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目 錄</b></p><p> 一 設計目的及內(nèi)容.....................................3</p><p> 1.設計目的.................................................3</p><p> 2.設計內(nèi)容....
2、............................................3</p><p> 3.設計參數(shù)........................................................3</p><p> 二 液壓機與液壓系統(tǒng)的工況分析....................4</p><p> 選取參數(shù)..
3、......................................................4</p><p> 計算外載荷......................................................4</p><p> 2.1 工作負載...................................................
4、....4 </p><p> 2.2 摩擦阻力......................................................... </p><p> 2.3慣性負載......................................................... </p><p> 2.4 液壓缸在各工作
5、階段的負載值......................................</p><p> 繪制液壓缸速度循環(huán)圖、負載圖......................................</p><p> 三 工作原理.......................................</p><p> 四 確定液壓缸參
6、數(shù)................................</p><p> 初選液壓缸工作壓力.............................................</p><p> 計算液壓缸結(jié)構(gòu)尺寸................................................</p><p> 3.主缸的壓制
7、力.....................................................</p><p> 4.實際回程......................................................</p><p> 5.頂出缸的內(nèi)徑..................................................&l
8、t;/p><p> 6.頂出缸的面積.................................................</p><p> 7.頂出缸的頂出力................................................</p><p> 8.頂出缸的回程力..............................
9、..................</p><p> 9.頂出液壓缸的工作壓力和回程工作壓力............................</p><p> 10. 液壓缸運動中供油量..........................................</p><p> 五 液壓元、輔件的選擇...................
10、.......</p><p> 5.1液壓元件的選擇..............................................</p><p> 5.2液壓輔件的選擇................................................</p><p> 六 液壓系統(tǒng)主要性能驗算.................
11、.......</p><p> 6.1系統(tǒng)壓力損失計算............................................</p><p> 6.2系統(tǒng)效率計算................................................</p><p> 6.3系統(tǒng)發(fā)熱與升溫計算....................
12、......................</p><p> 七 設計心得...................................</p><p> 八 參考文獻.................................. </p><p> 一 設計目的及內(nèi)容</p><p><b> 1.設
13、計目的</b></p><p> 液壓傳動課程設計是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的主要專業(yè)基礎課和必修課,是在完成《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理論教學以后所進行的重要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課程設計對所學內(nèi)容能夠靈活掌握,融會貫通,并獲得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液壓系統(tǒng)設計的基本能力。通過課程設計,學生應達到以下目的:</p><p> 1.鞏固和深化已學的液壓傳動的理論知識,掌握液壓系
14、統(tǒng)設計計算的一般方法和步驟;</p><p> 2.鍛煉機械制圖、結(jié)構(gòu)設計和工程運算的能力;</p><p> 3.熟悉液壓缸的結(jié)構(gòu)設計以及液壓元件的選擇方法;</p><p> 4.學會使用有關(guān)國家標準、液壓手冊及產(chǎn)品樣本等有關(guān)技術(shù)資料。</p><p><b> 2.設計內(nèi)容</b></p>&
15、lt;p> 設計一臺多用途大臺面液壓機液壓系統(tǒng),適用于可塑材料的壓制工藝,如沖壓、彎曲翻邊、落板拉伸等。要求該機的控制方式:用按鈕集中控制,可實現(xiàn)調(diào)整,手動和半自動,自動控制。要求該機的工作壓力、壓制速度、空載快速下行和減速的行程范圍均可根據(jù)工藝要求進行調(diào)整。主缸工作循環(huán)為:快降、工作行程、保壓、回程、空懸。頂出缸工作循環(huán)為:頂出、頂出回程(或浮動壓邊)。</p><p><b> 3.設計參
16、數(shù)</b></p><p> 最大壓制力:8100(KN) 活動橫梁空載最大下行速度:100(mm/s)</p><p> 活動橫梁最大行程:800(mm) 活動橫梁工作時最大速度:8(mm/s) </p><p> 活動橫梁最大回程速度:35(mm/s) 回程力:520(KN)</p>&
17、lt;p> 頂出力:300(KN) 頂出回程力:215(KN)</p><p> 拉伸時壓邊壓力:340(KN) 頂出活塞最大行程:250(mm)</p><p> 頂出活塞最大速度:65(mm/s) 頂出活塞最大退回速度:95(mm/s)</p><p> 二 液壓機與液
18、壓系統(tǒng)的工況分析</p><p><b> 1.選取參數(shù)</b></p><p> 取動摩擦系數(shù)fd=0.1 ,靜摩擦系數(shù)fj=0.2 ,η缸=0.9 ,</p><p> V快=100mm/s , V工=8mm/s,令起動時間不超過0.2秒;</p><p> 選取工作壓力F=25000N(按負載20000-3
19、0000計算得);</p><p> 選取P=20-25mPa 取P1=25mPa。</p><p><b> 2.計算外載荷</b></p><p> 2.1 工作負載: 工件的壓制抗力即為工作負載:Ft= 8100KN </p><p> 2.2 摩擦阻力: 靜摩擦阻力: Ffs=fjG
20、=</p><p> 動摩擦阻力: Ffd=fdG= </p><p> 2.3 慣性負載: Fm=</p><p><b> Fb=</b></p><p> 自重: G=mg=</p><p> 2.4 液壓缸在各工作
21、階段的負載值:</p><p> 其中: ——液壓缸的機械效率,一般取=0.9-0.97。</p><p> 3.繪制液壓缸速度循環(huán)圖、負載圖</p><p><b> 三 工作原理</b></p><p> A、啟動:電磁鐵全斷電,主泵卸荷。 </p><p> 主泵(恒功率輸
22、出)→電液換向閥9的M型中位→電液換向閥21的K型中位→T</p><p> B、液壓缸16活塞快速下行: 2YA、5YA通電,電液換向閥9右位工作,道通控制油路經(jīng)電磁換向閥18,打開液控單向閥19,接通液壓缸16下腔與液控單向閥19的通道。</p><p> 進油路:主泵(恒功率輸出)→電液換向閥9→單向閥11→液壓缸16上腔</p><p> 回油路:液壓
23、缸16下腔→電液換向閥9→電液換向閥21的K型中位→T</p><p> 液壓缸活塞依靠重力快速下行:大氣壓油→吸入閥13→液壓缸16上腔的負壓空腔</p><p> C.液壓缸16活塞接觸工件,開始慢速下行(增壓下行):</p><p> 液壓缸活塞碰行程開關(guān)2XK使5YA斷電,切斷液壓缸16下腔經(jīng)液控單向閥19快速回油通路,上腔壓力升高,同時切斷(大氣壓油
24、 →吸入閥13 →上液壓缸16上腔)吸油路。</p><p> 進油路:主泵(恒功率輸出)→電液換向閥9→單向閥11→液壓缸16上腔</p><p> 回油路: 液壓缸16下腔→順序閥17→電液換向閥9→電液換向閥21的K型中位→T</p><p><b> D、保壓:</b></p><p> 液壓缸16上腔壓
25、力升高達到預調(diào)壓力,電接觸壓力表12發(fā)出信息,2YA斷電,液壓缸16進口油路切斷,(單向閥11 和吸入閥13的高密封性能確保液壓缸16活塞對工件保壓,利用液壓缸16上腔壓力很高,推動液動換向閥14下移,打開外控順序閥15,防止控制油路使吸入閥1誤動而造成液壓缸16上腔卸荷) 當液壓缸16上腔壓力降低到低于電接觸壓力表12調(diào)定壓力,電接觸壓力表12又會使2YA通電,動力系統(tǒng)又會再次向液壓缸16上腔供應壓力油……。</p>&
26、lt;p> 主泵(恒功率輸出)主泵→電液換向閥9的M型中位→電液換向閥21的K型中位→T,主泵卸荷 。</p><p> E、保壓結(jié)束、液壓缸16上腔卸荷后:</p><p> 保壓時間到位,時間繼電器發(fā)出信息, 1YA通電(2TA斷電),液壓缸16上腔壓力很高,推動液動換向閥14下移,打開外控順序閥15,主泵1→電液壓換向閥9的大部分油液經(jīng)外控順序閥15流回油箱,壓力不足以立
27、即打開吸入閥13通油箱的通道,只能先打開吸入閥13的卸荷閥(或叫卸荷閥的卸荷口),實現(xiàn)液壓缸16上腔(只有極小部分油液經(jīng)卸荷閥口回油箱)先卸荷,后通油箱的順序動作,此時:</p><p> 主泵1大部分油液→電液壓換向閥9→外控順序閥15→T</p><p> F、液壓缸16活塞快速上行: </p><p> 液壓缸16上腔卸壓達到吸入閥13開啟的壓力值時
28、,液動換向閥14復位,外控制順序閥15關(guān)閉,切斷主泵1大部分油液→電液換向閥9→外控順序閥15→T的油路,實現(xiàn):</p><p> 進油路:主泵1→電液換向閥9→液控單向閥19→液壓缸16下腔</p><p> 回油路:液壓缸16上腔→吸入閥13→T</p><p><b> G、頂出工件:</b></p><p>
29、; 液壓缸16活塞快速上行到位,碰行程開關(guān)1XK,1YA斷電,電液換向閥9復位,4YA通電,電液換向閥21右位工作</p><p> 進油路:主泵1→電液換向閥9的M型中位→電液換向閥21→液壓缸20下腔</p><p> 回油路:液壓缸20上腔→電液換向閥21→T</p><p> H、頂出活塞退回:3YA通電,4YA斷電,電液換向閥21左位工作</
30、p><p> 進油路:主泵1→電液換向閥9的M型中位→電液換向閥21→液壓缸20有桿腔</p><p> 回油路:液壓缸20無桿腔→電液換向閥21→T</p><p><b> K、壓邊浮動拉伸:</b></p><p> 薄板拉伸時,要求頂出液壓缸20無桿腔保持一定的壓力,以便液壓缸20活塞能隨液壓缸16活塞驅(qū)動動
31、模一同下行對薄板進行拉伸,4YA通電,電液壓換向閥21右位工作,6YA通電,電磁閥24工作,溢流閥25調(diào)節(jié)液壓缸20無桿腔油墊工作壓力。</p><p> 進油路:主泵1→電液換向閥9的M型中位→電液換向閥21→液壓缸20無桿腔</p><p> 吸油路:大氣壓油→電液壓換向閥21→填補液壓缸20有桿腔的負壓空腔</p><p> 四 確定液壓缸參數(shù)<
32、/p><p> 1.初選液壓缸工作壓力</p><p> 按照液壓缸工作時的作用力F工參考課本270頁表9~1,初定工作壓力P1=20~25mpa ,取P1=25mpa;選用A1/2=A2差動液壓缸.</p><p> 2、計算液壓缸結(jié)構(gòu)尺寸</p><p><b> 主缸的內(nèi)徑:</b></p>&l
33、t;p> 根據(jù)GB/T2348-1993,取標準值 D主 =630mm</p><p><b> 活塞桿直徑:</b></p><p> 根據(jù)GB/T2348-1993,取標準值 </p><p> 則有液壓缸各部分面積如下:</p><p><b> 3.主缸的壓制力</b><
34、;/p><p><b> 4.實際回程</b></p><p> R主回==725KN</p><p><b> 5.頂出缸的內(nèi)徑</b></p><p> 根據(jù)GB/T2348-1993,取標準值 </p><p><b> m</b></
35、p><p> 根據(jù)GB/T2348-1993,取標準值 </p><p><b> 6.頂出缸的面積</b></p><p><b> 7.頂出缸的頂出力</b></p><p><b> 8.頂出缸的回程力</b></p><p><b>
36、; R頂回= </b></p><p> 9.頂出液壓缸的工作壓力和回程工作壓力:</p><p><b> Pa</b></p><p> 10. 液壓缸運動中供油量</p><p><b> (1)快速空行 </b></p><p> (2)工作
37、進程進出油量</p><p><b> (3)主缸回程</b></p><p> (4)頂出缸進排油量 </p><p><b> 頂出行程 </b></p><p><b> 頂出缸退回 </b></p><p> 五 液壓元、輔件的選
38、擇</p><p> 5.1液壓元件的選擇</p><p> 1.液壓系統(tǒng)快速空程供油方式:</p><p> 由于供油量大,不宜采用由液壓泵供油方式,利用主液壓缸活塞等自重快速下行,形成負壓空腔,通過吸入閥從油箱吸油,同時使液壓系統(tǒng)規(guī)格降低檔次。</p><p> 2.選定液壓泵的流量及規(guī)格:</p><p>
39、; 設計的液壓系統(tǒng)最高工作壓力主液壓缸工作行程,主液壓缸的無桿腔進油量為:</p><p> 3.主液壓缸的有桿腔進油量為:</p><p> 4.頂出液壓缸頂出行程的無桿腔進油量為:</p><p> 設選主液壓缸工作行程和頂出液壓缸頂出行程工作壓力最高()工件頂出后不需要高壓。主液壓缸工作行程(即壓制)流量為29.46L/min,主液壓缸工作回程流量為4
40、.56L/min,選用160BGY14-1B型電液比例斜盤式軸向變量柱塞泵。雖然在只有156L/min,主液壓缸活塞返回速度有所降低,在工作壓力為時,流量降低40%,仍可獲101L/min的流量,基本滿足主液壓缸工作回程4.56L/min、滿足工進流量29.46L/min的進給設計要求。由于選用電液比例控制,獲節(jié)能高效效益。</p><p> 5.液壓泵的驅(qū)動功率及電動機的選擇:</p><
41、p> 主液壓缸的壓制與頂出液壓缸的頂出工作壓力均為P=20×106Pa;主液壓缸回程工作壓力為P=6.64×106Pa頂出液壓缸退回行程工作壓力17.1×106Pa,液壓系統(tǒng)允許短期過載,因此,快速進退選P=6.64×106Pa,q=156L/min, 工進選P=25.12×106Pa,q=101L/min,液壓泵的容積效率ηv=0.92,機械效率ηm=0.95,兩種工況電機驅(qū)動
42、功率為:</p><p> P工 > P快 電動機允許短期過載,選取37KW的Y250M-6型電機。若設定工作壓力在</p><p> ?。?5-32)×106Pa, 選取55KW的Y280M-6型電機。</p><p> 液壓缸的壓制工作壓力為P=25.8mPa;液壓缸回程工作壓力為P=0.64mPa快速進退選P=2.88×106
43、Pa,q=250L/min, 工進選P=25.8×106Pa,q=157.5L/min,液壓泵的容積效率ηv=0.92,機械效率ηm=0.95,兩種工況電機驅(qū)動功率為 </p><p><b> ?。ò吹戎倒β视嬎悖?lt;/b></p><p> K——電動機過載系數(shù) 直流電動機K=1.8-2.5,若考慮到網(wǎng)絡電壓波動,一般取 K=1.5-2.0 取
44、</p><p> 選取液壓泵的驅(qū)動電機,首先應考慮等值功率和運動循環(huán)動作階段的最大功率。本課題運動循環(huán)動最大功率是終壓功率67.73/0.95×0.92=77.5KW,持續(xù)時間只有2秒鐘時間,不在電動機允許的短期過載范圍內(nèi),不能按等值功率計值的短期過載處理,也不能按運動循環(huán)選取250BGY14-1B型電液比例斜盤式軸向變量柱塞泵電動機的最大驅(qū)動功率,只能按短折算系數(shù)為1.7的短期過載設計,選取45K
45、WY280M-2型交流異步電動機驅(qū)動液壓泵。)</p><p> 查手冊選取Y280M-6型電機,其額定功率為37KW。</p><p> 5.2液壓輔件的選擇</p><p> 1、根據(jù)系統(tǒng)的工作壓力和通過各元、輔件的實際流量,選擇的元、輔件的規(guī)格如下表所示。</p><p> 2、油箱容量:按經(jīng)驗公式計算油箱容量</p>
46、;<p><b> 上油箱容積:</b></p><p><b> 下油箱容積:</b></p><p><b> 液壓缸流量表 </b></p><p> 六 液壓系統(tǒng)主要性能驗算</p><p> 6.1系統(tǒng)壓力損失計算</p>&l
47、t;p> 管道直徑按選定元件的接口尺寸確定為d=20mm,進、回油管長度都定為L=2m,油液的運動粘度取,油液的密度取。</p><p><b> 1、判斷流動狀態(tài)</b></p><p> 進、回油管路中所通過的流量以快退時回油量q=444.8L/min為最大,由雷諾數(shù) 可知</p><p> 因為Re〉2300,故各工況下的
48、進、回油路中油液的流動狀態(tài)為紊流。</p><p> 2、計算系統(tǒng)壓力損失</p><p> 由于工進時,油路流量少,可忽略不計;以下只計算快進時的系統(tǒng)壓力損失。</p><p> A、進油路中的壓力損失</p><p> 快進時油液在管道中的流速為</p><p> a、計算沿程壓力損失</p>
49、<p><b> △P=</b></p><p> b、局部壓力損失按經(jīng)驗公式計算</p><p> △P1=0.1△P=</p><p> c、閥類元件產(chǎn)生的局部壓力損失</p><p> 根據(jù)公式 ,其中為額定壓力損失,由手冊查得電液換向閥9、21單向閥11、行程閥26的額定壓力損失均為,q為
50、實際流量,為標準流量。</p><p> △P進=△P+△P1+</p><p> B、回油路中的壓力損失</p><p> 回油路中油液的流速為</p><p><b> 回油路的雷諾數(shù)為</b></p><p> 沿程壓力損失為△P=</p><p> 局部
51、壓力損失為△P1=0.1△P沿=</p><p> 閥類元件損失為△P閥=</p><p> △P回=△P+△P1+△P閥=</p><p> C、快進的總的壓力損失</p><p> △P總=△P進+△P回=</p><p> △P總小于工進壓力損失設定值△P1,壓力損失校驗合格。</p>&
52、lt;p><b> 6.2系統(tǒng)效率計算</b></p><p> 在一個工作循環(huán)周期中,工進時間最長,因此,用工進時的效率來代表整個循環(huán)的效率。</p><p><b> 1、計算回路效率</b></p><p><b> 按公式來計算,其中</b></p><p&g
53、t; 和————液壓缸的工作壓力和流量;</p><p> 、、和——每個液壓泵的工作壓力和流量;</p><p> 大流量泵的工作壓力就該泵通過順序閥17卸荷時產(chǎn)生的壓力損失,因此它的的值為</p><p> 工進時,液壓缸回油腔的壓力為P2=1MPa,進油腔的壓力為</p><p><b> P1=</b>
54、;</p><p> 小流量泵在工進時的工作壓力,等于液壓缸工作腔壓力加上進油路上的壓力損失,即</p><p><b> =</b></p><p><b> 則回路效率為</b></p><p><b> 2、計算系統(tǒng)效率</b></p><p&
55、gt; 取雙聯(lián)葉片泵的總效率η泵=0.70,液壓缸的總效率η缸=0.90,則系統(tǒng)效率η為</p><p> η=η泵η缸 =0.70.90.35=0.22</p><p> 6.3系統(tǒng)發(fā)熱與升溫計算</p><p> 系統(tǒng)發(fā)熱計算和系統(tǒng)效率計算同樣原因,也只考慮工進階段。</p><p> 工進時,液壓泵的輸入功率為</p&g
56、t;<p><b> P入W</b></p><p> 此時,系統(tǒng)所產(chǎn)生的熱流量為</p><p> Q= P入(1-η)=121 (1-0.22)=94.38W</p><p><b> 系統(tǒng)中的油液溫升為</b></p><p><b> ℃</b>
57、</p><p> 其中傳熱系數(shù)K=15W/(㎡·℃)。本系統(tǒng)溫升很小,符合要求</p><p><b> 七 設計心得</b></p><p> 我們的設計課題雖然牽涉的知識面相對較窄,但是我們的設計液壓控制系統(tǒng)還是采用近兩年比較興新液壓閥進行設計,所以設計起來不是很簡單,但在黃教授的指導和同學的幫助下完成了設計。這也是我們在
58、畢業(yè)這一段時間里重新的溫習和鞏固以前所學的東西,其體會有以下幾點:</p><p> 通過設計使所學的液壓傳動以及相關(guān)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加深和擴展,同時也學會了一些怎樣將理論知識運用于生產(chǎn)實際的方法。</p><p> 在設計實踐中學習和掌握了通用液壓元件的選用,各類閥體的用途、組合方法和設計技能。</p><p> 在這次的設計中不僅僅是液壓方面的知識
59、,對計算機會圖等各方面的知識、運用于熟悉設計資料以及進行經(jīng)驗估算等放面進行一次調(diào)練,同時,通過設計培養(yǎng)了分析和解決生產(chǎn)實際問題的能力。</p><p> 通過這次設計使我感到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我在生產(chǎn)實踐中的距離,在今后的工作中依然得繼續(xù)學習。</p><p><b> 八 參考文獻</b></p><p> 1、《液壓系統(tǒng)設計簡明手冊》
60、,楊培元、朱福元主編,機械工業(yè)出版社。</p><p> 2、《液壓傳動系統(tǒng)》第三版,官忠范主編,機械工業(yè)出版社。</p><p> 3、《液壓傳動設計手冊》,煤炭工業(yè)部、煤炭科學研究院上海研究所主編,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p><p> 4、《袖珍液壓氣動手冊》第二版,劉新德主編,機械工業(yè)出版社。</p><p> 5、《液壓傳動
61、課程設計指導書》,高等工程專科學校機制及液壓教學研究會液壓組主編。</p><p> 6、《液壓傳動與氣壓傳動》第二版,何存興、張鐵華主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p><p> 7、《金屬鉆削機床液壓傳動》,章宏甲主編,江蘇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p><p> 8、《工程機械液壓與液力傳動》,李芳民主編,人民交通出版社。</p><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柱萬能液壓機系統(tǒng)設計
- 液壓與氣動課程設計-四柱萬能液壓機
- 四柱萬能液壓機系統(tǒng)設計說明書.doc
- ya32-3150型四柱萬能液壓機液壓系統(tǒng)設計
- 四柱萬能液壓機系統(tǒng)設計說明書.doc
- yt32-315四柱萬能液壓機設計
- yt32-315四柱萬能液壓機設計
- 課程設計ya32-3150型四柱萬能液壓機液壓系統(tǒng)設計
- 四柱萬能液壓機系統(tǒng)設計【4張cad圖紙+說明書】
- 四柱萬能液壓機系統(tǒng)設計【4張cad圖紙+說明書】
- 畢業(yè)設計--四柱液壓機設計
- 單柱液壓機液壓系統(tǒng)設計(畢業(yè)設計)
- 100t四柱液壓機液壓系統(tǒng)畢業(yè)設計
- ya32—200型四柱式萬能液壓機液壓系統(tǒng)及主缸的設計
- 四柱式液壓機總體及液壓系統(tǒng)設計畢業(yè)設計論文
- ya32—200型四柱式萬能液壓機液壓系統(tǒng)及主缸的設計
- 1000KN四柱萬能液壓機設計說明書.doc
- 1000KN四柱萬能液壓機設計說明書.doc
- 四柱式液壓機總體及液壓系統(tǒng)設計畢業(yè)設計論文
- 畢業(yè)設計(論文)-plc四柱液壓機控制系統(tǒng)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