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大溝頭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動態(tài)變化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根據農牧交錯帶的奈曼旗大溝頭小流域1986年、1997年和2005年的3期土地利用圖形數據,運用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技術,數理統(tǒng)計方法和景觀生態(tài)學方法,從土地利用的角度分析了該地區(qū)土地利用及其景觀格局的變化。結果表明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小流域綜合治理措施的實施和退耕還林政策的落實,土地利用格局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 從土地利用結構的變化看,大溝頭小流域林地面積有明顯提高,變化幅度達77.92%,成為流域內主導景觀;耕地面

2、積逐年減少,占流域總面積由50.21%降低到33.76%;經過水土保持治理后,溝道荒地面積減小,斑塊向集中化發(fā)展;農地宅基地與河川地的面積變化不大;坡面荒草地在后期的開發(fā)利用中消失。 從景觀格局的變化看,就整體景觀而言,破碎化程度和多樣性指數皆明顯上升。林地變化最為顯著,隨著斑塊數目的劇增,其斑塊的平均面積(MPS)銳減,說明林地在流域內分布越來越零散、破碎,耕地的破碎化程度也有所升高,而牧草地、農地宅基地和河川地的變化不明顯,

3、沒有對土地利用格局變化產生大的影響;林地的面積加權平均形狀因子(AWMSI)的數值逐年增大,說明林地的斑塊形狀呈不規(guī)則趨勢變化。林地、牧草地、農地宅基地、河川地的面積加權平均斑塊分形指數(AWM~FD)數值隨時間變化略呈上升趨勢,說明這幾種土地利用類型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流域內的散布與并列指數(IJI)隨時間的變化表現(xiàn)出升高的狀態(tài),說明流域內景觀要素受人為因素影響的程度越來越明顯。 從空間分布的變化看,溝頭處由坡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