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長期以來,夾持于柴北緣構造帶和南祁連造山帶的宗務隆構造帶被認為屬于柴北緣構造帶或隸屬南祁連造山帶。然而近年研究表明,南祁連造山帶與柴達木地塊間實際是一構造復雜、物質組成多樣和時間跨度大的多單元復合構造交接帶,主要包括柴北緣構造帶和宗務隆構造帶。真正意義上的柴北緣構造帶只是其中的組成部分之一,并不包含宗務隆構造帶。 根據宗務隆帶內晚古生代沉積建造、蛇綠巖套以及島弧火山巖的發(fā)育,該帶火山一沉積建造無疑代表了晚古生代陸內開裂、洋盆形成
2、和洋殼俯沖的構造產物。然而,是否存在與島弧火山巖相伴的俯沖花崗巖和碰撞造山花崗巖是一懸而未決的問題。盡管宗務隆構造帶南側發(fā)育大量花崗巖,但以往報道的花崗巖多屬元古宙和早古生代產物,缺少晚古生代和早中生代印支期侵入體。因此,發(fā)現(xiàn)和研究后者對于確定宗務隆帶造山演化階段并判定宗務隆帶是否屬于一個獨立演化發(fā)展的印支期造山帶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采用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學、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學及鋯石U-Pb地質年代學的研究方法,通過
3、對宗務隆帶花崗巖的巖石成因、花崗巖物質來源、花崗巖形成年齡的研究,在確定花崗巖類型、物質來源、形成構造環(huán)境以及造山作用階段的基礎上,探討了宗務隆帶花崗巖對宗務隆造山帶發(fā)展演化的地質意義。 本文主要研究的3個宗務隆構造帶花崗巖包括二郎洞鉀長花崗巖巖體,天峻南山二長花崗巖體和青海湖南山黑云母花崗巖體。它們均屬高鉀鈣堿性花崗巖。其中,青海湖南山花崗巖體屬于準鋁質花崗巖類,天峻南山花崗巖體和二郎洞花崗巖體屬于過鋁質花崗巖類。 天
4、峻南山和青海湖南山花崗巖判別為I型花崗巖,富集LILE和LREE,相對虧損HFSE,與Barbarin的ACG類花崗巖相當,形成于島弧或活動大陸邊緣環(huán)境,與大洋板塊俯沖活動緊密相關,代表了造山過程中俯沖階段。二郎洞花崗巖Ba,Eu,Sr,Ti虧損,Rb,Th,K,Pr,Ta富集,具有A型花崗巖特征與CPG花崗巖相似,反應了板內環(huán)境,并與造山過程中的造山期后階段吻合。 三個巖體的Sr-Nd-Pb同位素組成類似:天峻南山花崗巖體eN
5、d(t)=-8.3,TDM=1.34Ga;青海湖南山花崗巖體eNd(t)=-7.48,rDM=1.13Ga:二郎洞花崗巖體的ENd(t)=-6.94,TDM:17.7Ga。三個花崗巖體的206pb/204pb在18.359-18.715之間,207pbPb204pb在15.634-15.648之間。無論Sr-Nd同位素還是Pb同位素特征都表現(xiàn)出殼源花崗巖的特點。通過與柴達木盆地早三疊世香日德花崗閃長巖和晚三疊世察漢諾花崗閃長巖Sr-Nd
6、-Pb同位素的研究的對比研究,推測花崗巖很可能源自柴達木盆地北緣新元古宙全吉群中高K的玄武質巖。鋯石U-Pb測得天峻南山、青海湖南山巖體和二郎洞巖體的年齡分別為246-a:1.5Ma(2 )、238+1.5Maq(2 )和215 1.2Ma(20),為構造帶印支期造山提供了時間依據。 此外,還對出露于宗務隆帶西段的柴達木花崗巖進行了討論,它屬于早古生代造山后侵位的花崗巖。 印支期天峻南山、青海湖南山和二郎洞花崗巖地球化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31680.青藏高原北緣新生代沉積演化與高原構造隆升過程
- 青藏高原東北緣典型流域地貌參數(shù)分析與構造變形探討.pdf
- 青藏高原東北緣尖扎盆地黏土礦物特征及其古環(huán)境意義.pdf
- 青藏高原東北緣海原斷裂帶西段老龍灣盆地新生代演化及構造意義.pdf
- 北山—阿拉善北緣晚古生代花崗巖及其構造意義.pdf
- 青藏高原新構造運動及環(huán)境演變
- 16090.青藏高原東北緣上地幔各向異性研究
- 67803.酒泉盆地晚新生代地層與青藏高原北緣新構造運動
- 青藏高原東北緣大氣降塵的時空分異特征.pdf
- 48137.青藏高原東北緣地殼結構、組成與動力學
- 57766.青藏高原東北緣黃河階地宇宙核素測年研究
- 32272.青藏高原岡底斯造山帶變質地質作用及其大地構造意義
- 青藏高原東北緣殼內低速層及Moho面性質研究.pdf
- 青藏高原東北緣土草畜系統(tǒng)礦物質元素動態(tài)研究.pdf
- 51861.青藏高原東北隅弧束區(qū)的地貌面與新構造演化
- 32256.青藏高原東北部古近紀一新近紀構造巖相古地理演化及其對隆升響應研究
- 22306.青藏高原東部地殼速度結構及構造含義
- 58395.青藏高原北部構造隆升和氣候變化的沉積響應定量研究
- 58279.青藏高原東北緣新生代以來的構造變形特征與時空演化:以隴西—武山地區(qū)為例
- 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地區(qū)新生代構造隆升的沉積記錄.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