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摘 要</b></p><p> 本畢業(yè)設計主要承擔郭莊水利樞紐工程建筑物中的主壩、溢洪道、導流建筑物、灌溉發(fā)電隧洞部分的設計工作。</p><p> 按SDJ12—78規(guī)范中設計標準,該樞紐工程等級為3等,水利樞紐為中型,主要建筑物按三級設計,次要建筑物按四級設計,臨時建筑物按五級設計。</p><p>
2、; 主壩設計包括:壩型設計,滲透分析與計算,壩坡穩(wěn)定與計算,地基處理,細部構造,兩岸連接建筑物等。</p><p> 隧洞設計包括:隧洞的布置、水利計算、消能計算、細部構造。</p><p> 當前王家河上游流域暫時尚無骨干水利工程,根據(jù)當?shù)貙嶋H生產、生活需要,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需求,擬建水利樞紐,可解決當?shù)毓喔取⒎篮榈葐栴}。</p><p> 關鍵詞:水利樞紐
3、 擋水建筑物 水工隧洞</p><p><b> Abstract</b></p><p> This graduation design to undertake in the buildings of the Guo Zhuang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dam, spillway, diversion structures, i
4、rrigation and power generation tunnel part of the design work.</p><p> Design of standard according to the SDJ12 - 78 in the specification and engineering level for 3, as a medium-sized water conservancy hu
5、b, the main building according to the three stage design, secondary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four stage design, temporary buildings according to the five stage design.</p><p> Design of main dam including
6、 dam design, penetrating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dam slope stability and calculation, foundation treatment, construction details, connecting the two sides of buildings.</p><p> The design of the tunnel in
7、cludes the layout of the tunnel, water conservancy calculation, energy dissipation calculation and detail structure.</p><p> The Wang River, temporarily without key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according to
8、the local production, life need,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the proposed water conservancy hub,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cal irrigation and flood control.</p><p>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9、project water conservancy building hydraulic tunnel.</p><p><b> 目 錄</b></p><p><b> 摘 要I</b></p><p> AbstractII</p><p><b> 目
10、 錄I</b></p><p> 第一章 總述- 1 -</p><p> 1.1前言- 1 -</p><p> 1.2樞紐的位置與任務- 1 -</p><p> 1.3基本資料- 2 -</p><p> 1.3.1水文氣象- 2 -</p><p
11、> 1.3.2、地形、地質- 6 -</p><p> 1.3.3、當?shù)亟ㄖ牧? 7 -</p><p> 1.3.4、交通條件- 9 -</p><p> 1.3.5、施工條件- 9 -</p><p> 1.4工程綜合說明- 9 -</p><p> 第二章 樞紐布置- 10
12、-</p><p> 2.1 樞紐組成及建筑物級別- 11 -</p><p> 2.2建筑物類型及樞紐布置方案比較及選定- 11 -</p><p> 2.2.1壩型選擇- 11 -</p><p> 2.2.2泄水建筑物的選擇- 12 -</p><p> 2.2.3樞紐布置- 13 -<
13、/p><p> 第三章 土壩設計- 13 -</p><p> 3.1 壩型選擇- 14 -</p><p> 3.2 地基處理及斷面擬定- 15 -</p><p> 3.2.1地基處理- 15 -</p><p> 3.2.2 斷面尺寸- 15 -</p><p>
14、第四章 滲流計算- 19 -</p><p> 4.1滲流分析的方法- 20 -</p><p> 4.2滲流分析工況- 20 -</p><p> 4.3計算內容- 20 -</p><p> 第五章 穩(wěn)定分析- 26 -</p><p> 5.1計算說明- 26 -</p>
15、<p> 5.1.1穩(wěn)定分析的目的:- 26 -</p><p> 5.1.2 計算斷面- 26 -</p><p> 5.1.3 荷載組合- 26 -</p><p> 5.1.4分析方法- 26 -</p><p> 5.1.5控制標準- 26 -</p><p> 5.2穩(wěn)定計
16、算- 27 -</p><p> 5.2.1計算公式- 27 -</p><p> 5.2.2計算方法- 27 -</p><p> 5.2.3計算內容- 28 -</p><p> 第六章 細部構造- 34 -</p><p> 6.1 壩頂- 34 -</p><p&g
17、t; 6.2護坡- 34 -</p><p> 6.3防滲體- 34 -</p><p> 6.4排水設備- 35 -</p><p> 6.5壩與兩岸連接- 35 -</p><p> 6.5.1 壩體與巖石地基及岸坡的連接 - 35 -</p><p> 6.5.2土石壩與其他建筑物
18、的連接- 36 -</p><p> 第七章 溢洪道設計- 36 -</p><p> 7.1線路選擇- 37 -</p><p> 7.2 溢洪道形式選擇- 37 -</p><p> 7.3 工程布置- 37 -</p><p> 第八章 隧洞設計- 38 -</p>&
19、lt;p> 8.1 隧洞的布置- 39 -</p><p> 8.1.1水工隧洞的類型- 39 -</p><p> 8.1.2 水工隧洞的線路選擇- 39 -</p><p> 8.1.3總體布置- 40 -</p><p> 8.2水利計算- 42 -</p><p> 8.2.1洞徑的
20、確定- 42 -</p><p> 8.2.2過流能力校核- 43 -</p><p> 8.2.3繪制庫水位-泄量關系曲線- 45 -</p><p> 8.2.4繪制水頭線和測壓管水頭- 45 -</p><p> 8.3消能計算- 46 -</p><p> 8.3.1消能工的布置- 46
21、-</p><p> 8.3.2計算坎上水深h及v- 46 -</p><p> 8.3.3下游尾水深的確定- 48 -</p><p> 8.3.4挑距計算- 49 -</p><p> 8.3.5沖坑深度計算- 49 -</p><p> 8.4襯砌結構計算- 50 -</p>&
22、lt;p> 8.4.1襯砌的作用- 50 -</p><p> 8.4.2襯砌類型選擇- 50 -</p><p> 8.4.3 計算斷面的選擇- 50 -</p><p> 8.4.4襯砌的計算- 50 -</p><p> 8.5細部構造- 52 -</p><p> 8.5.1分縫的布
23、置- 53 -</p><p> 8.5.2灌漿孔的布置- 53 -</p><p> 8.5.3隧洞排水的布置- 54 -</p><p> 參考文獻- 54 -</p><p> 謝 辭- 55 -</p><p><b> 第一章 總述</b></p&g
24、t;<p><b> 1.1前言</b></p><p> 我國地域遼闊,河流眾多,水資源比較豐富,然我國人口眾多,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很少,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且水資源問題突出:南多北少、夏多冬少、且年際降水量變化很大,水危機會嚴重制約工農業(yè)的發(fā)展。</p><p> 幾千年來,我國勞動人民在用水治水方面發(fā)揮了極大的聰明才智,取得了輝煌成績:都
25、江堰造就了天府之國、京杭大運河堪比水上絲綢之路,而如今南水北調更是造福八方,長江三峽更是集防洪、發(fā)電、航運、養(yǎng)殖、保護生態(tài)、供水灌溉、凈化環(huán)境于一體貢獻巨大效益。</p><p> 新中國成立以來,水利事業(yè)就在迅速發(fā)展:在國民經(jīng)濟恢復時期,就決定治理、修建長江荊江分洪工程和官廳水庫;1950年后又提出“統(tǒng)一規(guī)劃、蓄泄兼籌”,全流域規(guī)劃和治理淮河和黃河;1963年毛主席提出要根治海河。從新中國成立到1991年,新
26、建水庫8.38萬座、新增水閘29萬座、修建蓄洪滯洪區(qū)100多處,容量達1000多億m³。</p><p> 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都更加重視水利事業(yè)的發(fā)展,提高水利不僅是農業(yè)發(fā)展的源泉,也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血液,更是中華民族的命脈,提高水利事業(yè)發(fā)展,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F(xiàn)階段我們更是把國家的技術運用到非洲等一些地方,興建水利不僅是民族的工程,更是全人類的工程。 </p>
27、;<p> 1.2樞紐的位置與任務</p><p> 郭莊水庫位于王家河中游平陽縣內,壩址位于郭莊村,距縣城18km,控制流域面積160km2,占總流域面積的68%,流域為以安山巖為主的石山區(qū),耕地所占比重極小還不到10%,流域內植被較好,植被度達70%以上,王家河干流全長41.8km,平均縱坡1/98.3。</p><p> 由于水量在年內及年際的分配極為不均,必須興
28、建控制性工程進行調節(jié),使水資源充分得到利用。郭莊水庫主要任務是調節(jié)水量,供平陽縣的生活用水,以灌溉為主,結合引水發(fā)電、水面養(yǎng)殖、洪水錯峰等,可得到綜合利用的效果。水庫總庫容5030萬m3,多年調節(jié)水庫,在保證率75%的情況下,可灌溉王家河下游南岸農田11萬畝,灌溉最大引水量10m3/s,由于來水較大,除利用灌溉用水發(fā)電外,還可利用豐水年的棄水發(fā)電,電站裝機兩臺,總裝機容量2000千瓦,全年可發(fā)電300萬度,郭莊水庫的修建可使五十年一遇的
29、洪水洪峰流量由1840m3/s削減到1320m3/s,千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由2710m3/s削到1980m3/s,減輕下游洪水災害。王平公路線10km,通訊線路6km。</p><p><b> 1.3基本資料</b></p><p><b> 1.3.1水文氣象</b></p><p> 1、年徑流:王家河流域水量
30、豐沛,年徑流由年降雨產生,年徑流在地區(qū)與時間上的分布與年降水基本一致。</p><p> 年徑流在年際間變化懸殊,郭莊水庫實測資料1963~1982年20年資料中,豐水年1976年達1.34億m3,枯水年1985僅1238萬m3,相差1.2億m3,約合10.8倍。且豐枯水年連續(xù)發(fā)生。多年平均徑流量為5920萬m3。 </p><p> 2、洪水:王家河洪水由暴雨形成,本地區(qū)暴雨歷史短
31、,強度大,地面坡度陡,洪峰陡漲陡落,一次洪水一般歷時1~2天。</p><p> 本流域洪水多發(fā)生在七、八兩月,出現(xiàn)在七月占42%,出現(xiàn)在八月占58%,王家河多年平均6~9月洪量占年徑流量的70%左右,一天洪量占六天洪量的80%以上,大水年尤為集中,如1972年最大三天洪量占年徑流量達68%。</p><p> 根據(jù)暴雨分析計算算得各頻率洪峰流量如下表:</p><
32、p> 表1-1洪水計算成果表</p><p> 表1-2 洪水過程線</p><p> 表1-3 相應于各時期的流量特征值</p><p> 表1-4 全年各月流量平均值:(P=10%)</p><p><b> 3、氣象:</b></p><p> 全流域屬于季風大陸性氣候
33、,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熱多雨,年平均降水量約950毫米,且多集中在夏季的七、八兩月。</p><p> 流域多年平均氣溫為攝氏14℃,年最低氣溫-12℃,但延續(xù)時間不長,最高氣溫可達40℃,夏秋多東南風,冬春多北風。全年無霜期180天,結冰期約90天,河道一般十二月封凍,次年三月上旬解凍,冰厚0.2~0.5米,岸邊可達1米。多年平均最大風速Vmax=12m/s,水庫最大吹程:1.2km。溫升率2.5攝氏度/時。
34、</p><p> (1)水庫年蒸發(fā)損失深度400mm,年滲漏損失深度500mm。</p><p> 表1-5 壩址處各月平均降雨天數(shù)</p><p> 4、壩址以下老河道出口處水位流量關系曲線見附圖</p><p> 5、水庫面積、容積與水位關系見附圖</p><p> 1.3.2、地形、地質</p&
35、gt;<p> 壩址處河谷較窄,寬約120m,壩基和兩岸均為安山巖,所屬時代為震旦紀巖層,風化較重,一般風化深1~3m,兩岸巖石裸露,高出河床50~100m,河床部分基巖埋深一般5~10m,河床質為砂卵石,砂卵石粒徑一般為0.1~10cm,大的可達30cm,含中粗砂,基巖透水性不大。</p><p> 壩址處東岸山坡高峻,巖體完整,風化作用較輕,西岸山坡相對低矮平緩,巖石風化較重河床東邊寬度30
36、m,中上部坡積層厚數(shù)米,下部為褐紅粘土膠結的砂卵石厚10m,不含泥,基巖表面有較多的裂隙,情況不如東邊,但仍是良好的地基,河床中部約90m范圍內的砂卵石厚5~10m,內部夾有薄層灰色淤泥,使砂卵石的力學性質有所降低,下部基巖表層節(jié)理發(fā)育,鉆探所得巖心多為碎塊,風化層厚0.6~3.5m,但鉆進中不漏漿,說明基巖透水性不大,河床中有垂直方向的斷層,走向約為北45°東,屬受擠壓產生的,破碎帶寬數(shù)米,裂隙閉合。</p>
37、<p> 該地區(qū)地震烈度為7度</p><p> 安山巖物理力學性質指標如下:</p><p> 重度26.5kN/m3,堅固系數(shù)8~10</p><p> 單位彈性抗力系數(shù)60~80MPa</p><p> 彈性模量1.6×104MPa</p><p> 1.3.3、當?shù)亟ㄖ牧?lt
38、;/p><p><b> (一)土料</b></p><p> 共有七個土料區(qū),除林場在庫區(qū)外,其余都在庫區(qū),各土料區(qū)的土料性質和儲量詳見下表:</p><p><b> (二)砂卵石</b></p><p> 砂卵石分布在大壩上下游河灘,枯水季節(jié)河水位降低,上游在壩腳100m以外,1500m以
39、內,平均取深1.5m,約45萬m3,下游在壩腳100m以外,2000m以內取深1.2m,約40萬m3,休止角經(jīng)現(xiàn)場試驗最小32°,最大40.7°</p><p> 表1-6 各土料區(qū)的土料性質和儲量</p><p><b> (三)石料</b></p><p> 石料來源于溢洪道開挖的安山巖。壩體430m高程以上堆石粒
40、徑建議不小于300mm,小于300mm的用于上下游壩坡,430m高程以下,孔隙率不得超過30%。</p><p><b> (四)風化料</b></p><p> 在左岸壩頭有可供筑壩的風化片麻巖。儲量68萬m3,其自然休止角37.5°-39.1°,自然含水量9%。夯實后干重度平均達18.1KN/m3(鋪厚25cm)。</p>&
41、lt;p> (五)土石料的物理力學指標</p><p> 根據(jù)現(xiàn)場和室內試驗結果,筑壩土石料可按下表所列數(shù)據(jù)進行設計計算。</p><p> 表1-7 土石料的物理力學指標</p><p> 1.3.4、交通條件</p><p> 對外交通計劃新建從平陽縣經(jīng)郭莊村到達工地的公路,壩頂無交通要求。</p>&
42、lt;p> 1.3.5、施工條件</p><p> 采用低圍堰、底孔導流、分期施工的導流方法進行施工。各項施工輔助企業(yè),倉庫及生活等臨建設施布置在壩址下游兩岸</p><p><b> 1.4工程綜合說明</b></p><p> 本樞紐是以灌溉為主的綜合利用工程,規(guī)劃總庫容為5030萬立方米,灌溉下游農田11萬畝,水電站裝機兩臺
43、,總裝機容量2000千瓦,設計年發(fā)電300萬度,根據(jù)SDJ12-78《水利水電工程樞紐等級劃分及設計標準(山區(qū)、丘陵部分)》,綜合考慮水庫總庫容、防洪效益、灌溉面積、點擊裝機容量,工程規(guī)模由庫容5030萬立方米控制,屬于中型水庫。</p><p> 郭莊水利樞紐組成:擋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和發(fā)電建筑物。</p><p> 綜合考慮該處的地形地質條件、建筑物材料及工程效益,選擇土石壩作為
44、郭莊水利樞紐的當做擋水建筑物。</p><p> 第二章 樞紐布置</p><p><b> 水利樞紐布置原則:</b></p><p> ?、俦WC建筑物在任何條件下正常工作 ②在滿足建筑物跨度和穩(wěn)定條件下,使樞紐總價和運行費較低 ③應考慮施工導流,方法,進度,使施工方便,工期短,造價低 ④各建筑物布置緊湊,充分發(fā)揮樞紐的效益。 ⑤盡
45、可能早時投產,提前受益 ⑥考慮遠景規(guī)劃,應對運行期擴大裝機容量。 ⑦樞紐外觀與周圍環(huán)境要協(xié)調,在可能條件下盡量美觀。</p><p> 2.1 樞紐組成及建筑物級別</p><p> 水利樞紐可分為蓄水樞紐、取水樞紐、和提水樞紐。郭莊水利樞紐是以灌溉為主的綜合利用工程,屬于蓄水樞紐。蓄水樞紐包括擋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輸水建筑物以及發(fā)電建筑物。</p><p>
46、 該水庫庫容5030萬立方米,則按此最高等別可確定級別。</p><p> 主要建筑物為3級,次要建筑物為4級,臨時建筑物為5級</p><p> 2.2建筑物類型及樞紐布置方案比較及選定</p><p><b> 2.2.1壩型選擇</b></p><p> 影響壩型選擇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壩址附近的建筑材
47、料,還有地形地質條件、氣候條件、施工條件、壩基處理、抗震要求等,應選擇幾種優(yōu)越的壩型,擬定剖面輪廓尺寸,進而比較工程量、工期、造價、最后選定技術上可靠、經(jīng)濟上合理的壩型。本設計可供選擇的壩型有重力壩、拱壩、土石壩、</p><p> 1)對于重力壩具有以下工作特點</p><p> ?。?)筑壩材料強度高,耐久性好,抵抗洪水漫頂、滲漏、沖刷、地震破壞等的能力強。因而失事率低,工作安全可靠
48、。</p><p> ?。?)對地質、地形條件適應性強。由于壩底壓應力不高,對地質條件要求較低。</p><p> (3)由于重力壩可做成溢流的,也可在壩內設置泄水孔,故一般不需要另設溢洪道或泄水隧洞,樞紐布置緊湊。</p><p> ?。?)結構作用明確。由于橫縫將重力壩分成若干壩段,各壩段獨立工作,結構作用明確。</p><p> ?。?/p>
49、5)由于壩體剖面尺寸往往由穩(wěn)定和壩體拉應力強度條件控制而做得較大。材料用量多,壩內壓應力較低,材料強度不能充分發(fā)揮。且壩底面積大,因而揚壓力也較大,對穩(wěn)定不利。</p><p> ?。?)因壩體體積較大,施工期混凝土收縮應力也較大,為防止發(fā)生溫度裂縫,施工時對混凝土溫度控制的要求較高。</p><p> 2) 對于拱壩,具有以下特點</p><p> ?。?) 具
50、有雙向傳力的性能,拱壩荷載一部分通過拱的作用傳給兩岸巖體,另一部分通過豎直懸臂梁傳給壩底基巖。因此,拱壩的選擇要由良好的地形地質條件,如V形U形和梯形山谷。拱壩理想的地質條件時基巖堅硬致密,質地均勻,有足夠的強度,透水性小,抗風化能力強,無大的斷裂構造和軟弱夾層。</p><p> (2) 拱是推力結構,有利于發(fā)揮工材料的抗壓性性能,可使壩體做得較薄,一般可節(jié)省同高重力壩工程量的1/3~2/3,節(jié)省材料,減小造
51、價,增加工程效益。</p><p> ?。?) 拱壩具有較高的超載能力。</p><p> ?。?) 拱壩輕韌,富有彈性和整體性好,借助巖基對地震動能的吸收,具有較強的抗震能力。此外,拱壩體型復雜,剖面較薄,設計施工難度大,對施工質量、筑壩材料強度和防滲要求,以及對地形、地質條件及地基處理的要求均較高。</p><p> 3) 對土石壩,具有以下特點</p&
52、gt;<p> ?。?)土石壩可就地取材,與混凝土壩相比,節(jié)省大量水泥、鋼材和木材,且減少了筑壩材料遠途運輸費用。</p><p> ?。?)對地質、地形條件要求低,任何不良地基經(jīng)處理后均可筑土石壩。</p><p> ?。?)施工方法靈活,技術簡單,且管理方便,利于加高擴建。它的缺點由:①不允許壩頂溢流(過水土石壩除外),所需溢洪道或其他泄水建筑物的造價往往很大;②在河谷狹
53、窄、洪水流量大的河道上施工導流較混凝土壩困難;③采用黏性土料作防滲體時,黏性土料施工受氣候條件影響大。</p><p> 根據(jù)郭莊水庫壩址處資料,該地對外交通不便,也不具有適宜建拱壩的有利地形,河床部分基巖埋深5-10m,但具有儲量豐富的土石料。綜合考慮該壩址處的地形、地質條件、建筑材料及其工程效益,選擇土石壩作為郭莊水利樞紐的擋水建筑物。</p><p> 2.2.2泄水建筑物的選擇
54、</p><p> 該樞紐兩岸地勢較高、岸坡陡峭,宜選用正槽式溢洪道,而該壩壩址百年一遇洪水為2080立方米每秒,千年一遇洪水為2710立方米每秒,洪水峰高而歷時短,故須開挖隧洞來泄水。</p><p><b> 2.2.3樞紐布置</b></p><p> 擋水建筑物選擇土石壩。</p><p> 擋水建筑物按
55、直線布置,壩布置在河灣地段上。</p><p> 泄水建筑物包括泄洪隧洞和溢洪道。</p><p> 由于壩址處右邊山坡高峻,巖體完整,風化作用較輕,左岸山坡相對低矮平緩,巖石風化較河床右邊重,巖石表面由較多的裂縫,但地基仍然良好。對于泄洪隧洞,由于山體比較險峻,布置在東岸可以縮小長度減小工程量,對于溢洪道,可以布置在坡度較緩的西岸。</p><p> 第三章
56、 土壩設計</p><p><b> 3.1 壩型選擇</b></p><p> 土石壩是由黏性土、非黏性土、堆石等材料組成。過去常將土石壩按建筑材料組成而分為土壩和堆石壩。土石壩根據(jù)壩體的防滲材料及其結構分為均質壩、分區(qū)壩、人工防滲材料壩。</p><p> 均質壩壩體的絕大部分是由大體上均一的土料或相對均一的弱透水性材料組成,壩
57、體的整個斷面起防滲和穩(wěn)定作用。這種壩由于土料的滲透系數(shù)小,因此施工期壩體內要產生孔隙壓力,加上其抗剪強度較小,所以這種壩型大多數(shù)為中低壩。均質壩有以下優(yōu)點:</p><p> ?。?)由于材料基本是均質,所以壩體斷面簡單,施工容易,施工機械、施工方法比較單一。</p><p> ?。?)由于全斷面防滲,所以一些相對弱透水性的材料也可以用來填筑均質壩。</p><p>
58、; (3)由于這種壩一般較低,壩坡比較平緩,在承載力相當?shù)偷能浕弦部尚藿?。均質壩的缺點是由于邊坡較緩,工程量大,且需要大量的土料,因此往往要占用大量耕地。</p><p> 分區(qū)壩可由土質防滲體與幾種透水性不同的材料分區(qū)所組成,根據(jù)防滲體的位置,主要可分為心墻壩、斜心墻壩和斜墻壩。</p><p> 心墻壩的防滲體設置在壩體中央,即壩軸線處。這種壩適應變形的條件較好,特別是當兩岸壩
59、肩很陡時,是應優(yōu)先選用的壩型。其特點是:心墻與壩殼比較具有明顯的較高壓縮性,因此沿著心墻邊界接觸面出現(xiàn)的剪應力會使心墻有效垂直應力大幅度下降,即產生所謂拱效應。因心墻必須與兩側壩殼平起上升,施工難度較大。</p><p> 斜墻壩防滲墻設置在把提上游面或接近上游面。由于較低抗剪強度的防滲體位于上游面,故上游壩坡較緩,工程量大。正因為防滲體處在上游,故壩殼可單獨領先上升,施工比心墻壩容易,基礎處理干擾較小,雨季施
60、工亦便于安排,攔洪度汛也較容易。</p><p> 斜心墻壩介于心墻壩與斜墻壩之間。這種壩是為了克服心墻壩可能產生拱效應和斜墻壩對變形敏感等的不足而發(fā)展起來的,很適合高土石壩。</p><p> 人工防滲材料壩的防滲體由鋼筋混凝土、瀝青混凝土、鋼板、塑料薄膜或其他人工材料組成,而壩體其余部分仍由土、砂、石料組成??紤]壩址附近的地形地質、當?shù)亟ㄖ牧?、交通條件,以及當?shù)貧夂?、工程造價、工
61、期等各種因素,最終選擇均質壩方案。</p><p> 3.2 地基處理及斷面擬定</p><p><b> 3.2.1地基處理</b></p><p> 土石壩對地基的要求比混凝土壩低,但從解決地基滲水承載力小,壓縮性大,抗剪強度低及振動液化等問題方面,通常需對地基采取不同的處理措施。無論哪種地基,筑壩前都需要進行清基,清除可能造成集中滲
62、流和發(fā)生滑動的表層土石.</p><p> 由地形地質來看,郭莊水利樞紐為砂礫石地基,對砂礫石地基處理,主要是保證地基滲流穩(wěn)定、控制滲流量。處理措施主要是:在壩體中上游側設垂直或水平防滲如粘土截水槽、混凝土防滲墻或鋪蓋等,下游側設排水減壓措施如排水井、反濾蓋重等。</p><p> 截水槽底部是防滲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為防止發(fā)生集中滲流,可在槽底設混凝土齒墻。壩肩岸坡處理:挖黏土截水槽至半風化
63、巖基,基巖與粘土接觸面設置混凝土齒墻,齒墻與河床部分防滲相連。</p><p> 3.2.2 斷面尺寸</p><p> 3.2.2.1壩頂高程:</p><p> 為防止庫水漫溢壩頂,壩頂在水庫靜水位以上應有足夠的波浪超高。根據(jù)《碾壓土石壩設計規(guī)范》(SDJ18-84)規(guī)定,波浪超高Y=R+e+A (3-1)</p><p>
64、;<b> ?。?-2)</b></p><p> R-----波浪爬高,m。按蒲田試驗站統(tǒng)計分析公式計算,先計算平均爬高,平均爬高按按下式計算:</p><p> = (3-3)</p><p> 式中:-與壩坡的糙率和滲透性有關的系數(shù),按表3-1采用。</p
65、><p> -經(jīng)驗系數(shù),由風速V,壩前水深H及重力加速度g組成的無維量,按表3-2采用。</p><p> M-壩坡系數(shù),m=ctg,為壩坡傾角。</p><p> 、---平均波高與波長,m</p><p><b> 表3-1 值</b></p><p> 表3-2 經(jīng)驗系數(shù)</
66、p><p> 本設計采用砌石護面,查教材《水工建筑物》表5—1得:=0.75~0.80,取K=0.8</p><p> 計算正常運用情況下的波浪超高:</p><p> 正常蓄水位=443.0m,壩基高程=405m,則平均水域深度H=38m</p><p> 摩阻系數(shù)k=3.6*10,D=1200m,V=12m/s ,=</p>
67、;<p> 則=8.35*10m</p><p><b> 計算R</b></p><p><b> 先計算平均爬高</b></p><p> 已知=0.8,=1.0,初擬壩坡傾角tg=1/3,則m=ctg=3</p><p><b> ?、儆嬎闫骄ǜ撸?lt;/b
68、></p><p><b> ?。?-4)</b></p><p> 在水深較大,吹程較小的情況下,即當</p><p> 1760*{th[0.7()]時,式(3-4)可以簡化為</p><p> =0.0018() (3-5)</p><p> 經(jīng)計算,該情況可以用式(3-5)
69、</p><p> =0.013 則=0.19m</p><p> ?、谟嬎悴ɡ似骄芷冢?lt;/p><p><b> = </b></p><p><b> ?、?計算平均波長</b></p><p><b> ,0.5,為深水波</b><
70、;/p><p><b> 則=4.74m</b></p><p><b> 則=0.24m</b></p><p> 由于,則根據(jù)《水工建筑物》表5-3,查得爬高=2.23,則設計波浪高=0.4m</p><p> 根《據(jù)水工建筑物》上冊表1-11,查得安全超高0.7米</p>&
71、lt;p> 則Y=e+R+A=0.00085+0.54+0.7=1.24m</p><p> 計算非常運用情況下超高</p><p> 壩前水深=450-405=45m</p><p><b> =0.00071m</b></p><p> Y=e+R+A=1.24m</p><p&g
72、t; Y求得后,壩頂高程應按以下三種情況計算,并取得最大值</p><p> 設計洪水位+正常運用情況下超高</p><p> 即450.0+1.24=451.24m</p><p> 校核洪水位+非常運用情況超高</p><p> 即451.0+1.24=452.24m</p><p> 正常蓄水位+地震
73、安全加高</p><p> 地震安全加高=地震涌浪加高+地震附加沉陷值+安全加高</p><p> 地震涌浪加高取1m,地震附加沉陷值取壩高1%,即(452.24-405.0)*1%=0.473m</p><p> 安全加高取0.7m,即壩頂高程為443+1+0.473+445.173m</p><p> 壩體施工沉降超高取壩高的0.
74、3%</p><p><b> H=451.6m</b></p><p><b> H=452.6m</b></p><p> 綜上壩頂高程計算,壩頂高程由校核情況控制,設計竣工時壩頂高程近似取為453m。</p><p> 3.2.2.2壩頂寬度</p><p>
75、 壩頂寬度取決于施工、交通、構造、運行、抗震與防汛要求。由設計資料,本設計為中壩,壩頂無交通要求,則取壩頂寬度為6m</p><p> 3.2.2.3上下游壩坡比</p><p> 土石壩邊坡的大小取決于壩型、壩高、筑壩材料、荷載、壩基性質等因素,本壩壩高453-405=48m,為均質壩,初擬在距壩基30m處變坡一次,上游上部坡率去2.5,下部取3,下游上部坡率去2,下部取2.5。&l
76、t;/p><p> 在變坡處設置馬道,其寬取兩米,以攔截并排除雨水,防止嚴重沖刷壩面,并兼做交通、檢修、觀測之用,也有利于壩坡穩(wěn)定。</p><p> 3.2.2.4排水體</p><p> 為了有效的排出壩體和壩基的滲透水,降低壩體的浸潤線和壩基的滲透壓力、匯集排走壩坡排水溝的雨水、防止下游尾水沖刷壩腳,并對壩坡起一定的支撐作用,應在壩體附近設置排水體。<
77、/p><p> 本設計中開挖泄洪隧洞以及溢洪道,因此石料豐富,在下游壩腳用塊石堆成棱體作用壩體排水,排水體的寬度應不小于1m,以利于行走檢查,頂部高出最高水位1.5~2m,下游校核洪水位時下游水位407m,則排水體頂部高程為408.5米,棱柱體內坡去1:1.5,外坡取1:2</p><p> 3.2.2.5截水槽</p><p> 當砂礫石深度不大,一般在10~1
78、5m以內時,可開挖深槽直達不透水層或基巖,槽內回填重壤土,形成截水槽。本壩為均質壩,設截水槽位置 于1/2壩頂寬度處,其中部位于上游壩坡水邊線的垂線上,以使浸潤線最低。</p><p> 截水槽底寬根據(jù)回填土料的容許坡降及槽底與基巖間接觸沖刷的容許坡降而定:當黏土與基巖結合時不小于(1/3~1/5)H,本設計中正常蓄水位情況下的作用水頭H=443-405=38m,則截水槽底寬取10米,為延長槽底與地基的接觸滲徑
79、,在槽底設置混凝土齒墻,齒墻底部嵌入基巖0.5m,底座厚1.0m,上部深入槽底3.0m,齒墻隔20m設變形奉,縫內設止水,兩側坡度1:0.1,開挖邊坡1:1.5,開挖深度為18m,截水槽坡度取1:0.5,則上寬為10+2*(18*0.5)=28米。</p><p> 圖3-1 土石壩整體構造圖</p><p> 第四章 滲流計算</p><p> 4.1滲
80、流分析的方法</p><p> 水力學法是目前一種常用方法,其建立在一些基本假定上,是一種近似解法,但計算簡單,精度一般可滿足工程要求,故采用此法。</p><p><b> 4.2滲流分析工況</b></p><p> 上游水深為1/3壩高時,下游相應最低水位</p><p> 上游設計洪水位,下游相應最高水位
81、,此時壩內浸潤線高,滲流量大</p><p> 上游校核洪水位,下游相應最高水位,此時壩內浸潤線最高,滲流量最大</p><p><b> 4.3計算內容</b></p><p> 在壩址上選取5個斷面,壩頂?shù)妮S長為430.98m,根據(jù)河道的剖面圖,選取了5個特征斷面,樁號分別為:</p><p> 斷面為0+5
82、6,不透水地基,無棱體排水,無截水槽</p><p> 斷面為0+56,不透水地基,無棱體排水,無截水槽</p><p> 斷面為0+56,不透水地基,無棱體排水,無截水槽</p><p> 斷面為0+56,不透水地基,無棱體排水,無截水槽</p><p> 斷面為0+56,不透水地基,無棱體排水,無截水槽</p>&l
83、t;p> 根據(jù)河道地形地貌特征,可近似認為斷面(2)、(4)為同型剖面,(1)、(5)為同型剖面,因此只計算(1)、(2)、(3)</p><p> 此計算的正常蓄水位為443.0m,相應下游水位為405m</p><p> 校核洪水位為451.0m,相應下游水位為407m</p><p><b> 樁號(1)</b></p
84、><p><b> ?、僬P钏粫r</b></p><p> = ( 4-1 )</p><p><b> Q=k*(4-2)</b></p><p> 已知上游坡率=2.75,下游坡率=2.25 </p><p> 由cad圖量得 H=16m,H=0,
85、</p><p> 土料滲透系數(shù)K=1.1*10m/s</p><p> a為滲流溢出點到下游水面的高差</p><p> 帶入數(shù)據(jù)到 (4-1 )得=6.77m,則</p><p> L’=+10*2.75+6+26*2.25-2.25a=98.77-2.25a</p><p> 把L’帶到(3-2)得a=
86、3.68m,q=1.47*10m/s,L’=90.49m</p><p> 壩內浸潤線方程為:y==</p><p> ?、谕?,校核洪水位時,H=24m,H=0m</p><p><b> =10.15m</b></p><p> L’=+(453-451)*2.75+6+26*2.25-2.25a=93.15-
87、2.25a</p><p> 則a=9.3m,q=3.73*10M/s</p><p> ③當1/3壩高時,在該斷面處上下游均無水,無需計算。</p><p><b> 樁號(2)</b></p><p><b> ?、僬P钏?lt;/b></p><p> 圖4-1
88、 正常蓄水位時有棱體排水時的滲流計算圖</p><p> 由圖知H=37m,上游坡率=2.75,下游坡率=2.25 </p><p> K=1.1*10m/s,,計算得=15.65m,則L’=145.525m</p><p> 由h= (4-3) </p><p> 得滲流水深h=4.63m</p><p>
89、; Q= (4-4) </p><p> 得壩體單款滲流量q=5.15*10</p><p><b> 浸潤線方程為由</b></p><p> ?。▂-0)= -2h[x-(L’+)] ( 4-5)</p><p> 得y= -5(x-146.775)=-5x+733.875</p>&
90、lt;p><b> ?、谛:撕樗粫r,</b></p><p> H=45m,H=1m</p><p> =19.04m,L’=128.415m</p><p> 根據(jù)式h=(4-6)</p><p><b> 得h=7.33m</b></p><p> 則壩
91、體單款滲量根據(jù)式</p><p><b> q=(4-7)</b></p><p> 得q=7.99*10m/s</p><p> ③. 1/3壩高水位時,上游水位高程為48*1/3+406=422m</p><p> H=16,m,H=0m</p><p> 由式(4-1)得=6.7
92、7m</p><p> L’=194.35m,由式(4-2)得q=0.72*10m/s</p><p> ?。?)3-3斷面,最大斷面</p><p><b> ?、僬P钏?lt;/b></p><p> 圖4-2 正常蓄水位時有棱體排水有截水槽的滲流計算圖</p><p><b>
93、 由圖知</b></p><p> H=38m,H=0m,,</p><p> 由(4-1)得=16.08m,</p><p> 棱體內坡坡率m=1.5,L=120.5m,透水地基厚度T=18m,透水地基滲透系數(shù)查表知K=2.0*10M/s</p><p> 由式q=k (4-8)</p&
94、gt;<p> q= (4-9)</p><p> 聯(lián)系式(4-8)(4-9)得h=1.37m,q=3.89*10m/s,</p><p> 浸潤線方程為 (4-10)</p><p> 帶入數(shù)據(jù)到4-10得70.73x=y+36y-51.21</p><p><b> ?、谛:撕樗粫r&
95、lt;/b></p><p> H=46m,H=2m,,=19.46m,L=121.875m</p><p> 結合(4-8)、(4-9)得h=3.58m,q=4.47*10m/s,</p><p> 則浸潤線方程為81.3x=y+36y-141.7</p><p> ?、?/3壩高水位時 </p><p
96、> 圖4-3 1/3 壩高時有棱體排水有截水槽的深流計算 </p><p> 由圖知,H=16m,H=0m,</p><p> ,=6.77m,L=120.5m,</p><p> 結合(4-8)(4-9),h=2.37m,q=1.42*10m/s,</p><p> 浸潤線方程為25.8x=y+36y-90.94<
97、;/p><p><b> 總滲流量計算</b></p><p><b> Q=1/2[q]</b></p><p> 正常蓄水位時Q=3.01*10m</p><p> 校核洪水位時Q=4.12*10m</p><p> 第五章 穩(wěn)定分析</p>&l
98、t;p><b> 5.1計算說明</b></p><p> 5.1.1穩(wěn)定分析的目的:</p><p> 土石壩穩(wěn)定分析的目的是 保證土壩在自重、滲透壓力、孔隙水壓力和其他外荷載的作用下具有足夠的穩(wěn)定性,不致發(fā)生通過壩體或壩基接觸面的整體剪切破壞。</p><p> 5.1.2 計算斷面 </p><p&g
99、t; 土石壩的穩(wěn)定分析計算應選取不同高程的幾個壩體斷面進行計算,以確保整個壩體的穩(wěn)定,但是限于設計時間及計算量,本設計中僅計算河床中部的最大剖面。</p><p> 5.1.3 荷載組合</p><p> 土石壩應對以下幾種荷載組合情況的壩坡進行穩(wěn)定計算:</p><p> ?。?)正常運用情況(設計情況)包括:①上游為正常蓄水位,下游為相應最低水位或上游為設
100、計洪水位,下游為相應最高水位形成穩(wěn)定滲流時的下游壩坡;②水庫水位正常降落時的上游壩坡;③庫水位最不利時的上游壩坡,這種不利水位大致在壩底以上1∕3壩高處。</p><p> 非常運用情況(校核情況)包括:①施工或竣工期的上、下游壩坡;②庫水位驟降時的壩坡;③校核洪水位下有可能形成穩(wěn)定滲流時的下游壩坡;④正常運用情況加地震影響的上、下游壩坡;⑤水庫蓄滿,排水設備失效時的下游壩坡。 </p><
101、;p> 在本設計中,根據(jù)壩的實際情況分析,計算以下幾種情況:①上游為正常蓄水位,下游為相應最低水位;②庫水位最不利時的上游壩坡,這種不利水位大致在壩底以上1∕3壩高處;③校核洪水位下有可能形成穩(wěn)定滲流時的下游壩坡。</p><p><b> 5.1.4分析方法</b></p><p> 按壩坡滑裂面型式不同,壩坡穩(wěn)定分析的方法分為:圓弧法、直線或者折線滑動
102、面法和復式滑動面法。本設計中土壩壩型為均質壩,因此采用圓弧法。</p><p><b> 5.1.5控制標準</b></p><p> 在本設計中,壩坡抗滑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的容許值按照《水工建筑物(上冊)》表5-7采用。見下表:</p><p> 表5-1 壩坡抗滑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容許值</p><p><b>
103、 5.2穩(wěn)定計算</b></p><p><b> 5.2.1計算公式</b></p><p> 考慮到本設計需要計算的工況,且為了簡化計算,采用穩(wěn)滲流期的壩坡穩(wěn)定分析計算公式:</p><p><b> 5.2.2計算方法</b></p><p> 在該壩的河床斷面3-3上,
104、沿壩軸線方向取1m寬的脫離體,然后結合B.B方捷耶夫法和費藍紐斯法確定最危險滑弧位置。</p><p> 圖5-1 求最小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示意圖</p><p> ?。?)首先結合bb方捷耶夫法和費藍紐斯法確定最危險滑弧所對應圓心的范圍,在扇形范圍內的M1,M2延長線附近。即在eg附近</p><p> ?。?)在eg線上選取幾個圓心,分別作通過B點的圓弧,然后
105、按公式分別計算其安全系數(shù)K,并按比例將k值標在相應的圓心上,且連成曲線找出最小的k值。</p><p> ?。?)再通過eg線上k值最小的點,作eg的垂線,并在垂線上選取幾個圓心再通過b點做圓弧并計算k值,找出最小的k,算出的5個點中,k值最小的點所做出的面為最危險滑弧面。</p><p><b> 5.2.3計算內容</b></p><p>
106、; A:第一種工況:上游為正常蓄水位,下游為相應最低水位形成穩(wěn)定滲流的下游壩坡。</p><p> 圖5-2 上游正常蓄水,下游相應最低水位最危險滑弧</p><p> 表5-2上游正常蓄水位,下游相應最低水位形成穩(wěn)定滲流時下游壩坡最小的k值 </p><p> B:校核洪水位時下游壩坡</p><p> 圖5-3
107、校核洪水位下游壩坡最危險滑弧</p><p> C:1/3壩高時,對應的上游壩坡</p><p> 圖5-4 1/3 壩高時上游壩坡最危險滑弧</p><p> 表5-3 校核洪水位時的下游壩坡 對應的最小k值</p><p> 表5-4 1/3壩高時的上游壩坡對應的最小k值 </p><p> 在
108、本設計中,建筑物級別為三級,壩坡康華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容許值按《水工建筑物(上冊)》表5-7查得在正常運用情況下,容許最小抗滑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為k=1.2,由以上抗滑穩(wěn)定安全計算得出的k值均大于1.2,故本設計符合抗滑穩(wěn)定要求。</p><p> 第六章 細部構造</p><p><b> 6.1 壩頂</b></p><p> 為防止防滲體干
109、裂和雨水沖蝕,滿足維修和防汛要求,壩頂應做護面,護面宜為柔性,以適應壩頂變形和及時發(fā)現(xiàn)壩體裂縫。本設計采用瀝青碎石護面0.3m厚,并在其下設0.2m厚碎石墊層。為排出雨水,壩頂向下游做成坡度為2%的橫坡,坡面末端設縱向排水溝,以匯集壩頂雨水,排水溝斷面取0.3*0.3m。</p><p> 在壩頂上游設防浪墻,本地石料豐富,防浪墻用漿砌石建造,防浪墻高取1.3m,墻厚取為0.5m,基礎埋入壩內0.7m,并與防滲
110、體緊密結合,壩頂下游側設邊石,邊石采用漿砌石修筑,厚0.4m。頂面高出路面0.3m,邊石內每隔50m設排水孔,以將壩頂排水溝內匯集的雨水經(jīng)壩面排水溝排至下游。</p><p><b> 6.2護坡</b></p><p> 土石壩的上游面要承受波浪淘刷、冰層和漂浮物的撞擊、順坡水流的沖刷等破壞作用。因此,上下游壩面都應該設置護坡。</p><p
111、> 護坡范圍:上游壩面從壩頂護至。下游壩面由壩頂護至排水棱體頂部。</p><p> 為防止雨水沖刷,下游壩面設置縱橫連通的排水溝,沿壩體與岸坡接合處,也設置排水溝以攔截山坡上雨水。</p><p> 縱向排水溝沿馬道內側布置,用干砌石做成矩形斷面。橫向排水溝每隔50m設一條,縱橫排水溝斷面寬深為0.2m。、</p><p><b> 6.3
112、防滲體</b></p><p> 防滲體是土石壩防滲的核心部分,它主要是利用低透水性材料將滲流控制在允許范圍內,土壩為均質壩,只需在壩基設截水槽和混凝土齒墻為防滲體。</p><p> 圖6-1 截水槽 圖6-2 混凝土齒墻</p><p><b> 6.4排水設備</b
113、></p><p> 土石壩防滲后仍會有一定量得滲水,故在壩體下游部分還需設置排水設備,其作用是控制和引導滲流安全地排出壩外,降低壩體浸潤線及孔隙水壓力,增強壩坡穩(wěn)定,保護下游免受凍脹破壞,本設計采用棱體排水,在下游壩腳用堆石堆成棱體,棱體內坡坡率為1:1.5,外坡為1:2,棱體底部高程為408.5m。 </p><p><b> 6.5壩與兩岸連接</b>
114、</p><p> 土石壩與壩基、岸坡及其他建筑物的連接面設計遵循的原則是:@1防止連接面或靠近連接面處發(fā)生水力劈裂,以防止鄰近連接面的巖石節(jié)理大量滲漏,引起壩體管涌;@2防止岸坡形狀和坡度不當,引起不均勻沉降導致壩體裂縫。</p><p> 6.5.1 壩體與巖石地基及岸坡的連接 </p><p> 壩體與巖石地基及岸坡的連接必須做到:
115、</p><p> 壩斷面范圍內的巖石地基與岸坡,應清除其表面松動石塊、凹處基土和突出的巖石。 </p><p> 土質防滲體和反濾料層應相對不透水的新鮮或弱風化巖石相連接。在開挖清理完畢后,用混凝土或沙漿封堵清理后的張開節(jié)理裂隙和斷層?;鶐r面上一般宜設混凝土蓋板,將基巖與土質防滲體分割開來,以防止接觸沖刷?;炷辽w板可兼做灌漿帽。</p><p>
116、?。?)對失水時很快風化變質的軟巖石,開挖時應預留保護層,待開始回填時,隨挖除、隨回填,或在開挖后用噴漿保護。 </p><p> ?。?)土質防滲體與巖石或混凝土建筑物相接觸處,填土應略高于最優(yōu)含水量,使其結合良好并適應不均勻沉降。 </p><p> 巖石岸坡一般不陡于1:0.75,防止發(fā)生不均勻沉降而導致裂縫,岸邊開挖時應大致平順,不應成臺階狀或突然變坡,岸坡上
117、緩下陡時,突出部位的變坡角應小于20°。</p><p> 6.5.2土石壩與其他建筑物的連接</p><p> 壩與砼壩、溢洪道、船閘、涵管等建筑物的連接,必須防止接觸面的集中滲流,必須防止因不均勻沉降而產生的裂縫,以及因水流對上下游壩坡和壩腳的沖刷而造成的危害。</p><p> 第七章 溢洪道設計</p><p>
118、 對于土石壩,不允許壩頂壩身過流或大量過流,須修筑專門泄洪建筑物,一般布置在壩體旁側的河岸上,即為河岸溢洪道。</p><p><b> 7.1線路選擇</b></p><p> 溢洪道在水利樞紐中位置的選擇,關系的工程的總體布置,影響到工程的安全、工程量、投資、施工進度和運用管理,原則上應通過擬定各種可能方案,全面考慮,則優(yōu)選定。一般應考慮以下因素:</p
119、><p> 溢洪道應位于路線短和土石方開挖量少的地方。</p><p> ?。?)壩址附近有高程合適的馬鞍形埡口是布置溢洪道較理想之處。</p><p> ?。?)攔河壩兩岸順河谷方向的緩坡臺地也比較適合布置溢洪道。</p><p> ?。?)溢洪道應盡量位于較堅硬的巖基上。</p><p> (5)溢洪道開挖時出渣路
120、線及棄渣場所應合理安排。</p><p> (6)注意解決與相鄰建筑物的施工干擾問題。</p><p> 根據(jù)以上條件并結合本壩址處的地形圖,左岸山體山坡平緩、巖層較穩(wěn)定,具有一天然埡口,離壩體較遠,不影響大壩施工。因此,溢洪道布置在左岸。</p><p> 7.2 溢洪道形式選擇</p><p> 正槽式溢洪道:水流平順,超泄能力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利樞紐畢業(yè)設計
- 松濤水利樞紐畢業(yè)設計
- 畢業(yè)設計----水利樞紐工程設計
- 畢業(yè)設計--水利樞紐設計(含圖紙)
- 畢業(yè)設計--水利樞紐設計(含圖紙)
- h江水利樞紐工程畢業(yè)設計
- 水利樞紐—重力壩設計畢業(yè)設計
- 畢業(yè)設計--水利樞紐設計(含圖紙).doc
- 南溝門水利樞紐畢業(yè)設計(全套)
- 南溝門水利樞紐畢業(yè)設計(全套)
- 水利樞紐畢業(yè)設計說明書
- 水利樞紐畢業(yè)設計說明書
- 水利樞紐工程畢業(yè)設計----泄水閘設計
- 水利樞紐有限元分析畢業(yè)設計
- e江水利樞紐工程畢業(yè)設計計算書
- b江水利樞紐工程畢業(yè)設計計算書
- 香山水利樞紐—重力壩設計畢業(yè)設計
- 香山水利樞紐—重力壩設計_畢業(yè)設計
- 水利樞紐—重力壩設計畢業(yè)設計(含圖紙)
- 畢業(yè)設計---錢塘江支流水利樞紐工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