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黃河中下游水閘的地基均為土基,其分布位于華北地震區(qū)。隨著國內抗震設計規(guī)范的變更,這些水閘的原設計抗震能力不足,需重點開展抗震措施的復核。同時隨著計算方法的發(fā)展,原先采用擬靜力計算方法進行設計的水閘與現在抗震設防的要求相比已略顯不足,因此采用更先進的計算方法對水閘結構開展抗震能力分析刻不容緩。
本文針對位于該區(qū)域內水閘地基土特性、結構形式對水閘抗震能力的影響進行研究,通過統計分析方法確定水閘的典型地基土和典型結構形式??紤]結構-
2、地基土相互作用、不同邊界地基模型以及地震動水壓力,根據典型地基土、典型水閘,采用振型分解反應譜法和時程分析法分析水閘結構在現行抗震設防烈度下的實際抗震能力。對比分析振型分解反應譜和時程分析法的地震動響應,推薦黃河中下游水閘抗震能力的計算方法。通過以上研究,本文得到的結論如下:
1.對黃河中下游水閘閘底板地基土進行統計分析,得到典型地基土為:第一層為砂壤土;第二層為壤土;第三層為粘土;第四層為粉砂;第五層為細砂;第六層為中砂,其
3、層厚比例為1:1.54:0.63:0.88:1.02:0.53。
2.對黃河中下游水閘的結構形式進行統計分析,得到水閘典型結構形式為:(1)閘室高度為5~9m,閘底板長度為9~11m,閘墩上游墩頭采用半圓形,下游墩頭采用流線型,邊墩的厚度為0.6~1.0m;(2)水閘機架橋高度為4.0m~8.8m,高于5m,采用雙層結構,橫梁設置在順河向,下端高度大于上端高度,排架柱橫河向寬度為0.3~0.45m,順河向寬度為0.35~0.5
4、m;(3)啟閉機房結構為磚結構,其中啟閉機房有圈梁。
3.在地震作用下,水閘閘室結構的橫河向變形大于順河向變形,水閘的機架橋和啟閉機房的橫河向變形小于順河向變形,另外沿水閘高度方向,水閘的位移逐漸變大,其中水閘機架橋的變形最大,啟閉機房次之,閘室結構變形最小。
4.考慮土體,不僅得到了水閘結構的自振頻率,還得到了土體自身和土體與水閘結構一體的自振頻率,還放大了水閘結構的動應力,延后了水閘結構的地震動應力,其對水閘閘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04年黃河中下游重要堤段
- 黃河中下游泥沙預報模型研究.pdf
- 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深長樁承載能力測試方法研究.pdf
- 基于綜合集成的黃河中下游水庫群智能調度決策系統.pdf
- 大沽河中下游水源地水質演化及預測.pdf
- 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商周時期原始瓷器研究
- 灤河中下游水庫群聯合防洪調度問題的研究.pdf
- 先秦時期古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堤防問題研究.pdf
- 灤河中下游水庫群聯合供水優(yōu)化調度問題的研究.pdf
- 北宋黃河中下游治理若干問題研究_15287.pdf
- 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漢代農業(yè)的考古學觀察.pdf
- 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商周時期原始瓷器研究_14595.pdf
- 商周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夫妻異穴合葬現象研究
- 秦漢黃河中下游地區(qū)作物病蟲災害研究_10454.pdf
- 長江中下游水流挾沙能力的研究.pdf
- 黃河中下游區(qū)域公路橋梁樁基承載性能研究.pdf
- 東漢黃河中下游漢畫像石中的兵器圖像研究
- 河南省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洪水災害損失評估研究.pdf
- 渭河中下游防汛搶險機制研究.pdf
- 淮河中下游流域新石器彩陶初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