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設計---地方稅務局辦公樓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畢業(yè)設計(論文)</b></p><p>  題 目 </p><p>  學 習 中 心 </p><p>  專 業(yè)

2、 </p><p>  層 次 </p><p>  學 生 </p><p>  班 號   

3、 </p><p>  學 號    </p><p>  指 導 教 師   </p><p>  答 辯 日 期    </p><p>  畢業(yè)設計(論文)評語

4、</p><p>  畢業(yè)設計(論文)題目: **地方稅務局辦公樓設計 </p><p>  工作起止日期:______ 年____ 月____ 日起 ______ 年____ 月____ 日止</p><p>  指導教師對畢業(yè)設計(論文)進行情況、完成質量的評價意見:</p><p>  指導

5、教師簽字: 指導教師職稱: </p><p><b>  評閱人評閱意見:</b></p><p>  評閱教師簽字: 評閱教師職稱: </p><p><b>  答辯委員會

6、評語:</b></p><p>  根據(jù)畢業(yè)設計(論文)的材料和學生的答辯情況,答辯委員會作出如下評定:</p><p>  學生 畢業(yè)設計(論文)答辯成績評定為: </p><p>  對畢業(yè)設計(論文)的特殊評語:</p><p>  答辯委員會主 任(簽字):

7、 職 稱: </p><p>  答辯委員會副主任(簽字): </p><p>  答辯委員會委 員(簽字): </p>

8、<p>  年 月 日</p><p><b>  摘 要</b></p><p>  本工程位于河北省**,是一座4層的辦公樓。該樓主要用于辦公,1到4層均為辦公。該樓總長74.1m(軸線)、寬15.6m,主體高15.9m。該樓層一層高為4.2m,其余均為3.9m。</p><p>  鑒于結構安全、經濟合理等多方面

9、的因素,本樓采用框架結構。每層外墻厚度為240mm,并且內墻的厚度為200mm。每層各樓層板厚均為120mm??蚣苤孛娉叽纾?框架柱為500mm×500mm,縱向梁為250mm×700mm,橫向框架梁為250mm×600mm。混凝土等級均為C30。</p><p>  本工程地震設防烈度為8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2g。場地土類別為三類,采用柱下獨立基礎。為了提高整體抗震性能,

10、本工程所有的梁板柱均為現(xiàn)澆。</p><p>  關鍵詞: 抗震;框架結構;剛度;截面設計 </p><p><b>  Abstract</b></p><p>  Abstract:Located in Tangshan, Hebei province, this project is a building having a main bo

11、dy of five floors. The main purpose of constructing this building is for commercial. The first floor is used for Retail Shop, office building for more than 1 layers. The building has a total length of 74.1 meters (axis),

12、 and a width of 15.6 meters. The first standard floor is 4.2 meters high ,The other standard floor is 3.9 meters high.</p><p>  In view of the multiple factors such as the structure safety and the reasonable

13、 economy,this building is a frame construction. The exterior wall of each floor is 240 millimeters,and the internal wall is 200 millimeters. The board’s thickness of each floor is 120 millimeters. The size of frame poles

14、’ section: every pole is 500mm×500mm. The size of frame girder’s section: horizontal girder is 250mm×600mm, horizontal girder is 200mm×400mm. The concrete level of all floors’ poles, shearing force wa<

15、/p><p>  The earthquake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is 8 degree, and the earthquake acceleration is 0.2g. The category of site is 2, using the single footing and the combined footing. In order to enhance seismic pe

16、rformance, the cast-in-place beam-slab-column are used in the project.</p><p>  Key words: shake-proofing design, frame construction, stiffness, section design</p><p><b>  目 錄</b><

17、;/p><p><b>  摘 要I</b></p><p>  AbstractII</p><p><b>  目 錄III</b></p><p>  第1章 結構選型與布置2</p><p>  1.1 結構選型與布置4</p><p&g

18、t;  1.1.1 具體條件4</p><p>  第2章 計算簡圖4</p><p>  2.1 確定計算簡圖4</p><p>  2.1.1 計算單元4</p><p>  2.2 梁、柱界面尺寸5</p><p><b>  2.2.1 框架柱</b></p>

19、<p><b>  2.2.2 框架梁</b></p><p>  2.3 材料強度等級5</p><p><b>  2.4 荷載計算</b></p><p>  2.4.1 恒載計算</p><p>  2.4.2 活載計算</p><p>  2.4.3 重

20、力荷載代表值Gi計算</p><p>  2.4.5 地震作用</p><p>  第3章 框架內力計算6</p><p>  3.1 恒載作用下的框架內力6</p><p>  3.1.1 彎矩分配系數(shù)6</p><p>  3.1.2 桿件固端彎矩6</p><p>  3.1.3

21、 內力計算6</p><p>  3.2 活載作用下的框架內力7</p><p>  3.2.1 梁端固端彎矩</p><p>  3.2.2 內力計算</p><p>  3.3地震作用下橫向框架的內力和偏移計算7</p><p>  3.3.1 水平地震下的位移驗算</p><p>

22、  3.3.2 水平地震下框架內力計算</p><p>  第4章 框架內力計算8</p><p>  第5章 框架梁、柱截面設計8</p><p>  5.1 框架梁截面設計6</p><p>  5.1.1 梁的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6</p><p>  5.1.2 梁的斜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6<

23、/p><p>  5.2 框架柱截面設計7</p><p>  第6章 現(xiàn)澆樓面板設計8</p><p>  6.1 荷載計算6</p><p>  6.2 板彎矩計算7</p><p>  6.3 配筋計算6</p><p>  第7章 基礎設計8</p><

24、p>  7.1 基礎選擇6</p><p>  7.2 獨立基礎計算6</p><p>  7.1.1 確定基礎底面積6</p><p>  7.1.2 地基承載力驗算6</p><p>  7.1.3 沖切驗算6</p><p>  7.1.4 基礎底面配筋計算7</p><p&

25、gt;<b>  結 論10</b></p><p><b>  致謝11</b></p><p><b>  參考文獻12</b></p><p><b>  結構選型與布置</b></p><p>  1.1 結構選型與布置</p>

26、<p>  根據(jù)要求,本工結構程定為四層鋼筋混凝土框架,建筑面積約4600多平方米,詳見建筑圖紙。</p><p>  1.1.1 具體條件</p><p>  1.1.1.1 氣象資料</p><p><b> ?。?)基本風壓</b></p><p><b>  (2)基本雪壓值</b&g

27、t;</p><p>  1.1.1.2水文地質資料</p><p>  場地為穩(wěn)定場地,類別Ⅱ類。</p><p><b>  場地工程地質資料:</b></p><p>  1.1.1.3抗震設防烈</p><p><b>  8度,第一組</b></p>

28、<p>  1.1.1.4荷載資料</p><p>  (1)樓面活載,查《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確定樓面活載標準值為。</p><p> ?。?)不上人屋面:活載標準值為。</p><p><b>  (3)屋面構造:</b></p><p>  40厚的C20細石混凝土保護層、3厚

29、1:3石灰砂漿隔離層、卷材防水層、20厚的1:2.5水泥砂漿找平層、120厚的鋼筋混凝土板、20厚水泥砂漿找平層、12厚紙筋石灰抹底。 </p><p><b> ?。?)樓面構造</b></p><p>  15厚的1:2白水泥白石子(摻有色石子)磨光打蠟、20厚的1:3水泥砂漿找平層、現(xiàn)澆120厚的鋼筋混凝土樓板、3厚細石粉面、8厚水泥石灰膏砂漿。</p&g

30、t;<p><b> ?。?)圍護墻:</b></p><p>  外墻采用240厚混凝土空心砌磚,外墻面貼瓷磚,內墻面為20mm抹灰。內墻采用200厚混凝土空心砌塊,兩側均為20mm厚抹灰。</p><p><b>  門窗:</b></p><p>  均選用木門。窗子均采用鋁合金窗。</p>

31、<p><b>  計算簡圖</b></p><p>  2.1 確定計算簡圖</p><p>  2.1.1 計算單元</p><p>  ?、茌S線橫向框架進行計算。假定底層柱下端固定于基礎,初步確定基礎采用柱下獨基,基礎置于第二層粉質粘土層上,基頂標高為設計相對標高。柱子高度底層為:,其余層柱高。梁柱節(jié)點剛接,橫梁的計算跨度取

32、至柱中心至中心間距離,三跨分別為5400、2700,5400。</p><p><b>  圖2-1 計算簡圖</b></p><p>  2.2 梁、柱截面尺寸</p><p><b>  2.2.1 框架柱</b></p><p>  查《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此工程框架抗震等級為三級,柱軸壓比限

33、值為0.85。各層重力代表值近似取13KN/m2,可得一層柱截面面積為:</p><p><b>  邊柱(A、D)</b></p><p><b>  中柱(B、C)</b></p><p>  取柱子截面為矩形,根據(jù)上述結果,并綜合考慮其它因素,本設計柱截面尺寸取值如下:</p><p>  邊

34、柱(A、D):500mm×500mm</p><p>  中柱(B、C):500mm×500mm</p><p><b>  2.2.2 框架梁</b></p><p><b>  橫 梁1:</b></p><p><b>  ,取</b></p&

35、gt;<p><b>  取</b></p><p><b>  橫 梁2:</b></p><p>  ,考慮主梁合理截面,取</p><p>  為施工方便,橫梁2與橫梁1等寬,取。</p><p><b>  縱 梁:</b></p>&l

36、t;p><b>  ,取</b></p><p><b>  ,取</b></p><p><b>  次 梁:</b></p><p><b>  ,取</b></p><p><b>  ,取</b></p>

37、<p>  2.3 材料強度等級</p><p>  混凝土:采用C30級。</p><p>  鋼筋直徑的采用HRB400鋼筋,其余采用HPB300鋼筋。</p><p><b>  2.4 荷載計算</b></p><p>  取④軸線橫向框架進行計算,計算單元寬度為7.2m,如圖所示,框架的樓面荷載如圖

38、中的水平陰影線所示。</p><p>  圖2-2 橫向框架計算單元</p><p><b>  2.4.1恒載計算</b></p><p><b>  屋面(不上人)</b></p><p>  屋面為剛性防水屋面:</p><p>  40厚的C20細石混凝土保護層

39、 23×0.04=0.92kN/m2</p><p>  3厚1:3石灰砂漿隔離層 0.003×17=0.05kN/m2</p><p>  卷材防水層 0.3 kN/m2</p><p>  20厚的1:2.5水泥砂漿找平層 20×0.02=0.

40、4kN/m2</p><p>  120厚的鋼筋混凝土板 25×0.12=3kN/m2</p><p>  20厚水泥砂漿找平層 20×0.02=0.4kN/m2</p><p>  12厚紙筋石灰抹底 0.16kN/m2</p>

41、<p>  合計 5.23kN/m2</p><p><b>  樓面(水磨石樓面)</b></p><p>  15厚的1:2白水泥白石子(摻有色石子)磨光打蠟 </p><p>  18×0.015=0.27kN/m2</p>&l

42、t;p>  20厚的1:3水泥砂漿找平層 20×0.02=0.40kN/m2</p><p>  現(xiàn)澆120厚的鋼筋混凝土樓板 25×0.12=3kN/m2</p><p>  3厚細石粉面 16×0.003=0.048kN/m2</p><p>  8厚水泥石灰膏

43、砂漿 14×0.008=0.112kN/m2</p><p>  合計 3.83kN/m2</p><p>  內墻面荷載(單位:kN/m2):</p><p>  20厚找平層:   20*0.02 = 0.40</p><p

44、>  200厚墻體:    8.0*0.20 =1.60</p><p>  20厚找平層:   20*0.02 = 0.40 </p><p>  合計 2.4kN/m2</p><p>  女兒墻自重(含貼面和粉刷):</p&

45、gt;<p>  3.61.2=4.32 kN/m </p><p>  橫梁1自重: </p><p>  0.25×0.60×25=3.75 kN/m</p><p>  粉刷:[(0.60-0.12)×2+0.25]×0.02×17=0. 41 kN/m </

46、p><p>  合計 4.16kN/m</p><p>  橫梁2自重: </p><p>  0.25×0.40×25=2.5 kN/m</p><p>  粉刷:[(0.40-0.12)×2+0.25]

47、5;0.02×17=0. 28 kN/m </p><p>  合計 2.78kN/m</p><p>  縱梁自重: </p><p>  0.25×0.70×25=4.38 kN/m</p><p>  

48、粉刷:[(0.70-0.12)×2+0.25]×0.02×17=0. 48 kN/m </p><p>  合計 4.86kN/m</p><p>  邊柱(A、D)和中柱(B、C)自重: </p><p>  0.5×0.5×25=6.2

49、5 kN/m</p><p>  貼面及粉刷: (0.5×4) ×0.02×17=0.68 kN/m</p><p>  合計 6.93kN/m</p><p>  圖2-3 各層梁上作用的恒載</p><p>

50、  在圖中,代表橫梁1自重,代表橫梁2自重,為梁上墻荷載,均為均布荷載形式,</p><p><b>  ,, </b></p><p>  和為樓板傳給橫梁的三角形荷載和梯形荷載。</p><p>  梁上分布荷載由矩形和梯形兩部分組成,在求固端彎矩時可直接根據(jù)圖示荷載計算,也可根據(jù)固端彎矩相等的原則,先將梯形分布荷載以及三角形分布荷載,化為

51、等效均布荷載,等效均布荷載的計算公式如圖所示 ,(三角形荷載)</p><p>  圖2-4 荷載的等效</p><p><b>  屋面:</b></p><p><b>  樓面:</b></p><p>  、分別為由邊縱梁、中縱梁直接傳給柱

52、的荷載,它包括梁自重、樓板重和女兒墻等的自重荷載等。</p><p>  對于屋面層,計算過程如下:</p><p><b>  節(jié)點集中荷載:</b></p><p><b>  (a)屋面自重:</b></p><p>  (b)邊縱梁自重: </p>

53、<p>  (c)女兒墻自重: </p><p>  (d)次梁傳遞: </p><p><b>  合計: </b></p><p><b>  節(jié)點集中荷載:</b></p><p><b>  (a)屋面自重:</

54、b></p><p>  (b) 中縱梁自重: </p><p><b>  (c)次梁傳遞:</b></p><p><b>  合計: </b></p><p>  對于標準層,計算的方法基本與屋面相同,計算過程如下:</p><p>

55、<b>  (a)樓面自重:</b></p><p>  (b)邊縱梁自重: </p><p>  (c)外墻自重: </p><p>  (d)次梁傳遞: </p><p><b>  合計: </b></p&

56、gt;<p><b>  節(jié)點集中荷載:</b></p><p><b>  (a)樓面自重:</b></p><p>  (b) 中縱梁自重: </p><p>  (c)內墻自重: </p><p><b>  

57、(d)次梁傳遞:</b></p><p><b>  合計: </b></p><p>  2.4.2 活載計算</p><p>  不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載標準值 0.50kN/m2</p><p>  樓面活荷載標準值 2

58、.0kN/m2</p><p>  走廊活荷載標準值 2.5kN/m2</p><p>  屋面雪荷載標準值 Sk=μrs0=1.00.35=0.35kN/m2</p><p>  式中:μr為屋面積雪分布系數(shù),取μr=1.0</p><p>  圖2-4 各層梁上作用的活載

59、</p><p><b>  屋面:</b></p><p><b>  樓面:</b></p><p><b>  對于屋面層:</b></p><p><b>  節(jié)點集中荷載:</b></p><p><b>  (

60、a)屋面?zhèn)鬟f:</b></p><p>  (b)次梁傳遞: </p><p><b>  合計: </b></p><p><b>  節(jié)點集中荷載:</b></p><p><b>  (a)屋面?zhèn)鬟f:</b></p><

61、;p><b>  (b)次梁傳遞:</b></p><p><b>  合計: </b></p><p><b>  對于標準層:</b></p><p><b>  節(jié)點集中荷載:</b></p><p><b>  (a)屋面?zhèn)鬟f:&l

62、t;/b></p><p>  (b)次梁傳遞: </p><p><b>  合計: </b></p><p><b>  節(jié)點集中荷載:</b></p><p><b>  (a)屋面?zhèn)鬟f:</b></p><p><

63、;b>  (b)次梁傳遞:</b></p><p><b>  合計: </b></p><p>  2.4.3 重力荷載代表值Gi的計算</p><p>  集中于各樓層標高處的重力荷載代表值為計算單位范圍內各層樓面上的重力荷載代表值及上下各半層的墻柱等的重量,則可得如下結果:</p><p>  圖

64、2-2 重力荷載代表值簡圖</p><p>  2.4.4 地震作用</p><p><b>  地震作用計算</b></p><p>  (1)框架柱的抗側移剛度</p><p>  在計算梁柱線剛度時,應考慮樓改對框架梁的影響,在現(xiàn)澆樓蓋中,中框架梁的慣性彎矩取,邊框架取。為框架按矩形截面計算的截面慣性矩。橫梁、柱線

65、剛度見表2-1,相對線剛度比見圖2-3。</p><p>  表2-1 橫梁、柱線剛度</p><p>  圖2-3 相對線剛度比簡圖</p><p>  每層框架柱總的抗側移剛度見表2-2。</p><p>  表2-2 框架柱橫向側移剛度D值</p><p>  注:ic為梁的線剛度,iz為柱的線剛度。<

66、/p><p><b>  一般層:</b></p><p><b>  底層: </b></p><p>  (2)橫向基本自振周期的計算</p><p><b>  基本自振周期為: </b></p><p>  其中,考慮結構非承重磚墻影響的折減系數(shù),對

67、于框架取0.7,為框架頂點假想水平位移,計算見表2-3。</p><p>  表2-3 框架頂點假想水平位移計算表</p><p><b>  =</b></p><p><b>  (3)地震作用計算</b></p><p>  該建筑結構高度遠小于40m,質量和剛度沿高度分布比較均勻,變形以剪切

68、為主,因此用底部剪力法來計算水平地震作用。</p><p>  首先計算總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即底部剪力。</p><p>  式中, ——相應于結構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響系數(shù);</p><p>  ——結構等效總重力荷載,多質點取總重力荷載代表值的85%;</p><p>  本工程抗震設防烈度8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2g,設計地震

69、分組為第一組,又場地類別為II類,查規(guī)范得特征周期</p><p>  查表得,水平地震影響系數(shù)最大值</p><p>  由水平地震影響系數(shù)曲線來計算,</p><p>  式中, ——衰減系數(shù),=0.05時,取0.9;</p><p>  所以需要考慮頂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p><p>  則質點i的水平地震作

70、用為:</p><p>  式中:、分別為集中于質點i、j的荷載代表值;</p><p>  、分別為質點i、j的計算高度。</p><p>  具體計算過程如表2-4:</p><p>  表2-4 樓層地震作用和地震剪力標準值計算值</p><p>  圖2-4層間地震剪力</p><p>

71、<b>  框架內力計算</b></p><p>  3.1 恒載作用下的框架內力</p><p>  3.1.1 彎矩分配系數(shù)</p><p>  梁端和柱端彎矩采用彎矩二次分配法來計算,計算時先對各節(jié)點不平衡彎矩進行第一次分配,向遠端傳遞(傳遞系數(shù)為1/2),然后對由于傳遞而產生的不平衡彎矩再進行分配,不再傳遞,到此為止。</p>

72、;<p>  對于邊節(jié)點,與節(jié)點相連的各桿件均為固接,因此桿端近端的轉動剛度,為桿件的線剛度,分配系數(shù)為;分配系數(shù)計算簡圖如圖3-1所示:</p><p>  圖3-1 分配系數(shù)計算簡圖</p><p>  3.1.2 桿件固端彎矩</p><p>  計算桿件固端彎矩時應帶符號,桿端彎矩一律以順時針方向為正。</p><p>

73、<b>  頂層:</b></p><p>  、CD跨:兩端均為固定支座</p><p><b>  跨:兩端為固定支座</b></p><p>  同理,其余層各桿的固端彎矩為:</p><p>  3.1.3 內力計算</p><p>  根據(jù)對稱原則,只計算AB、BC

74、跨。在進行彎矩分配時,應將節(jié)點不平衡彎矩反號后再進行桿件彎矩分配。</p><p>  節(jié)點彎矩使相交于該節(jié)點桿件的近端產生彎矩,同時也使各桿件的遠端產生彎矩,近端產生的彎矩通過節(jié)點彎矩分配確定,遠端產生的彎矩由傳遞系數(shù)C(近端彎矩與遠端彎矩的比值)確定。傳遞系數(shù)與桿件遠端的約束形式有關。</p><p>  恒載作用下的彎矩二次分配如表3-1所示,恒載作用下的彎矩內力圖如圖3-1所示。&

75、lt;/p><p>  圖3-1 恒載作用下彎矩二次分配圖</p><p>  圖3-2 恒載作用下的框架彎矩圖(KN·m)</p><p>  梁端剪力可根據(jù)梁上豎向荷載引起的剪力與梁端彎矩引起的剪力相疊加而得,而柱軸力可由梁端剪力和節(jié)點集中力疊加得到,計算恒載作用時的柱底軸力,要考慮柱的自重。</p><p> ?。?)梁端剪力由兩

76、部分組成:</p><p>  a.荷載引起的剪力。</p><p>  b.彎矩引起的剪力,計算原理是桿件彎矩平衡,即</p><p>  (2)柱的軸力計算:</p><p>  頂層柱頂軸力由節(jié)點剪力和節(jié)點集中力疊加得到,柱底軸力為柱頂軸力加上柱的自重。其余層軸力計算同頂層,但需要考慮該層上部柱的軸力的傳遞。</p>&l

77、t;p>  表3-1 恒載作用下的梁端剪力</p><p>  表3-2 恒載作用下柱軸力計算</p><p>  圖3-3 恒載作用下的框架軸力圖(KN)</p><p>  圖3-4 恒載作用下的框架剪力圖(KN)</p><p>  3.2 活載作用下的框架內力</p><p>  3.2.1 梁端固端彎矩

78、</p><p><b>  頂層:</b></p><p>  、CD跨:兩端均為固定支座</p><p><b>  跨:兩端為固定支座</b></p><p>  同理,其余層各桿的固端彎矩為:</p><p>  3.2.2 內力計算</p><p

79、>  恒載作用下的彎矩二次分配如表3-4所示,恒載作用下的彎矩內力圖如圖3-5所示。</p><p>  圖3-5 活載作用下彎矩二次分配圖</p><p>  圖3-6 活載作用下的框架彎矩圖(KN·m)</p><p>  表3-3 活載作用下的梁端剪力</p><p>  表3-4 活載作用下柱軸力計算</p>

80、;<p>  圖3-7 活載作用下的框架軸力圖(KN)</p><p>  圖3-8 活載作用下的框架剪力圖(KN)</p><p>  3.3 地震作用下橫向框架的內力與偏移計算</p><p>  3.2.1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計算</p><p><b>  用D值法來驗算</b></p>

81、<p>  框架第層的層間剪力、層間位移及結構頂點位移分別按下式來計算:</p><p>  計算過程見下表,表中計算了各層的層間彈性位移角。</p><p>  表3-5 橫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驗算</p><p>  由表中可以看到,最大層間彈性位移角發(fā)生在第一層,1/1000<1/550,滿足要求。</p><p>

82、;  3.3.2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內力計算</p><p>  將層間剪力分配到該層的各個柱子,即求出柱子的剪力,再由柱子的剪力和反彎點高度來求柱上、下端的彎矩。</p><p>  柱端剪力按下式來計算:</p><p>  柱上、下端彎矩、按下式來計算</p><p><b>  式中:</b></p>

83、<p>  —i層j柱的側移剛度;h為該層柱的計算高度;</p><p><b>  y-反彎點高度比;</b></p><p>  —標準反彎點高比,根據(jù)上下梁的平均線剛度,和柱的相對線剛度的比值,總層數(shù),該層位置查表確定。</p><p>  —上下梁的相對線剛度變化的修正值,由上下梁相對線剛度比值 及查表得。</p&g

84、t;<p>  —上下層層高變化的修正值,由上層層高對該層層高比值及查表。</p><p>  —下層層高對該層層高的比值及查表得。</p><p>  需要注意的是是根據(jù)表:倒三角形分布水平荷載下各層柱標準反彎點高度比查得。</p><p>  表3-6 各層邊柱A、D柱端彎矩及剪力計算</p><p>  表3-7各層中柱B

85、、C柱端彎矩及剪力計算</p><p>  注:表中彎矩單位為,減力單位為KN</p><p>  梁端彎矩、剪力及柱軸力分別按下式來計算</p><p>  表3-8梁端彎矩、剪力及柱軸力計算</p><p>  第4章 框架內力組合</p><p>  結構或結構構件在使用期間,可能遇到同時承受永久荷載和兩種以上可

86、變荷載的情況。但這些荷載同時都達到它們在設計基準期內的最大值的概率較小,且對某些控制截面來說,并非全部可變荷載同時作用時其內力最大,因此應進行荷載效應的最不利組合。</p><p>  永久荷載的分項系數(shù)按規(guī)定來?。寒斊湫獙Y構不利時,對由可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取1.2,對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取1.35;當其效應對結構有利時,一般情況下取1.0,對結構的傾覆、滑移或漂移驗算取0.9??勺兒奢d的分項系數(shù),一般

87、情況下取1.4。</p><p>  均布活荷載的組合系數(shù)為0.7,風荷載組合值系數(shù)為0.6,地震荷載組合值系數(shù)為1.3;</p><p>  梁內力組合表見4-1,柱內力組合表見4-2、4-3。</p><p>  表4-1 梁內力組合表</p><p>  表4-2 邊柱A、D內力組合表</p><p>  表4-

88、3 中柱B、C內力組合表</p><p>  第5章 框架梁、柱截面設計</p><p>  5.1 框架梁截面設計</p><p>  5.1.1 梁的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p><p>  從梁的內力組合表中選出標準層AB跨跨間截面及支座截面的最不利內力,并將支座中心處的彎矩換算為支座邊緣控制截面的彎矩進行配筋計算。但為計算方便此次設計

89、以支座中心處彎矩為彎矩。</p><p>  梁AB(250mm×600mm)</p><p><b>  2層 跨中,支座</b></p><p><b>  跨中 :</b></p><p>  實際配筋取2根18的HRB400(As=510.2mm2)</p><

90、p><b>  ,滿足要求</b></p><p>  跨中配筋率應大于和中的較大值。</p><p><b>  支座處:</b></p><p>  實際配筋取6根20的HRB400(As=1885.2mm2)。</p><p>  5.1.2 梁的斜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p>

91、<p>  故截面尺寸滿足要求。</p><p>  則應按計算配置箍筋, </p><p>  選用雙肢箍,則,求得,</p><p>  為滿足抗震要求,取,箍筋沿梁長均布置。</p><p>  5.2 框架柱截面設計</p><p>  以二層中柱為例說明截面設計的過程和方法。</p>

92、<p>  a.柱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p><p>  根據(jù)中柱內力組合表,將支座中心處的彎矩換算至柱邊緣,并與柱端組合彎矩的調整值比較后,選出最不利內力進行配筋計算。</p><p>  取和偏心方向截面尺寸的兩者中的較大者,即</p><p><b>  ,故取。</b></p><p>  柱的計

93、算長度確定,其中</p><p>  因為,故應考慮偏心距增大系數(shù)</p><p><b>  取</b></p><p><b>  取</b></p><p><b>  對稱配筋</b></p><p><b>  為大偏壓情況。<

94、/b></p><p>  故應按構造配筋,且應滿足。單側配筋率,則</p><p><b>  選318()。</b></p><p><b>  總配筋率</b></p><p>  b.柱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以第二層柱為例計算)</p><p>  上柱柱端彎

95、矩設計值 </p><p>  柱底彎矩設計值 </p><p>  則框架柱的剪力設計值</p><p><b> ?。M足要求)</b></p><p><b> ?。ㄈ。?lt;/b></p><p><b>  與相應的軸力</b>&l

96、t;/p><p><b>  取 </b></p><p>  故該層柱應按構造配置箍筋。</p><p>  柱端加密區(qū)的箍筋選用肢</p><p>  一層柱的剪跨比,則查表插入可得</p><p><b>  則最小體積配箍率</b></p><p&

97、gt;  取,,則。根據(jù)構造要求,取加密區(qū)箍筋為,加密區(qū)位置及長度按規(guī)范要求確定。</p><p>  非加密區(qū)應滿足,故箍筋取。</p><p>  第6章 現(xiàn)澆樓面板設計</p><p><b>  6.1 荷載計算</b></p><p>  當板的長寬比時應按雙向板計算,宜按雙向板計算。本工程均為雙向板,取其中一

98、種(三邊固結,一邊簡支)為例,按彈性理論方法計算,本設計板厚。</p><p>  25厚水泥砂漿面 </p><p>  120厚鋼筋混凝土結構層 </p><p>  13厚水泥白灰砂漿頂棚抹面 </

99、p><p>  合計 </p><p><b>  恒荷載標準值 </b></p><p><b>  活荷載標準值 </b></p><p><b>  6.2 板彎矩計算</b&g

100、t;</p><p>  本設計以計算AB跨處為例,,,</p><p>  跨中最大彎矩為當內支座固定時在作用下的跨中彎矩值,與內支座鉸接時在作用下的彎矩之和。本題計算時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2;支座最大負彎矩為當內支座固定時作用下的支座彎矩。,查表得:</p><p><b>  跨中最大彎矩:</b></p><p>

101、;<b>  支座處最大彎矩:</b></p><p><b>  6.3 配筋計算</b></p><p>  假設選用10鋼筋(HPB300,),。</p><p><b>  跨中配筋計算:</b></p><p>  選用雙向配筋10@150,(As=523mm2)

102、</p><p><b>  支座處配筋計算:</b></p><p>  選用雙向配筋10@150,(As=523mm2)</p><p>  因此,此板采用雙層雙向配筋,10@150。</p><p><b>  第7章 基礎設計</b></p><p><b&

103、gt;  7.1 基礎選擇</b></p><p>  設計基礎混凝土采用。根據(jù)構造要求,在基礎下設置C10厚100mm的混凝土墊層,室內外高差0.3m,基礎頂面標高-1.0m,m,采用HRB400鋼筋。該工程框架層數(shù)不多,地基土較為均勻,所以選用柱下獨立基礎。選擇邊柱A柱進行計算。</p><p>  最不利組合:框架柱傳來:,</p><p>  7

104、.2 獨立基礎計算</p><p>  7.2.1 確定基底面積</p><p><b>  選擇基礎埋深:,</b></p><p>  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深度修正:</p><p><b>  粘土:; </b></p><p><b>  基礎底面尺寸:<

105、/b></p><p>  先按中心荷載作用計算基礎面積:</p><p>  但考慮到偏心荷載作用下應力分布不均勻的影響,將計算出的底面面積增大1.3倍。所以:;選用矩形基礎寬×長=3×3=9m²(滿足要求)。</p><p>  因為,地基承載力需要對基礎寬度進行修正。</p><p>  但,故調整夠

106、地基承載力不變。</p><p>  7.2.2 地基承載力驗算</p><p>  作用于基底中心的彎矩和軸力分別為:</p><p><b> ?。?</b></p><p><b>  故承載力滿足要求。</b></p><p>  基礎剖面采用錐形基礎,初步確定基礎高

107、h=600mm。</p><p>  7.2.3 沖切驗算</p><p><b>  基底凈反力計算</b></p><p> ?。ú话ɑA及回填土自重)。</p><p><b>  柱與基礎交接處:;</b></p><p><b>  ;</b>

108、;</p><p>  , </p><p>  即沖切驗算滿足要求。</p><p>  7.2.3 基礎底面配筋計算</p><p><b>  ,</b></p><p>  選用鋼筋:Φ。正方形基礎,兩個方向受力配筋均一樣。</p><p>&l

109、t;b>  致謝</b></p><p>  畢業(yè)設計即將結束,我的學生生活也隨之畫上句號。即將畢業(yè)的我,回想感慨頗多。在入學學習的時間里,認識了很多老師和同學,不論是在生活方面還是在學習方面,他們都給了我很大的幫助。通過這幾年的學習,我不僅學到了許多文化知識,而且在做人和為人處世方面也深有所得,在畢業(yè)離校之際,深深地向他們表達我最真誠的謝意!</p><p>  在這次

110、畢業(yè)設計中,我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老師陳樹華老師對我的悉心指導,他的敬業(yè)精神讓我深深感動,對我的教導讓我終身受益。同時,也發(fā)現(xiàn)自己有很多有待加強的地方,在相老師的教育下,我學到了很多,也有信心做好以后的工作。</p><p>  同時,在設計中,多位同學的建議和幫助也是我今天能順利完成這份畢業(yè)設計的前提。</p><p>  在畢業(yè)設計完成之際,特向所有老師和同學們致以最忠心的感謝!<

111、/p><p><b>  參考文獻</b></p><p>  1 原長慶.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設計.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8.1</p><p>  2 GB50045-95.高層民用建筑防火設計規(guī)范[S].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p><p>  3 建筑設計資料集(3)(第二版)[M].中國建筑工業(yè)

112、出版社.1994</p><p>  4 GB50009-2001.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S].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6</p><p>  5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S].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0.</p><p>  6 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S].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p>

113、<p>  7 JGJ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S].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0</p><p>  8 JGJ94-2008建筑樁基礎設計規(guī)范[S].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8</p><p>  9 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S].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0</p><p><b>  附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