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在礦井地質資料系統(tǒng)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區(qū)域地質構造背景演化和野外節(jié)理分期配套的古構造應力場分析,深刻揭示了礦井構造發(fā)育、展布、組合特征及不同期次構造的相互疊加與改造規(guī)律,并運用構造趨勢面分析定量評價了礦井構造發(fā)育特征;通過構造煤、構造巖變形特征,煤鏡質組反射率有限應變分析等,揭示了新景煤礦的不同期次構造發(fā)育的應力-應變環(huán)境、礦井構造的演化史及其形成機制,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和認識:
?。?)新景煤礦構造變形整體較弱
2、,以NNE~NE向的褶皺為主,多期疊加褶皺普遍發(fā)育,形成了穹狀隆起、盆形構造和馬鞍狀構造,控制著礦井的主要形態(tài);斷裂構造不發(fā)育,以小斷層成群出現(xiàn)為主,3號煤層斷層走向較為分散,但以NE向和NW向為主,15號煤層以NNE向集中發(fā)育。斷層在剖面上形成階梯狀組合以及小型地塹地壘等。
?。?)構建了煤層底板等高線趨勢面數學模型,通過對3煤和15煤煤層底板等高線1-4次趨勢面及殘差圖分析,3號煤層和15號煤層整體形態(tài)較為接近,均反映了一N
3、E高而SW低的單斜構造,且傾角較小,很好的反映了礦井地層總體產狀特征。殘差圖則較為清晰的反映了褶皺發(fā)育的形態(tài),向斜為負、背斜為正,對穹窿構造和盆形構造顯示較為明顯,而對鞍狀構造的指示作用不顯著,其中三次殘差圖中0線較好的顯示了礦井構造向背斜相間、整體以NNE~NE向展布為主要特征的構造形態(tài)。
?。?)研究區(qū)發(fā)育高傾角共軛剪節(jié)理系,節(jié)理走向以NEE向最為發(fā)育,其次為近EW向及NNW~NE向,反映了研究區(qū)內多期次、不同方向的構造應力
4、場的作用。在對節(jié)理組之間的交切關系及力學性質觀察和分析的基礎上,揭示了應力場特征及其演化規(guī)律。研究區(qū)煤系形成后主要經歷了3期構造應力場作用,分別為印支期最大主應力σ1平均方向為4°,主要形成近EW向的寬緩小型褶皺;燕山期構造運動最為強烈,區(qū)內最大主應力σ1平均方向為318°,形成礦井內普遍發(fā)育的NNE~NE向大型寬緩褶皺、小型逆斷層及 NW向小型正斷層,該期對礦井構造格架的形成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喜馬拉雅期運動仍較為強烈,區(qū)內最大主應力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陽泉新景煤礦構造疊加改造特征及其對煤體變形的控制.pdf
- 陽泉新景煤礦褶皺構造發(fā)育規(guī)律及其對瓦斯賦存的控制.pdf
- 陽泉新景煤礦構造煤發(fā)育規(guī)律及其對瓦斯賦存的控制機理
- 9052.大巴山構造帶構造脈體特征及其形成機制
- 陽泉新景礦太原組沉積環(huán)境研究.pdf
- 大陽泉煤礦煤的吸附特征及其模型適用性研究.pdf
- 徐淮地區(qū)構造變形特征與形成機制研究.pdf
- 淮北煤田五溝礦井構造特征及其控煤作用.pdf
- 東坡煤礦礦井地質構造定量評價及預測.pdf
- 46926.博格達山南緣構造特征及其形成演化
- 蘇北地區(qū)前陸變形構造特征與形成機制.pdf
- 北大港潛山構造帶構造特征、形成演化及其與油氣聚集的關系.pdf
- 44984.瓊東南盆地南部凹陷構造特征及形成機制
- k字型構造形成的機制及其找煤
- k字型構造形成的機制及其找煤
- 許疃煤礦地質構造特征及其對瓦斯賦存的控制.pdf
- 44984.瓊東南盆地南部凹陷構造特征及形成機制(1)
- 淮北五溝煤礦構造煤特征及其對瓦斯賦存的影響.pdf
- 62643.三塘湖盆地構造特征及其形成演化
- 洛宜—伊川盆地上古生界構造特征及其形成演化.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