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甲烏拉銀鉛鋅礦床地質特征及成礦控制探討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內蒙古甲烏拉銀鉛鋅礦床地質特征及成礦控制探討內蒙古甲烏拉銀鉛鋅礦床地質特征及成礦控制探討[導讀導讀]在甲烏拉銀鉛鋅礦床產出地質背景、礦床地質特征的基礎上,對礦體與構造、礦體與巖漿巖、礦體與圍巖的關系進行了分析,著重就礦區(qū)構造和巖漿活動對成礦的控制作用進行了探討,總結出甲烏拉銀鉛鋅礦床的成礦控制規(guī)律。甲烏拉銀鉛鋅礦床屬于中一低溫次火山熱液型礦床,成礦控制因素主要為構造和巖漿活動,地層巖性對成礦控制作用不明顯。l區(qū)域地質背景區(qū)域地質背景內蒙

2、古甲烏拉銀鉛鋅礦大地構造位置處于興安地槽褶皺系(m)額爾古納興凱地槽褶皺帶(Ⅲ1),得爾布干一呼倫深斷裂的北西側,區(qū)內地層與構造巖漿活動十分發(fā)育,內生有色金屬礦產十分豐富。11地層區(qū)內出露的地層以中生界陸相火山巖為主,元古界變質巖也有零星出露,區(qū)內各時代地層的具體特征見表1。表1區(qū)域地層簡表區(qū)域地層簡表TableTable1TheTheSummarSummarofofthetheregionalregionalstratastrata1

3、2構造滿洲里一新巴爾虎右旗為北東向中生帶火山隆起帶,斷裂構造十分發(fā)育,主干斷裂為北東向,橫向斷裂呈北西向,形成斜交的網絡狀格局,呈現(xiàn)在北東向斷隆帶與斷陷帶之上,在斷隆帶與斷陷帶內部又可劃分出斷凸與斷凹。從礦床、礦點分布規(guī)律上看,得爾布干深斷裂帶控制著區(qū)域北東向多金屬礦帶的形成,大批北西向斷裂構造控制了多金屬成礦亞帶的展布,如哈泥溝斷裂帶分布有烏奴格吐山銅鉬礦床和一系列礦點。沿木哈爾斷裂帶分布有額仁陶勒蓋、甲烏拉、查干布拉根、查特、烏蘭等

4、多金屬礦床。褶皺構造在下部構造層中較發(fā)育,褶皺緊密,巖層陡傾甚至倒轉,軸部多有巖漿巖占據,走向主要為北東向,如白灰廠一烏山背斜、查干陶勒蓋背斜。中生代構造層中褶皺多Q4一第四系松散沉積;J3λ一流紋巖;J3ζ一英安巖;sb一碳質板巖泥質板巖硅質板巖夾粉砂巖;J2SL3一含礫砂巖及砂礫巖;J2SL2一粗砂細砂巖夾泥質板巖;J2SLl一礫巖含礫砂巖;J3α一安山巖、安山玄武巖;ηoη一石英二長斑巖;oπ一石英斑巖;γb一長石斑巖石英長石斑巖

5、;δμ一次閃長玢巖;γ一黑云母斜長花崗巖;1一石英脈;2一地質界線;3一不整合界線;4一斷層及編號;5一礦體及編號圖1甲烏拉礦床地質圖甲烏拉礦床地質圖Fig1Fig1TheThegeologicalgeologicalmapmapofofJiawulaJiawuladepositdeposit2)上侏羅統(tǒng)上庫力組(J3s):為一套火山噴發(fā)巖,主要有流紋巖、流紋質凝灰?guī)r(J3λ);玄武安山巖、杏仁狀安山巖(J3αd);英安巖(J3ξ)等。

6、22構造礦區(qū)構造由三次構造疊加而成,一是中侏羅世末期來自區(qū)域的北西一南東方向的擠壓應力作用形成的北東向短軸狀甲烏拉背斜及北東向、北東東斷裂構造。二是晚侏羅世木哈爾斷裂因額爾古納一呼倫深斷裂的繼承性活動,誘發(fā)產生右旋轉動及平移錯動使甲烏拉背斜軸向發(fā)生扭轉,使軸向由北東向轉為北西向(圖2)并產生一系列北西向、北北西向斷裂及層問破碎帶。其三是隨著次火山巖的侵入使巖層產生近似放射狀排列和環(huán)狀排列的斷裂系統(tǒng)。甲烏拉礦區(qū)的礦體主要分布在北北西向、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