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詩歌奇幻美淺探【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p><b>  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b></p><p><b>  漢語言文學</b></p><p><b>  李賀詩歌奇幻美淺探</b></p><p><b>  選題的背景與意義</b></p><p>  李賀是我國唐代一位才華

2、橫溢、有著獨特成就的杰出詩人。他在仕途蹭蹬,貧病交加的困境中,僅僅度過了人生的二十七個春秋,雖然生命短暫,但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嘔心瀝血”地追求詩歌的創(chuàng)作。</p><p>  作為“唐諸王孫”的他目睹朝政昏暗國勢衰微,加上自己坎坷的遭遇及仕途的不公,因而憤強激越。他把這種思想感情熔鑄到自己的創(chuàng)作當中,獨辟路徑,再加上不同凡響的創(chuàng)意,終以其詩歌中蘊含的獨特藝術(shù)成就,享譽在他所生活的時代及其以后中國的詩史中。<

3、;/p><p>  “鬼才”李賀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創(chuàng)作了兩百多首光輝的詩篇,其詩標新立異、風格獨特,自稱“長吉體”,是中國文化中的瑰寶,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特別是詩歌中獨樹一幟的奇幻特色,關(guān)于李賀詩歌中的奇幻,它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詩歌的構(gòu)思、詩歌語言的色彩、詩歌的用詞、詩歌內(nèi)容中表現(xiàn)的意象意境。</p><p>  能夠覓見的研究資料中,關(guān)注李賀詩歌這一奇幻特色的學者占小部分,大部分學者關(guān)注的

4、是李賀詩歌的藝術(shù)風貌,風格特色及其產(chǎn)生的原因等。這些學者先后是從李賀詩歌的藝術(shù)風格、美學特征、結(jié)構(gòu)方式、文學影響、文化價值等多角度、全方面地對李賀詩歌進行卓有成效的賞析及評論。雖然是這樣,但筆人在閱讀學者研究資料中,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學者還是有在文章中或多或少的提到奇幻這一特色的。李賀詩歌奇幻特色沒有自成一家,成一體系。</p><p>  總之,存在著這個龐大的詩歌賞析評論家隊伍,足以證明了李賀詩歌的一種價值存在,一

5、種巨大的藝術(shù)影響力和在中國詩史上獨特的地位,也正是有眾多學者的關(guān)注托起了中國詩壇上一顆偉大的巨星。</p><p>  二、研究的基本內(nèi)容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p><p>  在中國文學史上,李賀是獨樹一幟的浪漫主義詩人,是一個特異存在者,他的詩歌像一株絢麗奪目的奇葩,開放在百花爭艷的唐代詩歌苑圃中。他寫詩嘔心瀝血,以極為嚴肅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博采眾長,獨樹一幟,形成了自己奇峭瑰麗、幻化無常

6、的獨特詩風。</p><p>  李賀一生創(chuàng)作的兩百四十多首詩歌,其大部分想象豐富,構(gòu)思奇巧,感情熾烈,藝術(shù)手法新穎別致,在中國詩壇上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尤其是體現(xiàn)有奇幻美特色的詩歌,李賀詩歌的奇幻美獨具匠心,超越凡近而驚世駭俗。</p><p>  本論文大致分三個部分來探討本次研究的課題內(nèi)容:</p><p>  第一部分主要是闡述李賀詩歌奇幻美的表現(xiàn)方式。大致

7、可以從四個方面來闡述:(一)詩歌的構(gòu)思、(二)詩歌語言的色彩、(三)詩歌的用詞、(四)詩歌內(nèi)容中表現(xiàn)出來的意象意境,四個角度來分析。期間,可以用幾首李賀詩歌的代表作為例子來講述。</p><p>  第二部分是探討李賀詩中形成奇幻美這一獨樹一幟特點的原因,可以分三個方面去找尋。第一,詩人自身原因。比如詩人的性格、身世及藝術(shù)偏好。第二,受他人的影響。詩人是韓孟詩派“奇崛瑰詭”詩風的實踐者,對韓愈文學主張的認同,對屈

8、原《楚辭》的接受、對李白詩歌浪漫主義的繼承等。第三,詩人生長的社會大環(huán)境因素及其生長地方昌谷的文化,特別是唐代道教的盛行。道教作用于詩人的世界觀,影響詩人藝術(shù)地把握世界的方式及豐富了詩歌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p><p>  第三部分講述奇幻美所產(chǎn)生的審美效應。積極的審美效應:美的享受、語言上的陶醉、心靈上的共鳴、思想上的認同等。消極的審美效應:晦澀難懂,病態(tài)美中的消極思想等。</p><p>

9、;  李賀詩歌的藝術(shù)風貌有眾多學者在探究,但對其詩歌特色奇幻美沒有做過統(tǒng)一的歸納,只有單方面的闡述。對奇幻美形成的原因及在構(gòu)思和行文上的表現(xiàn)也沒有專門深入的探討。本論文就是想著手解決學者所忽略及沒有完善的地方,以李賀詩歌藝術(shù)特色中非常鮮明的奇幻美為中心,分析奇幻美在構(gòu)思和行文上的表現(xiàn),并從更深的層面探究其形成的原因及影響。</p><p>  三、研究的方法與技術(shù)路線:</p><p> 

10、 文獻研究法:通過調(diào)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種簡單的研究方法,它將已有的現(xiàn)象、規(guī)律和理論通過自己的理解和驗證,給予敘述并解釋出來。思維方法:思維方法是人們正確進行思維和準確表達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學思維方法包括歸納演繹、類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辨想象、分析綜合等,它對于一切科學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p><p>  本論文的研究

11、主要是通過收集有關(guān)李賀詩歌文本及研究者對李賀詩歌藝術(shù)風貌的評析等的文獻資料,并通過閱讀文獻資料對其進行深度加工,運用羅列、比較、篩選、聯(lián)想等手段,選取對闡述論證自我觀點有力的成分,批駁與自我觀點相悖的成分,最終形成自己的論文體系,從而完成對資料的占有、分析、加工、升華的過程。</p><p>  四、研究的總體安排與進度:</p><p>  2010年11月16日——12月16 日,選擇

12、導師,填寫選題申請表,并撰寫開題報告和文獻綜述。</p><p>  2010年12月22日,進行開題論證,并做開題論證匯報。</p><p>  2010年12月25日——2011年3月2日, 認真研究各種文獻資料,組織撰寫論文,并形成初稿。</p><p>  2011年3月——4月10日, 提交論文初稿交給指導老師審閱,并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對論文的修改,并

13、最終完成論文。</p><p><b>  五、主要參考文獻:</b></p><p>  [1] 霍建波.自鑄瑰詞 獨入異彩——論李賀詩風[J].語文學刊,2001(2)</p><p>  [2] 邊露.試析李賀詩歌的創(chuàng)作特色[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1):32~35</p><p>  [3] 多剛.

14、漫談李賀詩之風格特色[J].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006(6):40~42</p><p>  [4] 蘇靜.論李賀詩歌的個性化藝術(shù)特征[J].文教資料,2010(7)</p><p>  [5] 廖明君.李賀詩歌意象初探[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1990:28~33</p><p>  [6] 盧曉河.李賀詩歌的時空超越[J].松遼學刊(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

15、6):28~30</p><p>  [7] 張鶴立.創(chuàng)造神奇的藝術(shù)美——淺談李賀音樂詩[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0(3):10~13</p><p>  [8] 王文萃,楊新生.激越凄戾 奇崛冷艷——論李賀詩歌的思想藝術(shù)[J].平原大學學報,2002(8):11~12</p><p>  [9] 邊露.李賀緣何好寫奇詩[J].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

16、6(8):107~109</p><p>  [10] 蔡燕飛.論李賀詩歌的陌生化取向——賀詩獨特風格成因探析[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9):95~97</p><p>  [11] 李軍.論李賀詩歌的藝術(shù)變形[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1997(1):74~80</p><p>  [12] 潘傳柏.濃墨重彩譜樂章——論李賀音樂詩的神奇美[J

17、].名作欣賞,2010(8):31~32</p><p>  [13] 劉瑜,趙君昱.淺論李賀詩歌的美學特征[J].科學教育,2010(2):112</p><p>  [14] 張娜民.詩歌創(chuàng)作與心靈治療初探[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10(1)</p><p>  [15] 周馨璐.以幻想抒真情——剖析李賀詩中的鬼神意象[J].人文社科,2000(7)<

18、/p><p>  [16] 張宗福.李賀研究[M].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9(8)</p><p>  [17] 粱超然.李賀詩歌賞[M].廣西教育出版社,1987(8)</p><p>  [18] 胡淑娟.歷代詩評視野下的李賀批評[M].學林出版社,2009(4)</p><p><b>  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b>

19、;</p><p><b>  漢語言文學</b></p><p><b>  李賀詩歌奇幻美淺探</b></p><p>  青年詩人李賀在唐代詩國的星空上一閃而過,雖然只活了二十七年,但他所創(chuàng)造的詩歌卻給人留下了深刻、強烈的印象,使后世讀者贊賞不已,擊節(jié)稱嘆。</p><p>  李賀以其不同凡

20、響的詩風,在唐代中期的詩壇上占有他獨特的,不可動搖的藝術(shù)地位。他的詩歌主要不是在內(nèi)容的深厚上獲得人們的稱許,而是在藝術(shù)上以其特異的光澤色香使人們贊譽不已。</p><p>  藝術(shù)上風格上美學上的奇特、是眾多學者們對李賀詩歌總體上的把握。</p><p>  蘇靜在《論李賀詩歌的個性化藝術(shù)特征》一文中提到,李賀詩歌的個性化水平造詣很高,它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第一,運用形象思維,著力于藝術(shù)形

21、象的刻畫。李賀詩歌無論寫景,詠物,敘事,抒情都運用的事形象思維,著力于藝術(shù)形象的描繪和刻畫,給人美得享受,具有驚人的藝術(shù)魅力。第二,極具豐富特異的想象、奇詭的構(gòu)思。李賀詩中的想象,不知豐富而且不落俗套,奇趣又情趣盎然。第三,營造神秘幽邃、瑰艷凄冷的意境。李賀的詩歌構(gòu)設(shè)出意與境渾的美學特質(zhì),給人以深刻的精神啟示和審美情趣。</p><p>  王文萃,楊新生在《激越凄戾 奇崛冷艷——論李賀詩歌的思想藝術(shù)》一文中也提

22、到詩歌奇特的藝術(shù)風格。第一,奇妙的想象、虛幻的意象。詩人的藝術(shù)想象的時間和空間是廣闊無垠的,自然界的一切景物,包括歷史傳說,仙界鬼域等,都在他的筆下展現(xiàn)異彩。第二、奇特的構(gòu)思、瑰麗的意境。李賀在創(chuàng)作中,往往在開頭、結(jié)尾或中間宕開一筆,便能造就一個奇景突現(xiàn),異彩繽紛的藝術(shù)境界。第三、奇峭的語言,凄婉的格調(diào)。李賀在語言上認真錘煉,創(chuàng)新。葉衍蘭曾說過“李長吉詩,如鏤玉雕瓊,無一字不經(jīng)百煉,真嘔心而出者也。</p><p&g

23、t;  多剛在《漫談李賀詩之風格特色》一文中闡述李賀詩中主要的風格特色,提到李賀詩歌豐富奇特的想象,奇詭的構(gòu)思,幽邃朦朧,瑰艷凄冷的意境這些共有的藝術(shù)特色外,他還提到,李賀在作詩時,注重內(nèi)在情緒,以心理真實取代物理世界的真實,致力于內(nèi)在感受的極致表現(xiàn)。李賀把情緒作為審美對象直接加以表現(xiàn),偏重心理真實。在詩歌的語言方面,色彩艷麗,奇警峭拔的,驚人耳目,給人以強烈的感官感受。他的詩歌幾乎每一首都著意經(jīng)營,苦心鍛打,給人以新奇的美感。<

24、/p><p>  劉瑜,趙君昱在《淺論李賀詩歌的美學特征》一文中也歸納出李賀詩歌美學上的奇特。一、想象豐富特異,構(gòu)思奇詭,把人們帶入神秘幽奇、色彩繽紛的藝術(shù)境界。二,幽邃朦朧、瑰艷凄冷的意境、給人以深刻的精神啟示和審美情趣。三、生動靈澈,神奇超長的意象、給人以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p><p>  眾多的篇章都在談?wù)摾钯R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及藝術(shù)風貌。李賀苦心經(jīng)營了一個奇詭妙絕、怨憤激越、震撼人心的

25、藝術(shù)境界。李賀的詩歌繼承積極浪漫主義傳統(tǒng),馳騁想象,虛荒誕幻,自鑄異詞,風格獨特。張碧說他“奇峭”,宋祈稱之為“鬼才”,周紫芝謂其“語奇而入怪”。姚文夔說他“幽深詭譎”。</p><p>  李賀在其短暫的一生中苦心造詣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篇,其現(xiàn)存的兩百四十余首詩篇,有不少涉及到音樂方面的描寫,這些音樂詩歌帶給我們的是他獨特的音樂藝術(shù)風格。</p><p>  張鶴立在《創(chuàng)造神奇的藝術(shù)美——淺

26、談李賀音樂詩》一文中,提到音樂詩的藝術(shù)風格,它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構(gòu)思奇特,想象豐富。李賀的音樂詩繼承了屈原、李白的浪漫主義優(yōu)秀傳統(tǒng),駐足于當時的社會生活,奇思遐想,用迥然異趣的藝術(shù)構(gòu)思和大膽豐富的想象,為我們塑造了藝術(shù)形象,創(chuàng)造出不同凡響的藝術(shù)境界。二、運用通感手法塑造形象。李賀是一個強調(diào)自我感受的詩人,他在音樂詩中運用了通感的手法,為我們塑造出一幅幅動人而形象的神奇畫面。三、激情洋溢、語言奇峭。李賀是一個浪漫主義詩人,其詩句常常迸發(fā)

27、出濃烈的感情,在修辭上也染上厚厚的感情色彩。李賀的語言極力避俗追求峭奇。為了求奇,他刻意在事物的色彩和情感上著力,如“碧窗皓月愁中聽”“粉淚凝珠滴紅線”等。</p><p>  潘傳柏在《濃墨重彩譜樂章——論李賀音樂詩的神奇美》一文中專門對李賀的音樂詩做了分析。一、構(gòu)思奇詭、異想天開。李賀的音樂詩構(gòu)思奇妙,出人意表,具有較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李賀在音樂詩歌創(chuàng)作中,往往沉醉于內(nèi)心的體驗,其藝術(shù)構(gòu)思時常不受時空、層次和類

28、別的限制,將看似沒有必然的邏輯聯(lián)系的兩件事或兩個事物任憑情感、欲望的流露而為詩。二、語言奇峭、瑰美冷艷。李賀詩歌用字、遣詞及造句,力避平淡淺易,不愿使用“經(jīng)人道語”,力求“筆補造化”,使其詩出俗反常、瑰美奇峭。首先,李賀音樂詩中,語言的主觀性和情態(tài)化的色彩濃郁。遣詞造句,敷彩設(shè)色,光怪陸離其次,在字的選擇上,李賀喜歡用那些怪誕奇峭的字,使詩表情達意顯得驚心動魄。三、比附奇妙、凄迷瑰麗。李賀音樂詩善于運用比喻、夸張、借代、比擬、通感等多種

29、修辭手法,使所寫之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變無形為有形,變無色為有色,變無味為有味。</p><p>  李賀用其虛幻怪誕的意象,幽冷凄艷的色彩,神奇鬼怪的氣氛為我們構(gòu)織了一個朦朧神秘的世界,讓人陶醉,令人向往。其音樂詩用語言描繪音樂世界的奇妙境界,譜寫了一曲曲美妙動人的樂章。</p><p>  詩歌意象上的關(guān)注,也有很多學者有過研究。廖明君在《李賀詩歌意象初探》一文中,提到李賀詩歌的意象

30、豐富且奇崛冷艷。他從三個方面來說。一、奇的意象,這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是,“不屑作經(jīng)人道過語”,第二是“詞必窮力而追新”。二、冷的意象,由于李賀一生備嘗壓抑之苦,使得他的心靈有時變得畸形而易于常態(tài),他在詩歌創(chuàng)作選擇意象的過程中,時常鑄造一些冷僻的意象,構(gòu)成幽冷凄清的詩境。三、艷的意象。光和色最能直接作用于人的視角,使意象顯得格外的鮮明,引起人們的關(guān)注,李賀對色彩的敏感是極為突出的,他的詩歌意象,不少都是涂染著絢爛多姿的色彩,如“粉霞

31、紅綬藕絲群,青洲步拾蘭苕春?!保ā短焐现{》)。</p><p>  李宜在《神奇瑰瑰長吉體 詞曲只合天上有——淺析李賀詩歌意象的特點》一文中提到,李賀詩中意象的特點有三大方面。一、虛幻離奇的意象群落,詩人選取的意象有很大的虛構(gòu)性:如虛無縹緲的仙境、光怪陸離的冥界、青春常駐的神仙、懷才不遇的鬼魂。二、冷艷凄迷的意象特質(zhì)。李賀是一位用彩設(shè)色的大家,他在詩歌中為避免平淡、追求峭奇,常常在色彩上選取冷色系列和暖色系列相結(jié)

32、合,從而形成冷艷凄迷的意象特點,例如,“桃花紛落如紅雨”(《將進酒》)。三、別具匠心的意象組合。李賀詩歌的意象組合比較緊密,一句詩中經(jīng)常壓縮幾個意象.這些意象之闖很少用虛詞連接,常常是時間和空間的自由跳躍。這種別具匠心的意象組合造成了邏輯上的斷層,增加了詩歌的容量,給讀者留下了一片想像的天地。</p><p>  蔡燕飛在《論李賀詩歌陌生化取向——賀詩獨特風格成因探析》一文中談到了意象的陌生化。李賀對韓孟詩派的繼

33、承,創(chuàng)造性地將怪奇的意象納入詩歌的意象群,將世俗、丑陋之事之景寫入詩,形成了以俗為美、以丑為美的特點,甚至不避突兀怪誕,其詩歌意象常是上天入地、冥間陽世無所不包。</p><p>  徐毅在《論李賀詩歌的意象特征》一文中提到,李賀詩歌的意象基本是冷艷的。意象的疊加是李賀詩歌又一特色。李賀詩歌中的意象還具有通感性。詩歌中有很多意象具有跳躍層遞,詩句顯得突兀奇詭,令人費解。</p><p> 

34、 總體來說,李賀詩歌的藝術(shù)風貌、音樂上的藝術(shù)特色及意象特征上的藝術(shù)成就造詣都是很高的。李賀,作為有藝術(shù)貢獻的詩人,他不是跟著別人的路子走,而是多方面汲取前人的藝術(shù)成就,融會貫通,另辟蹊徑,以自己獨具的鮮明藝術(shù)風格,使人耳目一新。李賀的詩歌從四面八方取景,并隨著那豐富、奇妙的想象,用奔放、跳躍的思路,串連著新奇、生動的形象、顯示出了使人獨特的藝術(shù)構(gòu)思。他豐富了我國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內(nèi)容和方法,其驚人之作是中國文化的瑰寶。</p>

35、<p>  學者們都在談?wù)摾钯R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及其它,但對其詩歌特色奇幻美并沒有做過統(tǒng)一的歸納,只是單方面部分的闡述。同時對奇幻美形成的原因在構(gòu)思和行文上的表現(xiàn)也沒有深入的探討。本文就是想著手解決學者所忽略及沒有完善的地方,以李賀詩歌藝術(shù)特色中非常鮮明的奇幻美為中心,分析奇幻美在構(gòu)思和行文上的表現(xiàn),并從更深的層面探究其形成的原因及影響。李賀的詩,不論何種內(nèi)容,無不構(gòu)思奇特,想象豐富,文辭瑰麗,而且深深地融入了濃郁的傷感意識和幽

36、僻怪異的個性特征,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和極高的審美價值。</p><p><b>  參考文獻:</b></p><p>  [1] 霍建波.自鑄瑰詞 獨入異彩—論李賀詩風[J].語文學刊,2001(2)</p><p>  [2] 邊露.試析李賀詩歌的創(chuàng)作特色[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1):32~35</p>&l

37、t;p>  [3] 多剛.漫談李賀詩之風格特色[J].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006(6):40~42</p><p>  [4] 蘇靜.論李賀詩歌的個性化藝術(shù)特征[J].文教資料,2010(7)</p><p>  [5] 廖明君.李賀詩歌意象初探[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1990:28~33</p><p>  [6] 盧曉河.李賀詩歌的時空超越[J].松遼學

38、刊(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6):28~30</p><p>  [7] 張鶴立.創(chuàng)造神奇的藝術(shù)美—淺談李賀音樂詩[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0(3):10~13</p><p>  [8] 王文萃,楊新生.激越凄戾 奇崛冷艷—論李賀詩歌的思想藝術(shù)[J].平原大學學報,2002(8):11~12</p><p>  [9] 邊露.李賀緣何好寫奇詩[J].無錫

39、商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6(8):107~109</p><p>  [10] 蔡燕飛.論李賀詩歌的陌生化取向—賀詩獨特風格成因探析[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9):95~97</p><p>  [11] 李軍.論李賀詩歌的藝術(shù)變形[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1997(1):74~80</p><p>  [12] 潘傳柏.濃墨重彩譜樂章—

40、論李賀音樂詩的神奇美[J].名作欣賞,2010(8):31~32</p><p>  [13] 劉瑜,趙君昱.淺論李賀詩歌的美學特征[J].科學教育,2010(2):112</p><p>  [14] 張娜民.詩歌創(chuàng)作與心靈治療初探[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10(1)</p><p>  [15] 周馨璐.以幻想抒真情—剖析李賀詩中的鬼神意象[J].人文社科,

41、2000(7)</p><p>  [16] 張宗福.李賀研究[M].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9(8)</p><p>  [17] 粱超然.李賀詩歌賞[M].廣西教育出版社,1987(8)</p><p>  [18] 胡淑娟.歷代詩評視野下的李賀批評[M].學林出版社,2009(4)</p><p><b>  本科畢業(yè)論文

42、</b></p><p><b> ?。?0 屆)</b></p><p><b>  李賀詩歌奇幻美淺探</b></p><p><b>  目 錄 </b></p><p>  中文摘要..................................

43、...................................錯誤!未定義書簽。</p><p>  英文摘要錯誤!未定義書簽。</p><p>  引言.........................................................................1</p><p>  一、李賀詩歌奇幻美的表現(xiàn)方式...

44、...............................................4</p><p>  (一)詩歌意象與意境的奇幻特色...........................................4</p><p> ?。ǘ┰姼栊形纳蠘?gòu)思的跳躍...............................................6</p

45、><p> ?。ㄈ┰姼枵Z言的秾麗與奇特...............................................7</p><p>  二、李賀詩歌奇幻美形成的原因7</p><p> ?。ㄒ唬┰娙松L的社會大環(huán)境因素及其生長地方昌谷的文化和道教的盛行.........7</p><p>  1、 社會的整個大環(huán)境7&l

46、t;/p><p>  2、 故鄉(xiāng)昌谷的文化9</p><p><b>  3、道教的盛行8</b></p><p> ?。ǘ┰娙俗陨淼脑颍?0</p><p>  1、詩人的身世10</p><

47、;p><b>  2、李賀的性格9</b></p><p><b>  3、藝術(shù)偏好11</b></p><p> ?。ㄈ┦芮?、李白、韓孟等詩人的影響.....................................11</p><p>  1、對屈原《楚辭》的接受和大膽創(chuàng)新10</p>

48、<p>  2、對李白浪漫主義的繼承12</p><p>  3、韓、孟詩派“奇崛瑰詭”詩風的實踐者11</p><p>  三、李賀詩歌奇幻美產(chǎn)生的審美效應.............................................13</p><p>  (一) 積極的審美效應...........................

49、..........................13</p><p> ?。ǘ┫麡O的審美效應.....................................................12</p><p><b>  參考文獻13</b></p><p>  致謝..............................

50、..........................................14</p><p>  【摘要】“鬼才”李賀是我國中唐一位著名的詩人,他的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嘔心瀝血”地追求詩歌創(chuàng)作。其詩以風格獨特、標新立異、奇詭怪麗見長,具有濃重的奇幻色彩,是詩歌園圃中的一朵奇葩。他那絢麗的色澤,奇詭的意境,跳躍的構(gòu)思,使人目眩神搖,應接不暇。特別是在詩歌意象、語言、構(gòu)思等方面驚人耳目,詩歌意象荒誕離奇,結(jié)

51、構(gòu)構(gòu)思跳躍性強,語言色彩秾麗奇幻等特點,讓人嘆為觀止。</p><p>  【關(guān)鍵字】李賀;詩歌;奇幻美;原因</p><p>  【ABSTRACT】“Famous last world” Li He was a famous poet in Mid-Tang Dynasty in china, tirelessly all his life, “painstaking” in purs

52、uit of poetry. His poems to create something new, unique style, strangeness know for strange Korea , has strong fantasy color , in a wonderful poetry garden. His brilliant color, strangeness in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t

53、he jumping of idea dazzled everyone, overwhelmed .Especially in poetic images language , ideas and so amazing eyes and ears. Imagery absurd the idea</p><p>  【KEYWORDS】Li he ;poetry ;fantasy ;causes</p&

54、gt;<p><b>  引 言</b></p><p>  李賀,世稱“詩鬼”,是我國唐代一位才華橫溢、有著獨特成就的杰出詩人。他生命短暫,僅僅度過了人生的二十七個春秋。雖然這樣,他的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嘔心瀝血”地追求詩歌的創(chuàng)作。他以極為嚴肅的態(tài)度,獨樹一幟,博采眾長,創(chuàng)作了兩百多首詩篇,其詩標新立異、風格獨特,是詩歌園圃中的一朵奇葩,特別是在詩歌意象、語言、構(gòu)思等方面都驚人

55、耳目,讓人嘆為觀止,是我國文化的瑰寶,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p><p>  翻開李賀的詩集,恍如進入珠宮貝闕之中,置身七寶樓臺之內(nèi)。他那奇詭的意境,絢麗的色澤,跳躍的構(gòu)思,使人目眩神搖,應接不暇。李賀的詩歌,是以它鮮明生動,飽滿多姿的藝術(shù)形象,吸引著古往今來眾多讀者。從“黑云壓城城欲摧”到“石破天驚逗秋雨”,從“天若有情天亦老”到“雄雞一唱天下白”,從“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到“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移海

56、水”等等,真可謂是“一句千古,千古一句”。</p><p>  李賀的人生軌跡是個性化鮮明的。短暫的生命旅程,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坎坷的仕途,不懈的理想追求,以及苦澀的心路歷程,都決定了李賀獨特的命運。我們在中國的歷史上很難找到和李賀命運類似的詩人,這是他作為具有獨特風格人物的基點。</p><p>  李賀詩歌的創(chuàng)作與自己的人生軌跡是密不可分的,他所在的中唐是一個激烈動蕩的時代,這個時代對于

57、已經(jīng)發(fā)展到頂峰的唐詩來說,要想創(chuàng)新高,就必須要突變。在這樣一個大時代背景下,詩人們一方面要積極地從前代的文學中汲取營養(yǎng),另一方面又要拓展詩歌的表現(xiàn)領(lǐng)域,探索詩歌的表現(xiàn)形式。李賀就是在這樣的時代環(huán)境影響下,從前代古人詩歌中汲取了營養(yǎng),并加上自己的創(chuàng)作形成了自己詩歌的獨特性,成為所謂的“長吉體”。 </p><p>  李賀詩歌獨創(chuàng)性受到了很多詩家的稱許。杜牧《李長吉歌詩序》對李賀的詩歌有過這樣的評價:“風檣陣馬,不

58、足為其勇也;瓦棺篆定,不足為其古也;時花美女,不足為其色也;荒國侈殿,梗莽丘壟,不足為其怨恨悲秋也;鯨呿鱉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幻荒誕也?!彼未膭⒖饲f在《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稱其詩歌:“長吉歌行,新意語險,自蒼生以來所絕無者?!彼纹钜卜Q其詩歌:“辭尚奇詭,所得皆驚邁,絕去翰墨畦徑,當時無能效者?!边@段話揭示了李賀的詩歌整體上的內(nèi)容風格是“虛幻荒誕”,語言風格是“奇詭怪麗”。</p><p>  李賀詩歌奇幻

59、美的表現(xiàn)方式</p><p>  作為感性詩人的李賀,在經(jīng)歷了從現(xiàn)實到面向自我內(nèi)心的復歸之后,他的審美心靈向更高層次飛躍:走自己的路,唱自己的歌,力求以超物象的詩歌創(chuàng)作來彌補自己眼中的現(xiàn)實缺陷,構(gòu)筑一個“奇美怪麗”的詩歌王國。他的每一首詩歌都是自己“嘔心瀝血”的結(jié)果。</p><p>  嚴羽在《滄浪詩話·詩評》中說過:“長吉之瑰詭,天地間自欠此體不得?!?lt;/p>

60、<p> ?。ㄒ唬┰姼枰庀笈c意境的奇幻特色</p><p>  詩歌意象是以詞語為載體的詩歌藝術(shù)的基本符號,它的優(yōu)點是對個體詩歌創(chuàng)作風格的形成有關(guān)鍵的意義。詩歌中的意象帶有很濃的強烈的個性色彩,這最能體現(xiàn)詩人的風格。一個詩人有沒有自己的風格,在一定的程度上取決于他是否建立了自己獨特意象??v觀李賀現(xiàn)存的詩歌,我們可以看出他選取的意象有很大的虛構(gòu)性。如光怪陸離的冥界,虛無縹緲的仙境,懷才不遇的鬼魂,青春永駐

61、的神仙等等,這些眾多荒誕離奇的意象,使李賀的詩歌具有詭異的特色。</p><p>  托馬斯·芒羅在論詩的價值時說過:“詩歌的價值并不存在表現(xiàn)抽象觀念的詩行或者散文詩歌中,而是通過意象的美妙編織,能喚起情緒和沉思,然而觀念在這里作為一種組織原則在發(fā)生作用,他幫助我們在即是理性的、又是情感的方式去把握整個意義?!蓖旭R斯·芒羅在強調(diào)詩歌特殊的表現(xiàn)方式的同時,也重視抽象觀念在詩歌中的重要作用。<

62、;/p><p>  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有言:“無論詩歌與長行文字,俱以意為主,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之眾”。</p><p>  縱觀李賀的兩百四十多首詩歌,他獨辟蹊徑地編織了一個奇幻無比的意象世界。</p><p>  “鬼”這個意象,是李賀詩的代表和精華之作,在詩歌中是占有一席之地的。這是他名為“詩鬼”的原因。李賀不信鬼神,但在他的筆下,鬼神成群。他算得上

63、是唐代詩人中寫鬼的“專家了”。詩人的高處在于,他不是寫神敬神,寫鬼畏鬼,而是神為人用,鬼為人使。</p><p>  詩歌《蘇小小墓》是“鬼”這個意象的最好呈現(xiàn)。</p><p>  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jié)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珮。油壁車,夕陽待。冷翠燭,勞光彩。西陵下,風吹雨。</p><p>  這是首李賀著名的“鬼詩”。眾多讀者都很喜歡

64、,初次讀它的時候就被他優(yōu)美的語言吸引住了,它不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樣陰森恐怖,反而給人的感覺是幽森冷艷的。它帶給我們的鬼魂是美麗的鬼魂。詩歌中,把死去的蘇小小描繪的跟活人一樣,她有著人一樣的感情,有著人一樣的痛苦和悲哀,但有時她又是那樣的可愛。詩人把環(huán)境與人物的形象和諧地統(tǒng)一,潛意識里形成了幽麗奇詭,冷艷幽森的意境。它是通過詩人豐富的幻想,寫出了這樣獨具特色的美。</p><p>  《秋來》這一首詩歌也是李賀詩歌中

65、“鬼氣”很濃的一首。其中,“思牽今夜腸應直,雨冷香魂吊書客。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這兩句僅在文字語言上就能體現(xiàn)。</p><p>  當然,我們可以從這兩句中,讀出詩人給我們描繪的一個鬼的意境。秋風起,壯志已隨著時光消磨殆盡,尋章摘句,嘔心瀝血又有誰來賞識,在這苦雨凄風之夜,只有古代滿懷憂憤的詩人香魂前來慰吊,而自己最終也可能像他們那樣“恨血千年土中碧”。詩歌里的寒素、冷雨、香魂、秋墳,等意象,織成了一

66、張巨大的、陰冷的網(wǎng),使人不寒而栗,給人留下奇詭離奇的感覺。</p><p>  在《南山田中行》這首詩歌里:</p><p>  秋野明,秋風白,塘水漻漻蟲嘖嘖。云根苔蘚山上石,冷紅泣露嬌啼色。</p><p>  荒畦九月稻叉牙,蟄瑩低飛隴徑斜。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松花。</p><p>  作者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多種冷色調(diào),調(diào)成了一

67、幅冷艷幽深的畫面:秋天的田野上,一洼洼一片片的積水,秋風冷瑟地吹著,云霧籠罩著低矮的山,山上的石頭被青苔覆蓋著,寒風中開放的小花,綴著晶瑩的露珠,好像在低聲飲泣。田地見的荒蕪,九月的田壟,只有一些稀稀落落的禾苗。螢火蟲在田間一閃一閃的,泉水流進了荒蕪的沙子地里,而閃爍的鬼火,卻在漆黑的松林間飄忽。</p><p>  在這首詩歌中,鮮明的意象,匯聚成了一幅形象感十分強烈的畫面。</p><p&

68、gt;  神話意象在李賀的詩歌中也占了大多數(shù),《苦晝短》中“神話”這個意象有很好的體現(xiàn),“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惟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食熊則肥,食蛙則瘦。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東有若木,下置銜燭龍……”這首詩歌是隨著詩人豐富的冥想流動的,忽而天神,忽而神話世界,忽而仙道,忽而古人,他以急促的節(jié)奏變換著,大幅度地跳躍著,這就在讀者的腦海里形成了一副奇詭瑰異的神話色彩圖。</p><p>  

69、還有一首《天上謠》,讀完這首詩歌,一幅美好的神仙世界已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p><p>  “天河夜轉(zhuǎn)漂回星,銀浦流云學水聲。玉宮桂樹花未落,仙妾菜香垂珮纓。秦妃卷簾北窗曉。窗前植桐青鳳小。王子吹笙鵝管長,呼龍耕煙種瑤草?!闭Z句間,就已聞到永不凋謝的桂花,就已看到四季常青的蘭苕,采花的嫦娥,吹笙的仙人,耕煙的蒼龍……在這里沒有丑惡、沒有虛偽、到處充滿了寧靜、歡樂、和諧。</p><p&g

70、t;  這些都是李賀在意識的形成過程中,打破了客觀世界的固有秩序,用自己的審美經(jīng)驗加以組合,表現(xiàn)出一種折射、扭曲變形的世界,使得詩歌的意象更加的虛幻和豐富。</p><p> ?。ǘ┰姼栊形纳蠘?gòu)思的跳躍性</p><p>  詩人陸機在《文賦》中寫到:“收視反聽,耽思傍訊,精鶩八極,心游萬仞?!边@說明詩人在創(chuàng)作時,讓自己的思路隨著想象的翅膀在廣闊的宇宙空間,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任意翱翔。從

71、古至今,詩人們都會在自己想象的天國遨游著。然而,李賀的想象和其他詩人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在于有些詩人讓自己的想象自由奔放,但他們的思維比較容易掌握,而李賀的想象是奇特、變異的,而且是高速度在變幻著,跳躍著。他的思維是超常脫凡的。人們在閱讀他的作品時,思維通常趕不上作品中想象的激流,掌握不住他的思維軌跡。</p><p>  他有一首《拂舞歌辭》中有表述這樣的一個主題:“丹成作蛇乘白霧,千年重作玉井土。從蛇作龜二千

72、載,吳堤綠草年年在。背有八卦稱神仙,邪鱗頑甲滑腥涎”。</p><p>  這幾句詩要表達的是一種神蛇能乘云霧而飛,千年之后就變成土,神龜壽命雖然長,也還是會死去。他們甚至連河堤的草都不如,不值得夸耀,這里所寫的是從曹操《龜雖壽》中一詩中變化而來的。</p><p>  曹操詩曰:“神鬼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边@是一首耳熟能詳?shù)脑姼?。讀完之后,曹操詩的思維軌跡,讀者一下子就掌

73、握了。但李賀的詩歌想象就奇特了。蛇,龜?shù)膲勖煌馐莾汕Ф嗄臧?,這還比不上大自然的小草,小草,年年在,年年綠,似乎在李賀的眼中小草是不會死的,這已經(jīng)頗不一樣了,而尤其是最后兩句,這兩句竟以蛇、龜,形象中最丑惡之處來否定神龜螣蛇,想象更是超脫了常規(guī)。螣蛇、神龜,本是傳說中神異吉祥之物,在常人眼中是神圣的,可是李賀卻說螣蛇是邪惡之鱗,神龜?shù)募资穷B劣之甲,滿身上下全是那滑膩的腥臭不堪的液。這種描寫使人讀之油然而生一種厭惡甚至是惡心的感覺,很自然

74、地否定了神蛇,神龜。李賀詩歌中這種超然、變異的想象,使他的詩歌顯出了卓異于其他詩人的特點。這是李賀詩歌風格的藝術(shù)性因素。</p><p>  奇特的構(gòu)思,李賀在詩歌的創(chuàng)作中,往往在開頭、結(jié)尾或中間宕開一筆,便能造出一個奇景突顯,異彩繽紛的藝術(shù)境界。如詩歌《浩歌》,在這首詩歌中,首一句就突如其來地在讀者面前展現(xiàn)了一個山崩海枯的變化,“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天關(guān)移海水?!绷r在讀者面前,展現(xiàn)了一個“滄海桑田”的境界。&

75、lt;/p><p>  李賀詩歌的構(gòu)思常常超越空間和時間,詩的跳躍性很大。例如,最有名地戍邊戰(zhàn)斗的名篇《雁門太守行》。 </p><p>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p><p>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p><p>  這是一首對英勇奮戰(zhàn)的將士們的熱情頌

76、歌。全詩短短八句,用了大量的環(huán)境描寫,反映了一場激烈戰(zhàn)斗的全過程。首先用天上的“黑云”做比喻來寫敵人來勢之兇,又借用天上的日光來寫將士,整裝披甲,器宇軒昂的準備出擊。從而寫到陸地上的情景。詩人巧妙地抓住了一系列富有戰(zhàn)斗的景象,天上地下,跳躍性很強。</p><p> ?。ㄈ┰姼枵Z言的秾麗與奇幻</p><p>  李賀的詩歌在語言上刻意追求,不斷鍛煉,鑄造出獨特的語言。李賀詩歌的語言藝術(shù)

77、不同于李白那種清新飄逸的語言;不同于白居易那種通俗易懂的語言,更不同于王維、孟浩然的淡雅清秀的語言。李賀的詩歌語言特點概括的說就是新奇、秾麗。這種秾麗新奇的詩歌語言是李賀的獨創(chuàng),是李賀對我國藝術(shù)語言的貢獻。</p><p>  多剛在《漫談李賀詩之風格特色》一文中提到:李賀的詩歌,每一首都是著意經(jīng)營,苦心鍛打,給人以新奇的美感。他不愿意重復同代人走過的詩歌創(chuàng)作道路,要以《離騷》式的奇情異彩來矯正晚唐詩反上“元和”

78、末流的輕薄浮艷及不痛不癢的平庸詩風,賦詩以濃郁的色彩,打上官能感受的深刻烙印。</p><p>  其實,從他膾炙人口的名句中可以看到李賀詩歌語言濃郁的色彩和強烈的直觀感受,“桃花亂落如紅雨”“黑云壓城城欲摧”“飛香走紅滿天春”“踏天磨刀割紫云”“衣如飛過鶉馬如狗”“欲剪湘中一尺天”“天若有情天亦老”等等,他的語言藝術(shù)在色彩上是很出奇,色彩抹得濃濃的,具有西方油畫的藝術(shù)效果。李賀不是白描高手,而是油畫大師。<

79、;/p><p>  在《雁門太守行》這一詩歌中,眾多的顏色詞黑、金、紫、紅、黃等色彩跳入人們的眼簾,這些色彩是多么的豐富及新奇。詩人陸游謂李賀詩:“如百家錦衲,五色眩耀,光奪眼目,使人不敢耳目?!崩钯R詩歌中的色彩常以羅列、堆積的形式出現(xiàn)。大片的、淋漓潑灑的色彩表達,在李賀的詩歌中表現(xiàn)的非常密集、曾出疊現(xiàn)。</p><p>  李賀努力追求新鮮奇特的用語,突出與眾不同的特色。如“日下榆影瘦”中的

80、影瘦,“花樓玉鳳聲嬌獰”中的嬌獰,“向前敲瘦骨,“苦節(jié)青陽皺”中的青陽皺,猶自帶銅聲”中的瘦骨和銅聲,“方花古 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銀罌”中的刺豹淋血等,都刻意造取一些奇特新穎的詞義,這些奇特新穎的詞,大都下得很重,很突然,使讀者留下很深的印象。</p><p>  錢鐘書先生在《談藝錄》中說過:“長吉穿幽入仄,慘淡經(jīng)營,都在修辭設(shè)色,舉凡謀篇命意,均落第二義”。很多書本都在講李賀的語言很奇,清代的毛先舒在《詩辯坻

81、》中提到說:李賀“設(shè)色秾妙”。李東陽《麓堂詩話》云:“李長吉詩,字字句句欲傳世,顧過于,無天真自然之趣”。李維楨在其書《李賀詩解序》中言說:李賀“只字片語,必新必奇”。如《秋來》詩中,“思牽今夜腸應直”,歷來形容愁思多,都用“愁腸百結(jié)”李賀卻反其道而行,謂彎曲的腸變直了。從這可以看出,李賀詩歌在語言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在捕捉形象,在苦吟,在做“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功夫。</p><p>  在《昌谷讀書示巴童》這首詩

82、歌里:</p><p>  蟲響燈光薄,宵寒藥氣濃。君憐垂翅客,辛苦尚相從。</p><p>  不難發(fā)現(xiàn)這里有一個字用的非常巧,這個“薄”字。這個字用的很奇怪,燈光怎么可以用薄來形容呢,一般人的腦海里都想到的是燈光很暗。詩人卻換了一個字來表達。很有新意。</p><p>  語言上的創(chuàng)新。在“務(wù)去陳言”的影響下,李賀非常注意語言的創(chuàng)新。他遣句造句,務(wù)求新奇,立意用

83、語,羞于雷同,因而在他的筆下,出現(xiàn)了大量的新穎的詞匯。寫“月”就有“玉盤”“明弓”“斜白”“線月”等。以“草”為例,就有“絲綠”“頹綠”“濃綠”“細綠”等。又如“花”就有“冷紅”“小白”“愁紅”“墮紅”等。李賀很注意煉字煉句,他盡量使自己的詩句新奇、凝練,生動感人。</p><p>  清代的黃子云在《野鴻詩稿》說過:“詩之深淺,有在一二字內(nèi)見者”,“一字之間”,往往可以使得“風氣頓殊,妍丑迥別?!?lt;/p&

84、gt;<p>  二、李賀詩歌奇幻美形成的原因</p><p> ?。ㄒ唬┰娙松L的社會大環(huán)境因素及其生長地方昌谷的文化和道教的盛行</p><p>  1、 社會的整個大環(huán)境</p><p>  俗話說的好“詩人是社會的產(chǎn)兒,也是社會的歌手”。社會是個大熔爐,大染缸。李賀所處的社會給李賀的心帶來了靈創(chuàng)傷。生活是文學藝術(shù)的源泉,一定的文學藝術(shù)來源于一定

85、社會存在即政治經(jīng)濟的反映,無論誰也離不開特定的時代而憑空創(chuàng)造文學。李賀的一生是在中唐的貞元元年間度過的,作為“唐儲王孫”的李賀,目睹國勢衰微,朝政混暗,,軍閥割據(jù),民生凋敝的黑暗社會現(xiàn)實,李賀為之焦灼,憤怒,絕望。他把這種思想感情熔鑄到自己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故形成了孤憤凄婉,消沉憂愁,奇崛幽冷的“長吉體”詩風。</p><p>  2、 故鄉(xiāng)昌谷的文化</p><p>  李賀從小生活在福昌縣

86、昌谷即今日之河南宜陽縣三鄉(xiāng),它是一個“西往秦晉,南連吳楚”的交通要塞,也是自然環(huán)境極為優(yōu)美的地方。李賀經(jīng)常騎著毛驢,徜徉于昌谷秀麗的山水之間,這里的一切都激發(fā)詩人的創(chuàng)作熱情。詩人在這過程中,獲取了大量的詩歌創(chuàng)作的素材,并精心錘煉,最后鍛造出清詞麗句,寫成詩作?!赌蠄@十三首》、《蘭香神女廟》、《春歸昌谷》等?!恫仍姟酚性疲骸安任逶碌?,細青滿平水。遙戀相壓疊,頹綠愁墜地。光潔無秋思,涼曠吹浮媚……。欣賞完這首詩歌,我們不難看出昌谷的山水

87、之美對李賀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p><p>  昌谷是一個充滿宗教氣息與神話色彩的地方,昌谷的東面有唐高宗時修建的故福昌宮,西南面是充滿神話色彩的女幾山,山上有蘭香女神廟,那是傳說中蘭香神女升天之處。濃厚的宗教氣息引發(fā)了童年李賀對神仙世界的向往與幻想,以至于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對彼岸世界的營造成為他詩歌的最重要的內(nèi)容。浪漫的神話極大的豐富了他的想象力,而李賀的詩歌絕大部分是以豐富的想象力引以為傲的,可見,童年時期生活過

88、的昌谷對李賀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何等重要的影響,與此同時,昌谷這個給李賀帶來最為真切感受的成長環(huán)境也最能在他的詩歌里非常具體、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這個騎著小毛驢、帶著巴童的詩人就在這個充滿宗教氣息和神話色彩的地方開始了人生的漫游、詩句的尋覓和苦吟。</p><p><b>  3、道教的盛行</b></p><p>  道教的盛行對唐代詩壇的影響是很大的,道教作用于詩人的

89、世界觀及影響他們藝術(shù)地把握世界的方式,道教有比較完善的話語系統(tǒng),詩人往往借助這一話語系統(tǒng)來言說世界,表達情感。與此同時,詩人對世界的感受與情感體驗的獨特性又對這一話語系統(tǒng)進行必要的改造,使其詩歌話語有其獨特性。</p><p>  李賀就是一位受道教頗深的詩人,他把自己的詩歌創(chuàng)作與道教的話語系統(tǒng)結(jié)合起來,這樣一來,道教的話語系統(tǒng)極大的豐富了李賀詩歌的表現(xiàn)方式,使李賀詩歌的表現(xiàn)方式呈多樣化。</p>

90、<p>  道教的齋醮儀式是構(gòu)成道教話語的主要內(nèi)容,李賀的詩歌中有以其細膩的筆觸、濃烈的情感來描寫這類場景,即以此來表現(xiàn)詩人所感受的生命的另一面死亡的神秘恐懼。在《神弦曲》這首詩歌中展現(xiàn)了齋醮儀式場面:女巫向空澆酒,立壇祝香擊鼓迎神,焚燒符文紙錢,彈奏步虛神曲,不一會兒,山鬼海神都來享用祭品,等到日落之時,山鬼海神又紛紛離去。詩人通過這一場面,表現(xiàn)出一種極度緊張與刺激,將自己再現(xiàn)實世界的遭遇與自身疼痛折磨所帶來的壓抑和苦悶得到

91、宣泄。</p><p>  李賀詩歌不是用來說教的,他更多的融入了詩人對生命的體驗和社會的理解。詩人將自己的情感體驗輸入這一話語系統(tǒng),使自己的詩歌話語顯得具有個性和獨特。</p><p>  (二)詩人自身的原因</p><p><b>  1、詩人的身世</b></p><p>  據(jù)史料記載,李賀的祖籍在隴西,與隴西

92、李氏有著血親關(guān)系,也就是說與唐王朝有著特殊的聯(lián)系,每每在詩歌中他總自稱是唐諸王孫。他這“非一般的身世”按理說能帶給他飛黃騰達的前途,但是,李賀卻得不到王孫的特殊待遇,在仕途路上也始終不盡人意。這還要提到李賀的父親李晉肅,有這么一回事,李賀在河南府試中一鳴驚人,輕易獲得“鄉(xiāng)貢秀才”的資格,應舉的秀才中一時流言四起,出于對李賀的妒忌,說李賀的父親名“晉肅”與“進士”犯“嫌名”。李賀應進士是對父母的不孝順,盡管李賀的朋友全力支持他,但是,他還

93、是承受不住讒言的威力,沒有參加進士考試。之后,自己的才華難以施展,自己的抱負難以實現(xiàn),李賀感到極度的苦悶與壓抑,他把自己的這種體會全部傾注于自己的詩歌。</p><p><b>  2、李賀的性格</b></p><p>  李賀是李晉肅老來得子的,所以對他是百般呵護,給李賀買了毛驢還把四川帶回來的巴童送給了李賀。李賀的母親也對李賀給予了特別的關(guān)愛,在母親的引導下,李

94、賀讀了不少的書,這為他以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由于他生來體質(zhì)多病,兒時的李賀生性敏感,一方面可以捕捉到自我情感世界的律動,另一方面又能明銳的感知豐富的外在世界。李賀的體弱多病與敏感造就了他性格上有某些缺陷。源于他的身世,出生,所以,李賀的性格非常的扭曲。心態(tài)也體現(xiàn)出病態(tài)的感覺。他的性格使他常常陷入超常的幻想中,李賀有驚人的創(chuàng)造才能,他通過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來尋求自身缺陷的某種補償,擅長于借助幻想和豐富多彩的感覺,把自己缺失的情愛靈敏的轉(zhuǎn)

95、換到它的相反方向,使這種安慰以一種幻想的愿望形態(tài)出現(xiàn)。他的病態(tài)心理使他對病態(tài)的事物特別的關(guān)注,從一定程度上,李賀為唐詩開辟了另一個審美領(lǐng)域,他的詩歌由此富有很強的獨創(chuàng)性。</p><p><b>  3、藝術(shù)偏好</b></p><p>  李賀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xiàn)出了他不一般的藝術(shù)偏好。他的創(chuàng)作主要是以樂府詩為主,新、舊唐詩書均說他長于歌篇,樂府數(shù)十篇,云韶樂工皆合之

96、弦管。李賀的摯友沈亞之在《序詩》中曾說:“余故友李賀善擇南北朝樂府故詞。其所賦不多,怨郁凄艷之功,誠以蓋古排今,使為詞者莫得偶矣。惜乎其終亦不備聲弦唱賀名溢天下”。這段文字無非是說,李賀善于用樂府舊題進行創(chuàng)作,奇作品雖不多,但是其獨特性已經(jīng)顯露出來。</p><p> ?。ㄈ┦芮?、李白、韓孟等詩人的影響</p><p>  李賀詩歌藝術(shù)風格的形成,不是純天然(單一)從楚辭中汲取營養(yǎng)的,

97、除了楚辭之外,李賀廣泛的向他以前的詩人學習,他汲取了晉宋詩人及南朝宮體詩的一些藝術(shù)特點,汲取前輩大詩人李白的藝術(shù)成就,他還學習同代詩人韓愈的優(yōu)點,合眾家之長,跳脫變化,黏貼著時代的色彩,另鑄新詞,自成一家,奠定了他在唐代詩壇的地位,對后代詩人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p><p>  清人沈德潛在《說詩啐語》中說過:“詩不學古,謂之野體。然泥古而不能通變,猶學書者但講臨摹,分寸不失,而已之神理不存也。作者積久用力,不

98、求助長,充養(yǎng)既久,變化自生,可以換卻凡骨矣?!?lt;/p><p>  1、對屈原《楚辭》的接受和大膽創(chuàng)新</p><p>  《贈陳商》詩歌中寫到:“長安有男兒,二十心已朽。楞伽堆案前,楚辭系肘后?!睆倪@首詩歌中可以看出,他對楚辭是多么的熱愛,是隨身攜帶和閱讀的。李賀與屈原的遭遇有著驚人的相似,這就使得李賀很容易與屈原在感情上產(chǎn)生共鳴。李賀在接受《楚辭》的過程中,也是一個藝術(shù)的創(chuàng)新過程。沒有

99、創(chuàng)新就沒有藝術(shù)的獨特性,就沒有李賀詩歌獨特的藝術(shù)世界。 </p><p>  我們可以從李賀詩歌的鬼魂世界里可以找到他對《楚辭》的接受與創(chuàng)新,相比之下,李賀詩歌的鬼魂顯得更加豐富復雜,鬼魂的形象格外生動。李賀從《楚辭》中得到啟示,作為一個獨創(chuàng)性詩人,即對《楚辭》的學習和接受,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要不斷的創(chuàng)新,就“魂”來說,作為詩歌的表現(xiàn)對象,是值得深入挖掘,使之更加的具體、豐富和生動,李賀描述的鬼魂融

100、入自己的情感體驗而力透紙背,個性化,奇幻化。</p><p>  2、對李白浪漫主義的繼承</p><p>  李賀是一位受到“李杜文章”的“萬丈火焰”映照的詩人。李白豐富的想象,大膽的夸張為李賀詩歌的創(chuàng)造提供了寶貴的經(jīng)驗,李賀從中意識到只有在無限自由的想象空間里進行創(chuàng)作,才能產(chǎn)生獨特意義的藝術(shù)作品。李賀與李白的詩歌都是以構(gòu)思新穎和想象奇特見長。他們的詩歌比喻新穎,極度夸張,給人以很強烈的

101、藝術(shù)震撼力。</p><p>  李白有“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之句,李賀有“依依宜織江雨空,雨中六月蘭臺風”,有“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之句。由此可見,兩人在詩歌的創(chuàng)作中是要求創(chuàng)新突變的。</p><p>  還有,李賀詩歌與李白詩歌一樣主要致力于歌行體,歌行體顯的自由,更易表達激烈動蕩的情感。李賀之“鬼”,在張元禎看來,是李賀道他人之

102、末道,筆補造化,洞悉人情世故,以至于詩歌散發(fā)著鬼斧神工的魅力。李賀在詩歌的技巧上學習李白,而在創(chuàng)作中表達得更多的是他對藝術(shù)的理解與生命的感受,因而,他的詩歌總是以一種特殊的風貌打動著讀者、感染讀者。</p><p>  3、韓、孟詩派“奇崛瑰詭”詩風的實踐者</p><p>  余冠英、王水照《唐詩選》前言說:“李賀詩的奇詭瑰麗,新詞異彩,妙思怪想,固然也受韓、孟詩風的影響,但他卻在韓、白

103、之外自創(chuàng)了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不同凡響,別有天地。”</p><p>  文壇領(lǐng)袖韓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詩人,其詩力求險怪新奇,雄渾而重氣勢。他別開生面,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詩歌流派。他善于用強健而有力的筆觸,驅(qū)使縱橫磅礴的氣勢,夾雜著詼奇詭譎的情趣,給詩渲染了一層濃郁瑰麗的色彩,造成奔雷掣電的壯觀。韓、孟一派“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界”,奇崛險怪,獨樹一幟,并提出了“不平則鳴”的文學主張,提倡文學話語的重構(gòu)“惟陳言之

104、務(wù)去”。</p><p>  韓愈連騎造門,面試詠詩,特著《諱辯》,以期進取,對李賀的嘉許與推引,一時傳為佳話。李賀作為他的仰慕者,完全認同韓愈的文學主張,他領(lǐng)會韓愈的詩歌精神,創(chuàng)作極力于新的表現(xiàn)方式探索、新的詩境的開拓以及新的詩歌話語的構(gòu)建。李賀在詩歌上的創(chuàng)新精神可以說與韓愈不謀而合,當他的詩歌以中嶄新的面貌出現(xiàn)在韓愈面前,韓愈為之震撼。</p><p>  總的來說,對于師友名人的學習

105、,李賀并非照搬規(guī)范,而是學其所長,棄其所短,學有所同,存其所異,學他“著我”,發(fā)展自己獨特的風格。</p><p>  三、李賀詩歌奇幻美產(chǎn)生的審美效應</p><p>  (一) 積極的審美效應</p><p>  細讀李賀的詩歌,每每都能體會到他遣詞造句功夫之深,他用字造句,不肯茍且,所以字字有力,句句老練。他作品特色之一是想象力豐富,他詩歌中那活靈活現(xiàn)的畫面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