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西秦嶺北緣新陽-元龍大型韌性走滑剪切帶位于甘肅省天水地區(qū)渭河流域,地處青藏高原東北緣,其大地構造位置處于中央造山系中段祁連造山帶和北秦嶺造山帶的接合部位,同時也橫跨在中國中部賀蘭山-川滇南北向構造帶上,是古亞洲構造域、特提斯構造域和太平洋構造域復合疊加的構造部位。祁連-北秦嶺造山帶的銜接、過渡、轉換、交接部位,既有相似、共同之處,也有許多差異與獨特之處,這對于深入研究華北板塊與揚子板塊之間聚合與離散的多期復合造山過程、造山帶接合部位組成
2、、結構、構造、演化與造山機制的轉換以及造山過程與動力學等一系列涉及中國大陸大地構造格架及其演化、大陸造山帶和大陸動力學等重大基礎地質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意義。 通過對剪切帶及其糜棱巖的幾何學、運動學、構造巖石學、礦物學、同位素年代學方面的研究,確定: 1、研究區(qū)平面構造幾何學樣式和地層分布特征表明秦嶺(主要是西秦嶺)與祁連造山帶之間不是簡單的連通對應關系,而是呈巨大的斜切交接關系,接合部位為新陽一元龍大型右行韌性走滑
3、剪切帶,劃分了祁連-秦嶺兩個一級構造單元; 2、根據(jù)糜棱巖礦物學、礦物變形特征、礦物組合特征以及構造巖組學特征,結合區(qū)域地層、區(qū)域構造和巖漿巖分布特點認為剪切帶形成于中淺構造層次(<15km)的中壓低溫綠片巖相環(huán)境,壓力約6kb,溫度約350~450℃; 3、對剪切帶中花崗質糜棱巖進行了鋯石LA-ICP-MS U-Pb同位素年齡測定,確定花崗質糜棱巖原巖結晶年齡為XYZ08=(935.5±3.1Ma)、XYZ07=(97
4、8.5±4.8Ma)、YL02=(914.7±7.6 Ma),原巖為新元古代(晉寧期)華北和揚子板塊俯沖-碰撞構造巖漿熱事件的產物; 4、祁連-秦嶺造山帶接合部位為一個構造復合疊加的地區(qū),經歷了多期多層次構造運動的影響,構造復雜,根據(jù)區(qū)域地層和區(qū)域構造特征,結合前人黑云母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學研究成果確定剪切帶形成于早石炭世,為海西運動的產物,表明祁連-秦嶺早古生代處于走滑拼貼構造環(huán)境; 5、根據(jù)區(qū)域地質演化特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8495.西秦嶺北緣天水地區(qū)北秦嶺構造帶的物質組成、構造特征及構造演化
- 金川礦區(qū)韌性剪切帶特征及其意義.pdf
- 5345.西秦嶺北緣斷裂帶中東段最新構造活動特征與大震危險性研究
- 12289.西秦嶺北部花崗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大地構造意義
- 秦嶺北緣斷裂帶深部流體特征與區(qū)域地震活動的關系研究.pdf
- 西秦嶺西溝金礦礦床地質特征與礦床成因.pdf
- 西秦嶺尹家坪金礦地質特征及成因.pdf
- 35290.西秦嶺北緣北祁連東緣大地電磁各向異性初步研究
- 19956.資(源)—新(寧)韌性剪切帶特征及構造指示意義
- 哈密地區(qū)庫姆塔格沙壟北段韌性剪切帶特征及地質意義.pdf
- 19262.西秦嶺北緣晚古生代構造格局及其演化過程——來自泥盆紀、石炭紀沉積地層的證據(jù)
- 煎茶嶺韌性剪切帶特征及其對金礦的控制作用.pdf
- 秦嶺北麓現(xiàn)代河流碎屑鋯石U-Pb年代學研究及其地質意義.pdf
- 39721.西秦嶺溫泉鉬礦地質地球化學特征及成礦預測
- 4074.云開地塊北緣韌性剪切帶的變形特征及40ar39ar年代學研究
- 桂北元寶山韌性剪切帶構造特征及流變參數(shù)估算.pdf
- 揚子地塊西北緣轎子頂變質核雜巖構造特征及其地質意義.pdf
- 秦嶺北坡公路地質災害防治對策研究.pdf
- 24383.西秦嶺中川巖體群同源性及其構造意義
- 西安秦嶺北麓休閑產業(yè)帶發(fā)展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