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明清時期的及廣場導游詞范文明清時期的及廣場導游詞范文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講解的是明清時期的及廣場。和廣場位于北京市中心,歷史悠久,它建成于明朝永樂十八年即1420年。是皇城的正門,明代叫“承天門”,取“成天氣暈,受命于天”之意,后來多次被毀又多次重建。直到清初順治年間,順治皇帝下命按照明代的建筑規(guī)制重建承天門并改名為“”。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廣場在明清時期為一個“T”字形的封閉廣場,這里屬于皇宮的前導部分。解放以后,這里經(jīng)過多次的改建與擴
2、建,形成了今天的建筑格局。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明清時期的及周邊建筑。明清時期的通高33。7米,1970年重修后通高34。7米,占地面積4800平方米。它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城臺上建有城樓,重檐歇山頂建制,覆蓋黃色琉璃瓦,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體現(xiàn)出皇家的“九五”至尊。城臺開有五個券門,中間最大,向兩側(cè)遞減。券門南面正對著五座漢白玉三孔石橋,稱“金水橋”。橋下是從西北流向東南方向的水,稱“金水河”;金水橋南北兩側(cè)各有一對石獅,金水橋南
3、側(cè)有一對華表。城樓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呢?在明清兩朝這里是舉行頒詔禮的地方。所謂頒詔禮就是皇帝向全國頒布詔書的儀式。凡遇國家大典,如新皇帝登基、冊立皇后、冊立太子、命將出征等,都要在城樓上舉行隆重的頒詔儀式。頒詔禮的大致過程是這樣的:屆時,皇帝在太和殿將詔書用寶后,內(nèi)閣大學士從黃意子孫綿延。兩對石獅的頭部都面向內(nèi)側(cè),以示保衛(wèi)御路。石獅為鎮(zhèn)物,一般至于大門前。城樓前后各有一對立于明代的漢白玉華表,每座華表高約10米,由三部分組成:底部是圍繞有
4、護欄的八角形臺座,中間柱身,通體雕有盤龍和云朵,柱頭橫插云板,東部城露盤上有一蹲獸,俗稱“望天吼”。華表通常置于宮殿、陵墓、壇廟前后,也立于橋頭、渡口、關(guān)津等處,起到美化景觀和標志作用。華表起源于“表木”立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作用和名稱。立在墳墓神道兩側(cè)的稱“墓表”,立在交通要道和驛站作為路標使用的為“路標”或“恒表”,其中雕刻華麗的便稱為“華表”,另外,也有華表源于誹、謗木的說法。明清時期的及周邊的建筑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下面我在介紹
5、一下明清時期的廣場。明清時期的廣場用紅墻圍成“T”字形,北面是承天門,清順治年間改為;東面是長安左門,西面是長安右門,南面是大明門。清朝順治年間改為大清門。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之間東西長約370米,南北寬約80米,稱為“天街”,是頒詔禮時文武百官在此桂婷詔書的地方。長安左門俗稱“龍門”??婆e時代,殿試中選者,在故宮太和殿舉行“金殿傳臚”儀式后,禮部官員把進士皇榜張掛于長安左門外臨時搭建的“龍棚”里,信科進士們均由長安左門出皇城依序看榜。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