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碳循環(huán)研究是全球變化研究項目“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GBP)的核心內容,化石燃料的燃燒等人類活動每年向大氣排放60多億噸碳(Houghton et al.,2001;Noble,2001),大約有一半停留在大氣中,這已被觀測證實。工業(yè)革命以來,化石燃料燃燒等人類活動己經(jīng)顯著地改變了全球碳循環(huán)。CO<,2>等微量氣體的“溫室效應”己成為影響全球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而不可忽視的因素。人類活動不僅加大了CO<,2>在大氣圈、海洋和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
2、之間的交換量,也加劇了河流的直接碳輸運,加速了陸地的碳流失。因此,要深入系統(tǒng)地理解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碳循環(huán)過程,總體把握陸地的碳收支狀況,就有必要了解通過河流作用的陸地一海洋間碳輸運量和輸運規(guī)律。 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是世界長度第三、徑流量第五、輸沙量第四的河流(Eisma,1998);長江河水中HCO<,3>的平均濃度為1.66mol/m<'3>,其中碳酸鹽本身風化溶解貢獻約45.7﹪的HCO<,3><'->,54.3﹪的HCO
3、<,3>是在巖石風化作用中消耗的大氣CO<,2>,由此長江流域巖石化學風化過程每年消耗的大氣CO<,2>總量為828.00×10<'9>mol,約占世界流域巖石風化消耗大氣CO<,2>總量的3.45﹪,為中國巖石風化消耗大氣CO<,2>最多的流域盆地。 本論文通過2006年2月對長江口及鄰近海域以及2006年4月-月從重慶涪陵至南通的長江干流各主要站點碳參數(shù)進行的調查,同時,于2006年5月到2007年5月在長江下游安慶站做的
4、每月兩次的連續(xù)觀測,結合相關水文、化學和生物等要素的同步觀測資料,初步探討了長江干流及河口各種形態(tài)碳的時空分布規(guī)律,估算了長江干流碳的水-氣界面通量。本文主要內容如下: 長江干流水體pC02在867~1651μatm之間,平均值為1106μatm,在世界主要河流中應屬于中等偏下水平,是大氣CO<,2>的源區(qū);長江三峽庫區(qū)奉節(jié)以上河段水體pCO<,2>應受水體生物好氧呼吸作用控制,長江奉節(jié)以下河段總體上受碳酸鹽體系控制。長江三峽
5、庫區(qū)一期蓄水后,長江干流水體DIC含量(1.36~2/8mM)普遍稍高于蓄水前(1.2~2.7mM),DIC沿程的逐步降低主要是受洞庭湖、鄱陽湖水體輸入的物理稀釋作用所引起的;長江干流水體PIC含量平均值僅有0.04mg/l,且長江庫區(qū)和中下游水體泥沙來源不同;長江安慶站水體pCO<,2>主要是受pH的高低影響;冬季長江口水體pCO<,2>自西向東逐漸降低,生物活動不是控制表層水pCO<,2>分布的主要因素,溫度和pH是影響長江河道內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pCO-,2-測定方法學和夏季南黃海的pCO-,2-及海-氣通量研究.pdf
- 長江干流省份控污成效與影響因素分析
- 長江干流及河口硅的生物地球化學研究.pdf
- 冬季東中國海表層pCO-,2-的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pdf
- 長江干流圓筒吻(魚句)生物學的初步研究.pdf
- 黃海春、夏季節(jié)表層海水pCO-,2-控制機制的演變.pdf
- 基于環(huán)境磁學的長江干流沉積物來源及組成變化初步研究.pdf
- 長江河口水流輸運時間的研究.pdf
- 不同方式膽囊切除術后嘔吐與動脈血PCO-,2-變化的對比觀察.pdf
- 67947.長江干流江蘇段河床演變分析及其岸線治理淺析
- 長江六圩河口水域通航管理的研究.pdf
- 錢塘江河口水體沖洗時間的數(shù)值研究.pdf
- 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對長江干流流量影響的模擬.pdf
- 長江口水體中典型有機污染物的分布及其對魚類的毒性效應.pdf
- 長江干流重慶段彎道水流及水質污染范圍模擬研究.pdf
- 三峽水庫蓄水對長江干流浮游植物群落物種組成的影響研究.pdf
- 雙臺子河口水體全氟化合物污染分布及風險評估研究.pdf
- 長江干流水沙關系模型特征、河流地貌學意義及其應用淺析.pdf
- 長江河口水沙分流和輸移的探討.pdf
- 三峽水庫蓄水至135米后庫區(qū)和長江干流各形態(tài)磷的分布特征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