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非化學結合水對硬化水泥漿強度的影響摘要通過對硬化水泥漿試件進行40℃烘干脫水試驗,研究了非化學結合水對硬化水泥漿強度的影響。硬化水泥漿體在脫去非化學結合水的過程中,自由水與吸附水的失去引起硬化水泥漿體的體積收縮,產生內應力,使其抗折強度大幅降低,在完全脫去非化學結合水以后,其抗折強度下降到初始的18%,在此過程中,抗壓強度無明顯變化。硬化水泥漿脫去非化學結合水的過程是可逆的。在極端條件下,應對孔道壓漿實體進行特別防護。關鍵詞:非化學結合
2、水;化學結合水;硬化水泥漿;強度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前言混凝土橋梁結構預應力是橋梁建設的關鍵技術難題,而決定橋梁預應力機構能否安全可靠的核心問題是預應力孔道壓漿漿液質量的好壞。預應力孔道壓漿漿體在預應力管道中起到傳遞預應力、緩解橋梁結構在反復載荷作用下對錨具造成疲勞破壞、保護預應力鋼絞線等作用?!豆窐蚝┕ぜ夹g規(guī)范》(JTGTF502011)對后張預應力孔道壓漿漿液性能指標作出了嚴格的要求,其中要求孔道
3、壓漿漿液28天抗折強度≥10MPa、28天抗壓強度≥50MPa。在工作過程中作者發(fā)現(xiàn)干燥的水泥漿試件抗折強度很低,甚至達不到標準要求。針對這一問題,思考了諸每組9根試件,放入同一小水池在標準養(yǎng)護室中養(yǎng)護至28天齡期。水泥漿配比見表1。表1水泥漿配比2.3試件的處理及力學性能測試將達到28天齡期的C1~C7組水泥漿試件從水池中取出,用濕抹布擦至表干狀態(tài),稱量每組試件的平均表干重m1、m2…m7,稱重后的7組水泥漿試件置于40℃烘箱中,分別
4、恒溫干燥0、0.5、1、2、4、24(恒重)、24(恒重)小時。稱量C1~C6組試件干燥后平均重量m1'、m2'…m6',然后立即按《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進行抗折、抗壓強度試驗,記錄平均抗折強度fz1、fz2……fz6,平均抗壓強度fY1、fY2…fY6。第C7組經恒溫干燥24小時至恒重狀態(tài)后(表明其已經完全脫去非化學結合水),再將其浸入水中浸泡3天,取出稱量其平均表干重量m7',并立即進行抗折、抗壓強度試驗,記錄平均抗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硬化水泥漿體內部孔結構對其抗折強度的影響.pdf
- 水泥漿比重
- 礦物摻合料對硬化水泥漿體抗鈣溶蝕性能的影響.pdf
- 硬化水泥漿體鈣溶出研究.pdf
- 硬化水泥漿體的組成與結構及其性質
- 硬化水泥漿體表面泛霜的研究.pdf
- 粘土水泥漿注漿方案
- 自由水與結合水的差別
- 微生物多糖對水泥漿體性能影響的研究.pdf
- 膠乳水泥漿體系的研究.pdf
- 酸溶性水泥漿體系研究
- 粘土水泥漿材流變特性及其工程影響.pdf
- 聚丙烯酰胺對水泥漿性質影響的實驗研究.pdf
- 自由水與結合水的差別
- 通過水灰比確定水泥漿中水泥用量
- 油溶性水泥漿體系研究.pdf
- 油井水泥漿的流變性研究
- 穩(wěn)定水泥漿的研究與應用.pdf
- 低密度水泥漿體系的研究.pdf
- 硬化水泥漿體結構和性能與熟料礦物匹配水化的關系.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