選擇7</p><p>  3.5滑動式模架選擇7</p><p>  4工藝尺寸的計算8</p><p>  4.1排樣方法的確定8</p><p>  4.1.1排樣方法介紹8

4、</p><p>  4.1.2.確定搭邊值9</p><p>  4.1.3材料利用率9</p><p>  4.2刃口尺寸的計算10</p><p>  4.3沖、推、卸料力的計算11</p><p>  4.3.1沖裁力F落11</p><p>  4.3.2卸料力Fx11&l

5、t;/p><p>  4.3.3推件力Ft為12</p><p>  4.4沖壓設備的選用12</p><p>  4.5沖裁壓力中心的確定12</p><p>  5確定模具各主要零部件結(jié)構(gòu)尺寸13</p><p><b>  5.1凹模13</b></p><p>

6、;<b>  5.2凸模13</b></p><p><b>  5.3模架14</b></p><p>  5.4卸料板的設計14</p><p>  5.5上、下墊板的設計14</p><p><b>  5.6導向銷15</b></p><p

7、><b>  5.7擋料銷15</b></p><p><b>  5.8防轉(zhuǎn)銷15</b></p><p>  5.9模柄的選擇15</p><p>  5.10螺栓、銷釘?shù)倪x擇15</p><p>  6模具主要零件加工工藝的編制15</p><p>  

8、6.1凸模加工工藝規(guī)程15</p><p>  6.2凹模加工工藝規(guī)程17</p><p>  6.3卸料板加工工藝過程19</p><p>  6.4上模座加工工藝過程20</p><p>  6.5下模座加工工藝過程20</p><p><b>  結(jié)束語21</b></p&

9、gt;<p><b>  謝 辭22</b></p><p><b>  參考文獻23</b></p><p><b>  1設計任務</b></p><p>  用沖壓設備將材料或工序件沖壓成所需外輪廓坯料的模具,材料沿封閉輪廓被分離沖下成為產(chǎn)品,廢料留在模板上的精度高,壽命長,使

10、用安裝方便,但輪廓尺寸較大,模具較重、制造工藝復雜、成本較高的導柱式單工序落料模</p><p><b>  1.1設計任務書</b></p><p>  設計工件如圖1-1所示:</p><p><b>  圖1-1</b></p><p><b>  技術(shù)要求:</b>&l

11、t;/p><p>  本產(chǎn)品為落料件,材料為08,厚度為2mm</p><p>  工件對公差要求較高,公差按IT8級制造。</p><p>  工件外觀必須平順,毛邊物等均需去除。</p><p>  模具的總體結(jié)構(gòu)草圖如圖1-2</p><p><b>  圖1-2</b></p>

12、<p>  2工藝方案分析及確定</p><p>  2.1零件的工藝分析</p><p>  沖裁件的工藝性是指從沖壓工藝方面來衡量設計是否合理。一般的講,在滿足工件使用要求的條件下,能以最簡單最經(jīng)濟的方法將工件沖制出來,就說明該件的沖壓工藝性好,否則,該件的工藝性就差。當然工藝性的好壞是相對的,它直接受到工廠的沖壓技術(shù)水平和設備條件等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p>&

13、lt;p><b>  2.1.1材料:</b></p><p>  該沖裁件的材料08F鋼,具有較好的可沖壓性能</p><p>  2.1.2零件結(jié)構(gòu):</p><p>  該沖裁件結(jié)構(gòu)簡單,形狀簡單,比較適合沖裁</p><p>  2.1.3尺寸精度:</p><p>  該落料件的外

14、形尺寸是根據(jù)拉深件的尺寸計算出拉深的毛胚尺寸,即為該零件的落料的尺寸。沒標尺寸的可按IT14級確定工件尺寸的公差。按IT14級處理,并按“入體”原則標注公差。查公差表可得各尺寸公差為: </p><p>  零件外形:Φ22 mm 19±0.09 mm R0.5mm</p><p>  以上要求是確定沖壓件的結(jié)構(gòu),形狀,尺寸等對沖裁件工藝的實應性的主要因素。根據(jù)

15、這一要求對該零件進行工藝分析。零件尺寸公差無要求,故按IT8級選取,利用普通沖裁方式可達到圖樣要求。由于該件外形簡單,形狀規(guī)則,適于沖裁拉深加工。材料為08,厚度為2mm</p><p>  2.2工藝方案的確定</p><p>  通過以上對該零件的結(jié)構(gòu)、材料及精度的分析,并結(jié)合零件的生產(chǎn)批量確定沖壓件的工藝路線,主要包括沖壓工序數(shù),工序的組合和順序等。確定合理的沖裁工藝方案應在不同的

16、工藝分析進行全面的分析與研究,比較其綜合的經(jīng)濟技術(shù)效果,選擇一個合理的沖壓工藝方案。</p><p>  方案一:先落料,后拉深。采用單工序模生產(chǎn)。</p><p>  方案二:落料-拉深復合沖壓。采用復合模生產(chǎn)。</p><p>  方案三:拉深級進沖壓。采用級進模生產(chǎn)。</p><p><b>  分析:</b>&l

17、t;/p><p>  方案一模具結(jié)構(gòu)簡單,生產(chǎn)效率低,但是制作周期比較短且制造成本低;方案二生產(chǎn)效率較高,模具結(jié)構(gòu)較復雜,模具制造困難,制造周期長;方案三生產(chǎn)效率高,送進操作方便,但模具結(jié)構(gòu)比較復雜,加之工件尺寸偏大使得模具變得更大。 </p><p><b>  結(jié)論:</b></p><p>  產(chǎn)品最終成形還需要拉深模,正是由于考慮到零件拉深

18、工藝的復雜性,若采取落料拉伸連續(xù)模,雖然、減少了產(chǎn)品的沖壓成形時間,但是模具結(jié)構(gòu)復雜且精度要求高,制造周期長,制模成本高,加工也不方便。故不宜采用,又因該零件工藝性較好,沖壓件尺寸精度不高,形狀簡單。根據(jù)現(xiàn)有沖模制造條件與沖壓設備,采用單工序模,先落料在拉深,模具制造周期短,價格低廉,工人操作安全,方便可靠。</p><p>  綜合以上三個方案分析比較結(jié)果說明,因此采用方案一生產(chǎn)為佳。</p>&

19、lt;p>  3模具結(jié)構(gòu)型式的選擇</p><p>  確定沖壓工藝方案后,應通過分析比較,選擇合理的模具結(jié)構(gòu)型式,使其盡量滿足以下要求:</p><p> ?。?)能沖出符合技術(shù)要求的工件;</p><p> ?。?)能提高生產(chǎn)率;</p><p>  (3)模具制造和維修方便;</p><p> ?。?)模具

20、有足夠的壽命;</p><p> ?。?)模具易于安裝調(diào)整,且操作方便、安全。</p><p>  3.1模具類型的選擇</p><p>  由沖壓工藝分析可知,在確定采用單工序模后,便要考慮采用導柱式還是導板式單工序模。大多數(shù)情況優(yōu)先采用導板式單工序模,這是因為 </p><p>

21、  而導柱式復合模,條料沿導料螺栓送至擋料銷定位后進行落料。在凸、凹模進行沖裁工作之前,由于彈簧力的作用,卸料板先壓住條料,上模繼續(xù)下壓時進行沖裁分離,此時彈簧被壓縮。上模回程時,彈簧恢復推動卸料板把箍在凸模上的邊料卸下,三者混雜在一起,如果萬一來不及排出廢料或工件而進行下一次沖壓,就容易崩裂模具刃口。</p><p>  所以本套模具類型為導柱式單工序落料模。</p><p>  3.2

22、定位裝置的選擇</p><p>  為了使條料送料時有準確的位置,保證沖出合格的制件,同時考慮到零件生產(chǎn)批量,且要求模具結(jié)構(gòu)盡量簡單,所以采用定位銷定位。</p><p>  因為板料厚度t=2mm,屬于小厚度的板材,且制件尺寸不大,固采用側(cè)面兩個固定擋料銷定位導向,在送料方向由于受凸模和凹模的影響,為了不至于削弱模具的強度,在送給方向采用一個彈簧擋料裝置的活動擋料銷.</p>

23、<p>  3.3推件裝置、卸料裝置的選擇</p><p>  在導柱式單工序落料模中,沖裁后工件嵌在上模部分的落料凹模內(nèi),需由剛性或彈性推件裝置推出。剛性推件裝置推件可靠,可以將工件穩(wěn)當?shù)赝瞥霭寄?。但在沖裁時,剛性推件裝置對工件不起壓平作用,故工件平整度和尺寸精度比用彈性推件裝置時要低些。</p><p>  由于剛性推件裝置已能保證工件所有尺寸精度,又考慮到剛性推件裝置結(jié)

24、構(gòu)緊湊,維護方便,故這套模具采用剛性結(jié)構(gòu)。</p><p>  在選用卸料裝置的形式時,需考慮出料方式是上出料,還是下出料。卸料裝置根據(jù)沖件平整度要求或料的厚薄來確定,對于沖件平整度要求高,且料薄的宜用彈壓卸料板。這樣既可壓料又可卸料,且卸料板隨上模上下運動,直觀性強,操作方便,是生產(chǎn)中常用的一種卸料方式。</p><p>  當板料較厚時,用彈壓卸料板難以卸料時,選用固定卸料裝置卸料,一

25、般在零件形狀簡單、要求不高時,采用固定卸料方式,它可簡化模具結(jié)構(gòu),但是因為工作部位封閉,送料只能靠手感,操作不便,安全性差。</p><p>  由于零件厚度只有2mm,屬于薄料,一般采用彈壓卸料裝置,以簡化模具結(jié)構(gòu),降低成本。</p><p>  3.4導柱、導套位置的選擇</p><p>  由于落料件的結(jié)構(gòu)簡單,大批量生產(chǎn)都使用導向裝置。導向方式主要有滑動式和

26、滾動式導柱導套結(jié)構(gòu)。該零件承受側(cè)壓力不大,為了加工裝配方便,易于標準化,決定使用滑動式導柱導套結(jié)構(gòu)</p><p>  3.5滑動式模架選擇</p><p>  由于受力不大,精度要求也不高,同時為了節(jié)約生產(chǎn)成本,簡化模具結(jié)構(gòu),降低模具制造難度,方便安裝調(diào)整,故采用后側(cè)導柱導套式模架。該模架可以三方面送料,操作特別方便。</p><p><b>  4工藝

27、尺寸的計算</b></p><p>  在沖壓模具生產(chǎn)中,節(jié)約金屬和減少廢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大批量生產(chǎn)中,較好地確定沖件工藝尺寸和合理排樣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p><p>  4.1排樣方法的確定</p><p>  4.1.1排樣方法介紹</p><p>  沖裁件在板料、帶料或條料上的布置方法稱為排樣。合

28、理的排樣是降低成本和保證沖件質(zhì)量及模具壽命的有效措施,排樣應考慮以下原則:1)提高材料利用率(不影響沖件使用性能前提下,還可適當改變沖件形狀) 2)合理排樣方法使操作方便、勞動強度低且安全 3)模具結(jié)構(gòu)簡單、壽命長 4)保證沖件質(zhì)量和沖壓件對板料纖維方向的要求。</p><p>  排樣方法為三種:1)有廢料排樣 2)少廢料排樣 3)無廢料排樣</p><p>  采用少、無

29、廢料排樣可以簡化沖裁模結(jié)構(gòu),減少沖裁力。但是,因條料車本身的公差及條料導向與定位所產(chǎn)生的誤差影響,沖裁件公差等級低。同時,由于是模具單面受力(單邊切斷時),不但會加劇模具磨損,降低模具壽命,而且也直接影響沖裁件的斷面質(zhì)量。為此,排樣時必須統(tǒng)籌兼顧,全面考慮。</p><p>  排樣方案對零件質(zhì)量、生產(chǎn)率與成本,也會直接影響到材料的利用率以及模具結(jié)構(gòu)和壽命等。材料利用率是衡量排樣經(jīng)濟性的一項重要指標。在不影響零件

30、性能的前提下,應合理設計零件排樣,提高材料利用率。</p><p>  通過對比分析,結(jié)合大批量生產(chǎn)的特點,采取有廢料的排樣方法。</p><p>  4.1.2.確定搭邊值</p><p><b>  圖4-1</b></p><p>  如圖4-1所示查表2-16,取最小搭邊值:=1.5mm,側(cè)面=1.5mm。<

31、;/p><p>  考慮到工件的尺寸比較大,在沖壓過程中須在兩邊設置壓邊值,則應取=5mm,為了方便計算取=2.;</p><p>  確定條料步距:S=160+2=162mm,寬度:B=160+2×5=170mm。</p><p>  4.1.3材料利用率</p><p>  衡量材料經(jīng)濟利用的指標是材料利用率</p>

32、<p>  選用710*1420板料,根據(jù)條料的具體情況,考慮到剛度原因,因此加大了搭邊值。</p><p><b>  則</b></p><p>  a =2.8mm a1 =3mm </p><p>  一個進距內(nèi)的材料利用率為:</p><p><b> ?。?/p>

33、3.1)</b></p><p>  η= </p><p>  式中    A——沖裁件面積(包括沖出小孔在內(nèi))(mm2);</p><p>  n——一個步距內(nèi)的沖件數(shù)目;</p><p>  B——條料寬度(mm);</p><p>  S——步距(mm).</p>

34、<p>  代入數(shù)據(jù) B=Dmax+2a=353mm</p><p>  S=D+a1=179.4+1.5=180.9mm</p><p>  A=42564.2928mm2 (面積是在CAD中計算出來的)</p><p>  則可得η=66.7%</p><p>  一張板料上總的材料利用率η∑為:</p>

35、;<p><b>  η∑ =</b></p><p>  式中 N—一張板料上的沖件總數(shù)目; </p><p>  L——板料長度(mm);</p><p>  A——板料寬度(mm);</p><p><b>  代入數(shù)據(jù) </b></p><p>

36、<b>  η∑ ==</b></p><p><b>  =59.1%</b></p><p>  根據(jù)以上資料和數(shù)據(jù)畫出排樣圖,如圖 4-2 所示</p><p><b>  圖4-2</b></p><p>  4.2刃口尺寸的計算</p><p>

37、;  凸、凹模采用分別加工法</p><p>  查<<沖壓工藝及沖模設計>>表3-4、3-5,,,x=0.5</p><p>  式中、——最大、小初始雙面間隙</p><p>  、——凸、凹的制造公差</p><p>  、 ——落料凹、凸模尺寸</p><p>  ——落料件的最大極限尺

38、寸</p><p><b>  ——沖裁件制造公差</b></p><p><b>  x——系數(shù)</b></p><p>  4.3沖、推、卸料力的計算</p><p>  4.3.1沖裁力F落</p><p><b>  F落≈Ltσb</b><

39、;/p><p><b>  其中,L=π×D</b></p><p>  以上公式中:F——沖裁力;</p><p>  L——沖裁周邊長度;</p><p><b>  t——材料厚度;</b></p><p>  σb——材料抗拉強度;</p><

40、;p><b>  D——落料件直徑;</b></p><p>  則有:L=π×D=3.14×160=502.4(mm)</p><p>  材料厚度t=2mm;</p><p>  材料:08F鋼,參考相關(guān)資料,其抗拉強度σb =365Mpa,則:</p><p>  F 落≈502.4

41、15;1×365=183.376(kN)≈183(kN)</p><p>  4.3.2卸料力Fx</p><p>  根據(jù)以上模具結(jié)構(gòu)類型,采用彈性卸料和下出料,</p><p>  Fx=KxF, 取Kx=0.04(查<<沖壓工藝及沖模設計>>表3-11),</p><p><b>  如圖4

42、-3所示</b></p><p><b>  則:</b></p><p>  Fx=0.04×183=7.32(kN)</p><p>  4.3.3推件力Ft為:</p><p>  Ft=nKtF, 凹模刃壁垂直部分高度h=5mm,t=1mm,n=5/1=5;取Kt=0.055(查<&l

43、t;沖壓工藝及沖模設計>>表3-11),則:</p><p>  Ft=5×0.055×183=50.325(kN)</p><p>  故總沖壓力F總=F落+ Fx+ Ft=183+7.32+50.325=240.6(kN)</p><p>  4.4沖壓設備的選用</p><p>  根據(jù)沖壓力F總=240

44、.6KN的大小,應選取開式雙柱可傾壓力機JH23—35,其主要技術(shù)參數(shù)如下:</p><p>  公稱壓力:350kN 滑塊行程:80mm</p><p>  最大閉合高度:280 mm 閉合高度調(diào)節(jié)量:60 mm</p><p>  滑塊中心線到床身距離:205mm 工作臺尺寸:380 mm&#

45、215;610 mm</p><p>  工作臺孔尺寸:200 mm×290 mm 模柄孔尺寸:φ50 mm×70 mm</p><p>  墊板厚度:60 mm</p><p>  4.5沖裁壓力中心的確定</p><p>  由于該落料零件是為半圓形零件,故沖裁壓力中心即為該落料件的圓心。</p>

46、<p>  5確定模具各主要零部件結(jié)構(gòu)尺寸</p><p>  此模具的上、下模正確位置利用導柱和導套的導向來保證。凸、凹模在進行沖裁之前,導柱已經(jīng)進入導套,從而保證了在沖裁過程中凸模和凹模之間間隙的均勻性。上、下模座和導套、導柱裝配組成的部件為模架。凹模用內(nèi)六角螺釘和銷釘與下模座緊固并定位。凸模用凸模固定板、螺釘、銷釘與上模座緊固并定位,凸模背面墊上墊板。壓入式模柄裝入上模座并以止動銷防止其轉(zhuǎn)動。

47、</p><p><b>  5.1凹模</b></p><p>  根據(jù)零件的形狀,凹模采用矩形。</p><p>  凹模厚度H 凹: H 凹=Kb,且H 凹大于15mm。查表取K=0.3,</p><p>  則:H 凹=0.3×50=15mm,取H 凹為16mm</p><p>

48、  凹模壁厚C: C=(1.5~2)×16=24~32,取C為30mm</p><p>  凹模長L:L=b+2c=50+2×30=110mm</p><p>  凹模寬B:B=35+2×30=95mm</p><p>  所以凹模的外形尺寸為110×95。故取凹模外形尺寸為125×100×16</

49、p><p><b>  如圖5-1所示</b></p><p><b>  5.2凸模</b></p><p>  因為零件為異形,采用線切割加工,采用整體直通式凸模。</p><p>  凸模長度計算:L=h 1+h 2+t+h,取凸模固定板的厚度為18mm,卸料板的厚度為10mm,附加長度為h=h

50、m+1+(27-1-1) =5.5+1+25=31.5(橡膠安全高度27mm),t=1mm,</p><p>  則:L=18+10+0.5+31.5=60mm</p><p><b>  如圖5-2所示</b></p><p><b>  5.3模架</b></p><p>  根據(jù)凹模外形尺寸1

51、25×100×16,選凹模材料為HT200鋼上模座選GB/T2855.5外形尺寸為125×100×30,下模座選GB/T2855.6外形尺寸為125×100×35。</p><p>  模具的閉合高度與壓力機的裝模高度關(guān)系:</p><p>  H max-H 1-5≥H 模≥H min-H 1+10</p><

52、;p>  已知:H max=170mm, H min=130mm, H =40mm</p><p>  模具閉合高度應為:125≥H ?!?00</p><p><b>  實際模具閉合高度:</b></p><p>  H 模=H 上+H 下+H 墊+H 凹+H 凸-1=30+35+10+16+60-1=150</p>&

53、lt;p><b>  5.4卸料板的設計</b></p><p>  材料選用Q235A鋼,長和寬的尺寸取與凸模固定板相同的尺寸,厚度為8mm~12mm,取10mm</p><p>  5.5上、下墊板的設計</p><p>  材料選用T10A鋼,長和寬的尺寸和凹模尺寸相同。墊板的厚度一般為3mm~10mm,取厚度H2=10mm,則外形

54、尺寸為:125×100×35</p><p><b>  5.6導向銷</b></p><p>  導向銷直徑為Φ8、長度為6mm,位于條料的左側(cè),材料采用45號鋼,淬火處理,硬度為40~45HRC,與凹模的配合為H7/m6。</p><p><b>  5.7擋料銷</b></p>&l

55、t;p>  擋料銷是用來控制送料步距的。選用圓柱銷,直徑為Φ8、長度為3mm,材料采用45號鋼,淬火處理,硬度為40~45HRC,與凹模的配合為H7/m6。</p><p><b>  5.8防轉(zhuǎn)銷</b></p><p>  為了防止模柄轉(zhuǎn)到,采用了一個防轉(zhuǎn)銷,其尺寸為:d=6mm,L=5mm。</p><p><b>  5

56、.9模柄的選擇</b></p><p>  選用旋入式模柄,材料Q235,并加防轉(zhuǎn)銷,根據(jù)壓力機J23-6.3的相關(guān)參數(shù)可知,模柄的外形安裝尺寸為:Φ30×50。</p><p>  5.10螺栓、銷釘?shù)倪x擇</p><p>  上模座連接螺栓選用4-M10*40,下模座固定螺釘選用4-M10*50;上模座連接銷釘選用Φ6×40;下模

57、座連接銷釘選用Φ6×50。</p><p>  根據(jù)凹模和凸模以及其他主要零部件結(jié)構(gòu)尺寸,結(jié)合導柱式落料模具的結(jié)構(gòu)特點,查標準GB/T2855.1-2008選取后側(cè)導柱125mm×100mm×(120~150)mm以及配合的導套 一幅。</p><p>  6模具主要零件加工工藝的編制</p><p>  6

58、.1凸模加工工藝規(guī)程</p><p>  材料:Cr12硬度:56~60HRC 如表6-1</p><p><b>  表6-1</b></p><p>  6.2凹模加工工藝規(guī)程 </p><p>  材料:Cr12硬度:56~60HRC 如表6-2</p><p><b>  表6

59、-2</b></p><p>  6.3卸料板加工工藝過程 </p><p>  材料:45#硬度:24~28HRC如表6-3</p><p><b>  表6-3</b></p><p>  6.4上模座加工工藝過程</p><p>  材料:HT200如表6-4</p>

60、;<p><b>  表6-4</b></p><p>  6.5下模座加工工藝過程</p><p>  材料:HT200如下表</p><p><b>  結(jié)束語</b></p><p>  伴隨著歷時近兩個月的畢業(yè)設計的結(jié)束,我三年的大學生涯也即將就此劃上句號。在這寶貴的三年中,我

61、學到了很多機械方面的專業(yè)知識,這次畢業(yè)設計,是我第一次將三年所學知識用于生產(chǎn)中的問題,也是第一次將三年所學知識得到了一次的綜合運用。</p><p>  本次畢業(yè)設計的課題是在指導老師的精心安排下,按照我們的專業(yè)知識及社會的發(fā)展需要而制定的,在本次設計中我查閱了大量的設計手冊,以及有關(guān)沖模方面的資料。</p><p>  通過本次畢業(yè)設計,對于我來說得到了如下幾個方面的收獲:</p&

62、gt;<p>  1.使我掌握模具的設計過程和方法,包括設備的參數(shù)計算和型號的選擇、主要零、部件的計算、結(jié)構(gòu)設計等,培養(yǎng)了我對模具的結(jié)構(gòu)分析和設計的能力。</p><p>  2. 訓練和提高了工程設計的基本技能,如數(shù)據(jù)計算、機械制圖、現(xiàn)場記錄、計算機及網(wǎng)絡的應用、查閱技術(shù)資料和手冊、編寫技術(shù)文件等。</p><p>  3. 綜合應用大學三年所學的理論知識,提高理論聯(lián)系實際

63、和綜合分析的能力,培養(yǎng)我們獨立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能力。</p><p>  4. 通過這次的設計讓我們養(yǎng)成了科學嚴謹?shù)墓ぷ髯黠L以及腳踏實地的工作態(tài)度,為成功走上工作崗位邁出堅實的一步。</p><p>  本次設計題目《導柱式單工序落料模具設計》,先通過對沖裁力的計算選出沖床,再對零件的工藝性分析確定模具具體類型,完成模具的整體結(jié)構(gòu)設計,模具的基本加工知識,模具間隙的確定。通過一個比較典型的工件

64、來說明沖裁模具的工作原理,設計了步驟及工作流程。對于以后在工作中解決實際問題有很大的參考價值。</p><p>  本次設計是在龔小濤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的,在這次設計過程中,體現(xiàn)出自己單獨設計模具的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體會了學以致用、享受自己勞動成果的喜悅心情,而且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平時學習的不足和薄弱環(huán)節(jié),從而加以彌補。總之,對我們高職學生來說,經(jīng)歷了這次畢業(yè)設計,為今后從事生產(chǎn)第一線的技術(shù)行業(yè)工作、技術(shù)管理工

65、作將有非常大的幫助,由于本人設計水平有限,必然在設計中仍有很多缺點和錯誤,敬請老師們批評指正。</p><p><b>  謝 辭</b></p><p>  在整個畢業(yè)設計中,我得到了指導老師**老師的熱心指導和幫助,他嚴謹細致、一絲不茍的作風一直是我工作、學習中的榜樣;他循循善誘的教導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給予我無盡的啟迪。這片論文的每個計算細節(jié)和每個數(shù)據(jù),都離不開你的

66、細心指導。而你開朗的個性和寬容的態(tài)度,幫助我能夠很快的融入這個新的設計中。</p><p>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機械行業(yè)的模具專業(yè)在我國現(xiàn)代工業(yè)發(fā)展中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分支。模具滲透著整個社會。不管在那個行業(yè),都有模具的存在。日常生活中輕重工業(yè),都離不開模具生產(chǎn),模具就是為了得到所需要的產(chǎn)品。要什么樣的產(chǎn)品,就可以生產(chǎn)什么樣的模具,如(塑料模具 、冷沖壓模具、壓鑄模、橡膠模 )。而目前形勢的需要,產(chǎn)品更新?lián)Q代更

67、快更易,所以模具行業(yè)的發(fā)展空間很大,有待我們?nèi)ヅ?,去探索?lt;/p><p>  模具生產(chǎn)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生產(chǎn)模具過程中可能用到的機器有很多種類,如(電火花成型機、數(shù)控線切割、車床、銑床、刨床、磨床、鏜床等)。</p><p>  三年的學習,我對模具設計與制造有了深刻的認識。面臨畢業(yè)期間,此次單獨設計一個模具,讓我了解了很多的模具結(jié)構(gòu)、模具加工工藝、模具的用途。并且學到不少的書

68、本上沒有的知識,就拿塑料模來說,對于影響模具壽命的因素,主要是模具的加工精度和材料的剛度,還有模具的材料,模具生產(chǎn)批量,模具結(jié)構(gòu)等。影響模具的產(chǎn)品質(zhì)量的主要因素也是模具的制造精度。。</p><p>  通過這次畢業(yè)設計,我從理論和實踐上又更進一步的加深。模具結(jié)構(gòu)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產(chǎn)品質(zhì)量和經(jīng)濟。中國面臨世界的挑戰(zhàn),在模具行業(yè)這方面,我希望日后能在模具這一行有所貢獻。</p><p>  

69、感謝我的導師,感謝我的所有任課老師和所有同學在這次課程設計中給自己的指導和幫助,教會了我相關(guān)的專業(yè)知識,教會了我如何學習,教會了我如何做人。正是由于他們,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顯著的進步,在此向他們表示我由衷的謝意。</p><p><b>  參考文獻</b></p><p>  [1]王芳.冷沖模具指導書[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8</p>&

70、lt;p>  [2]王樹勛,林法禹.實用模具設計與制造[M].長沙: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1990</p><p>  [3]陳炎嗣,郭景儀.沖壓模具設計與制造技術(shù)[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p><p>  [4]黨根茂,駱志斌.模具設計與制造[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社,2001</p><p>  [5]黃毅宏,李明輝.模具制造工藝[M].北京

71、: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9</p><p>  [6]周文玲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shù).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p><p>  [7].鐘毓斌 . 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 北京: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0</p><p>  [8].郝濱海. 沖壓模具簡明設計手冊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5</p><p>  [9].解汝升 . 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