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脊椎動物上概述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無脊椎動物分類 生物分類的等級有界、門、綱、目、科、屬、種。在這些分類階層中,還可分得更細,如:界、門、亞門、總綱、綱、亞綱、總目、目、亞目、總科、科、亞科、屬、亞屬、種、亞種。例如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犬科、犬屬、狼種。根據細胞結構的復雜程度及營養(yǎng)方式提出了五界系統(tǒng):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動物界。動物學者根據細胞數量及分化、體型、胚層、體腔、體節(jié)、附肢以及內部器官的布局和特點等,將

2、整個動物界分為34個門。 目前,已知的動物約有150萬種之多(一)原生動物門 1.原生動物的特征 原生動物約30 000種,絕大多數由單細胞構成,(1)體形微小 .大小一般在幾微米到幾十微米之間.可是,也有少數原生動物比較大。如藍喇叭蟲和玉帶蟲,體長可達1cm~3cm,還有一種貨幣蟲,它的外殼直徑為16cm。 (2)一般由單細胞構成,有些種類是群體性的。單細胞的原生動物整個身體就是一個細胞,作為完整有機體

3、,它們同多細胞動物一樣,有各種生命功能,諸如應激性、運動、呼吸、攝食、消化、排泄以及生殖等。單細胞的原生動物當然不可能有細胞間的分化,而是出現(xiàn)細胞內分化,由細胞質分化出各種細胞器來實現(xiàn)相應的生命功能。例如用來運動的有鞭毛、纖毛、偽足,攝食的有胞口、胞咽,防衛(wèi)的有刺絲泡,調節(jié)體內滲透壓的有伸縮泡等。(3)原始性 .它們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在現(xiàn)有各類動物中是最簡單、最原始的,反映了動物界最早祖先類型的特點。 (4)具有3種營養(yǎng)方式。一是

4、植物性營養(yǎng),又稱光合營養(yǎng),如綠眼蟲等;二是動物性營養(yǎng),又稱吞噬營養(yǎng),如變形蟲、草履蟲等;三是滲透性營養(yǎng),又稱腐生營養(yǎng),如孢子蟲、瘧原蟲等。 (5)當遇到不良條件時,它們形成包囊,把自己同不良的外界環(huán)境隔開,同時新陳代謝的水平降得很低,處于休眠狀態(tài)。等到有合適的環(huán)境條件,又會長出相應的結構,恢復正常的生活。 另外,原生動物的適應性很強,它們能生存在各種自然條件

5、下,如淡水、咸水、溫泉、冰雪以至于植物的漿液,動物和人類的血液、淋巴液和體液等。,2.原生動物的分類 在原生動物門里,根據運動胞器、細胞核以及營養(yǎng)方式可以分成4個綱:(1)鞭毛蟲綱。運動胞器是一根或多根鞭毛,例如綠眼蟲、衣滴蟲。(2)肉足蟲綱。運動胞器是偽足,偽足兼有攝食功能,例如大變形蟲。 (3)孢子蟲綱。沒有運動胞器,全部營寄生生活.例如間日瘧原蟲:其生活史中經過兩個寄主,裂體生殖時期寄生在脊椎動物或人體內(肝細胞和紅細胞)

6、,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在按蚊體內.球蟲只寄生在一個寄主體內.(4)纖毛蟲綱。運動胞器是纖毛,有兩種細胞核,即大核和小核,大核與營養(yǎng)有關,小核與生殖有關,例如大草履蟲。,,3.代表性的原生動物—大草履蟲通常生活在池塘和污水溝里。草履蟲的形狀像倒放的草鞋,因此得名。尾草履蟲形體較大,長度18~280微米,前端鈍,中后部較寬,后端呈圓錐形.尾草履蟲的體表被一層表膜。這層表膜結構很復雜,是由典型的細胞膜、表膜泡和纖維層構成的。表膜除了維持尾

7、草履蟲的體形外,還負責內外氣體交換,水中的溶解氧氣通過表膜進入體內,體內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通過表膜排出體外。體表上生有近萬根纖毛,每一根纖毛都是從表膜下的一個毛基體上長出來的。蟲體依靠纖毛而自由游泳,它游得比較快,身體螺旋形地旋轉前進。尾草履蟲身體前半部的一側向內凹陷,形成一條斜向的口溝。胞口在口溝的后端,內連著一個漏斗形的胞咽。在胞咽內生有一些纖毛協(xié)同運動,造成沖向胞口的水渦流,使得食物顆粒進入胞口。,草履蟲是異養(yǎng)性的,主要以細菌為

8、食,也吃其他的微小生物和有機物碎屑。食物被攝入胞口后,在通過胞咽時被胞咽的一層膜包裹,最后在胞咽的下端形成食物泡。食物泡進入細胞質后,就被許多溶酶體附著,進入到它里面,放出酸性水解酶,隨細胞質的循環(huán)流動而流動,在流動時不斷被消化吸收。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由身體后部體表上的胞肛排出體外。用少量的墨汁滴加在含草履蟲的液滴中,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十分鐘之內就能見到黑色的碎屑進入胞口,形成食物泡,在細胞質里移動。最后因不能被消化而由胞肛排出去。這

9、個實驗有助于了解草履蟲整個攝食、消化和排泄的過程。草履蟲的細胞質分外質和內質兩個部分。外質緊貼表膜,薄薄一層,比較透明,里面布滿垂直于表膜排列的刺絲泡;內質是顆粒性的,能夠流動并不停地在蟲體內作循環(huán)運動。尾草履蟲前部和后部的內質里各有一個伸縮泡,與圍繞著它呈放射狀排列的收集管連在一起。在顯微鏡下仔細觀察,可見伸縮泡和收集管有節(jié)奏地交替收縮和舒張,既有排出體內多余水分、維持一定的滲透壓的作用,也有排泄代謝廢物的作用。,尾草履蟲內質里有

10、一個豆形的大核和一個圓球形的小核。大核是多倍體的細胞核,小核是二倍體的細胞核。任何纖毛蟲都同尾草履蟲一樣,均有這兩種細胞核,這是纖毛蟲綱的一個重要特征。一切生物都有對外界刺激產生反應的能力,生物的這種本能叫做應激性。給予草履蟲各種刺激如食物、光線、溫度、電流、化學物質等,可以看到由刺激引起的趨向或回避反應。草履蟲的生殖方式有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兩種。其無性生殖是橫向的二分裂,這一點不同于鞭毛蟲綱。有性生殖是接合生殖。,課堂練習:1、

11、下列動物中的哪一綱中所有動物生活史中至少有一個時期營寄生生活( ) A、鞭毛蟲綱 B、肉足蟲綱 C、孢子蟲綱 D、纖毛蟲綱2、眼蟲的伸縮泡主要是調節(jié)水分平 衡,隨水排出一些代謝廢物( ),3、人類的瘧疾是由( )引起的 A、原生動物 B、細菌 C、真菌 D、病毒4、原生動物身體的運動方式為鞭毛或纖毛的擺動( ),多孔動物又稱海

12、綿動物,主要特征:(1)主要生活在海水中,極少數生活在淡水中,成體全部營固著生活,體型多不對稱,少數輻射對稱。(2)海綿有細胞分化,但沒有器官、系統(tǒng)和明確的組織:原細胞、領細胞 兩囊幼蟲,(二)腔腸動物門1.腔腸動物的主要特征(1)體制呈輻射對稱。輻射對稱是一種原始的對稱形式,即通過身體的中軸,有多個切面能把身體分成相等的部分。腔腸動物中有些種類,表面看起來身體似乎是輻射對稱,其實不然。例如,??苡|手和內部結構的限制,通過身

13、體的中軸只有兩個切面能把身體分成兩個相等的部分。這種體制的形式叫做兩側輻射對稱(兩輻對稱)。兩側輻射對稱是由輻射對稱向兩側對稱發(fā)展的中間形式。(2)身體由兩個胚層構成。這兩層細胞是胚胎發(fā)育到原腸胚時期所形成的外胚層和內胚層。中膠層是內、外胚層細胞的分泌物所形成的非細胞結構。腔腸動物體內的空腔,是胚胎時期的原腸腔,相當于高等動物的消化道,有消化的功能,可以進行細胞外消化和細胞內消化,還能將消化后的營養(yǎng)物質輸送到身體各個部分去,所以又叫做

14、消化循環(huán)腔或消化腔。消化腔有個開口,就是腔腸動物的口,通向體外,這個開口是原腸胚時期所形成的原口。腔腸動物有口無肛門,它的口既是攝食的口,又是消化后的食物殘渣排出的地方。,(3)有原始的組織分化。動物身體內、外胚層上的細胞有了分化,主要分化為上皮肌肉細胞、腺細胞、間細胞、刺細胞、感覺細胞和神經細胞。同時還開始有了原始性的組織分化,例如分散在外胚層基部的神經細胞,相互間以突起相連接,形成一個彌散式的神經網,可看成是原始的神經組織。(4)

15、基本形態(tài)有兩種。就個體的形態(tài)來看,腔腸動物的基本形態(tài)有兩種:一種叫水螅型,身體呈圓筒狀,一端是用來固著于其他物體上的基盤,另一端是攝食的口,口的周圍分布有觸手,水螅型適應于固著生活;另一種叫水母型,身體呈圓傘狀,凸出的一面叫外傘,凹入的一面叫下傘,下傘的中央掛著一條垂管,管的末端是口,水母型適應于漂浮生活。 在腔腸動物中,有的種類生活史中有水螅型和水母型的世代交替現(xiàn)象;有的種類終生只呈一種形態(tài),為水螅型或水母型。 2.腔

16、腸動物的分類  根據腔腸動物的形態(tài)特征和生活史上的世代交替現(xiàn)象,一般把腔腸動物門分成3個綱:?。?)水螅綱。絕大多數生活在海洋里,少數生活在淡水里。有單體或群體的類型。生活史上多數有水螅型和水母型兩個階段,即有世代交替現(xiàn)象。生殖細胞來源于外胚層。如水螅、藪枝螅、桃花水母、僧帽水母等等。,(2)缽水母綱。這個綱的種類全部生活在海洋里,且多數是大、中型水母。生活史上有水螅型和水母型的世代交替現(xiàn)象,但是,水母型發(fā)達,中膠層厚,結構復雜,水

17、螅型非常退化,常常以幼蟲形式出現(xiàn),小而不明顯。生殖細胞來源于內胚層。如海蜇、海月水母和霞水母等。,海蜇,海月水母,???(3)珊瑚綱。本綱全部生活在海洋里。生活史上只有水螅型。大多數有發(fā)達的石灰質骨骼,并且組成群體。生殖細胞來源于內胚層。如海葵、柳珊瑚等。,柳珊瑚,1、在動物界組織最先出現(xiàn)于哪類動物中 2、下列哪項特征,在海綿動物和腔腸動物中都不具備( )A、細胞內消化 B、消化循環(huán)腔 C、

18、假體腔 D、輻射對稱3、海蜇是營養(yǎng)豐富的海產品,它們的生活史中 A、水螅型發(fā)達,水母型退化 B、水螅型退化,水母型發(fā)達 C、水螅型、水母型都發(fā)達 D、無水螅型,水母型發(fā)達,3.代表性的腔腸動物--水螅,桃花水母,(1)采集和培養(yǎng)。夏秋兩季,在20℃左右的靜水池塘或水流很慢的小河里,時??梢哉业剿?。它們附著在水草或其他物體上,伸展時體色較淡,收縮時為褐色小粒。采集時,應連同水草一起帶

19、回來。采來的水螅應放在裝有池塘水或井水的玻璃缸中培養(yǎng),缸中放入一些金魚藻類的水草,水螅喜歡吃水蚤,每周可喂食2~3次。(2)外形。身體呈圓筒形,前端的正中是口,口的四周有5~10條細長、中空的觸手。身體后端是封閉的,叫做基盤。基盤能分泌粘液,使水螅能附著在水草上。水螅身體的四周常常有一個或幾個由無性生殖產生的小水螅芽體。在夏季和秋季,還能看到水螅體上的有性生殖器官一精巢和卵巢。精巢多數長在觸手下方不遠處,呈錐形。卵巢則多數長在近基盤處

20、,呈卵圓形。(3)結構。水螅身體的內部是一空腔叫消化循環(huán)腔或消化腔。消化腔跟觸手的中空部分相通,并由口與外界相通(如下兩圖所示)。,水螅的體壁由外胚層、中膠層和內胚層構成。外胚層的細胞較薄,排列很整齊,包括下列幾種細胞:上皮肌肉細胞:又稱皮肌細胞,占外胚層細胞的多數,外皮肌細胞基部的肌原纖維是縱行的,當它收縮時可使水螅的觸手和身體縮短變粗。感覺細胞:它分散在外皮肌細胞之間,尤其在口的周圍、觸手和基盤上數目較多。感覺細胞的體積很小,

21、細胞質濃厚,頂端有感覺毛,基部與神經細胞相連。神經細胞:它分布在外胚層細胞的基部,接近中膠層。神經細胞向四周伸出突起,和其他神經細胞彼此連接起來,形成彌散式神經網,對興奮的傳導是不定向的。刺細胞:刺細胞在整個外胚層都比較普遍,尤其在觸手上特別多。每一刺細胞內有一個刺絲囊,有入出刺絲。水螅刺細胞內的刺絲囊有多種,有的是粘性刺絲囊,能分泌粘液;有的是穿刺性的刺絲囊,能發(fā)射中空的刺絲把毒素注射到捕獲物體內;還有的是卷纏刺絲囊,放出的刺絲能

22、纏繞捕獲物。腺細胞:它分布在基盤和口的周圍,能分泌粘液,使水螅附著于,其他物體上,或在其他物體上滑行。腺細胞還能產生氣體,由粘液裹成一個氣泡,形成浮力,使水螅上升。間細胞:這是一種未分化的小型細胞,常成堆地聚集在其他細胞的基部,或夾在外皮肌細胞之間。間細胞能分化成刺細胞和生殖細胞。內胚層細胞:比較厚,排列不如外胚層那么整齊。內胚層主要也是由皮肌細胞組成的,叫內皮肌細胞。內皮肌細胞:它基部的肌原纖維排列方向跟外皮肌細胞的相反,呈環(huán)

23、狀排列,收縮時使水螅的觸手和身體伸展、變得細長。內皮肌細胞兼有收縮和營養(yǎng)雙重功能,又叫做營養(yǎng)肌肉細胞。腺細胞:內胚層里的腺細胞因分布地點不同而有不同的功能。分布在消化腔里的,分泌消化酶,消化食物;分布在口附近的,分泌粘液,有潤滑作用,幫助攝食;部分腺細胞還生有鞭毛,可以形成消化腔內的水流。內胚層里也有間細胞、感覺細胞和神經細胞,不過數目都比較少。中膠層是內外胚層細胞共同分泌的膠狀物質所形成的非細胞結構。(4)消化。水螅以小型的甲殼

24、動物(水蚤和劍水蚤等)、昆蟲,的幼蟲、蠕蟲和其他一些小動物為食。食物在消化腔里被腺細胞分泌的消化液消化,這種消化方式叫細胞外消化。消化后形成的微小食物顆粒,被內皮肌細胞伸出的偽足裹入細胞內,進行細胞內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殘渣仍由口排出體外。(5)呼吸和排泄。水螅無專門的呼吸器官。呼吸作用是直接由體壁上的細胞,通過細胞膜的滲透、擴散作用和周圍的水進行氣體交換,吸收水中的溶解氧,排出二氧化碳。消化腔里的內胚層細胞同體表的外胚層細胞一樣,都

25、能進行呼吸,因為消化腔里的水是不斷流動的,也含有溶解的氧。水螅也無專門的排泄器官。新陳代謝的廢物由體壁細胞排到身體周圍和消化腔的水里。(6)反射和運動。水螅身體上有由感覺細胞和神經細胞所組成的神經網。它能夠感受來自身體外部和內部的刺激,并將刺激迅速向四周擴散到全身,以協(xié)調全身,作出相應的反應。主要的反應方式是全身性收縮和移動位置。像水螅這樣,刺激通過神經系統(tǒng)所引起的復雜而有規(guī)律的反應現(xiàn)象,叫做反射。水螅外皮肌細胞里縱向排列的肌原纖

26、維和內皮肌細胞里橫向排列,的肌原纖維,相互協(xié)調收縮,使水螅身體能夠進行運動。水螅的運動方式多為借助于觸手和身體彎曲而進行的翻跟斗式的運動和尺蠖狀運動。(7)生殖。水螅有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兩種生殖方式。無性生殖表現(xiàn)為出芽生殖。從春末到初秋,水溫適宜,營養(yǎng)條件較好,水螅的出芽生殖十分旺盛,一個水螅上同時能出現(xiàn)幾個芽體。芽體生長成熟到一定時期,便由母體上脫落下來,行獨立生活。有性生殖是在秋后環(huán)境條件不良時發(fā)生的。大部分種類的水螅是雌雄異

27、體,少數為雌雄同體。卵巢常長在基盤的附近,精巢則長在觸手下不遠的地方。精、卵成熟后,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經過分裂形成一個有內、外兩個胚層的原腸胚胚胎。胚胎經過一個較長的休眠期,到春末環(huán)境轉好后,發(fā)育長成一個新水螅個體。,(三)扁形動物門 1.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1)體制為兩側對稱。兩側對稱又叫做左右對稱,是通過身體的中軸只有一個切面,能將身體分成左右相等的兩個部分。這樣,動物的身體就明顯地分化出前、后端,左右側和背腹面。由此又引起

28、功能上的分化:背面主要擔負保護作用,腹面主要管運動和攝食,身體的前端為神經系統(tǒng)和感覺器官集中的地方,使動物對外界環(huán)境的反應更迅速和準確。兩側對稱也使動物的運動從不定向轉為定向,既適合于游泳,又適合于在物體上爬行。總之,兩側對稱具有重要的進化意義。 (2)出現(xiàn)了中胚層。扁形動物的內胚層和外胚層之間出現(xiàn)了發(fā)達中胚層。它對動物系統(tǒng)演化也具有重要的意義。① 導致一系列的組織、器官和系統(tǒng)的分化;為動物體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進一步復雜化提供了必要

29、的物質基礎。② 提高了動物的整體新陳代謝水平;促進了消化、排泄、運動、神經和生殖,對于動物適應多變的外界環(huán)境極為有利,擴大了動物的生存范圍。③ 中胚層的實質還具有貯藏水分、養(yǎng)料以及保護內臟的作用;也為動物由水生過渡到陸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3)具有原腎管 由外胚層沿身體兩側內陷形成的網狀多分支的管道系統(tǒng),它由一對縱行的排泄管及其許多分支的小管及末端的焰細胞組成的盲管 通過排泄孔排除體內多余的水分,部分代謝廢物亦可隨水分

30、排除。,(4)出現(xiàn)梯式神經系統(tǒng) 由體前端的腦神經節(jié)和由其發(fā)出的腹神經索及橫向神經組成,它使神經傳導由不定向變?yōu)槎ㄏ颉<纳畹谋庑蝿游锷窠浥c感官退化。 (5)具有不完全的消化系統(tǒng) 有口無肛門(僅單咽目渦蟲有臨時肛門)。寄生生活的種類消化系統(tǒng)趨于退化或消失,靠體表吸收寄主已消化的營養(yǎng)物質。(6)生殖與發(fā)育 多為雌雄同體,生殖器官發(fā)達,形成了固定的生殖腺、導管和附屬腺體;出現(xiàn)了交配現(xiàn)象和體內受精(為動物

31、由水生向陸生過渡創(chuàng)造了條件)。 扁形動物多數為間接發(fā)育,經過多種幼蟲階段。海產自由生活的種類為螺旋型卵裂,個體發(fā)育要經過牟勒氏幼蟲期。,2.扁形動物的分類 目前已知的扁形動物約 15000種,一般分為渦蟲綱、吸蟲綱和絳蟲綱。(1) 渦蟲綱 (Turbellaria)主要特征 多數營自由生活,頭部、神經與感官發(fā)達,體表具纖毛,消化系統(tǒng)發(fā)達。海洋生活的間接發(fā)育種類經過螺旋卵裂和牟勒氏幼蟲階段。螺旋式的卵裂:見

32、于扁形動物、紐形動物、環(huán)節(jié)動物和軟體動物,是不等的全裂。即細胞縱裂至4胞期后,橫分裂分為4個大胚胞和4個小胚胞。此時分裂成的大小胚胞不是互相垂直,而是與縱軸成45度角(斜的方向),每一小胚胞剛好在2個大胚胞上方,如此繼續(xù)往復分裂,呈螺旋形。,牟勒氏幼蟲:海產渦蟲綱動物的幼蟲階段,其作用相當于腔腸動物的浮浪幼蟲,笄蛭渦蟲,薄背平渦蟲,(2)吸蟲綱 主要特征 全部營寄生,頭部不明顯,神經及感官退化。

33、體表發(fā)生特化(纖毛消失,上表皮特化為富含粘多糖的合胞體結構,皮層的細胞核埋在肌肉層之下,可以抵抗宿主消化酶的作用)。消化系統(tǒng)退化,行厭氧呼吸。生殖系統(tǒng)高度發(fā)達,多為雌雄同體。生活史復雜,通常有1—2個中間寄主。,重要種類 華枝睪吸蟲 日本血吸蟲 肺吸蟲等,華枝睪吸蟲 成蟲寄生在人、貓、狗的肝膽管和膽囊內。寄生在人體的可引起人患華枝睪吸蟲病。中間宿主為沼螺和某些淡水魚,蟲體感染形態(tài)為吸蟲的囊蚴。

34、 成蟲→蟲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 終末宿主 第一中間寄主 第二中間寄主 (人、貓、狗) (紋沼螺) (草魚),日本血吸蟲 成蟲寄生在人或哺乳動物的門靜脈或腸系膜靜脈內,感染人體后可引起人患血吸蟲病,其中間宿主為釘螺,蟲體感染形態(tài)為吸蟲的尾蚴。 成蟲→蟲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 終末宿主

35、 中間寄主 (人或牲畜 ) (釘螺) 血吸蟲病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重要的傳染病,解放以前,在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大部分地區(qū)流行.,(3)絳蟲綱 主要特征 全部營體內寄生生活,體由頭節(jié)、頸部和許多節(jié)片構成,有附著器官 。體表無纖毛,感覺器官完全退化,消化系統(tǒng)消失。體表的皮層的結構除與吸蟲相似外,還形成了無數的微毛。雌雄同體,生殖系統(tǒng)發(fā)達 ,繁殖能力極強。無自由生活的

36、幼蟲階段,多數只有一個中間寄主。,如牛(豬)絳蟲(頭節(jié)\頸部\節(jié)片)3.扁形動物的代表(1)自由生活的扁形動物——三角真渦蟲生境與外形:三角真渦蟲生活在清澈溪流中的石塊或其他物體下面,喜歡弱光。身體扁平而細長、柔軟。背面稍隆起,腹面密生纖毛。身體前端呈三角形,前端的背面有兩個黑色的眼點,兩側各有一個耳狀的突起,叫做耳突??谖挥诟姑娼种坏母怪芯€上。咽部常從口中伸出呈一長吻狀。在口的后方還有一個生殖孔。體壁:渦蟲的體壁又叫皮膚

37、肌肉囊,它有保護和運動的功能。皮肌囊在結構上包括外胚層起源的單層表皮、基膜和中胚層起源的肌肉。渦蟲利用肌肉的收縮和腹面表皮細胞上纖毛的劃動,能夠做游泳狀的爬行運動。渦蟲無體腔,各種器官都埋藏在間質里。消化:消化系統(tǒng)由口、咽和腸道組成。肌肉質的咽可以從口中伸出或翻出來成長吻狀,腸道分成3條大支,渦蟲沒有肛門。渦蟲可以長期耐受饑餓。原因是它能夠吸收自己體內的間質細胞,和各種器官作為營養(yǎng)。呼吸和排泄:渦蟲沒有專門的呼吸器官,靠體表的體壁細

38、胞直接跟外界進行氣體交換來呼吸的。排泄和滲透壓的調節(jié)是依靠原腎管系統(tǒng),原腎管是由焰細胞、排泄管和排泄孔組成的。焰細胞是盲管狀的,頂端有一束纖毛,依靠纖毛的擺動,周圍間質中的代謝廢物和水分流入排泄管,再經蟲體背面體表的許多排泄孔排出體外。神經和感覺:渦蟲的神經系統(tǒng)是梯狀神經系統(tǒng),前端是一對腦神經節(jié),由腦神經節(jié)向后伸出兩條粗大的腹神經索,每條腹神經索分出許多分支伸向全身,在兩條腹神經索之間有橫向神經分支相互連接。感覺器官主要有眼點和耳突。

39、眼點結構比較簡單,由杯狀的色素細胞層和視覺細胞構成,因為沒有晶體結構,所以眼點不能形成物象,只能感受光線的強弱。耳突上富有感覺細胞,能感覺味覺和嗅覺。觸覺主要是表皮層里的感受細胞感受。生殖:渦蟲有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兩種生殖方式。無性生殖是橫分裂。有性生殖比較復雜,它是雌雄同體的,但異體受精。再生:再生就是生物體的一部分被截除或破壞后,再重新生成的現(xiàn)象。渦蟲的再生能力很強,即使把一條渦蟲切成幾段,每一段都能長成完整的小渦蟲。再生可以分

40、成兩種類型:一種叫生理再生,指生物體在正常生命活動過程中所發(fā)生的再生,例如人體皮膚表層的脫落及其重新生成;另一類叫補償再生,指的是因損傷而引起的再生。如上述的渦蟲的再生就是屬于后一種。,華枝睪吸蟲,渦蟲的神經系統(tǒng)是梯狀神經系統(tǒng),前端是一對腦神經節(jié),由腦神經節(jié)向后伸出兩條粗大的腹神經索,每條腹神經索分出許多分支,伸向全身,在兩條腹神經索之間有橫向神經分支相互連接。感覺器官主要有眼點和耳突。,,1.絳蟲區(qū)別于吸蟲的特征為

41、生殖系統(tǒng)非常發(fā)達 B. 成蟲均為寄生生活C.神經系統(tǒng)退化消失 D.體壁結構有利于吸收寄主的營養(yǎng)2.下列哪種人類疾病與蚊子有關系A.昏睡病 B. 血吸蟲病 C.痢疾 D.瘧疾,3.具有梯狀神經系統(tǒng)的動物體內有A 原體腔 B 真體腔 C 二個胚層 D 三個胚層4. 扁形動物具有兩側對稱和中胚層的特征,是該類動物由水生到陸生過渡的重要標志( ),(四)線形動

42、物門1.線形動物的特征(1)體表有角質層。角質膜是表皮細胞的分泌物所形成的,光滑、堅韌而有彈性。寄生種類的角質膜更厚,能夠抵抗寄主的消化酶的作用。但是,角質膜的存在限制了它的生長,所以在生長發(fā)育的過程中,角質膜會周期性的脫落,這個過程叫蛻皮。 (2)有原體腔。線形動物的體腔直接跟體壁的肌肉層和消化管道的壁相接觸,沒有中胚層形成的體腔膜包圍,也不和外界相通。這種體腔叫做原體腔,也叫做假體腔或初生體腔。在發(fā)生上看,這是胚胎時期的囊胚腔

43、所形成的。 (3)消化系統(tǒng)有口和肛門。肛門的出現(xiàn),促進了線形動物的消化道功能上的分化,生理功能的分化又引起腸在形成上分化為前腸、中腸和后腸三個部分。前腸是由前端的外胚層內陷而成,包括口、咽和食道。中腸是內胚層構成的,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部位。后腸則由后端的外胚層內陷而成,包括直腸和肛門。(4)雌雄異體。大多數線形動物是雌雄異體的,雌雄體常常有不同的外形。動物由雌雄同體轉變?yōu)榇菩郛愺w,進而為雌雄異形,在進化上是有很大意義的。,(5)自

44、由生活或寄生生活(6)由原腎管演化為管型或腺型的排泄系統(tǒng)假體腔的結構假體腔內充滿液體或具有間充質細胞的膠狀物; 身體可以自由運動; 腔內的液體和物質出現(xiàn)簡單的流動循環(huán) 出現(xiàn)完全消化道:消化道進一步出現(xiàn)分工,消化后的食物殘渣可以固定地由肛門排出體外,不必再返回到口吐出,消化能力得到加強;,假體腔的意義: 動物腸道與體壁之間有了空腔,為體內器官系統(tǒng)的發(fā)展提供了空間; 使動物的運動擺脫了單純依賴體表纖毛的擺動,運動能力得到明顯

45、加強;體腔液使腔內物質出現(xiàn)了簡單的流動循環(huán),可以更有效地輸送營養(yǎng)物質和代謝產物。 其它器官的特征排泄系統(tǒng)仍是原腎形,沒有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 神經系統(tǒng)比扁形動物集中。,線蟲-神經系統(tǒng),神經和感覺: 蛔蟲的咽頭周圍有一個圍咽神經環(huán),從它向前后發(fā)出六條縱向神經,六條神經之間都有橫向的神經相連合,使整個神經系統(tǒng)呈圓筒狀。 蛔蟲前端三個唇片上的乳突和雄蟲泄殖腔孔前后的生殖孔突,都是感覺器官,有一定的

46、感覺作用。,2.線形動物的分類   有關線形動物的分類,意見很不一致。有人認為,可以把線形動物列為一個門,包括六個綱:線蟲綱、線形綱、棘頭綱、腹毛綱、動吻綱和輪蟲綱。近年來學者們比較一致的意見是,把這類動物叫有假體腔(即原體腔)的動物,共有七個門:棘頭動物門、輪蟲動物門、腹毛動物門、動吻動物門、線蟲動物門、線形動物門和內肛動物門。,3.線蟲類的代表——人蛔蟲(1)形態(tài)結構外形:身體呈細長的圓筒形,兩頭略尖,乳白色或淡粉紅

47、色。雌雄異體。雄蟲短而細,身體后端向腹側面多曲狀彎起;雌蟲長而粗,后端伸直不彎曲。體壁和體腔:體壁由角質膜、表皮層和肌肉層所組成蛔蟲的體壁和消化管道之間的空腔是它的原體腔,里面充滿了體腔液,能輸送營養(yǎng)物質,又使蟲體內部維持一定的壓力,使身體有一定的形狀。消化:蛔蟲寄生在人體小腸內,以人體腸內半消化的食物為食,所以它的消化系統(tǒng)結構很簡單,由口、咽、腸、肛門組成,也沒有特殊的消化腺。呼吸和排泄:蛔蟲沒有專門的呼吸器官,長期適應在小腸

48、等氧氣較少的環(huán)境中營寄生生活,進行厭氧呼吸?;紫x的排泄系統(tǒng)屬于原腎型。,神經和感覺:蛔蟲的咽頭周圍有一個圍咽神經環(huán),從它向前后發(fā)出六條縱向神經,六條神經之間都有橫向的神經相連合,使整個神經系統(tǒng)呈圓筒狀?;紫x前端三個唇片上的乳突和雄蟲泄殖腔孔前后的生殖孔突,都是感覺器官,有一定的感覺作用。,蟯蟲,幾種重要的寄生線蟲:1、蟯蟲2、十二指腸鉤蟲:引起黃病、黃腫、黃胖病、桑葉病3、絲蟲:馬來絲蟲--象皮腫(大腳瘋),斑氏絲蟲4、旋毛蟲

49、5、小麥線蟲,象皮腫(馬來絲蟲-四肢;班氏絲蟲-生殖器官),1.人蛔蟲是人體的一種主要寄生蟲,其寄生在人體內,給人體造成很大的危害,下列癥狀哪項不可能是由蛔蟲引起的: A.營養(yǎng)不良 B.腸道阻塞 C.肺穿孔 D.橡皮腫2.線形動物的消化方式屬于: A.細胞內消化   B.細胞外消化   C.細胞內、外消化  D.原體腔消化,3.蛔蟲的細胞內肯定沒有下列哪種細胞器? A.核糖體     B.內

50、質網      C.中心體     D.線粒體4.蛔蟲體壁和消化道之間的腔屬于真體腔,來源于胚胎期的囊胚腔。,(五)環(huán)節(jié)動物門1.環(huán)節(jié)動物的主要特征(1)身體分節(jié)(同律)。分節(jié)指由中胚層起源的結構將動物體分成許多形態(tài)、機能相似的體段。環(huán)節(jié)動物為同律分節(jié),為一種原始的分節(jié)現(xiàn)象,其特點是身體除頭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以外,其它體節(jié)在形態(tài)和機能上基本相似.動物分節(jié)的重要意義;①由于重要的器官在每個體節(jié)重復排列,使動物的新陳代謝水平及對外界環(huán)

51、境的適應能力增強。分節(jié)使動物每個體節(jié)幾乎成為一個形態(tài)與功能單位,如神經節(jié)、排泄器官、血管及生殖腺等。②使動物的運動能力加強。分節(jié)不僅使整體運動靈活,而且每個體節(jié)都能相對獨立地進行運動(2)真體腔。真體腔又稱次生體腔。指中胚層的臟壁與體壁分離后,形成的動物內臟和體壁之間的腔隙。真體腔出現(xiàn)的重要意義:①腸壁具有中胚層形成的肌肉層,為消化道的進一步分化打下了物質基礎。②導致了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形成,改善了排泄、生殖系統(tǒng)的功能,也使神經系統(tǒng)進一步

52、復雜化,使動物的整體新陳代謝機能得到了加強。③體腔液可協(xié)同循環(huán)系統(tǒng)完成物質運輸的功能,還參與運動、維持體形。,(3)體表有剛毛,海產種類有疣足.多數環(huán)節(jié)動物的每個體節(jié)都長有能作輔助運動的剛毛;海產的環(huán)節(jié)動物每體節(jié)的兩側體壁向外突起形成了片狀的疣足(上具成束的剛毛,體腔也伸入其中)其構造比纖毛穩(wěn)固而有力。但疣足并非真正的附肢,其自身和與體壁之間無關節(jié)。剛毛和疣足的出現(xiàn),加強了動物體爬行、游泳等運動的功能。(4)大多具有較完善的閉管式

53、循環(huán)系統(tǒng).環(huán)節(jié)動物多數為閉管式循環(huán)系統(tǒng)(血液始終在血管中流動),能夠快速有效地運送營養(yǎng)物質和代謝產物。有些環(huán)節(jié)動物(蛭綱)的真體腔退化形成血竇,故行開管(開放)式循環(huán)。(5)后腎管型的排泄系統(tǒng).中胚層起源的體腔膜形成的具有兩端開口盤曲的體腔導管(又稱后腎管),一端位于體腔的漏斗狀開口稱為腎口;另一端稱腎孔開口于體外。后腎管是真正的排泄器官,其功能比原腎系統(tǒng)大大提高。,(6)具鏈狀(索狀)神經系統(tǒng) 由體前一對咽

54、上神經節(jié)愈合構成腦,并由腦發(fā)出兩條腹神經索相互愈合向后縱行,并在每一體節(jié)內有一膨大的神經節(jié)而形成鏈狀結構。感官發(fā)達:具眼、頂器(化學感受器)、平衡囊等,(7)生殖與發(fā)育 環(huán)節(jié)動物中海產多毛類多數雌雄異體,其余全部雌雄同體。胚胎發(fā)育經螺旋式卵裂,海產間接發(fā)育的種類經過擔輪幼蟲階段,陸棲和淡水生活種類為直接發(fā)育,2.環(huán)節(jié)動物的分類根據運動器官的特征,分成3個綱:(1)多毛綱。全部生活在海洋中(個別種類潛入淡水棲居)。一般頭部顯著,感

55、覺器官發(fā)達,有疣足,沒有環(huán)帶,多數雌雄異體,間接發(fā)育,胚胎發(fā)育經過螺旋型卵裂和擔輪幼蟲期。 重要種類 沙蠶、沙蠋、毛翼蟲、巢沙蠶等。(2)寡毛綱。生活在陸地或淡水中。頭部退化。無疣足,剛毛直接著生在體壁上。有環(huán)帶,雌雄同體,具固定的生殖腺和生殖導管,直接發(fā)育,無擔輪幼蟲期。 重要種類 陸生的環(huán)毛蚓、杜拉蚓、異唇蚓、愛勝蚓等, 水生的水絲蚓、顫蚓、尾鰓蚓等。(3)蛭綱。頭部不發(fā)達,一般無疣足和剛毛

56、。有環(huán)帶,雌雄同體,具有固定的生殖腺和生殖導管(生殖器官僅存于特定體節(jié)內),直接發(fā)育,無擔輪幼蟲期。此外,蛭類常營暫時性寄生生活,身體前后端有吸盤,體節(jié)數目恒定。真體腔退化,其內充滿間質形成血竇,行開管式循環(huán)。 重要種類 醫(yī)蛭 、金線蛭等。,環(huán)毛蚓排泄系統(tǒng)的基本單位是小腎管。小腎管幾乎縱橫于全身,根據所處的位置,可分為:體壁小腎管、咽頭小腎管、隔膜小腎管。它們的特征是兩端開口(開口于體腔的為腎口,另一端為腎孔),這樣的腎管

57、叫后腎管。,3.代表動物—環(huán)毛蚓(1)生活習性與外部形態(tài) 環(huán)毛蚓生活在有機質豐富、疏松潮濕土壤中 白天穴居于泥土內,夜晚爬出地表覓食,以枯草落葉和其它腐殖質為食。環(huán)毛蚓體長圓筒狀,由100多節(jié)的相似體節(jié)組成,體節(jié)之間有一深溝槽相間隔,稱為節(jié)間溝。由于在土壤穴居生活,頭部及感覺器官退化??谇盁o眼點、觸手等感官,肛門在身體最后端。環(huán)毛蚓無疣足,剛毛直接著生在體壁上,有肌肉控制其伸縮,環(huán)毛蚓每體節(jié)中部有一圈環(huán)生的剛毛,故名

58、。剛毛是蚯蚓的運動器官。(2)體壁與真體腔 (由外向內依次為) 角質膜(非細胞結構) 表皮層(柱狀細胞、腺細胞和感覺細胞)體壁 肌肉層(外環(huán)肌、內縱肌) 壁體腔膜 真體腔(由中胚層形成的壁體腔膜與臟體腔膜(內臟與體壁之

59、 間)的腔隙。) 臟體腔膜(黃色細胞)腸壁 肌肉層(縱肌、環(huán)?。?腸上皮,(3)消化系統(tǒng) 消化道 為一縱貫蚓體的直管。 口→咽→食道→嗉囊→砂囊

60、→胃→腸 (有盲道和盲腸)→肛門。 (1-3)(4-5) (6-8) (9-10) (11-14)(14以后) 咽背壁有一咽腺,可分泌的粘液和酶類對食物進行初步消化;食道上有鈣質腺,可分泌鈣質以維持機體的酸堿平衡;砂囊肌肉壁厚,內表面具有堅硬的角質層,內有吞食的砂粒,可以將食物研磨為細粒;胃和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腸的前端在第XXVII節(jié)處向兩側伸出一對盲腸,內具發(fā)達的腺體,是食物的重要消化場所。

61、(4)呼吸 環(huán)毛蚓無專門的呼吸器官,氣體交換通過體表來完成。 (5)循環(huán)系統(tǒng) 環(huán)毛蚓為閉管式循環(huán)系統(tǒng),基本血管如下 背血管 一條(血液由后向前流) 腹血管 一條(血液由前向后流) 食道側血管 兩條(14節(jié)以前、由前向后流) 神經下血管 一條(14節(jié)以后、由前向后流) 動脈弧(心臟) 四對(第7、9、12、13節(jié),由背血管流向腹血管),(6)排泄系統(tǒng)(典型的后腎管排泄) 后腎管由中胚層與外胚層形

62、成的兩端開口的管道,一端以纖毛漏斗開口于體腔,稱腎口。另一端開口于體外稱腎孔。具有排泄代謝廢物或排出生殖細胞的作用。 與原腎的區(qū)別:①兩端開口,原腎為盲管。②起源與原腎不同。 環(huán)毛蚓在每體節(jié)中有數百個小腎管;它們包括三大類型:即體壁小腎管、咽頭小腎管和隔膜小腎管。(7)神經系統(tǒng)和感覺器官 由中樞神經、外周神經和交感神經組成。環(huán)毛蚓的中樞神經為鏈狀神經系統(tǒng)。包括腦、圍咽神經、咽下神經節(jié)和腹神經索。 環(huán)毛蚓

63、因土壤穴居生活感官不發(fā)達。在體表有許多具有觸覺功能的表皮感覺突起。體前、后端具有光感覺細胞,可使環(huán)毛蚓避開強光。 (8)生殖和發(fā)育 環(huán)毛蚓為雌雄同體 雄性生殖系統(tǒng):(精巢囊2對) (2對) (1對) 精巢→精漏斗→儲精囊→輸精管→♂孔 (位于第10、11節(jié) )(11、12) ↑↑

64、 前列腺 副性腺,雌性生殖系統(tǒng): (1對)(1對) (2條)(1個) 卵巢→卵漏斗→輸卵管→♀孔 (12-13)(13-14) (14) 受精囊 2—3對位于6-7、7-8、8-9節(jié)的節(jié)間溝內,每個受精囊由壇囊和盲管構成,開口于體表。 生殖過程:環(huán)毛蚓

65、行異體交配。通常精巢成熟即開始交配,交配時兩蟲體倒抱,每個蚓體的雄孔與對方的受精囊孔相對,將精液注入對方的受精囊中貯存,隨后兩蟲體分開。約一周后卵子成熟,環(huán)帶分泌卵繭(蚓繭),卵自雌性生殖孔排出,落入蚓繭,環(huán)毛蚓通過身體的后退蠕動使蚓繭移向體前方,當移至受精囊孔時,精子逸出與蚓繭內卵結合受精,蟲體繼續(xù)向后蠕動,使蚓繭完全脫離蟲體,兩端封閉留在濕潤的土壤中,蚓繭內有多個受精卵。在生殖季節(jié),每個環(huán)毛可以形成多個蚓繭。環(huán)毛蚓為直接發(fā)育,無幼蟲

66、期。受精卵經完全不均等卵裂,發(fā)育成有腔囊胚,一內陷法形成原腸胚。經2-3周孵化出小蚯蚓。,1、蚯蚓的運動器官是( ?。痢⒗w毛   B、鞭毛  ?。?。剛毛    D、疣足2、初生體腔指的是( ?。?、線形動物的原體腔    B、腔腸動物體壁圍成的空腔C、原口動物的體腔   ?。?、環(huán)節(jié)動物中胚層之間的空腔,3、沙蠶的每個體節(jié)兩側往往有一對皮膚突起形成的( ?。?、書鰓     B、疣足      C、附肢     D

67、、步足4、豬肉絳蟲的身體組成情況是( ?。?、頭節(jié)、頸部、成熟節(jié)片     ?。?、頭節(jié)、頸部、節(jié)片C、頭節(jié)、未成熟節(jié)片、成就節(jié)片   D、未成熟節(jié)片、成熟節(jié)片、妊娠節(jié)片,(六)軟體動物門1.軟體動物的特征(1)身體不分節(jié),體分為頭、足和內臟團三部分。生活方式活躍的種類(頭足綱、腹足綱)頭部發(fā)達,行動緩慢的(瓣鰓綱)頭部消失;//足位于身體的腹面,為運動器官。軟體動物的足由于適應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態(tài)不同,如適應于底埋生活的種

68、類(瓣鰓綱)足多為斧狀,適應于爬行的(腹足綱)足為扁平塊狀,營固著生活的(牡蠣等)足完全退化;//內臟團位于頭后足的背側,是內部器官所在部位。軟體動物的內臟除腹足綱外都是左右對稱的。軟體動物不同類型的足: 斧狀——河蚌 塊狀——鮑 柱狀——大角貝 腕——烏賊 退化——扇貝 消失——牡蠣,,(2)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