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建筑抗震設計淺談</b></p><p> 摘要:本文首先對地震震區(qū)砌體結構建筑、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鋼結構建筑倒塌原因進行了分析,對建筑抗震設計基本要求(建筑的規(guī)則性要求、結構整體性要求、砌體結構樓梯間設計要求、防震縫設置問題、結構多道抗震防線要求)進行了討論,希望對我國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的修訂有參考意義。 </p><p> 關
2、鍵詞:抗震設計;建筑結構;倒塌分析 </p><p> 中圖分類號:TU973+.31 文獻標識碼:A </p><p> 1.建筑結構抗震倒塌分析 </p><p> 通過對唐山、汶川地震的建筑震害相關資料的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建筑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倒塌過程大體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建筑在豎向及水平地震作用和豎向荷載共同作用下,在地面運動的過程中發(fā)生倒塌;第二類是地
3、震過程中部分豎向承重構件破壞,地震后由于破壞構件上部結構不能繼續(xù)承受豎向荷載,而發(fā)生倒塌【1】【2】。從倒塌的形式看可分為整體倒塌和局部破壞引起的連續(xù)倒塌兩類。 </p><p> 1.1砌體結構建筑 </p><p> 砌體結構建筑的砌筑材料多為脆性材料,抗震性差,在地震中破壞最為嚴重,主要表現(xiàn)在墻體大量開裂、倒塌,預制板脫落等方面,裂縫集中出現(xiàn)在門窗洞和樓梯間等位置,裂縫多呈X形貫
4、通縫。 </p><p> 1.2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 </p><p>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在地震中的破壞方式集中表現(xiàn)在填充墻和圍護結構的大量開裂和坍塌,柱端及節(jié)點破壞也較為突出,大量框架結構破壞呈現(xiàn)“強梁弱柱”機制。 </p><p><b> 1.3鋼結構建筑 </b></p><p> 鋼結構建筑自
5、重輕、強度大,抵御地震能力強,輕微破壞主要發(fā)生在圍護結構和鋼結構節(jié)點處等部分。 </p><p> 2.抗震設計基本要求 </p><p> 2.1建筑的規(guī)則性要求 </p><p> 對于建筑方案的規(guī)則性,《抗震規(guī)范》做了補充規(guī)定:“建筑設計應符合抗震概念設計的要求,不規(guī)則的建筑方案應按規(guī)定采取加強措施;特別不規(guī)則的建筑方案應進行專門的研究和論證,采取特別的
6、加強措施;不應采用嚴重不規(guī)則的建筑方案”。此規(guī)定為強制性條文,要求建筑師和結構師嚴格執(zhí)行。 </p><p> 2.2結構整體性要求 </p><p> 結構的整體性除了與結構構件本身強度有關之外,主要取決于構件之間連接節(jié)點的構造設計?!犊拐鹨?guī)范》規(guī)定:對于鋼筋混凝土構件,抗震設計應做到:“強柱弱梁”、“強節(jié)點弱構件”;砌體結構應設置鋼筋混凝土圈梁和構造柱、芯柱或采用配筋砌體;鋼結構構
7、件應避免局部失穩(wěn)或整個構件失穩(wěn)。本次修訂吸取汶川地震中大量預制空心板、屋蓋優(yōu)先塌落造成人員傷亡的教訓,特別強調(diào):“多、高層的混凝土樓、屋蓋宜優(yōu)先采用現(xiàn)澆混凝土板。當采用混凝土預制裝配式樓、屋蓋,應從樓蓋體系和構造上采取措施確保各預制板之間連接的整體性”。 </p><p> 2.3防震縫設置問題 </p><p> 《抗震規(guī)范》規(guī)定,“抗震縫應根據(jù)抗震設防烈度、結構材料種類、結構類型、
8、結構單元的高度和高差情況,留有足夠的寬度,其兩側的上部結構應完全分開?!闭_理解本條規(guī)定應該是:建筑平、立面布置應盡可能規(guī)則,盡量避免采用抗震縫;如果必須留的話,寬度應該留夠。有的工程技術人員在進行抗震設計時,往往碰到稍微不規(guī)則的結構就留縫,留的又不夠寬;還有是在施工中,澆搗混凝土后的抗震縫兩側的模板沒有拆除,或留下許多雜物堵塞,結果等于沒留,地震時必然導致縫兩側的構建互相碰撞,嚴重的甚至引起連續(xù)倒塌【3】。 </p>&
9、lt;p> 2.4結構多道抗震防線要求 </p><p> 《抗震規(guī)范》對結構體系提出了多道抗震防線的要求,對于大震作用下結構抗倒塌具有重要意義。該要求的目的在于,當結構受到超過設防烈度的所謂“大震”作用時,作為第一道防線的某些構件,如:框排架結構的柱間支撐或柱子的翼墻、剪力墻結構的連梁等率先破壞,消耗了地震能量并改變了整體結構的動力特性,從而減低了地震力,保護了作為第一道防線的構件,如:框排架結構的柱
10、子剪力墻結構的墻體,它們的存在避免了結構倒塌。砌體結構的構造柱、圈梁除作為砌體的約束構件可以提高墻體延性之外,也可視為第一道防線,在“大震”作用下,墻體可能嚴重破壞,但由于構造柱和圈梁的存在不會倒塌【4】。 </p><p> 2.5砌體結構樓梯間設計要求 </p><p> 樓梯間是建筑的出入口,也是地震時人群疏散的惟一通道。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由于設計和施工質量問題,可能使樓梯間倒塌破壞,造
11、成嚴重傷亡和堵塞疏散通道,阻礙救生。由于樓梯間的山墻較高,鋼筋混凝土樓梯構件的抗側剛度較大,而且梯段平臺與樓層存在錯層,對山墻產(chǎn)生出平面的水平剪力,地震時最容易破壞。因此,對于樓梯間的抗震設計,2008版《規(guī)范》7.3.1條特別增加要求,“樓、電梯間四角,樓梯段上下端對應的墻體處;外墻四角和對應轉角;錯層部位橫墻與外縱墻交接處,大房間內(nèi)外墻交接處,較大洞口兩側”要設置構造柱;第7.3.8條要求,“裝配式樓梯段應與平臺板的梁可靠連接,內(nèi)外
12、墻交接處應沿墻高每隔500mm設2 6通長拉接鋼筋”,這些都是保證樓梯間抗震安全的重要措施【5】。 </p><p> 建筑抗震設計本質上仍是一種經(jīng)驗行為,因此,必須強調(diào)抗震概念設計和采用抗震措施在抗震設計中的重要性。 </p><p><b> 參考文獻: </b></p><p> 蘇幼坡.唐山震后重建過程及啟示【R】.汶川地震建筑震
13、害調(diào)查與災后重建分析報告.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8,432-441. </p><p> 張敏政.從汶川地震看抗震設防和抗震設計【J】.土木工程學報,2009,42(5):21-24. </p><p> 王亞勇.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啟示-三水準設防和抗震設計基本要求【J】.建筑結構學報,2008,29(4):26-33. </p><p> 王亞勇.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