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地球說課稿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材內容分析及地位,教 學 目 標,教學重點與難點,一、說 教 材,,,,,,,2. 教材地位與作用 宇宙中的地球是第一章行星地球的第一節(jié),是學生步入高中的第一堂地理課,作為高中地理教材的開篇之作,讓學生對地球所處的宇宙環(huán)境有了詳細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再來進行地球環(huán)境的學習。這一點,對今后的地理學習意義重大。,教材內容分析及地位,1. 教學內容(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3)存在生命的行星,一

2、、知識與技能: 1、了解天體的主要類型和天體系統(tǒng)的層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運用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養(yǎng)用比較分析的方法解決有關地理問題的能力。二、過程與方法: 1、分析圖片,形成宇宙物質性的觀念,形成天體系統(tǒng)各層次的感性認識。 2、利用圖表分析法和比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陽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三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宇宙觀。 2、通過圖片激發(fā)地理審美情趣。,教 學 目 標,,,,,,,,,,,1、 教學重點:(1)天體系統(tǒng)的層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2、 教學難點:(1)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2)與地球對比其他星球為什么沒有生命?,教 學 重 點 與 難 點,,二、說教法和學法,教,本節(jié)主要采用列表比較法、討

4、論法、圖示法、講述法輔助本節(jié)的教學。 如果將課題僅僅交給學生去“探究”,學生便會不知從何下手。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舊有的知識儲備,并通過宇宙景觀展示,來彌補學生直接經驗的不足。在次基礎上,通過問題引導,按照從現象到規(guī)律的歸納法,幫助學生建立新知。,,“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在教 學的過程當中,必須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在學習的過程中,采用“地理現象—地理規(guī)律—

5、地理理論”的學習步驟,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符合認知規(guī)律,既有利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1.學生的知識基礎在初中地理全球篇中,教學的重點在地球表面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景觀,并沒有關于宇宙的內容,學生宏觀上缺乏一定的空間基礎,學習上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2.學生的學習動力與能力 宇宙對于人類來說是神秘的,人類對宇宙有一種特殊的向往,人們都好奇這個奇妙的世界,這就奠

6、定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基礎。,,三、說學情分析,(一)新課導入 上知天文下曉地理 方法 :講述天文學家的實例 目的:激發(fā)學生對宇宙探索的奧秘, 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的好習慣,四、說教學過程,(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心說——日心說——星系說——目前觀測到的宇宙(講述人類認識宇宙的過程)方法:天體圖片展示,創(chuàng)設情景活動目的:圖片生動形象加深學生印

7、象, 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三)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 根據第4頁的表1.1和附表1、2完成活動題,然后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出地球的普通性。 1.八大行星運動特征 2. 八大行星結構特征方法:學生自主學習 小組討論 教師對比納目的: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合作精神,(四)存在生命的行星,存在的條件及原因方法:播放一段充滿生機地球視屏,讓同學發(fā)言生命的存在需要的條件目的:讓學生樹立我們只有一個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