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6/16/21/5c824289-9753-41d9-9c2b-76527c93bea6/5c824289-9753-41d9-9c2b-76527c93bea6pic.jpg)
![關于我的家鄉(xiāng)云浮市新興縣發(fā)展變化的調查報告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6/16/21/5c824289-9753-41d9-9c2b-76527c93bea6/5c824289-9753-41d9-9c2b-76527c93bea6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畢業(yè)論文</b></p><p> 題目名稱:關于我的家鄉(xiāng)云浮市新興縣發(fā)展變化的調查報告</p><p> 系部名稱:國際交流中心系</p><p> 班 級:國際商務中澳(1)班</p><p> 學 號:811070119</p><p>&l
2、t;b> 學生姓名: </b></p><p><b> 指導教師: </b></p><p> 2014年 4 月 </p><p> 關于我的家鄉(xiāng)云浮市新興縣發(fā)展變化的調查報告</p><p><b> 摘 要</b></p>&
3、lt;p> 文章通過對新興縣進行實地調查的方式和文獻調查的方式進行了分析,并從中提出了相對應的措施。文章開頭先是對家鄉(xiāng)新興縣進行簡單介紹,并從中分析其發(fā)展的各項優(yōu)勢和不足,其次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列出圖表對新興縣的調研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同時總結出新興縣的發(fā)展所存在的優(yōu)勢、劣勢,最后提出了相對應的策略、措施,明確了的發(fā)展趨向。</p><p> 關鍵詞: 新興縣 發(fā)展</p><
4、;p><b> 目 錄</b></p><p><b> 摘 要I</b></p><p> 一. 調研的目的和方法1</p><p><b> 二、新興縣簡介1</b></p><p><b> ?。ㄒ唬?地域2</b>
5、;</p><p><b> ?。ǘ?氣候3</b></p><p><b> ?。ㄈ?語言4</b></p><p><b> 三、調查內容5</b></p><p><b> ?。ㄒ唬v史6</b></p><p>
6、;<b> ?。ǘ┕I(yè)經濟8</b></p><p> (三)農業(yè)產業(yè)化9</p><p> ?。ㄋ模┑谌a業(yè)10</p><p> ?。ㄎ澹┉h(huán)境發(fā)展11 </p><p> ?。┟裆こ?2</p><p> (七)教育水平13</p><p&g
7、t; ?。ò耍┥鐣缶?4</p><p> ?。ň牛└黜椄母?4</p><p><b> ?。ㄆ撸﹩?4</b></p><p> 四、從調查中總結新興縣發(fā)展存在的問題1錯誤!未定義書簽。</p><p> 五、結 論意見和建議1錯誤!未定義書簽。</p><p><b&
8、gt; 參考文獻15</b></p><p><b> 2014-4-13</b></p><p> 關于我的家鄉(xiāng)云浮市新興縣發(fā)展變化的調查報告</p><p> 一、調研目的和方法:</p><p><b> ?。ㄒ唬┱{查目的:</b></p><p>
9、; 1、全面了解新興縣各項發(fā)展狀況。</p><p> 2、全面了解目前新興縣發(fā)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p><p> 3、有效的制定出新興縣今后發(fā)展的政策措施戰(zhàn)略。</p><p><b> ?。ǘ┱{查方法</b></p><p><b> 1、文獻法:</b></p>&
10、lt;p> ?。?)使調研的產品內容更具有說服力。</p><p> ?。?)使調研的數(shù)據(jù)更準確。</p><p> (3)使讀者更深入的了解所調研的新興縣發(fā)展情況</p><p><b> 2、實地調查法:</b></p><p> (1)使讀者更加一目了然問題的所在,綜合各種調查法更加靈活。</p&
11、gt;<p> ?。?)切合實際的親身體會是調查更加真實。</p><p><b> 二、新興縣簡介</b></p><p> 新興縣地處東經111。57′37″至112。31′32″,北緯22。22′46″至22。50′36″。位于廣東省中部偏西,東鄰珠江三角洲經濟區(qū)的高要、高明、鶴山、開平、恩平等市,西北與云安縣接壤,西南與陽春市交界,全縣總面積
12、1502.7平方公里,轄14個鎮(zhèn)、196個村(居)委會、1113個自然村,縣城駐新城鎮(zhèn)。2002年,全縣總人口44.6萬人,有華僑、港澳臺同胞15萬多人。是廣東省著名的僑鄉(xiāng)之一。1994年劃歸云浮市。設縣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新興縣自然資源豐富。地處亞熱帶,氣候常年溫和濕潤,是西江流域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水果之鄉(xiāng)”,2002年被評為“全國果品加工之鄉(xiāng)”。已探明的礦種有30多種,主要有鎢、錫、鉬、銅、鉛、鋅、花崗巖、鉀長石、高嶺
13、土、獨居石、鈾等。 </p><p> 新興縣是著名的佛教禪師六祖惠能的故鄉(xiāng),是六祖誕生和圓寂之所,“中國禪宗的生源地”。著名旅游景點龍山溫泉、六祖手植千年古荔、佛教圣地國恩寺等揚名海內外。龍山溫泉旅游度假區(qū)是省級旅游度假區(qū)。獨特的自然景觀與博大精深的禪文化,使新興的旅游業(yè)形成融旅游、朝圣、度假、保健、文化交流于一體的獨特的旅游文化。</p><p><b> 自然氣候<
14、;/b></p><p> 縣境處在北回歸線以南,距海洋最近點100公里,屬亞熱帶季風型氣候,有氣候溫和、熱量豐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霜期短的特點。</p><p><b> ?。ㄒ唬┧募咎攸c</b></p><p> 廣東自然季節(jié)的劃分,以平均氣溫小于14℃為冬季,大于或等于24℃為夏季,介于二者之間為春、秋季氣候。新興縣四季氣候
15、特點如下:</p><p> 春季(3~5月):春季溫度緩慢上升,冷暖、晴雨變化頻繁。累年平均氣溫3月18.4℃,4月22.2℃,5月25.8℃。日照時數(shù)極少,以3月份為最低值,累年平均76.2小時,極端最少年份1975年3月,日照時數(shù)僅有10.2小時。最多風向為北風。雨季從3月開始,累年平均降水量3月62毫米,4月161.4毫米,5月233.5毫米。本季鋒面活躍,陰雨多日照少,輻射總量也較少,間或有冷空氣侵入
16、,強烈降溫,形成低溫陰雨天氣,出現(xiàn)“倒春寒”。1958年至1985年的28年中,出現(xiàn)低溫陰雨較嚴重的有14年,出現(xiàn)倒春寒的有7年。但也有相反情況,受單一暖氣團控制,空氣干燥,易出現(xiàn)春旱。1958~1980年的23年中,出現(xiàn)春大旱的有:1960年、1962年、1963年、1977年。</p><p> 夏季(6~8月):夏季雨量集中,降水強度大,天氣炎熱光照充足,累年平均降水量6月260.3毫米,7月202.2毫
17、米,8月267.4毫米。降雨日數(shù)最多,達58天,占全年的36%。6月為全年最多的月份,達20天,占全年雨目12%,是一年中最潮濕的時期。每年5~6月的“小滿“至“芒種”期間,常出現(xiàn)多雨和洪水災害,俗稱“龍舟水”。本季氣溫比較穩(wěn)定,變幅不大,累年平均氣溫6月27.1℃,7月28.3℃,8月27.3℃。最熱7月份,極端最高氣溫是1980年7月10日達38.2℃。陽光充足,日照時間長,6月至8月日照時數(shù)532.5小時;以7月為最多,累年平均達
18、206.8小時;極端最多月份為1964年7月,達274.5小時,占可照時數(shù)的66.5%。年內平均太陽輻射量最大是7月,為¨.5962千卡每平方厘米。最多風向為南風和東風,頻率為4%。7月至9月受臺風影響的機會最多,占全年的7855;8月達到高峰期,占全年的34%。由于臺風或熱帶低壓的影響,常常帶來大雨或暴雨,容易引起洪澇災害。</p><p> 秋季(9~11月):本季氣溫迅速降低,且日較差大。累年平
19、均氣溫9月26.4℃,10月22.9℃,11月18.4℃。各月氣溫平均日較差,9月8℃,10月9.1℃,11月9.9℃。氣候干燥少雨,累年平均降水量9月[92.3毫米,10月83.3毫米,11月38毫米。11月降雨日最少,只有6天。1958年至1980年的23年中。出現(xiàn)秋大旱的年份有:1966年、1968年、1969年、1971年。秋季多北風,在“寒露”節(jié)前后,北方強冷空氣南下,造成低溫、干燥、大風的天氣,有時伴以陰雨天氣,有時與臺風同
20、時遭遇,形成濕冷型寒露風。影響本縣的寒露風,最早出現(xiàn)于1976年9月22日,最遲是]968年10月19日,平均日期為10月16日。1958年至1980年的23年中,受寒露風影響較為嚴重的有1970年、1971年、1975年、1976年、1978年、1979年。</p><p> 冬季(12~2月):天氣晴朗,寒冷,少雨,有霜凍,多偏北風。當北方強冷空氣侵襲縣境時,天氣轉晴,風力減弱,夜間平流和輻射降溫劇烈,形成
21、低溫霜凍。本縣平均初霜日在12月下旬,終霜日為1月下旬,霜凍天數(shù)累年平均12月2.2日,1月2.8日。累年平均氣溫12月14.7℃,1月12.9℃,2月14.4℃。氣溫以1月為全年最低,月平均最低氣溫9.1℃,極端最低氣溫零下2.3℃(出現(xiàn)于1967年1月17日)。1958年至1980年的23年中,霜凍比較嚴重的有:1962~1963年、1966~1967年、1973~1974年、1975~1976年。降雨日數(shù)冬季最少,只有27天,占全
22、年的16.8%,1958年~1985年的28年中,累年平均降水量128.4毫米,占全年雨量的12.96%,其中2月份66毫米,占全季的51.4%,12月份最少,占全季的17.3%</p><p><b> 語言</b></p><p> 新興縣境內存在兩種漢語方言,分別是屬粵方言的“新興話”和屬客方言的“客家話(嘊話)”。粵方言分布甚廣,河頭鎮(zhèn)和簕竹鎮(zhèn)主要使用客方
23、言,其余各鎮(zhèn)主要使用粵方言。新中國成立后,政府推廣普通話,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后,全國大多省份的人進入縣內生活、工作,使得普通話在縣內的使用頻率不斷提高,但當?shù)厝嘶ハ嘟徽勅杂绵l(xiāng)語。</p><p><b> 新興話</b></p><p> 新興話屬于粵方言,是新興縣內的通用語言,日常使用人口占全縣人口的90%以上。新興話的形成,大致經過三個歷史時期。一、秦漢
24、時期漢移民的進入,將中原“雅語”帶入新興地域。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軍占領百越。征發(fā)原六國的逃亡者以及贅婿、賈人為“墾卒”遷至嶺南?!皦ㄗ洹笔菤v史上第一批漢族移民。秦在嶺南設置南海、桂林、象郡三個郡,其時新興地域屬南???。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新興地域就有縣級設置,東晉永和七年(351年)就有郡級設置。西晉永嘉年間,中原發(fā)生“八王之亂”,繼之又有“五胡亂華”,中原漢人大量南遷,進入新興的漢人開始增多,以中原“雅語”為基
25、礎的新興話形成,成為當?shù)氐膬?yōu)勢語言。二、唐宋時期,新興成為朝廷貶官流放的主要地方。明朝嘉靖十四年《廣東通志初稿》“流寓”卷列舉唐宋兩朝共有22位名人流寓肇慶府,明朝時的肇慶府轄新興縣等一州十二縣,22人當中有14人流寓新興縣,其中宰相級就有5人。他們在新興縣寓居期間,開辦學堂,傳播中原文化。他們所操的官話,對新興話產生一定的影響。三、南宋元朝時期,大規(guī)模的漢移民進入新興。現(xiàn)新興縣大部分的族群,都是由南雄珠璣巷經珠江三角洲進入新興。這些移
26、</p><p> 新興縣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東北面是歸屬粵海片(廣府片)的高要和佛山;東面和東南面是歸屬四邑片的鶴山(鶴山雅瑤屬四邑)、開平和恩平;西南面是歸屬“兩陽片”或“高廉片”的陽春;西北面和北面是同屬云浮市轄的云安縣和云城區(qū),跨過云安縣和云城區(qū)再往北和西北,則是歸屬“勾漏片”的郁南、羅定和德慶。新興縣是粵方言幾個大片的接壤過渡地帶。地理位置的特點往往與方言特點緊密相關,新興縣地處粵方言幾個大片的接壤地
27、帶,很自然地成為一個聯(lián)接東西南北、雜糅各片特點的方言點。新興方言的語法存在一些雜糅了東(粵海片)西(高廉片)南(四邑片)的特點;相比廣州話,新興話較多地保留古代漢族“雅語”的面貌。新興話在縣內各鎮(zhèn)也有差異,形成幾個區(qū)域。縣城話:新城鎮(zhèn)、車崗鎮(zhèn)、太平鎮(zhèn)、集成鎮(zhèn)、東成鎮(zhèn)、大江鎮(zhèn)和簕竹鎮(zhèn)良洞村、里洞圩附近地區(qū)等。稔村話:稔村鎮(zhèn)南部。水臺話:水臺鎮(zhèn)。梧洞話:里洞鎮(zhèn)南部地區(qū)。天堂話:天堂鎮(zhèn)和河頭舊街附近??图以?lt;/p><p&
28、gt; 唐代戰(zhàn)亂至五代十國時期,大批漢人通過橫浦之道或贛南至福建石壁、至梅州、至惠州,或粵海通道到廣東,這是客家人的遷徙之路。在經過長期流徙以后,他們所操的語言慢慢地發(fā)展成為一種方言——客家話。由于客家人都具有正統(tǒng)意識,其語言一直保持穩(wěn)定狀態(tài),既不受金元之后中原漢語演變趨勢的影響,也不易為粵語所同化。新興縣內的客家人,是梅縣地區(qū)客家人的遷入??h內河頭鎮(zhèn)、簕竹鎮(zhèn)是客家人相對集中的區(qū)域,水臺鎮(zhèn)、車崗鎮(zhèn)、太平鎮(zhèn)、天堂鎮(zhèn)等地也有客家人居住。至
29、2000年,縣內客家人有3萬多人,占全縣總人口的7%,分布在140條自然村。他們日常交往講“客家話”,對外交往可講“新興話”。</p><p><b> 三、調查內容</b></p><p> 筆者在查閱相關資料采用文獻調查的形式對新興縣的發(fā)展進行了解分析(見附件一)調研得出的結果如下:</p><p><b> 一.【歷史】&
30、lt;/b></p><p> 新興縣春秋戰(zhàn)國時屬南裔之地、百越之地,未列入漢族政權的統(tǒng)治疆域。今新興縣地域為百越(粵)地。</p><p> 秦統(tǒng)一中國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分全國為36郡,廣東省僅粵北一部分屬長沙郡。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軍南征百越,在百越地增置南???、桂林郡、象郡3個郡,今新興縣地域屬南??ぁ?lt;/p><p>
31、 秦末(公元前206年),南海郡趙佗并嶺南3郡,自立南越國,今新興縣地域屬南越國轄地[3]。</p><p>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南越后,將南越地重新劃為南海、蒼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等9個郡,在今新興縣地域設置臨允縣(縣治在今新興縣城,因縣治臨近允水即今回龍河而得名),屬合浦郡(郡治在今徐聞縣),此為新興縣置縣之始。</p><p> 西
32、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設州(或部)以統(tǒng)郡,臨允縣屬交趾部合浦郡。東漢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交趾部改稱交州,治廣信(今封開縣)。赤壁大戰(zhàn)后,建安十五年(210年)交州遷到南??しh(今廣州市),臨允縣屬交州合浦郡[3]。</p><p> 三國時,吳國黃武五年(226年),臨允縣改隸蒼梧郡。以后,這個縣也改名新寧縣。</p><p> 三國(吳)黃武五年(226年),將交州
33、東部置廣州,以番禺為廣州治,臨允縣改屬廣州蒼梧郡(郡治在今廣西梧州)。</p><p> 西晉,在今新興縣地域設置新寧縣(縣治在今新興縣城)。</p><p> 東晉永和七年(351年),從蒼梧郡分出新寧郡。因郡、縣同名,就改新寧縣名新興縣。這是新興得名的由來。它和新寧郡同隸廣州。東晉后期,新興縣易名為新城縣。宋、齊兩朝都沿東晉建制。梁在新寧郡設置新州;新城縣復名新興縣。這是新興縣稱新
34、州的開始。陳沿梁的建制。</p><p> 南朝前期,郡縣大增。南宋元嘉年間(424~453年),新興縣改名新城縣,仍隸屬新寧郡(郡治遷至南興縣)。時新寧郡管轄的縣增至14個,分別是:博林(縣治在今高要市博洞村)、南興(今新興縣地域,縣治在今縣城東北十里)、臨允(今新興縣地域,縣治在今縣城)、甘泉(即甘東,今陽春市西北部)、新城(縣治在今新興縣城)、單牒(縣治在今新興縣東成鎮(zhèn)單牒村)、龍?zhí)叮h治在今新興縣天堂鎮(zhèn)
35、龍?zhí)墩澹?、撫納(今高要市南部)以及威平、平鄉(xiāng)、城陽、威化、初興、歸順縣。南齊時期(479~502年),新寧郡治移至博林縣。</p><p> 南朝后期,郡、縣大量升為州、郡,使州、郡數(shù)量大增。梁普通四年(523年)設置新州,州治在新寧郡(郡治又遷回新興縣),增置索盧縣(縣治在今新興縣集成鎮(zhèn)夏盧村)入新寧郡(新州)[3]。</p><p> 隋開皇九年(589年),改新寧郡為信安郡,不
36、久廢信安郡,復置新州,州治是筠城(今新興縣新城鎮(zhèn))。唐時新州時廢時復。</p><p> 天寶元年(742年),廢新州,設新興郡,不久改名新昌郡。</p><p> 乾元元年(758年),恢復新州,州治仍是筠城,隸嶺南道。五代,新興縣建制仍沿唐制,被南漢政權統(tǒng)治。趙宋時,新州、新興縣同隸廣南東路。</p><p>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新州與春州(今陽
37、春縣)合并,稱新春州。</p><p> 天禧四年(1020年),撤消新春州,恢復新州、春州的建制。</p><p>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在筠城設置新州路總管府;新州路隸江西行中書省。</p><p> 十九年(1282年),新州路降為散州(比府級低),仍稱新州;撤消新州路總管府。</p><p> 明洪武二年(1369年)
38、,廢新州;新興縣改隸廣東布政司、嶺西道、肇慶府等建制。此后這個縣的疆域由大變小,先后分出若干地方另建新縣。</p><p> 清時,新興縣隸廣東布政司肇慶府。</p><p> 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廢除清代省下的府、州、廳,保留道一級行政單位,改并肇陽羅道為粵海道,新興縣屬粵海道。民國三年三月,全省分為七個鎮(zhèn)守使署,新興縣屬肇陽羅鎮(zhèn)守使轄區(qū)。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四月,廣
39、東分設東、西、南、北四個綏靖區(qū),新興縣屬西區(qū)綏靖委員公署。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春,全省分為五個綏靖區(qū),新興縣屬西北區(qū)綏靖委員會署。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十月,全省分為九個行政督察區(qū),新興縣屬廣東省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p><p> 建國后,新興縣隸屬廣東省西江專區(qū)。1950年8月,云浮縣河漣鄉(xiāng)劃歸新興縣管轄。1952年隸屬粵中行署。1956年后,先后隸屬高要專區(qū)、江門專區(qū)。1958年11
40、月,新興、云浮并為一縣,稱新云縣。1961年4月,恢復新興縣、云浮縣原建制。同年,江門專區(qū)撤銷,成立肇慶專區(qū)(后改肇慶地區(qū)),新興縣屬肇慶專區(qū)(肇慶地區(qū))管轄。1995年,云浮市設立,新興縣劃由云浮市管轄</p><p> ?。ǘ竟I(yè)經濟】</p><p> 2002年,新興縣工業(yè)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全縣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完成總產值50.3億元,比上年增長8%,工業(yè)產品銷售率達96.8%
41、。不銹鋼制品、林產化工、服裝、涼果加工、皮具、制傘等六大支柱行業(yè)規(guī)模不斷擴大,市場競爭力提高。其中不銹鋼制品總產量50897噸,增長18.72%,總產值達30億元;林產化工行業(yè)發(fā)展迅猛,總產值8631.4萬元,增長38%;涼果加工行業(yè)發(fā)展到260多家,總產值10億元。全縣科技投入增加,僅工業(yè)企業(yè)用于科技的投入就達7800萬元,年增產值3.3億元,稅利4350萬元,創(chuàng)匯2920萬美元。廣東凌豐集團有限公司等4家民營企業(yè)被評為省級民營科技企
42、業(yè),年產值33億元。 </p><p> (三).【農業(yè)產業(yè)化】</p><p> 2002年,新興縣抓好農業(yè)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農業(yè)產業(yè)化經營,農村經濟穩(wěn)步發(fā)展。全縣糧食種植面積2.44萬公頃,總產量15.55萬噸;水果種植面積1.2萬公頃,總產量2.91萬噸,增長9.42%;蔬菜種植面積1.13萬公頃,總產量2.91萬噸,增長4.55%;花卉種植有新發(fā)展,總面積242公頃。養(yǎng)殖業(yè)發(fā)
43、展加快,全縣肉雞飼養(yǎng)量8149.6萬只,增長11.18%;生豬飼養(yǎng)量82萬頭,上市量51.7萬頭,分別增長7.21%和7.75%;水產品產量1.74萬噸,增長6.75%。至年底,全縣共有農業(yè)龍頭企業(yè)260多家,其中國家級農業(yè)龍頭企業(yè)1家,省級4家,市級5家。溫氏集團等農業(yè)龍頭企業(yè),帶動掛鉤農戶6萬多戶,農民12萬多人,占全縣農村人口的1/3多。 </p><p> 2010年,全縣實現(xiàn)農林牧漁業(yè)總產值63.34
44、億元,比上年增長6.3%。其中:農業(yè)15.32億元,增長6.3%;林業(yè)1.03億元,增長6.5%;牧業(yè)44.54億元,增長6.0%;漁業(yè)1.94億元,增長13.2%。</p><p> 2012年,全縣實現(xiàn)農林牧漁業(yè)總產值77.29億元,比上年增長4.2%。其中:農業(yè)18.67億元,增長11.3%;林業(yè)5.21億元,增長6.8%;牧業(yè)50.31億元,增長1.4%;漁業(yè)2.37億元,增長7.4%</p>
45、;<p> (四).【第三產業(yè)】 </p><p> 分三次產業(yè)看,第一產業(yè)投資8296萬元,下降41.0%。第二產業(yè)投資235095萬元,增長16.3%;其中工業(yè)投資235095萬元,增長16.7%。第三產業(yè)投資227294萬元,增長76.3%。三次產業(yè)投資額的比例為1.8∶49.9∶48.3。</p><p> 在全縣固定資產投資額中,分行業(yè)看投資額較大:制造業(yè)投資
46、216354萬元,增長19.9%;電力及水的生產供應業(yè)投資13831萬元,增長10.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yè)投資16371萬元,增長590.2%;批發(fā)零售和住宿餐飲業(yè)投資27207萬元,下降3.6%;水利環(huán)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yè)投資59670萬元,增長119.9%。</p><p> 全年基礎設施完成投資94529萬元;基礎產業(yè)完成投資112335萬元;城市建設完成投資51458萬元。</p>&
47、lt;p> 旅游業(yè)發(fā)展迅猛。全年共接待游客10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2%;旅游總收入1.02億元,增長5.2%。藏佛坑、三寶寺、竹苑庵等旅游景點進行了修葺擴建,龍山景區(qū)總體規(guī)劃擴充完善,首期計劃投資2000多萬元、占地面積達5.6萬平方米的“明鏡廣場”已破土動工。全縣城鄉(xiāng)集市貿易成交額2.83億元,比上年增長2.98%。 </p><p> (五).【環(huán)境發(fā)展】</p><p&g
48、t; 環(huán)境進一步完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0.6億元,增長27.8%。適宜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不斷完善:完成了六祖大道綠化工程;動工擴建了稔村雙陽路段;開展了江門至羅定高速公路新興段的前期工作;全面完成年度農網(wǎng)改造,建成水臺35千伏輸變電工程;完成了供電企業(yè)體制改革,實現(xiàn)縣電省網(wǎng)直管,同網(wǎng)同價。適宜旅游環(huán)境日臻完善:建成了東堤路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和新興江蓄水美城工程即將完成;建好了龍山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完善了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區(qū)的配套功能;完成了環(huán)
49、城南路、果園路等市政改造工程,加快了時代廣場、百合山公園等的建設。適宜居住環(huán)境建設加快推進:加緊了縣城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加快了新城、天堂、六祖等中心鎮(zhèn)建設;推進了縣城凈化、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城區(qū)綠化覆蓋率14.7%,縣境內省道、縣道綠化率86.6%,生態(tài)型山水園林旅游城市已具雛形。</p><p><b> ?。久裆こ獭?lt;/b></p><p> 人民得到更
50、多實惠。落實農村九年義務教育政策,投入3000多萬元減免6.4萬名中小學生的學雜費和課本費;實施教育扶貧工程,向5079名農村貧困學生資助生活費132萬元,選送367名貧困戶子女免費就讀省、市、縣級技工學校。投入125萬元,對6個鎮(zhèn)衛(wèi)生院進行規(guī)范門診建設和購置醫(yī)療器械;完成了新城、河頭兩間薄弱衛(wèi)生院的改造;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覆蓋率98.5%,基本實現(xiàn)全覆蓋,實行定點醫(yī)院即時補償制度,有1.4萬人次獲得補償,金額2206萬元;115人得到救
51、助基金的救助,金額61萬元。被評為“全國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先進試點縣”。大力實施“百萬農村青年技能培訓工程”和“創(chuàng)業(yè)富民工程”等,培訓8300多人,實現(xiàn)就業(yè)和再就業(yè)7500多人。兩次大幅提高了五保戶的生活補助標準,低保戶、特困戶、五保戶實現(xiàn)“應保盡?!?,共發(fā)放低保、五保供養(yǎng)資金1051萬元。投入377萬元建設城鎮(zhèn)廉租住房等。民心工程——時代廣場主體工程進入緊張施工階段,預計今年8月份竣工。時代廣場由新興縣順業(yè)投資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總投資約
52、1.6億元,總占地面積18384平方米,是一家集購物、飲食、娛樂、休閑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商業(yè)廣場。時代廣場的建</p><p> ?。ㄆ撸窘逃健?lt;/p><p> 積極實施“科教強縣”,獲得國家、省級批準立項科技計劃項目11個,扶持資金538萬元,被國家科技部評為“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縣”,被省科技廳認定為“廣東省火炬計劃果品深加工特色產業(yè)基地”?!捌站拧辟|量和水平不斷提高,九年
53、義務教育學校C、D級危房改造全面完成。高中階段教育穩(wěn)步推進,高考上省??艫線以上1054人,新興一中順利通過廣東省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教學水平評估,達到優(yōu)秀等級。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事業(yè)繁榮活躍,精心組織大型文藝演出20多場,不間斷地組織送戲、送電影、送圖書下鄉(xiāng);建成省立中山圖書館六祖分館、花旗集團六祖少兒圖書館和6家“農家書屋”。積極發(fā)展競技體育,參加市運會少年組獲團體總分第一。人口與計生工作不斷加強,計劃生育率95%,人口自然增
54、長率4.96‰,連續(xù)9年被省評為計劃生育先進單位。國防建設成果有效鞏固,成功舉辦了市“四個基本建設”現(xiàn)場會,積極開展了“全國雙擁模范縣”創(chuàng)建活動,高質量做好了冬季征兵工作。依法開展審計工作。大力開展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以及食品市場、無證無照經營綜合治理。全面完成整頓和規(guī)范礦產資源秩序工作。完成了省下達的節(jié)能減排任務。此外,人事編制、統(tǒng)</p><p> 全縣小學實際招生5182人,在校學生29485人,實
55、際畢業(yè)生6240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初中招生6128人,在校學生21307人,畢業(yè)生8457人;普通高中招生3841人,在校學生11229人,畢業(yè)生3357人。職業(yè)高中招生1801人,在校學生5210人,畢業(yè)生1341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2133人,其中:初中1471人,高中662人。小學專任教師1856人。全縣登記在冊幼兒園49所,全縣在園幼兒數(shù)(含學前班)17015人;幼兒園專任教師695人。</p>&
56、lt;p> 2012年實施的市級星火計劃項目2項。全縣獲國家級科技獎項目1項,省科技獎項目4項,獲市科技獎項目7項,獲縣科技獎項目13項。產學研合作項目11項,立項資金近2000萬元。新增8家廣東省民營科技企業(yè),凌豐集團自主研發(fā)產品榮獲國際設計獎項。全縣共申請專利267件,其中,發(fā)明專利37件;授權專利221件,其中,發(fā)明專利授權量8件。</p><p> (八).【社會大局】</p>&
57、lt;p> 公安“三基”工程建設全面推進,綜治工作中心建設任務全面完成,基層司法所建設基本完成,平安和諧社區(qū)創(chuàng)建工作順利開展。各項嚴打整治行動深入開展,依法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社會治安形勢進一步好轉,群眾安全感明顯增強。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加強社會矛盾排查調處,落實領導包案處理信訪突出問題制度,深入開展“21項民生信訪問題” 專項治理,成功依法調處企業(yè)改制、勞資糾紛等一批社會突出矛盾和信訪案件,信訪總量下降12.9%,沒有發(fā)生
58、重大群體性事件。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消防、道路交通安全態(tài)勢平穩(wěn),沒有發(fā)生重特大安全事故。食品衛(wèi)生安全和特種設備安全實現(xiàn)零事故。</p><p> ?。ň牛靖黜椄母铩?</p><p> 2002年,新興縣按省的要求對行政轄區(qū)進行了撤并調整,原新城鎮(zhèn)與洞口鎮(zhèn)于12月合并組成新的新城鎮(zhèn),全縣由15個鎮(zhèn)改為14個鎮(zhèn)。全縣又有12家國有企業(yè)進行了產權改革。城鎮(zhèn)職工醫(yī)療保障制度改
59、革不斷完善,農村合作醫(yī)療、農村居民健康保險全面啟動。醫(yī)療衛(wèi)生改革逐步推開,實行了藥物器械的統(tǒng)一招標,強化了醫(yī)藥監(jiān)督機制。精簡了教育管理機構,撤銷了鎮(zhèn)教辦,教育資源得到優(yōu)化整合,中小學校收費實行“一費制”,學校管理走上規(guī)范化、制度化軌道。農電體制改革取得成效,提高了供電質量,減輕了農民負擔,全縣農民電價減負達56.8萬元。做好機構調整和設置工作,把原十二大系統(tǒng)黨委縮減調整為十大系統(tǒng)黨委。</p><p> ?。ㄊ?/p>
60、.【啟動民資經營城市效果】 </p><p> 通過啟動民資,完成了縣城體系規(guī)劃和縣城總體規(guī)劃的前期工作,形成了以新興江為中軸,圍繞“一河兩岸”建設縣城中心的布局?;▓@式住宅小區(qū)翔順花園和恒暉苑二期工程相繼開發(fā),各項配套設施日臻完善。凌豐、華實松香、鳳凰涼果加工等一批由民資經營投資過億元的工業(yè)園區(qū),不斷發(fā)展壯大。花園式城市人居環(huán)境、工業(yè)園區(qū)已成雛形,縣城面積已擴展到19平方公里。</p><
61、p> 四、從調查中總結新興縣發(fā)展存在的問題</p><p><b> ?。ㄒ唬┙洕l(fā)展</b></p><p> 在農業(yè)生產現(xiàn)代化中推廣溫氏模式,催生龍頭企業(yè)。催生、培育農業(yè)龍頭企業(yè)。通過總結推廣溫氏集團的成功經驗,引導農業(yè)企業(yè)主動承擔市場風險,平衡掛鉤農戶利益;引導農業(yè)企業(yè)向股份制或股份合作體制過渡,逐步建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堅持“扶優(yōu)、扶強、扶大”的原則,扶
62、持引導有實力、帶動農戶致富能力強的農業(yè)龍頭企業(yè)不斷發(fā)展壯大。工業(yè)生產中不能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擴大以內需為主要增長點。</p><p> 新興縣唱響發(fā)展與和諧兩大主旋律,加快新型工業(yè)化發(fā)展、大力推進農業(yè)產業(yè)化經營、推動城鎮(zhèn)化建設、發(fā)展特色旅游業(yè),致力發(fā)展社會各項事業(yè),正在努力建設廣東山區(qū)經濟強縣、文化大縣、建設和諧富美新興。</p><p><b> 五.意見和建議:</
63、b></p><p> 新興縣是 "廣東省旅游特色縣",在旅游設施,安全保衛(wèi)方面還要加強。</p><p> 為建設美化環(huán)境,在環(huán)境建設方面雖然發(fā)展較快,但是因為工業(yè)發(fā)展快速留下的環(huán)境問題要謹慎處理</p><p><b> 參考文獻</b></p><p> [1] google高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關于家鄉(xiāng)的發(fā)展變化調查報告800字
- 家鄉(xiāng)的變化調查報告
- 家鄉(xiāng)的變化調查報告
- 關于家鄉(xiāng)變化的社會調查報告
- 云浮市新興縣水臺鎮(zhèn)云端花崗巖石場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修}
- 感受家鄉(xiāng)變化調查報告
- 精品云浮市新興縣水臺鎮(zhèn)云端花崗巖石場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定
- 關于我市教育發(fā)展情況的調查報告
- 2022有關家鄉(xiāng)變化調查報告例文
- 2022有關家鄉(xiāng)變化調查報告例文
- 家鄉(xiāng)文化調查報告
- 關于我市商貿流通業(yè)發(fā)展情況的調查報告
- 家鄉(xiāng)文化調查報告
- 關于我國政府公信力的調查報告
- 關于我國民營經濟的調查報告
- 我的家鄉(xiāng)新吉安-家鄉(xiāng)發(fā)展變化
- 新興縣衛(wèi)生局
- 關于“后wto時代”中國it產業(yè)發(fā)展的調查報告,調查報告
- 家鄉(xiāng)(農村)文化調查報告
- 關于我市農民專業(yè)合作組織發(fā)展情況的調查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