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全球氣候變暖、澇災事件及其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影響已成為當前世界各國政府和科學界十分關注的重大問題。廣西西江流域是中國洪澇災害最為嚴重的地區(qū),頻繁發(fā)生洪澇災害,嚴重制約和影響經(jīng)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洪水災害對全球氣候變化響應的結果,使我們不得不對現(xiàn)有廣西西江流域洪水災害防治規(guī)劃進行檢討,從全球氣候環(huán)境變化的角度重新認識和防御西江流域特大洪水。
本文在廣西西江流域的氣象、水文資料基礎上,統(tǒng)計分析氣候變化背景下極端氣溫、極端降雨的空間分
2、布、時間演變特征和概率分布:計算極端氣溫、極端降雨的均值和離差系數(shù);利用自然正交函數(shù)展開方法對年極端降雨進行客觀分區(qū):運用Mann-Kendall趨勢檢驗法、Spearman秩次相關檢驗法和線性趨勢同歸檢驗法量化分析年極端氣溫、極端降雨的趨勢成分,利用方差分析法分析年極端氣溫、極端降雨的周期成分,采用有序聚類分析法、滑動T檢驗法找出年極端氣溫、極端降雨的時間突變點;選用對數(shù)正態(tài)分布、皮爾遜III型分布、Gumbel分布、Weibul1分
3、布擬合年氣溫、降雨極值,并采用柯爾莫洛夫-斯米爾諾夫(KS)方法檢驗理論分布與經(jīng)驗分布的偏離程度。接著,應用SPSS統(tǒng)計軟件分析各測站的極端氣候因素與梧州水文站洪水的相關性;同時,運用數(shù)列灰預測法,預測廣西兩江流域2015年、2020年年極端氣溫、降雨,并計算其Hurst指數(shù)。最后,運用Be神經(jīng)網(wǎng)絡方法,建立“年極端氣溫、年最大ld、3d、7d降雨一梧州年最大流量BP神經(jīng)網(wǎng)絡模型”和“年最大流量一年最高水位BP神經(jīng)網(wǎng)絡模型”,研究極端氣
4、候變化對梧州水文站年最大流量、最高水位、洪水頻率的影響:①年最大3d降雨顯著影響梧州水文站年最大流量和年最高水位,年最大3d降雨量小幅度的增加也會引起年最大流量和年最高水位的劇增;②在未來極端氣候變化的影響下,梧州水文站的最大流量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年最高水位下降;③對于相同的年最大流量,受年極端最高氣溫、年極端最低氣溫和年最大ld、3d降雨量變化影響后頻率變小,重現(xiàn)期變大;而受年極端最高氣溫、年極端最低氣溫和年最大7d降雨量變化影響后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上海市極端降水的氣候變化響應及風險評估.pdf
- 37958.武漢地區(qū)氣候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
- 關中盆地地下水對氣候變化的響應研究.pdf
- 氣候變化對太陽長期活動的多尺度響應.pdf
- 東北地區(qū)地溫對氣候變化響應的研究
- 西北東部極端氣候變化傾向和預報方法研究.pdf
- 寧夏草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對氣候變化響應研究.pdf
- 東北地區(qū)地溫對氣候變化響應的研究(1)
- 黃河流域水資源對氣候變化的響應研究.pdf
- 30900.青藏高原湖泊對氣候變化的響應研究
- 潘家口水庫藻類生長對氣候變化響應的研究.pdf
- 我國水稻種植分布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pdf
- 黃河源區(qū)凍土對氣候變化響應的數(shù)值模擬.pdf
- 半干旱區(qū)沙地植被動態(tài)變化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pdf
- 柴達木盆地植被物候時空變化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pdf
- 不同氣候變化情景下的水文響應研究.pdf
- 青海湖水位變化對青藏高原氣候變化的響應.pdf
- 38625.納木錯流域湖冰變化研究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
- 41380.甘肅省干旱氣候災害對氣候變化的響應
- 涇河流域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對徑流變化響應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