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低濁黃河水處理關鍵技術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06年12月,由國家衛(wèi)生部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共同修訂發(fā)布了新的《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5749-2006),于2007年7月起實施。在該標準中,水質指標由GB5749-85中的35項增至106項,修訂了8項。其中對于渾濁度的標準從3 NTU提高到1 NTU的限值標準。這一標準的修訂保障了人民群眾健康利益的同時也對供水企業(y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位于西北地區(qū)的銀川賀蘭山水廠在低溫低濁時的運行狀況,考慮到降低水廠運營成本和水質達標

2、,在眾多改善水質的深度處理技術當中,選擇混凝藥劑處理技術是最經(jīng)濟、最有效的方法。
  本論文針對混凝藥劑處理技術,從混凝機理分析入手,依據(jù)低溫低濁水的特性,通過混凝燒杯試驗,對比研究了幾類混凝劑的低溫低濁水處理效果。在低溫低濁情況下,對混凝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研究了沉后水濁度與混凝藥劑投加量之間的關系,助凝劑對低溫低濁水的凈水效果的影響,最佳pH范圍和再絮凝時間點等因素對低溫低濁水處理的影響。
  實驗室燒杯試驗研究結果表明,

3、對于賀蘭山水廠寒冷氣候的低溫低濁水,沉后水濁度與混凝劑投加量成正比例關系,但低溫低濁水質在混凝沉淀過程中會出現(xiàn)沉淀極限,到達混凝劑的最佳投加量之后繼續(xù)投加混凝藥劑,則不會提升沉淀效率。聚合氯化鋁PAC最佳投加量為6mg/L,助凝劑的最佳投加量為0.7mg/L,助凝劑于絮凝開始后的3~6min投加效果最好。低溫低濁水處理的最佳pH范圍為7.0~8.0。
  生產(chǎn)性試驗研究結果驗證了試驗用PAC的最佳投加量為6mg/L,原水與濾池反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