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天然染料與合成染料摘要:現(xiàn)在是講究環(huán)保的時代,和諧社會,合成染料因為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有毒無知污染環(huán)境,而且合成染料的原料石油也日漸減少,所以合成染料不符合現(xiàn)在的需求了。天然染料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關鍵詞:合成天然發(fā)展一染料的歷史染料具有悠久的歷史,古代采用天然物質作染料。古人從植物動物礦物中提取出染料來進行布料的印染和作畫。但是因為天然染料的來源少而且技術有限,所以天然染料的色彩單一,應用也不廣泛,價格昂貴,只能是貴族們使用。公元
2、前3000年中國已有染織物的技術。約公元前25世紀印度用茜草和藍草染色。與此同時,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人已掌握媒染技術,用植物染料染成黃、紅、綠等色。在遠古時期,就有價值昂貴的著名泰爾紫,可能由克里特人首先制出,后來腓尼基人掌握了其制作技術,從海螺中提取的泰爾紫,牢度較好。從公元前20世紀開始中國曾利用多種礦物和植物,染出黃、紅、藍、綠、紫、黑色。黃色使用石黃、藎草、地黃、黃櫨;紅色使用赭石、朱砂、茜草;藍色使用石青、靛草;綠色作用空青、
3、藎草;紫色使用紫草;黑色使用皂斗等。1972年,中國湖南長沙馬王堆古墓中出土的西漢紡織品,色彩仍很清晰,利用近代分析技術,確證朱紅色為硫化汞,銀灰色為硫化鉛,粉白色為絹云母,藍色為靛藍。由此可見當時的染料應用技術水平(見彩圖唐代用多種彩色顏料繪制的墓室壁畫、西漢印花敷彩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533~544年,中國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卷五中,詳細記載了多種植物染料的提煉方法如“□紅花法”、“造靛法”等,所制成的染料可較長期使用
4、。中國染料和染成的織物通過絲綢之路運往歐洲。自煉焦工業(yè)發(fā)展后,從副產品煤焦油中分離出苯、萘、蒽等芳烴化合物,為合成染料提供了原料,染料生產逐漸發(fā)展成為一個獨立的產業(yè)。1856年,英國化學家帕金(W.H.Perkin,1838-1907)在制取奎寧的試驗中意外地發(fā)現(xiàn)一種紫色染料——苯胺紫。1857年苯胺紫投入生產,這標志著合成染料工業(yè)的開端。二.合成染料的發(fā)展19世紀西歐有機化學的研究工作得到發(fā)展,以及從煤焦油分離和制取有機芳香族化合物,
5、開創(chuàng)了合成染料時期。初期1856年,英國化學家W.H.珀金用重鉻酸鉀氧化苯胺硫酸鹽,得到一種黑色沉淀物,發(fā)現(xiàn)它能把絲染成紫紅色。次年設廠生產,取名為苯胺紫或冒膚,供染色使用。從此,化學合成的染料堿性品紅、堿性品綠、堿性品紫等堿性染料相繼出現(xiàn),這些都是由苯胺及其衍生物為原料進行生產的,所以,合成染料被稱為苯胺染料。德國化學家J.P.格里斯在1858年發(fā)現(xiàn)了苯胺的重氮化反應1861年Ch.曼恩發(fā)現(xiàn)芳香胺重氮鹽能與芳香胺或芳香酚偶合,從此得到
6、第一個偶氮染料苯胺黃;1868年,德國化學家C.格雷貝和C.李卜曼將蒽醌溴化和堿熔制得茜紅,稍后將茜素磺化制得染毛的染料,1870年德國巴登苯胺純堿公司投入生產,從此開發(fā)了蒽醌染料,并進一步制取藍色和綠色染毛用的酸性蒽醌染料品種。德國化學(2)中毒。在活性基三聚氯氰的生成反應中產生的氯化氰和氰化氫可引起氰化物中毒生產硫化染料時有硫化氫氣體逸出硫化氫既是刺激性氣體窒息性氣體也是一種強烈的神經毒物。長期吸入苯類蒸氣對血液和神經系統(tǒng)都有損害等
7、等。(3)致癌危害。1895年德國醫(yī)生Rehn報道在品紅制造工廠內發(fā)現(xiàn)有人患膀胱癌?,F(xiàn)在已認識到聯(lián)苯胺和乙萘胺是對人類的強致癌物。1967年英國致癌物管理條例禁止制造和使用聯(lián)苯胺、乙萘胺、42氨基聯(lián)苯、雙氯聯(lián)苯胺、鄰聯(lián)甲苯胺和聯(lián)大回香胺。隨后美國、原蘇聯(lián)、德國等也指出一些染料的致癌性。(4)過敏性反應。煤焦油、粗蒽、苯胺、硝基苯、對硝基氯化苯、二硝基氯化苯、硫酸二甲酯等對人體都有不同程度的致敏性可使皮膚紅腫產生水泡和過敏性皮炎。(5)化
8、學灼傷。硫酸、硝酸、鹽酸、燒堿和純堿是染料工業(yè)大量使用的原料在生產操作過程中經常發(fā)生灼傷事故。(6)其它。染料的后處理過程中有粉塵危害有的操作崗位含塵量有時可達500mgm3【1】合成染料的生產是從石油衍生物中分離出的初級化學物質為原料在高溫高壓條件下進行多種反應在其生產過程中會產生許多致癌物質。這些有毒的或對環(huán)境有害的物質不得不傾瀉到河流、池澹或空氣中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污染。五.天然染料的應用天然染料又稱生態(tài)染料。天然染料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相容
9、性好可生物降解而且無毒害生產這些染料的原料可以再生。天然染料包括所有從植物、動物、礦物和微生物等原料中提取的色素。植物染料是從植物的根、葉、果實中取得的。動物染料較少蟲(紫)膠、胭脂蟲紅和蟲胭脂是主要昆蟲產生的染料礦物染料是各種無機金屬鹽和金屬氧化物。大部分天然有機染料或顏料其化學結構分別屬甲炔、甲酮、亞胺、苯醌、蒽酮、萘醌、黃酮、黃酮醇、二氫黃酮、靛類以及葉綠素等。天然染料以紅色和黃色品種最多藍色、綠色和黑色最少?!?】綠色染料應具備
10、如下性質:安全(它們完全沒有致癌性)由較為安全的中間體合成在廢液中容易降解它們的降解產物對纖維也是安全的。天然染料可以較好地解決問題可以進一步把生物技術方法用于制造天然染料和它們的類似物。天然染料與合成染料優(yōu)缺點對比【3】六.天然染料的發(fā)展及前景19世紀中葉后,合成染料異軍突起,自問世以來,由于其彩色鮮亮、色譜齊全、耐洗耐曬、尤其是價格便宜等特點,逐步取代了天然染料,成為紡織品最主要的著色劑。但是合成染料染色工藝長、設備多、能耗高并且產
11、生大量廢水污染環(huán)境。由于紡織印染行業(yè)造成大量的污水排放,嚴重破壞了生態(tài)的平衡發(fā)展,部分合成染料還含有致癌物質,而且隨著地球石油資源的消耗,合成染料的原料問題也已暴露出來。因此,合成染料愈來愈不能滿足人們對健康、生態(tài)、環(huán)保的綠色紡織品的要求。喚起人類開始重新評估和開發(fā)應用天然染料。因此,研究應用天然染料染色,既符合科學的發(fā)展觀,也是綠色生態(tài)紡織的需求。天然染料染色的環(huán)??椢镆云渥匀坏纳唷⑷岷偷纳{,對皮膚無過敏、致癌性,及其自然具有的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天然染料的提取及染色
- 基于天然染料為母體的染料開發(fā)與應用.pdf
- 真絲綢天然染料印染過程文檔
- 天然染料染色工藝的探討.pdf
- 天然染料軋染工藝研究.pdf
- 天然染料的間歇性染色.pdf
- 提高天然染料染色性能研究.pdf
- 天然染料的提取及染色工藝研究
- 天然染料的提取及染色工藝研究.pdf
- 鑒定和檢測酒精飲料中合成染料
- 萘醌天然染料的研究現(xiàn)狀與開發(fā)設計.pdf
- 真絲綢天然染料印花技術研究.pdf
- 改性天然染料對錦綸的染色性能.pdf
- 中藥天然染料的開發(fā)和應用初步研究.pdf
- 兒童手繪用天然染料色漿制備及其應用.pdf
- 天然染料分子結構對抗紫外性的影響.pdf
- 基于天然染料角度對服飾文物保護的研究.pdf
- 棉纖維改性及其在天然染料染色中的應用.pdf
- 天然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研究.pdf
- 天然染料對聚酯纖維染色性能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