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用色譜分析法診斷變壓器故障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淺析用色譜分析法診斷變壓器故障</p><p>  摘要:本文根據作者多年工作經驗,分析變壓器故障診斷進行了闡述,并提出相關見解,僅供同行參考。 </p><p>  關鍵詞:變壓器;總烴;色譜分析;故障 </p><p>  中圖分類號:TM421 文獻標識碼:A </p><p><b>  1 引言 &l

2、t;/b></p><p>  變壓器內部常發(fā)生的故障主要有放電性故障和過熱性故障兩大類。 當變壓器內部絕緣材料老化或者電場強度過大時,該處會產生局部放電故障;當發(fā)生熱點連接不良或者磁路故障的時候會產生局部過熱,進而加速絕緣物的老化、分解,產生各種氣體。絕緣油在熱解的時候會形成氫氣和低烴類氣體, 固體絕緣材料在高溫的情況下會生成 CO、CO2及少量烴類氣體和呋喃化合物,同時被油氧化。過熱性故障占變壓器故障的

3、比例很大, 危險性雖然不象放電性故障嚴重,但熱點常會從低溫逐步發(fā)展為高溫,甚至會迅速發(fā)展為電弧放電而造成設備損壞。 及時通過色譜分析判定變壓器內部故障, 并進行有效的處理措施,能有效地防止變壓器的損壞。 </p><p><b>  2 故障的發(fā)現(xiàn) </b></p><p>  某220kV 變電站1 號主變于 1995 年 10 月 1 日出廠 ,1995 年 12

4、 月 28 日 投 運 , 型 號 為 OSFPS9-120000/220。 額定容量:120MVA, 電壓比:(230±8×1.25%)/121/38.5kV,油重 :35t,總重 :126t;油的密度為 0.895t/m3。 2010 年 7 月 30 日,在對該主變壓器進行色譜月跟蹤測試時,發(fā)現(xiàn)油中氣體含量異常,其中C2H2和總烴的含量均已超出規(guī)程限定的注意值。 8月 1 日復試結果這兩項也超過注意值, 且有較

5、快增長趨勢。 </p><p><b>  3 故障分析 </b></p><p>  3.1 色譜數據分析 </p><p>  經過多次取樣測試和跟蹤測試, 油中氣體含量仍在繼續(xù)增長,初步認定變壓器存在故障,其歷年跟蹤測試數據見表 1。 </p><p>  3.2 有無故障的判定 </p><p

6、>  2010 年 7 月 30 日,總烴值為 1 448.41μL/L,已遠遠大于注意值 150μL/L。 并分解出 6.44μL/LC2H2,且 8 月 1 日各項數據較 7 月 30 日均有較大增長。此變壓器 7 月 30 日和 8 月 1 日總烴絕對產氣速率:15 610mL/d;H2絕對產氣速率:1 888.23mL/d;C2H2絕對產氣速率:360.5mL/d。由以上的絕對產氣速率比較結果均顯示絕對產氣速率嚴重超標。

7、</p><p>  綜上所述, 特征氣體遠遠超過注意值和絕對產氣速率超標,可以判斷出變壓器存在故障。 </p><p>  3.3 故障類型的判斷 </p><p>  變壓器等設備涉及產氣的內部故障一般可分為兩類:即過熱性和放電性。 常采用特征氣體法、改良三比值法和羅杰斯四比值法對故障類型進行判斷。(1)特征氣體法。 表 1 顯示特征氣體為 CH4和C2H4,次

8、要成份為 H2和 C2H6,并含有少量 C2H2,可以認定變壓器存在過熱故障,同時 C2H2/C2H4<0.1,也判斷為過熱性故障。 </p><p>  (2)改良三比值法進行判斷。 </p><p>  按照改良三比值法計算編碼為 0 2 2,故障性質為高于 700℃的高溫過熱性故障。 </p><p> ?。?)采用羅杰斯四比值法進行判斷。 </p

9、><p>  其編碼為 1 0 2 0,為鐵心或者箱殼環(huán)流,接頭過熱。根據以上三種方法的判斷, 此變壓器故障類型為鐵心或者箱殼環(huán)流及接頭過熱造成的溫度高于700℃的高溫過熱性故障。 </p><p>  3.4 故障原因分析 </p><p>  根據改良三比值法,設備存在 700℃以上高溫,而造成此類故障的原因是: 油箱和鐵心上的大的環(huán)流,油箱壁未補償的磁場過高,形成

10、一定的電流;鐵心疊片之間的短路,接頭或者接觸不良。根據羅杰斯四比值法判斷為箱殼或者鐵心環(huán)流,接頭過熱。根據對 CO、CO2的判斷可以得出此設備并沒有涉及到固體絕緣老化的問題,因此只能為裸金屬過熱。 </p><p>  4 故障點的準確判斷 </p><p>  實踐證明,必須結合紅外測溫、電氣試驗以及設備運行、檢修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對故障的部位及原因作出準確判斷。 </p>

11、<p>  4.1 紅外測溫法 </p><p>  8 月 19 日紅外線跟蹤測試發(fā)現(xiàn),A、B 相溫度分別為 41.7℃、40.1℃,C 相套管溫度有明顯增長趨勢,最高溫度已達 62.9℃,見圖 1。 </p><p>  4.2 電氣試驗法 </p><p>  對此主變進行了診斷性試驗,絕緣、介損、泄漏試 驗 數 據 合 格 正 常 ,35kV

12、繞 組 直 流 電 阻 Rab為0.062 53Ω,Rbc為 0.069 68Ω,Rca為 0.069 71Ω, Rac、Rbc直流電阻超標,最大不平衡度達到 10.7%,結合紅外圖譜初步判斷, C 相套管導電桿下部連接處接觸不好,導致直流電阻增大引起金屬發(fā)熱。 </p><p>  4.3 故障點的確認 </p><p>  為了進一步確認故障點,結合 8 月 25 日的停電大修, 當主

13、變本體油位降到 35kV 套管檢修手孔以下,打開檢修手孔,觀察發(fā)現(xiàn)繞組接線連板、壓接螺帽、平墊片及導電桿螺紋有明顯發(fā)熱燒蝕痕跡,如圖2 所示。 低壓側直阻進行了分解試驗,A、B 兩相測試鉗夾在各相導電桿上硬導線樁頭處,C 相測試鉗夾在 C 相繞組軟連接處,即跨過導電桿,結果測試數據合格,由此判定問題出在導電桿下部連接部位。 </p><p>  5 故障處理及分析 </p><p><

14、;b>  5.1 故障處理 </b></p><p>  根據燒傷情況,對 35kV C 相套管進行了解體,用銼刀對燒傷處進行了處理,用油砂紙對接線連板、壓接螺帽、 平墊片及導電桿螺紋進行了打磨后進行了組裝恢復,并在接線連板上部加裝螺帽。接著進行了 35kV 繞組直流電阻測試,Rab為 0.062 90Ω, Rbc為 0.062 8Ω,Rca為 0.062 70Ω,試驗數據合格。 8 月26 日

15、、9 月 26 日, 對該臺主變進行了色譜分析及紅外跟蹤測試, C 相套管溫度恢復正常, 色譜數據在合格范圍之內,見表 2。 </p><p><b>  5.2 原因分析 </b></p><p>  姬 村 1 號 主 變 35kV 套 管 型 號 為 BFW-35/1250-4F,繞組接線連板與導電桿壓接不牢固,變壓器運行中震動、試驗工作中套管引線拆解等很可能引

16、起壓接緊固螺帽的松動,導致接觸電阻增大,從而引起發(fā)熱缺陷。 </p><p>  此類套管導電桿上部雖然有固定銷槽,但間隙太大,在拆接線及套管檢修時,導電桿仍然跟著左右轉動易導致壓接螺帽松動,引起發(fā)熱現(xiàn)象發(fā)生。此類套管導電桿繞組接線連板連接部位處于套管下部內,套管組裝及平時檢修維護極為不方便,不僅影響檢修效率,而且往往造成緊固不到位,留下松動發(fā)熱隱患。 </p><p><b>

17、  5.3 采取措施 </b></p><p>  鑒于此類結構的 35kV 套管比較普遍, 因此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p><p> ?。?)對此類結構的主變套管進行摸底排查,結合設備停電,作為重點工作進行檢查檢修。 </p><p>  (2)有條件的進行技術改造,改成連接可靠的板式結構。 </p><p> ?。?)積極與

18、設備廠家交流溝通,反映此類套管的結構缺陷,進行完善化改造,從根本上防止此類問題的發(fā)生。 </p><p><b>  6 結論 </b></p><p>  變壓器油色譜分析能有效發(fā)現(xiàn)變壓器運行中早期的故障及性質, 但是由于這一方法的技術特點, 使它在故障點的確認上有不足之處;結合色譜分析和紅外測溫結果,有針對性地制定電氣試驗方案, 可有效地判斷變壓器故障位置且大大提

19、高事故處理效率。 </p><p><b>  參考文獻: </b></p><p>  [1] 徐康健 ,鐘俊武.一臺 500kV 變壓器油色譜分析數據異常的故障診斷與檢查[J].變壓器,2010,47(9):72-74. </p><p>  [2] 錢旭耀.變壓器油及相關故障診斷處理技術[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 2006.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