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2/24/2/fac772ff-8699-442d-b4b7-02b4e49fc6ff/fac772ff-8699-442d-b4b7-02b4e49fc6ffpic.jpg)
![淮河平原區(qū)淺層地下水埋深對灌溉用水量影響研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2/24/2/fac772ff-8699-442d-b4b7-02b4e49fc6ff/fac772ff-8699-442d-b4b7-02b4e49fc6ff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圖分類號:U .D .C .:工學碩士學位論文淮河平原區(qū)淺層地下水埋深對灌溉用水量影響研究碩士研究生:鐘文軍導專師:梅小文教授業(yè):水文學及水資源工程專業(yè)揚 州 大 學二。一四年五月淮河平原區(qū)淺層地下水埋深對灌溉用水量影響研究摘要本研究以淮河平原區(qū)淺層地下水高效利用為核心來展開研究,首先選取砂礓黑土和黃潮土種植冬小麥和大豆2 種作物,展開不同地下水埋深作物對地下水利用試驗,然后計算作物需水量鼴、確定有效降水量,最終依據(jù)水量平衡原理得出不
2、同地下水埋深對作物的灌溉用水量,分析不同地下水埋深對灌溉用水量產(chǎn)生的影響。主要研究成果有:( 1 ) 對于冬小麥全生育期,兩種土壤中不同地下水埋深下對作物灌溉用水量規(guī)律分布非常相似,隨地下水埋深的增加,灌溉用水量先減后增。當砂礓黑土中地下水埋深控制在O .6 m 左右,黃潮土中控制在2 .0 ~ 3 .O m 之間,不需人工灌溉補,也無需除澇排水,也能保證冬小麥全生育期作物正常生長需水量,同時達到節(jié)水效益。( 2 ) 冬小麥各生育階段,
3、地下水埋深對灌溉用水量的影響,受不同生長時期的作物生長特性、氣候狀況等因素影響,其變化規(guī)律有所差異。砂礓黑土中,冬小麥各生長階段在地下水O .6 m 埋深處均出現(xiàn)灌溉用水量最小值或極小值;而黃潮土中,最小值或極小值出現(xiàn)在1 .O m 埋深處。黃潮土中出現(xiàn)灌溉用水量最小值或極小值的地下水埋深比砂礓黑土深,并且黃潮土中盈余水量比砂礓黑土大,說明黃潮土比砂礓黑土所需灌溉用水更少。( 3 ) 冬小麥返青—拔節(jié)期間,為給作物根系創(chuàng)造有氧環(huán)境,兩種
4、土壤中均須進行人工排水。其它生育階段,砂礓黑土中,出苗~返青、拔節(jié)~抽穗階段地下水埋深控制在0 .6 m處;抽穗~灌漿期間,地下水埋深控制在0 .㈣.8 m 之間;灌漿~成熟地下水埋深控制在0 .8 ~1 .O m 之間。黃潮土中,出苗~返青階段將地下水埋深控制在1 .0 m ;拔節(jié)瑚穗、抽穗~灌漿期間地下水埋深控制在1 .O ~ 2 .O m 之間;灌漿~成熟期間地下水埋深控制在3 .O ~ 4 .O m 之間。既有利于小麥的根系吸水
5、和創(chuàng)造有氧環(huán)境,同時減少灌溉補水,是理想的供水方式。( 4 ) 兩種土壤中不同埋深下冬小麥灌溉用水量變化規(guī)律非常相似。( 5 ) 對于大豆,砂礓黑土中不同埋深下灌溉用水規(guī)律呈“S ”型分布,黃潮土中不同埋深下灌溉用水規(guī)律呈“V ”型分布。從作物高產(chǎn)角度分析,砂礓黑土中鼓粒期之前地下水埋深1 .5 m 為大豆較適宜埋深,但需要少量排水;鼓?!墒炱陂g,地下水埋深控制在O .8 ~1 .O m 埋深范圍對大豆成熟最為有利。黃潮土中鼓粒期之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淮北平原區(qū)旱澇均衡治理適宜地下水埋深研究
- 焦作市污水灌溉對淺層地下水水質的影響.pdf
- 低溫區(qū)淺層地下水潛水冬季溫室灌溉技術研究.pdf
- 地下水埋深對額濟納綠洲植被生態(tài)需水量的影響研究.pdf
- 平原區(qū)淺層地下水資源評價幾個問題的討論
- 3_灌溉用水量和灌溉用水流量
- 基于濱海平原區(qū)淺層地下水對土壤水汽熱耦合運移規(guī)律的影響研究.pdf
- 西湖周邊淺層地下水入湖水量及氮量研究.pdf
- 蘇州市城市規(guī)劃區(qū)淺層地下水水質水量初步研究.pdf
- 15738.德陽市平原區(qū)淺層地下水環(huán)境質量研究
- 淮河流域某地區(qū)淺層地下水遺傳毒性監(jiān)測.pdf
- 河北平原淺層地下水水地球化學評價.pdf
- 不同地下水埋深條件下再生水灌溉的試驗研究.pdf
- 淺層地下水對天津地鐵工程的影響研究.pdf
- 供水格局變化下海河平原區(qū)淺層地下水動態(tài)響應分析
- 59546.基于gis的北京市平原區(qū)淺層地下水動態(tài)變化研究
- 基于Visual MODFLOW的邯鄲縣淺層地下水量評價研究.pdf
- 地下水—水頭降深影響因素
- 地下水—水頭降深影響因素
- 地下水—水頭降深影響因素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