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以東秦嶺潘河鉬礦床作為研究對象,在綜合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全面開展野外地質調研,采集相關巖礦石樣品,借助現(xiàn)代地質學實驗分析手段,測定了巖礦石樣品的相關組分成份,系統(tǒng)分析了礦區(qū)白崗巖及石英斑巖的地質地球化學特征,探討了成礦物質來源及成礦物理化學條件。在此基礎上,建立成礦模式,展開成礦預測。
潘河花崗巖為高鉀富堿鈣堿性巖系,具有高硅(73.77%~76.25%)、富鋁(11.96%~13.38%)、高鉀富堿(w(K2O)
2、=6.27%,全堿w(Na2O+K2O)=9.70%,w(K2O)/w(Na2O)=3.45)、低鎂(0.10%~0.57%)、貧鈣(0.22%~1.56%)等巖石地球化學特征。
潘河花崗巖稀土總量偏低,一般低于100ppm;Eu強烈虧損,呈極其明顯的Eu負異常;重稀土相對富集,LREE/HREE和(La/Yb)N明顯低于普通殼型花崗巖,LREE/HREE一般小于2,(La/Yb)N~1,(La/Sm)N~1,(Gd/Yb)N
3、~1;由上述特點決定了潘河花崗巖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呈平坦的“V”形曲線,在Eu處形成明顯深谷,曲線水平。造成這一反?,F(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花崗質熔體在開放體系中與富揮發(fā)分(F,Cl)流體相互作用(反應)。
潘河花崗巖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研究區(qū)花崗巖具有較高濃度的大離子親石元素(如:K、Ba等);高場強元素中,Nb、Zr、Hf相對富集,而Ti相對虧損,P虧損尤為強烈;稀土元素部分,輕稀土(La、Ce、Nd)相對虧損,而重稀土(Tb、Y
4、、Yb)相對富集。從δEu-Sr圖中可以看出潘河花崗巖為殼型花崗巖,且受到地幔混染。
潘河花崗巖中Mo富集程度遠高于寬坪巖群地層,且礦脈賦存于石英斑巖中或石英斑巖附近,說明礦體與石英斑巖在空間上存在密切的關系,可認為本區(qū)富集成礦的Mo來自于石英斑巖;礦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變化范圍小,離散小,塔式效應明顯,這與巖漿作用有關的熱液礦床的硫同位素特征相同,說明硫來巖漿巖;從不同來源的氫、氧同位素正常分布圖可以看出,成礦流體最可能來
5、源于巖漿熱液。石英包裹體均一溫度平均為195.42℃,可判定石英脈為潘河鉬礦床形成后期中低溫階段的產(chǎn)物;成礦熱液鹽度平均值為9.9%,鹽度中等;從石英包裹體的均一壓力可得,成礦深度為770~1050m。
潘河鉬礦床具有穹窿構造格架內“層控”的特點,成礦受燕山期巖漿熱液活動控制。礦區(qū)不僅存在鉬礦(化)體,也存在銅鉛鋅礦化,成礦溶液在形成鉬礦體后,殘余溶液沿圍巖滲濾遷移,同時萃取地層中的銅鉛鋅,在鉬礦集中層位兩側中低溫部位,形成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東秦嶺地區(qū)南溝鉬礦成礦地球化學研究.pdf
- 東秦嶺-大別鉬礦帶幾個鉬礦成礦巖體的地球化學研究.pdf
- 19677.秦嶺地區(qū)地球化學勘查方法技術研究
- 39721.西秦嶺溫泉鉬礦地質地球化學特征及成礦預測
- 35723.東秦嶺金堆城斑巖鉬礦床地質地球化學特征與成礦動力學背景
- 小秦嶺地區(qū)深部金礦成礦分析
- 30509.河南小秦嶺金礦成礦作用地球化學研究
- 秦嶺地區(qū)印支期與燕山期鉬礦地質特征研究.pdf
- 北秦嶺成礦帶藍田鈾礦田控礦構造地球化學特征和成礦模式研究.pdf
- 2778.華南九嶺地區(qū)新元古代花崗巖地球化學研究
- 皖東滁州地區(qū)燕山期巖漿巖地球化學特征與銅金成礦.pdf
- 東秦嶺木頭溝鉬礦物質來源與成礦構造動力.pdf
- 東天山地球化學省及其與成礦帶之間的關系.pdf
- 華南陸塊南嶺地區(qū)中生代花崗巖地球化學研究.pdf
- 南秦嶺地區(qū)晚三疊世老城巖體的形成時代、地球化學特征及巖石成因.pdf
- 陜西秦嶺黑色巖系及其典型礦床地質地球化學與成礦規(guī)律研究.pdf
- 19604.東秦嶺秋樹灣銅鉬礦成礦模式及找礦預測研究
- 61149.西秦嶺地區(qū)造山型金礦床成礦作用和成礦過程
- 東秦嶺熊耳山南麓大石門溝鉬礦成礦控礦構造特征.pdf
- 68913.秦嶺鳳太成礦區(qū)泥盆紀鉛鋅(銅)與金成礦地球化學特征對比及其成因聯(lián)系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