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頁共15頁七年級上古詞文整理七年級上古詞文整理1、傷仲永[宋]王安石選自《臨川先生文集》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y]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環(huán)謁[y]于邑人,不使學。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
2、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mǐn]然眾人矣”?!驹~釋詞釋】1傷:哀傷,嘆息。金溪:地名,現(xiàn)在江西金溪。民:平民百姓。世:世代。隸:屬于。2耕:耕田。生:生長到。年:歲。未:不;沒有。嘗:曾經(jīng)。識:認識。3書具:書寫的工具(筆、墨、紙、硯等)。忽:忽然。啼:出聲地哭。求:要。4異:對……感到詫異(意動用法)。焉:他,代指仲永。借旁近:就近借來。旁近,附近,這里指鄰居。5與:給。即:立即,立刻。書:書寫,寫。并:并且
3、。自:自己。為:題寫。名:名字。6其:這。以:把。養(yǎng):奉養(yǎng),贍養(yǎng)。收族:團結宗族。收:聚,團結。為:當做,作為。7意:主旨(中心,或文章大意)。傳:傳送。一:全。觀:觀看。自:從。是:此。8指:指定。作:寫作。立:立刻。就:完成。其:代詞,代指這首詩。文:文采。9理:道理。皆:都。可:值得。觀:觀賞。者:……的地方(方面)。邑人:同(鄉(xiāng))縣的人。10奇:對……感到驚奇(奇怪)(意動用法)。之:代指仲永的才華。稍稍:漸漸。11賓客:這里是
4、以賓客之禮相待的意思,賓,本文的意思是狀語(名詞作動詞)。12其:他的,代仲永的。或:有的人。以:用。乞:求取。之:它,代仲永的詩。13利其然:認為這樣是有利可圖的。利,認為……有利可圖。其,這。然,這樣。日:每天。14扳:通“攀”,牽引,拉扯,這里有強要的意思。環(huán):四處,到處。謁[y]:拜訪。使:讓。15余:第一人稱代詞,我。聞:聽說,聽聞。之:它,代這件事。16明道:宋仁宗(趙禎)年號(1032-1033)。從:跟隨。先人:指王安石
5、死去的父親。還:返回。17于:在。令:讓。作:寫。稱:相當。前時之聞:以前的名聲。時,時候。之,的。聞,傳聞。18自:從。復:又,再。問:詢問。19泯然眾人矣:完全如同常人了,消失,指原有的特點完全消失了。眾人,常人。(注:不可解釋為完全)。【題目理解題目理解】“傷”,是“為......感到悲傷”的意思[意動用法]。流露出作者對一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的惋惜之情,強調(diào)后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皞庇腥龑右馑?,第一,為仲永這樣一個天才最終淪
6、為一個普通人而感到惋惜;第二;為像仲永的父親這樣不重視后天教育,思想落后的人而感到可悲;第三;為那些天資不及仲永,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最終連普通人都不如,重蹈了仲永的覆轍的人哀傷?!揪浣饩浣狻?父異焉,借旁近與之。譯:父親對此感到驚奇,就向鄰居借書寫工具來給仲永。2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譯:并且在詩(后)題上了自己的名字,他的詩以贍養(yǎng)父母,團結宗族作為主旨。3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譯:從此,只要有人指定事物讓他
7、寫詩,仲永立刻完成,其中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觀賞的地方。4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第3頁共15頁8伐竹取道,伐:砍伐。?。哼@里指開辟.9下:(名詞作狀語)向下,往下。見:看見。10水尤清冽(li):潭水格外清涼,清澈。尤:格外,特別。清冽:清澈。洌:清涼。11全石以為底:(潭)以整塊石頭為底。以為:把……當作(此句為倒裝句“以全石為底”)。以:用。為:作為。12近岸:靠近潭岸的地方。近,靠近。岸,岸邊.13卷石底以出:石底
8、有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卷:彎曲。以:相當于連詞“而”,表承接。14為坻(ch)為嶼(yǔ),為嵁(kān),為巖:成為坻、嶼、嵁、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15青樹翠蔓(mn),蒙絡搖綴,參差(cēncī)披拂: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覆蓋纏繞搖動連接,參差不齊,隨風飄動。16可百許頭:大約有一百來條??桑捍蠹s許:表示數(shù)目不確定,上下,左右,光景。17皆若空游無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托也沒有??眨涸诳罩?8日光下徹,影布石上:陽光
9、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下,向下照射。布:照映,分布。徹:透過。19佁然不動:(魚影)靜止呆呆地一動不動。佁(yǐ)然,呆呆的樣子。20俶爾遠逝:又忽然向遠處游去了。俶(ch)爾,忽然。遠,遙遠,空間距離大。21往來翕(xī)忽:來來往往輕快敏捷。翕忽:輕快敏捷的樣子。翕:迅疾。樂:逗樂。22潭西南而望:向潭水的西南望去而,連詞,連接狀語和名詞,不譯,表修飾。西南,向西南。23斗折蛇行,明滅可見:(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
10、溪身)像蛇那樣蜿蜒彎曲,時隱時現(xiàn)。斗:像北斗星一樣。蛇:像蛇一樣。明滅可見,時而看得見,時而看不見。24其岸勢犬牙差互:勢:形勢。(犬牙,名詞作狀語)像狗牙一樣參差不齊。犬牙:像狗牙一樣。差:交錯。其:那。25不可知:不能夠知道。26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qiǎochung)幽邃:四周被竹子樹木環(huán)繞合抱,寂靜寥落,空無一人,感到心神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寂寥:靜悄悄的。悄愴,憂傷的樣子。邃,深遠。
11、凄:(使動用法)使……感到凄涼。寒:(使動用法)使……感到寒冷。27以其境過清: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過于凄清。以,因為。清:凄清。28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不可以長時間停留,于是記下小石潭的景象便離開了。居:停留。之:代游小石潭這件事。而:表順承。去:離開。29吳武陵:信州(今重慶奉節(jié)一帶)人,唐憲宗元和初進士,因罪貶官永州,與作者友善。30同游者:共同游玩的人。游:游玩。者:……的人。龔古:作者朋友。31宗玄:作者的堂弟。32隸而從者:跟著
12、同去的。隸:附屬,隨從。而:表修飾。從:跟隨,動詞。33二小生:兩個年輕人。坻:水中高地。嶼:小島。嵁:不平的巖石。巖:磐石。【譯文譯文】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水聲,就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huán)相互碰擊發(fā)出的聲音,(我)心里感到高興。砍倒竹子,開辟出一條道路(走過去),沿路走下去看見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了坻.嶼.堪.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青翠的樹木,碧綠的藤
13、蔓,覆蓋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任何依靠。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魚兒呆呆地一動不動,忽然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的樣子,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樂。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樣曲折,水流像蛇一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不能知道溪水的源頭。我坐在潭邊,四面環(huán)繞合抱著竹林和樹林,寂靜凄清很少有人來。使人心情凄涼,寒氣入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上海(滬教版)語文七年級第一學期古詩文整理
- 七年級語文上古詩文默寫練習
- 七年級-上古詩文閱讀答案~
- 七年級上古詩文閱讀答案
- 七年級古詩文
- 七年級語文上冊古詩文默寫
- 七年級上冊古詩文
- 七年級語文上冊古詩文默寫
- 2017年部編版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古詩文默寫填空及答案
- 七年級語文下冊古詩文默寫專題訓練
- 七年級語文下冊19篇古詩文+譯文
- 七年級.doc古詩文訓練
- 七年級上冊最全古詩文
- 七年級語文下冊古詩文默寫專題訓練
-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古詩文默寫專題練習
- 七年級上冊古詩文默寫填空
-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19篇古詩文+譯文
- 部編版語文七上古詩文默寫專項
- 七年級語文上冊古詩文默寫練習題
- 人教版部編七年級上冊語文必背古詩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